如何看待全面二孩政策?
如何理性客觀看待“全面二孩”政策
近一段時間以來,特別是五中全會結束以來,媒體以及公眾對於“全面二孩”政策的討論就從未降溫,這一政策的優劣也成為國內外知名人士熱議的話題之一。對於備考公職類考試的廣大學子來講,這一政策也應成為關注的重點。今天這篇文章,中公教育專家就以理性、客觀、全面的眼光來更好地瞭解這一政策。
【政策描述】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婦,無論城鄉、區域、民族,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政策背景】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繼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完善,這是中央基於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決策部署,需要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規,依法組織實施。
【政策解讀】不可否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對於遏制人口過快膨脹起到了歷史性的作用,但是任何政策都需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相合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為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永續發展,調整人口政策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衝擊加速到來。世衛組織《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超過2億人,如果維持現有的人口政策不變,那麼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就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一個國家如果老齡人口過多而年輕人口太少,就會面臨難以承受的養老壓力,整個社會也會因此變得暮氣沉沉。
另一方面,“天地之間,莫貴於人”,人永遠是最可寶貴的資源,是生產過程中最活躍的要素。早在2013年,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就出現了拐點,儘管經濟發展正在歷經轉型升級、鳳凰涅槃的過程,創新驅動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勞動力人口,但是充足的勞動力供給依然會為轉型升級創造充足的騰挪空間,更是贏得未來發展的堅強後盾。
正因為此,全面放開二孩,是立足中華民族長遠發展做出的戰略性規劃,得民心、應民意、合國情。古人云,“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一個社會,只有保持合理的人口結構,只有“生之者”與“食之者”保持恰當的平衡,才能始終孕育蓬勃的發展活力。
全面二孩政策的具體實施細則,還會在探索中不斷完善,而各位考生也應該持續關注,從而更全面的瞭解這一熱點,在公職類考試中表現的更優秀。
如何讀懂“全面二孩”政策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此後,有關二孩的信息開始在朋友圈、微博上刷屏,但似乎對“全面二孩”的政策定位、目標還有很多誤讀,如有稱計劃生育時代終結;有認為“全面二孩”是為了補足養老金的虧空等。
“單獨二孩”政策是對獨生子女政策的重大調整,但在“單獨二孩”的政策環境下,還有一部分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的育齡夫婦不能生育兩個孩子。同時,某種程度上,“單獨二孩”政策提高生育水平的效果不夠明顯。在“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前,國家衛計委預期每年增加200萬出生人口,但該政策實施近一年時,全國只有不到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2014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只比2013年增加了47萬人。上海市原來預期每年多生育2萬—3萬人,但從2014年3月1日政策開始實施到2014年12月底,全市共批准單獨夫妻再生育申請1.66萬例,到2015年9月底的一年半時間內,申請單獨二孩的家庭共2.98萬,實際出生人口1.5萬人。
當前,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失衡問題在進一步加劇。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2000年,“五普”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僅為1.22,2010年“六普”下降到1.18(扣除出生漏報等因素,實際生育水平估計為1.5),低於2.1左右的世代更替水平。與此同時,全國人口增長速度減慢,我國人口規模年均增長速度由1982—1990年的1.48%放慢到2010-2014年的0.50%,人口總數即將在未來幾年達到14億人左右的頂峰然後開始回落。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進入負增長的歷史階段,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首次減少,比2011年減少345萬人,2013年減少244萬人,2014年減少371萬人,這對我國社會經濟的長期繁榮發展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利影響。人口老齡化加速,老齡化程度加重,截至2014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12億人,佔總人口的15.5%,21世紀我國面臨長期高度老齡化問題,社會保障和社會撫養負擔較為沉重。
正是在這種新的人口發展形勢下,中央從國家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我國的人口發展問題,做出“全面二孩”的戰略決策,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對即將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我們要有正確和全面的認識:
首先,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實行“全面二孩”政策是對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發展和完善。事實上,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以來,一直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完善,最新發布的“全面二孩”政策,是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計劃生育政策。“全面二孩”政策下,一般來說每個家庭只能生育兩個孩子;如果第一胎是雙胞胎或多胞胎,就不能再生第二胎了;超生仍然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還要繳納社會撫養費。之所以現階段我國還不能全部取消生育限制,是因為我國人口規模仍然極為龐大,並且全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差別大,人口與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仍然非常嚴峻,因此,我國人口發展要按照政策和法律要求有序適度。
其次,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內含多重政策目標。最直接的政策目標,是提高生育率。在此基礎上可以衍生出多個政策目標:一是實現生育權利上的人人平等,實現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人群之間的生育權利平等。二是滿足一部分人群的生育願望。三是增加出生人口數量,解決人口結構失衡問題,例如,增加未來的勞動力供給,緩解人口快速深度老齡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問題。對於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後,全國每年能......
