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煲湯更有營養?
要怎樣煲湯,才會有營養,又好喝,
煲湯的時候有骨類的加點醋,就會使骨裡面的鈣煲出來
記得采納啊
怎麼煲湯營養好喝
*三煲四燉的含義:
·三煲:煲湯一般需要三小時
·四燉:燉湯需要四到六小時
*湯的種類:一般分為滾湯、煲湯、燉湯、煨湯、清湯等。
所謂“煲”即是指用砂鍋來烹調食物,而“煲”這個說法與用法算是廣東菜專有。煲湯就是把食材先處理好,加適量的水,加熱至熟,而加熱至熟還可分為燉和煲兩種方式:燉是採用隔水加熱法,把食材與清水放放沙鍋裡,蓋上鍋蓋,置於一大鍋內(鍋內的水量低於沙鍋,以水沸時不溢進沙鍋為宜)。隔水燉法可使原料和湯汁的受熱穩定,菜餚鮮香味不易流失,湯汁則清澈如水。此外,在燉的過程中不需要加水,若以一碗水的量,燉好時分量也是一碗,而食材雖燉至熟爛,但形體卻很完整。肉質口感也較不幹瘦又軟嫩,吃時是連料帶湯一起食用。也因為燉湯有原汁原味的特色,滋補性比煲湯強,一般廣東人大半在中秋到冬至這段期間飲用,多是飯前喝。
“煲”則是將食材與清水放進沙鍋中直接加熱,做法雖然簡便,但成菜的效果不如隔水燉法。而且在煲的過程裡,因湯汁不斷蒸發,還必須視狀況添加水分。另外,這種直接加熱的方式,易讓湯汁的顏色較混濁,食材也因久煮,形狀多半爛掉,且味道都滲入湯汁裡,口感既澀又無味,所以食用時,都會把裡頭的料撈起,只喝湯不吃料,多在飯店飲用,滋補性不及燉湯,廣東人幾乎天天都喝。
無論是燉湯還是煲湯,都屬於重火工的湯品,關於火候的要求便非常嚴格,分成只要滾開後即可上桌的滾湯和烹調長達3-4小時以上的煲湯。
而火候方面,由大火、中火到小火這三個漫長的過程,都各有其肩負的任務。大火的功能在於將食材與湯汁燒滾,把溫度控制在沸點,以利在轉中火時,溫度不到地下降太低,接下來的中火主要是要將食材的味道逼出、透過至少1個小時以上的燉或煲的時間。各種原料的味道漸漸釋出,令湯汁更為鮮美。最後的小火所發的時間更長,往往需要2個小時,甚至更久,憑藉恆溫讓食材徹底軟化。
附:砂鍋介紹
砂鍋是用陶土和沙燒製而成,很適合燉、燜、煨等烹調手法,所製成的菜餚湯鮮質醇,原汁原味,風味濃郁。為什麼沙鍋要加沙子呢?單用陶土做成的鍋表面光滑,毛細孔比較細,而加了沙子的陶土所燒出來的鍋,表面粗糙,因而毛細孔比較大,所以容易吸收湯汁的味道。這樣一來,在下回烹調時,毛細孔所吸收的上次的湯汁味道,就會被釋放出來,與正在烹調的湯味相互融合,使得每一回用沙鍋煮出來的菜餚越來越美味。
砂鍋的形狀有湯鉢式、深罐式、淺盆式等種類。湯鉢式為帶蓋,無耳,上半釉或全釉,外底無釉,用於烹製砂鍋雞、清燉獅子頭;廣東稱砂鍋,有的帶手把,多用於煲仔菜及煲湯。深罐式有的帶耳,有的雙耳安裝提環,多用來製作湯菜。
煲靚湯的祕訣
煲湯為什麼要待水滾才把材料放入煲內?
煲湯冷水或冷水放下材料均可,對味道或營養都沒有影響,只是冷水放材料易粘底,因為材料放入煲內便墜落煲底,待水開時已隔一段時間,於是便易與煲底粘在一起。水開後放材料,是因為水中的氣泡不停地把材料衝動,使材料不墜在堡底,所以水開才下材料較好。
燉湯是否要用滾水呢?
