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這個是什麼意思?
卅字是什麼意思,
“卅”字本意為三十,
但在重慶話中,sa這個音為一個語氣詞,多用在埂尾,大抵相當於普通話中的“唄”等,沒有實際意義,
一般來說,重慶人在文字表述中傾向於用“噻”、“撒”等字來表達這個意思。
漢字“卅”的意思是?
基本信息
漢字: 卅字sà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卅字骨 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 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拼音:sà 註音:ㄙㄚˋ 部首:十;部外筆畫:2; 總筆畫:4 五筆:GKK 倉頡:TJ 鄭碼:AND 筆順編號:1322 四角號碼:440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345 基本字義 三十。 漢英互譯 卅←→thirty 相似字 二十 ,廿;四十,卌;五十 ,圩; 六十,圓; 七 十,進; 八十 ,枯。
詳細字義
◎ 卅 sà會意。字從一,從川。
於“三十年”。(《說文》
:父子相代為一世。
匯》
海的水流”,引申指“歸向王者”、“隨從王者”。 “一”與“川”聯合起來表示“一生一世順從王者”。
義:順民的一世。 轉義:三十(年)。
代文字都掌握在帝王的御用學者手裡,故漢字的音 形義裡面滲透著皇權思想。漢字本來就是一種統治 工具。 〈數〉 (1) 三十 [thirty] 卅,三十並也。——《說文》。
說文雲:“卅,三十也。”今作卅,直以三十字。——《廣 韻》 是當前之所見,經廿年、卅年而革焉可也。——[英] 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又如:五卅運動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字部】卅 ·康熙筆畫:4
畫:2
《韻會》悉盍切《正韻》悉合切,$音
《集韻》
颯。《說文》三三十也。今作卅,十幷也。
韻》◌ঃ直為三十字。
說文解字
【卷三】【卅部】卅 三十並也。古文省。凡卅之屬皆從卅。蘇沓切
舉例說明
五卅慘案 (也稱為五卅血案,或寫作五·卅慘案)因發生於 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愛國運動五卅運動 的導火線。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 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 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 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餘人。
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 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
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 百五十餘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方言集匯 ◎粵語:saa1 ◎客家話:[眉縣腔] sap7 [寶安腔] sa1 [客英字典] sap7 [臺灣四縣腔] sap7 sa1 [客語拼音字彙] sab5 [海陸豐腔] sap7 sa1 ◎潮州話:sab4(sap) 「澄海」sag4(sak) 日本漢字 發音 音讀: そう (soo) 訓讀: さんじゅう (sanjuu)
地州是什麼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少數民族介乎自治區和自治縣之間的區劃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因為這個州相當於地區這一級,所以說地州就等於說地區或州。
五卅慘案的卅是什麼意思
● 卅
sà ㄙㄚˋ
◎ 三十。
也就是五月三十號發生的慘案
為什麼中國好多地名都帶有一個“州”字 這個州字是什麼意思啊
中國 先秦時即有州的名稱。傳說禹治水以後,將天下分為九州。也有堯時天下分為12州之說。秦朝建立以後實行郡縣制,無州之設置。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 前106 )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 )、弘農 7 個郡設司隸校尉部 , 與州同級 ,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曆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 , 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 、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 ),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諸州有節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別置節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隸屬於路,分節鎮州、防禦州、刺史州 3 類,以節度使、防禦使、刺史為長官。元代的州有的屬於路,有的則屬於省,即直隸州。
明代的州有直隸州和屬州之分。直隸州上隸於京師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視府;屬州上隸於府,地位視縣。州的長官也稱知州。清承明制,直屬於布政使司的州稱直隸州。直隸州有屬縣 ,是相當於府一級的地方行政區 。隸屬於府的州,稱散州、屬州,是相當於縣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劃。直隸州和州的長官都稱為知州。
州
一些國家的盯政區劃單位。中國先秦時即有州的名稱。傳說禹治水以後,將天下分為九州。也有堯時天下分為12州之說。秦朝建立以後實行郡縣制,無州之設置。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於元封五年(前106)創部刺史制,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輔(京兆、右扶風、左馮翔)、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弘農7個郡設司隸校尉部,與州同級,由中央直轄,主管京師附近地區,與13州合稱14部州。東漢時,州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全國仍為13州。魏晉南北朝時沿用。隋煬帝時為郡縣二級制。唐高祖又改郡為州。以後中國曆朝不再設郡。唐代的大州稱為府,仍為州級。自從在邊境設立節度使後,節度使發展成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區。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盡罷天下節鎮所領支郡,從此全國諸州直轄於中央,州的長官稱知州事,簡稱知州。
“州”與“洲”的區別是什麼?
“洲”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水中陸地,如長沙的橘子洲、武漢的天心洲,(分別位於湘江和長江中,在地貌學上稱江心洲)、珠江三角洲。二是指大陸,如:亞洲、澳洲、歐洲。
中國地名中含“州”字的的確不少,如:荊州、蘭州、杭州、廣州,有的地區近水,有的遠離江河,為什麼近水的地名不取用“洲”而採用“州”字呢?這就需要從歷史上找答案了。
“州”是我國的一種行政區劃,遠在秦朝以前我國有九州,東漢時將全國劃為十三州。此後,地方行政上基本分為州、郡、縣三級。直到明、清朝時,州的範圍縮小了,州的名稱相應地就增多了,今天凡帶“州”字的地名的由來,多與古代州名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