如何看待全面二孩政策
您好!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發佈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宣佈“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繼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中國人口與生育政策的又一次歷史性調整。至此,實施了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終結。
國家每一項政策的研究制定,都是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後,並與當前國情相吻合。制定計劃生育政策,是人口增長過快與社會經濟、環境資源承載力發生突出矛盾,而作出的一項決定而全面放開“二胎”是基於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嚴重,出現“未富先老”的情況。因此,人口政策關乎黨和人民的發展大局,需要適時、因時進行調整。
【表態,併為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定性:是基於當前現實考慮的適時調整。既肯定了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也為現時的放開提供了依據。】
單獨“二胎”啟動實施兩年來,並非像預期那樣出現狂熱生子的景象。據統計,目前我國符合當獨“二胎”政策的夫妻約1000萬對,最終選擇生育的僅有47萬對,4.7%的生育比例。可見當前育齡夫婦的生育觀還是趨於保守的。一方面是經濟壓力加大,教育投資、社會消費支出等加劇;另一方面是落後觀念的改變,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思想逐步淡化,不再滿目追求數量,而注重追求質量。可見,在“未富先老”挑戰下,全面放開二孩有利於改善人口結構,但並不會造成人口激增。
【後果影響分析:以單獨“二胎”放開為例,從經濟和觀念兩方面分析全面放開二胎並不會帶來人口激增,相當於解決了政策出臺之前的後顧之憂。】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生育率長期保持在1.4%至1.5%的水平,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若不加以調整,就會陷入低出生的“生育陷阱”。全面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可以緩解人口紅利加速消失、老齡化加速、養老金空賬危機以及青壯年勞動力短缺、房地產泡沫等問題。其政治意義在於,做到了還權於民。尤其是失獨老人的處境,成為家庭倫理問題的一個縮影之後,讓公眾有更多的生育選擇權就顯得尤為重要。
【原因分析:指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中國面臨人口總量過多,然而少子老齡化又已經襲來的獨特尷尬,這一困境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中國調整生育政策不得不統籌兼顧這兩個難題,同時把握好方向和節奏。國家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地制定放開“二胎“政策,也符合社會、人口發展的客觀規律。從這個層面講,國家不僅要“放”,而且還要“勵”,逐步制定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鼓勵“二胎”生育,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教育、衛生、基建、文化等民生投入,營造可以生、生得起的良好氛圍。
【對策分析,進一步肯定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之外,指出政策如何落實。】
文章因時而著,政策因時而易。全面放開“二胎”符合我國實際,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人口政策,我們既不要恐慌人口暴增,也不要抱怨政策驟變,而要依據現實需要,制定,更為科學而完善的人口政策,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結尾總結提升。除了恰當引用名言警句外,上升到國策制定的高度,進一步肯定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重大意義。】
如何評價中國全面實施兩孩政策?