燉湯無論用水或上湯,都要煲滾才放入燉盅內,如果冷水放入燉盅內勺材料同燉,這樣燉的時間就要加長了,因為要等燉盅內的水燉滾,盅內的材料才受熱,所以燉湯要煲滾水後放入燉盅較好。
煲湯、燉湯、滾湯的時間要怎樣才合標準?
煲湯、燉湯、滾湯的時間沒有一定限制,要視材料而定,難出味的,煲、燉的時間要長些。也有些材料,因為煲的時間長短不同,飲後有個同的效果,如粉葛、蔬菜煲湯內時間則稍短;性帶寒涼的,則要用長時間來煲,便於去骨火、清熱、清潤。俗語有說“煲三、燉四”,即是說煲老火湯最少要煲二......
怎樣煲湯有營養
很多人喜歡小火煲湯,而且一煲就是一整天,認為這樣食物的營養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裡。其實,這一做法並無科學依據。研究證明,煲湯時間適度加長確實有助於營養釋放和吸收,但過長就會對營養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壞了。
一般來說,煲湯的材料以肉類等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為主。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類,如果加熱時間過長,氨基酸遭到破壞,營養反而降低,同時還會使菜餚失去應有的鮮味。另外,食物中的維生素如果加熱時間過長,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尤其是維生素C,遇熱極易被破壞,煮20分鐘後幾乎所剩無幾。所以,長時間煲湯後,雖然看上去湯很濃,其實隨著湯中水分蒸發,也帶走了豐富營養的精華。
那麼,煲湯到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呢?同濟大學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專家曾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中選取了3種有代表性的用來煲湯的食物:蹄膀、草雞和老鴨。經過檢測發現:蹄膀湯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半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雞肉和鴨肉湯中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加熱1—1.5小時,這3種食物所煲出的湯營養價值達到最高,此後逐漸降低。
對於一般肉類來說,都可以遵循以上的原則。但也有些食物,煲湯的時間需要更短。比如魚湯,魚肉比較細嫩,煲湯時間不宜過長,只要湯燒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燉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口味不佳。還有些人喜歡在湯裡放人蔘等滋補藥材,由於參類含有人蔘皁甙,煮的過久就會分解,失去補益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煲湯的最佳時間是40分鐘。最後,如果湯裡要放蔬菜,必須等湯煲好以後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也就是在烹飪過程當中呢,我們說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維生素損失的越多,尤其是一些時間長的東西,由於時間過長,維生素損失殆盡,所以就是儘量的湯就說肉熟湯就好就可以了,特別的提倡的是喝湯以後把肉吃掉,因為進行過一些測試,畢竟湯中的營養物質還沒有肉的多,不是煮的時間越長越好。
健康密碼報告,這個湯煲的越久就越有營養,這個傳聞是假的,煲湯時肉類最好不超過120分鐘,中藥要控制在40分鐘之內,青菜等湯煲好後再放,否則湯中的營養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鍋美味的湯不見得煲很久,
海帶蘿蔔排骨湯
材料:
海帶 50克(洗淨,浸軟,切6cm長),白蘿蔔1小條(去皮,切1cm厚片),紅蘿蔔1小條(去皮,切1cm厚片),水2公升(8杯),雞精1塊,鹽1小匙或適量,胡椒粉少許
做法:
1. 將白、紅蘿蔔,排骨,水放入一鍋內煮滾,改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出味。
2. 加入海帶繼續煮多30分鐘,便可加入雞精塊,適量鹽,胡椒粉調味,趁熱食用。
蓮藕章魚煲豬踭湯
材料:
蓮藕300g、新鮮章魚100g、紅棗6粒、豬踭300g、果皮(陳皮)1/4個 、鹽5g
做法:
1.新鮮章魚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浸涼水。用手指擠壓章魚頭部,擠出裡面的黑色汁液,用清水漂洗乾淨
2.豬踭洗淨,入水煮5分鐘,取出沖水洗淨瀝乾;紅棗洗淨去核,蓮藕去皮,洗淨,切厚件
3.水10杯或適量連果皮煲滾後放下所有材料。待再滾之後改用慢火煲3小時;湯加鹽調味,湯料盛碟上
天麻魚頭湯
材料:
2個大魚頭和天麻100克
做法:
1、用清水洗淨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先除去魚鰓內汙物並切為兩邊,天麻瀝乾水備用。2、燒紅鑊,加入油,爆香薑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封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後取出,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餘油份待用。?
3、注8碗清水於燉盅內,先......
怎樣燉雞湯才更有營養?
雞湯滋補味美,是中華膳食中的一道經典名菜。若想雞湯更為營養和美味,其方法如下:
(1)首先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將砍好的雞肉塊放入,水要沒過雞肉,大火煮滾後馬上撈出雞肉洗淨(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燉好後湯麵上才不會有討厭的血汙);
(2)將清洗過的雞肉放入煲湯鍋中,加入厚薑片,小蔥兩根,加入一湯匙料酒(最好用紹興黃酒),放入清洗好的枸杞、黨蔘、當歸(少放,一小片即可)、紅棗(4、5粒即可,多放湯會有酸味)、桂圓肉3粒,如怕上火,可去掉當歸,加5克玉竹、苡米,少加一點鹽(使雞肉入味),加水沒過雞肉2寸左右,蓋上鍋蓋,放在爐子上大火煮開;
(3)煲湯鍋噴汽後改中火燉10分鐘,再改小火燉40分鐘(可保持湯是清湯,不會渾濁),關火再燜一會;
(4)打開鍋蓋後,撿出姜蔥,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調味(依個人喜好),一鍋香噴噴的雞湯就做好了。
(5)首先水要多加些,不可中途添水,否則湯就不醇香了;(嫩雞,如燉老母雞時間要延長一倍),調味即可;
(6)還可以用有蓋的陶瓷容器隔水燉(這種燉法味道最醇,是粵菜常用的燉法),將加好料的容器蓋蓋放入蒸鍋中,有條件的可用紗紙溼水封在容器上(要先調好味道),大火蒸兩個小時左右即成;
(7)如果使用汽鍋燉,則不用放水,靠蒸汽凝結成湯水,味道很是濃香醇厚,燉法和隔水燉相類似;
(8)無論使用何種燉法,最好將雞油清除再燉,以免太油膩。
煲湯怎麼煲才好喝又營養?
1、黃豆豬手湯: 用清水搓洗黃豆,然後換乾淨的清水浸泡黃豆4個小時以上。 將豬腳洗淨,一定要洗得特別乾淨。 把豬腳放進砂鍋內,加入冷水,一定要是冷水一起燉,因為只有這樣豬腳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燉爛,2個小時後左右,放入已經泡好的黃豆,另加三塊切薄的薑片,改文火連續燉上一個小時。 需要注意的細節:火候以湯水不外溢為佳,中途不掀開蓋子查看,燉好準備享用時才下鹽調味,如不是特別追求很鮮的口味,最好不要下味精或雞精,這鍋湯本身已經夠鮮,是黃豆和豬腳合燉產生的很獨特的鮮,此湯允許稍微偏鹹一點。 2、花生豬手湯 淨豬手一到兩隻,買的時候可以要求賣的人幫忙剁成小塊,我一般是要求一隻豬手剁成4-6塊的大小。花生米適量。 花生米泡水一段時間後剝去紅衣。 豬手洗淨。 備料:蔥段、薑片(不要切太小,以便方便擇出來)陳皮、花椒、枸杞、料酒、精鹽、雞精 把豬手放進沙鍋,加入適量水,煮沸後撇去浮末和浮油,火調小至保持微微沸騰狀。豬手煮至7成熟時,再將煮出來的浮油撇掉。加入花生、精鹽,用小火煨。 