一、全面實施兩孩政策是新形勢的需要
進入21世紀特別是“十二五”時期以來,我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是新形勢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的重大決策。單獨兩孩政策穩妥紮實有序實施,為進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積累了經驗,當前啟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條件具備、時機成熟。
二、全面實施兩孩政策的作用和意義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如何讀懂“全面二孩”政策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今日指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從中國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一是有利於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育意願,促進家庭的幸福與社會和諧。當前,多數群眾希望能夠生育兩個孩子,據調查,20-44歲已婚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數是1.93個,農村是2.1個左右,城鎮是1.8個左右。還有80%的人希望有兒有女。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群眾的生育意願。從長期看,政策調整後,家庭規模有所擴大,有利於構建穩定的親緣關係網絡,增強家庭的代際支持、養老照料功能,促進家庭發展。
二是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減緩老齡化壓力,增加勞動力供給。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以來,我國人口過快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歷史性轉變,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71年的23.3‰下降到2014年的5.21‰,婦女總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1.5-1.6,有效緩解了人口過快增長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基礎性保障和支撐。
進入本世紀特別是“十二五”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出重大轉折性變化。總量慣性增長的趨勢明顯減弱,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人口開始減少,群眾生育意願發生了重大變化,少生優生已成為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改善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據預測,實施全面兩孩政策,2050年可增加3000多萬勞動力,勞動力年齡結構有所改善;到2050年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比重,與不調整政策相比降低2個百分點,將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
三是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短期看,將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家政及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刺激擴大相關領域投資,增加就業。長期看,對經濟增長的正效應更為顯著。雖然近期會略微推高人口撫養比,但是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年齡後,將降低人口撫養比,使經濟潛在增長率提高約0.5個百分點。
《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口總量控制在14.5億人左右,這樣一個目標已經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預留了空間。因為政策落地以後,預測到2020年總人口是14.3億,還不到14.5億,所以說預留了空間。政策調整後,對資源環境壓力略有增加,但不影響國家既定資源環境戰略目標的實現。
如何看待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論文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題目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儘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歎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署名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
(三)論文——引言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複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材料方法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準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誌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實驗結果
(五)論文——實驗結果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併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儘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複。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討論
(六)論文——討論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複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結論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參考文獻
(八)論文——參考義獻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瞭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裡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鑑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
談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認識1500字
2015年,中共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將全面放開二孩,每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國的生育政策不斷進行調整,以實現人口規模的可持續發展。
一、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社會依據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使人口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低速,但隨之而來的老齡化、少子化、勞動力短缺、性別比例失調、家庭失獨,人口素質等問題的弊端也日益顯現。
(一)人口老齡化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現象。通常來說,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數量的10%以上,則這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我國老年人口已經佔比10.45%,屬於老齡化社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我國老年人人口占比上升至13.26%,達1.77億之多,老齡化現象進一步加重。
(二)少子化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提倡晚婚晚育,導致出生率連年下降,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短期內,少子化現象會對面向嬰幼兒的相關行業,如教育行業、玩具行業、兒童服裝、兒童食品等產生負面影響,不利於經濟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子化現象還會對勞動力數量以及養老問題產生負面影響。
(三)勞動力短缺
勞動力短缺是少子化現象的衍生物,我國雖然是人口第一大國,但仍然是世界上勞動力最短缺的國家,2014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16-59週歲勞動人口數量同比減少371萬,這已經是連續3年持續下降。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勞動力人口數量仍在繼續下降,若不及時採取措施,預計到2050年,勞動人口比重將下降至50%,情況不容樂觀。
(四)性別比例失調
近年來,我國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愈發嚴重。尤其在農村地區,受封建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家庭把生育男孩作為最終目的,由於缺乏法制教育,難免出現人工流產、棄子的現象,嚴重助長了不正之風。一般來說,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的正常比例應在102-107之間,而在過去二十年裡,我國男女性別比一直在115以上,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如果任由這一現象發展,將會帶來眾多的社會問題:婚外戀,拐賣婦女,性犯罪等。
(五)失獨風險提高
所謂失獨家庭,是指獨生子女因意外死亡,其父母年紀超過50,很難再生育的家庭。失獨風險最高的人群大多生於上世紀50-60年代,正趕上國家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期。最新衛生部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老人缺乏照顧,養老問題亟待解決。
(六)人口素質問題
據統計,中國現有2.8億獨生子女家庭,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自然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過分寵愛、過分保護和過多期望的現象普遍存在,而這種教育模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阻礙。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分享成為了現在獨生子女的通病。由於教育不當,獨生子女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另外,走上社會以後,與非獨生子女相比,獨生子女存在適應能力差、溝通能力差、缺乏責任感、不懂與人合作等缺點。
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益處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出臺,是根據當前我國形式所作出的重大決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有利於減輕社會養老壓力
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使我國的眾多家庭結構進入“421”模式,即一對夫婦贍養四個老人,撫養一個孩子,給夫妻雙方造成巨大的生活壓力,有些家庭不堪養老壓力,選擇將......