一小時後,投入陳皮、花椒、枸杞、蔥段、薑片、雞精、料酒繼續煨燉。 再1-2小時後,如果湯完全變成乳白色,並且豬手軟爛,就可以了。 3、薏米豬手湯 材料: 豬手2只,薏米50克。 做法: 1、新鮮豬手去毛洗淨切塊;薏米洗淨待用。 2、將用料一齊放入清水煲內,大火煲滾後,改小火煲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含滋陰去溼,養顏潤膚。 4、什菜豬手湯 用料: 鹹豬手1只,番茄200克,椰菜200克,紅蘿蔔200克,香葉1片,黑胡椒粒1茶匙,茄汁2湯匙。 做法: ①鹹豬手略洗,抹乾水。 ②番茄、椰菜、紅蘿蔔分別洗淨。 ③用2湯匙油爆香茄汁,加入適量清水煮開,放入鹹豬手、香葉、黑胡椒粒,同煮約1小時。 ④將番茄、椰菜、紅蘿蔔同放入上項材料中,煲至所有材料軟透,加入適量調味拌勻,便可供食。 ●鹹豬手須煲約一段時間才可進食,即是湯,又是菜。對時間寶貴的朋友來說,實是極桂的選擇。 黃豆豬手湯 這個黃豆豬手湯女人吃最好了,可以豐胸還可以讓皮膚細膩增加彈性。黃豆裡面富含蛋白質,煮黃豆才能讓蛋白質最大的吸收,這道湯不光有營養,味道也好好,豬蹄可以去除豆子的腥味,而豆子又飽含肉汁而變得綿軟,真真是相得益彰。 用清水搓洗黃豆,然後換乾淨的清水浸泡黃豆4個小時以上。 將豬腳洗淨,一定要洗得特別乾淨。 把豬腳放進砂鍋內,加入冷水,一定要是冷水一起燉,因為只有這樣豬腳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燉爛,2個小時後左右,放入已經泡好的黃豆,另加三塊切薄的薑片,改文火連續燉上一個小時。 需要注意的細節:火候以湯水不外溢為佳,中途不掀開蓋子查看,燉好準備享用時才下鹽調味,如不是特別追求很鮮的口味,最好不要下味精或雞精,這鍋湯本身已經夠鮮,是黃豆和豬腳合燉產生的很獨特的鮮,此湯允許稍微偏鹹一點。 和胡蘿蔔一起煲湯,胡蘿蔔要用油炸過以後再和豬腳一起煲湯,這個季節很適合 豬蹄瓜菇湯 藥材:紅棗30克、黃耆、枸杞子各12克,當歸5克 原料:豬前蹄1只、絲瓜300克、豆腐250克、香菇30克、姜5片、鹽少許 製作: 1.香菇洗淨泡軟去蒂,絲瓜去皮洗淨切塊,豆腐切塊備用。 2.豬前蹄去毛洗淨剁塊,入開水中煮10分鐘,撈起用水衝淨,黃耆、當歸放入過濾袋中備用。 3.鍋內入藥材、豬蹄、香菇、薑片及水10杯,以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肉熟爛(約1 小時),再入絲瓜、豆腐續者5分鐘,最後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養血、通絡、下乳、適用於產後體質虛弱、浮汁不足者 香辣美容蹄 主料:生豬蹄750克 配料:花椒、乾紅辣椒、蔥、姜、蒜、芝麻、料酒、鹽、味精、冰糖、大料......
燉湯和煲湯有什麼區別,燉湯和煲湯那個更有營養
所謂“煲”即是指用
砂鍋
來烹調食物,而“煲”這個說法與用法算是廣東菜專有。煲湯就是把食材先處理好,加適量的水,加熱至熟,而加熱至熟還可分為燉和煲兩種方式:燉是採用隔水加熱法,把食材與清水放放沙鍋裡,蓋上鍋蓋,置於一大鍋內(鍋內的水量低於沙鍋,以水沸時不溢進沙鍋為宜)。隔水燉法可使原料和湯汁的受熱穩定,菜餚鮮香味不易流失,湯汁則清澈如水。此外,在燉的過程中不需要加水,若以一碗水的量,燉好時分量也是一碗,而食材雖燉至熟爛,但形體卻很完整。肉質口感也較不幹瘦又軟嫩,吃時是連料帶湯一起食用。也因為燉湯有原汁原味的特色,滋補性比煲湯強,一般廣東人大半在中秋到冬至這段期間飲用,多是飯前喝。
“煲”則是將食材與清水放進沙鍋中直接加熱,做法雖然簡便,但成菜的效果不如隔水燉法。而且在煲的過程裡,因湯汁不斷蒸發,還必須視狀況添加水分。另外,這種直接加熱的方式,易讓湯汁的顏色較混濁,食材也因久煮,形狀多半爛掉,且味道都滲入湯汁裡,口感既澀又無味,所以食用時,都會把裡頭的料撈起,只喝湯不吃料,多在飯店飲用,滋補性不及燉湯,廣東人幾乎天天都喝。
無論是燉湯還是煲湯,都屬於重火工的湯品,關於火候的要求便非常嚴格,分成只要滾開後即可上桌的滾湯和烹調長達3-4小時以上的煲湯。
而火候方面,由大火、中火到小火這三個漫長的過程,都各有其肩負的任務。大火的功能在於將食材與湯汁燒滾,把溫度控制在沸點,以利在轉中火時,溫度不到地下降太低,接下來的中火主要是要將食材的味道逼出、透過至少1個小時以上的燉或煲的時間。各種原料的味道漸漸釋出,令湯汁更為鮮美。最後的小火所發的時間更長,往往需要2個小時,甚至更久,憑藉恆溫讓食材徹底軟化。
要怎樣煲湯,才會有營養,又好喝,
看來你不懂得煲雞之道。
煲雞最是忌諱什麼都放,材料多了就雜了,會破壞雞原有的味道,使雞湯串味。只因雞湯屬清(高)湯,以醇、純為美。純不難理解,就是純淨,單純,不需要多餘的輔料與佐料,致於醇嘛,即是醇厚之意,這就要體現在火候上了,這樣才能體現出醇之美來。不僅是燉雞,就是燉排骨、燉蹄膀之類的也是如此,你看哪個有級別點兒的大廚熬純高湯時,胡亂湯朝裡放東西的?最多朝裡面放丁點兒正宗的雲南火腿提提味兒。
如果你燉的是菜市場賣的一般的雞(如果是那種養雞場的冷凍肉雞,就不要煲了,肉雞隻適合做菜,毫無雞應有的鮮味可言),建議你將雞切塊漂淨,冷水入鍋內(水一定要放足夠多,在燉的過程中消耗有些大)開大火,一等到鍋內水快開了,立即打掉飄在水上的浮沫,多打幾道,儘量清理乾淨,否則血沫會使湯內有少許的腥味,影響口感。然後,開大火等水大開,取一大塊老薑(雞塊少,姜用量就少,反之則多些,視情況而定),再用刀拍兩下使其鬆裂但不散碎,投入鍋中。然後將洗好的兩棵大蔥取蔥白切段,也放入鍋中,再放入少許花椒(花椒很關鍵,因為花椒好像天生就拿雞塊,能給雞湯提味,但花椒分兩類,一種是專做菜用的很麻,一種多是做湯用的不麻,但非常香,最好選用不麻且香的那種),如果有胡椒粒,可放五至十粒,用量根據雞塊用量而定,沒有胡椒粒,也可用胡椒粉也是一樣的。這姜、蔥白、花椒、胡椒四樣放入後,就放下鍋蓋,將火改成中火,燉30分鐘至40分鐘後,如果家裡有砂鍋,就將原鍋內的雞湯倒入砂鍋中,微火慢煲(忌大火)40分鐘即可。何時放鹽可根據自己喜好,我喜歡換砂鍋時放鹽,肉不易老。如果沒有砂鍋也可以,只將火改微火再接著燉30分鐘至40分鐘也行,其中品味,可調味,若感味不夠鮮美,可加入少許雞精,最好不要味精。
燉出的湯呈乳白色,滋味鮮美,氣味香醇,回味無窮。
如果你燉的是正宗土雞(現在正宗的土雞可真不好找,就是農村現在餵雞全都用的飼料,很少還用糧食和青菜喂的土雞了)的話,就更簡單了,調料只放胡椒和鹽,味道卻反而更美。
如果你僅僅是想讓雞湯鮮美雞肉好吃,就照我上面說的做,如果你是想讓雞湯更滋補,使湯有藥補的作用,當然就另行別論了,功效不一樣,那做法就不一樣了,因為注重的不是滋味,而是養生。可在超市裡買現成的養生滋補燉雞調料包,裡面的中藥(如大棗、枸杞、沙蔘、山淮、太子參等等)都配得很齊,還附有燉雞時如何使用的說明。
煲湯與燉湯那個營養價值高?