怎麼看待中國的二孩政策?
這是一個計生政策漸次“脫敏”的時代。可以預期的是,不管“二胎”制度朝向怎樣的方向調整,都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構意義上的影響。中國人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多力量大”。二胎如果真能放開,最直接的是“添丁”的思考。今天的中國,“人多”一點,會如何、該如何呢? 這個問題無非對應著兩個層面:一者,“人多”之後會否帶來生養層面的負荷超載?看過電影《一九四二》的都知道,那個時候的“人多”是一件很悲愴的事。眼下,2013年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68591億元,同比增長7.5%。這個時候,再誇張適度人口增長的成本與代價,顯然就有點聳人聽聞了。二者,明天的中國,需要不需要人多一點?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不久前特別強調,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絕對量減少345萬人。伴隨著人口撫養比上升和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預計“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降至7.19%,“十三五”期間再降至6.08%。如果再算上失獨家庭、性別出生比失衡等倒逼因素,今天,以二胎政策調整人口結構或人力資源數量,起碼已經不是毫無裨益的事情。 最大的困擾是:在“放開”二胎之後,人口數量會不會“開放”得失控?說得更直接一些,在“生得計劃、死得隨機”的中國,“雙獨”或“單獨”的二胎政策之所以瞻前顧後,最直接的擔心無非是一旦政策放開,會不會家家戶戶都成為“超生游擊隊”的擁躉。 這樣的擔心,眼下來看恐怕略顯多餘。比如這邊衛計委還說“正在研究”呢,那邊的概念股就風生水起,更誇張的是地產商滿面春光,說好日子要到了、房價又會堅挺了。在教育、醫療、住房等剛性成本居高不下的時候,生孩子的家長,基本都會考慮到怎麼養孩子的問題。今天的中國,生個孩子,可不只是“多雙筷子”。這樣一想,頭就大了——難道你還想偷偷摸摸去香港帶奶粉?難道你還想為學區房再操一回心?……有人擔心二胎政策會導致人口發生井噴,事實呢?上世紀80年代計生委在甘肅等地的試點,已經否定了這樣的擔憂。 當然,真要放開二胎政策,最基本的前提是進一步提升社會公平度,改變階層固化的現實——不然,如果還是“龍生龍、鳳生鳳”,窮人的二胎終不能出位,生來何用?因此,制度設計當明白一個最大的現實:眼下的社會,真不是人人都憋著勁兒要生二胎的。
如何理性客觀看待全面二孩政策問題
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繼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完善,這是中央基於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決策部署,需要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規,依法組織實施。
如何看待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One reason for the change, economics. In China, many people care for their elderly relatives, so a single child could end up being financially responsible fo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This new policy could help with that.
改革的其中原因之一是經濟方面。在中國,很多人都需要照顧上了年歲的長輩親戚, 所以一個孩子最終可能會對父母和祖父母的財務負責。而新出臺的政策就可以在這方面起到作用。
Another reason, China wants to improve human rights by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另一個原因是中國希望通過全面二胎政策來改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