燉湯:指的原材料用容器裝載起來隔水蒸出來的燉湯一般最少要4個小時以上.
煲湯:原料放到湯煲裡面大火燒開,小火熬的湯,最少要煲3小時以上.
廣東人中有這麼一句:煲三燉四.這個就是說明煲湯喝燉湯之間的時間差別.
原材料上,基本是能燉湯的東西都可以選者用來煲湯.象花旗參燉烏雞,靈芝燉乳鴿,蟲草燉水鴨,參杞燉排骨等,都可以用來煲湯.個人覺得用來燉湯的原材料基本都是比較營養和滋補的,但是煲湯就比較大眾化,象冬瓜煲龍骨,西洋菜煲鯽魚,花生煲雞腳等,這些東西很少用來燉.
煲湯和燉湯之間是由差別的.煲湯一般來說香味沒有燉湯的濃,湯液沒有燉湯的清香.因為煲湯的原材料在鍋裡不停的翻滾並導致香味流失.
至於功效上來說,燉湯的功效肯定比煲湯的好,但是本人水平有限沒法給出詳細的數據.
以上純手工,滿意請給好評.
天馬怎樣燉湯才更有營養
天麻燉雞湯
天麻片10克,老母雞1只,生薑3片。
做法:
將天麻洗淨,生薑洗淨切絲,老母雞殺後去毛及內臟,填入天麻片和薑絲於雞腹中,放入燉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燉至雞熟爛即可。分數次飲湯吃雞肉。
煲湯到底是喝湯有營養還是吃肉有營養?
喝湯誤區一:喝骨頭湯能補鈣“吃什麼補什麼,喝骨頭湯補鈣”,但事實並非如此。骨頭中的鈣能溶解在湯裡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豬骨湯中的鈣量還不足150毫克。曾經有人檢測過,一碗骨頭湯大約含有2-3毫克鈣。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鈣計算,估計需要300-400碗骨頭湯才可以滿足人體鈣的需要。誤區二:吃肉不如喝湯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肉湯的鮮味往往超過了肉的鮮味,人們由此而誤認為肉的精華都跑到肉湯裡去了,湯的營養比肉好。其實,老火湯的鮮味,是因為經水煮後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於湯內,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質仍呈凝固狀態留在肉裡,而非溶於水中。煲兩個小時以上的湯中,蛋白質含量也僅為肉中的5%左右,還有95%的營養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只喝湯不吃肉,只是滿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營養成分還是在肉渣裡。誤區三:人人都能喝濃湯“湯越靚,營養越高”,其實並非如此。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後,能釋放出肌肽、嘌呤鹼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很顯然,越美味的湯,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後者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並非人人都能喝這些美味的老火湯,像痛風病人、糖尿病患者,因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經過肝臟的加工而變成尿酸經腎臟排出體外,因而過多的“嘌呤”加重肝和腎臟的負擔。湯的鮮美還與湯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關,這些都不利於糖尿病病情控制。誤區四:煲湯越久,營養越好廣東人有煲“老火湯”的習慣,認為湯煲得越久越夠火候,營養也越好。所以,“老火湯”往往一煲就幾個小時。其實,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許多營養素還遭到破壞,煲的時間越長,蛋白質變性越厲害,維生素被破壞得越多。老火湯僅含有極少量的蛋白質溶出物、糖分和礦物質,只能說比白開水多一點點營養。因此,煲老火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兩小時以內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