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1-21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10分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日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一變“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這樣儒家思想就有了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為全社會所接受並逐步儒化全社會。儒家學派固守“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皇權逐步發展出基礎理論和思想,即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從前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到孔子的仁禮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禮、孔子的孝道、《論語》中的孝、《孝經》論孝、孔子的命觀、孔子命觀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觀的特徵與內涵、“修身俟命論”的人生指導意義、孔子的人生問題論、樂——孔子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孔子與弟子論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與默、孟子的性善論與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與禮治說、儒家思想的流變、貫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學思想、“性即理”——周、張、程、朱的理學思想、“心即理”——象山、陽明的心學思想、新儒家——西學東漸的文化迴應、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學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可能等內容。

儒家學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徵

儒家的政治思想具有的特點

1.重視傳統,注重繼承。儒家—貫標榜祖述堯舜,效法文武,欣賞古昔,崇拜先王。孔於說他自己,“信而好古”。孟子提倡“法先王”。荀子主張“法后王”,不過他說的后王指的也是文武周公,與孟子的先王是一致的。後儒也都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傳統。

2.禮與仁,是儒家的基本範疇。孔子對禮與仁作了系統地闡述並構成了禮學的理論基石。後來,孟子系統發揮了其仁說,荀子則全面展開了其禮論。以後的儒家門徒都繼續在這兩個範疇上論述發揮。

3.政治和倫理結合。對儒家來說,政治是倫理的擴大,倫理是政治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他們主張的修身.齊家,目的在於治國平天下。因此,儒家提倡的“禮”,既是政治準則又是道德規範。違反了“三綱五常”,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政治問題。

4.在治國方略上主張以德為主,德刑相輔。如何治民,統治階級歷來有德和刑兩手,即教比和鎮壓兩手。孔子認為用道德和禮教來管理民眾,民眾不但有廉恥而且民心歸服,是最高尚的政治。

5.在天與人的關係上,重於人事,虛於天命。從孔子開始就不大深究“天”或自然的奧祕。孟子雖然講天人合一,但他是把天道德化了,把天合於人,歸於地上的人間倫理。荀子則提出人定勝天的精神。

儒家所說的言志都帶有政治思想嗎

可以這麼說,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為封建統治者服務,這不是說不好,任何時代都有為統治者服務的思想體系,從這個角度說,是帶有政治色彩的。

從政治的角度看,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儒家與法家的政治思想從其哲學基礎,人性觀念,平等思想,政治統治思想以及民本和戰爭思想等方面均表現出不同點。 一、階級立場和哲學基礎 儒家思想代表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沒落的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提出的政治主張是不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的;法家思想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銳意改革,主張征戰,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潮流的。儒家從自己階級立場出發,崇尚周朝“禮”,政治思想的哲學基礎是“仁”,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法家思想的哲學基礎源自於道家的“道”的觀點,認為人應該遵道行事,即法家所主張的“法”。 二、政治思想的主要觀點 儒家認為,禮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是使貴賤、尊卑、 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做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自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

婦婦的理想社會,而臻於治平。儒家提倡的禮崇尚節制,杜絕爭亂,使貴賤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是一種倫常的理想,渴望建立起儒家理想的西周初年的政治統治。 法家認為,法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最理想的工具,主張“以法治國”, “一斷於法”。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在執法上,主張賞罰分明,輕罪重罰。重視法律作用忽視仁義、教化。法家主張實行極端的君主專制統治,認為君主應當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利,主張君主利用法、術、勢來家與群臣,統治民眾。 總之,儒家以禮為維持社會秩序之行為規範,法家以法律為維持社會秩序之行為規範,儒家以道德為維持禮之力量,法家以法律制裁為推行法律之力量。 三、人性論與政治統治方法 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故而以人為本,提出一些民本思想,主張德 治與人治。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繫。“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

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法家認為人性自利,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法家認為人 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以此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從這一觀點出發,也認為君主應當實現王權的專制,利用各種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力。法家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法家認為“權制斷於君則威”,主張立法權掌握在君主手裡,臣下不得行使,建立起一種“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的君主極端專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皇帝本人則凌駕於法之上,超越於法之外。 四、歷史觀 儒家的歷史觀是保守倒退的,孔子希望社會能退回到西周初年, 繼續“禮”治,而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已然出現,這一歷史觀是背歷史潮流而去的,因而在春秋戰國時間儒家思想不受青睞。 法家反對保......

什麼與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儒家的很多東西都與政治不分,畢竟儒學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唯一正統嘛。

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說一直在逐漸發展以適應社會。董仲舒豐富了儒學的很多內容,裡面有很多學說為了更好的適應封建者的要求而不斷改變。

比如說綱常倫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等的諸多倫理都是統治者為了更好的控制人民的工具。

還有君權神授,就是通過儒家學說將君權神化,方便統治。

還有就是讀書了。學而優則仕嘛,自漢以來,儒家成為官方正統,讀書和做官就聯繫起來了。

愛人算不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且有儒家的集大成者宣傳“民本”思想、遊說統治者愛民。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指在儒家思想體系中處於基本和核心地位,是儒家學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是其整個思想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或者看待、處理問題的基本態度和立場;實踐路徑就是為了實現其價值目標所主張的基本途徑;表現形式就是他們認為能夠在社會政治、經濟、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反映他們所追求的價值目標或價值取向的具體制度規定和道德規範及有關的具體行為。如“克己復禮為仁”,其中的“仁”就是價值取向,“克己”是途徑,“禮”是“仁”的表現形式,具體指的就是西周時期“禮制”、“禮儀”的種種規定和規範。按照這一方法進行分析,至少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都屬於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

第一,肯定人的現實價值,尊重人的生命。自從人類成為智識動物後,對人自身、人與神、人與自然的關係便進行著不斷的思索與探討,不同類型的文化對此進行了不同的回答。在近代人文社會科學出現之前,只有中國文化對人的現實價值是持完全肯定的態度。比如,基 督教、佛 教都主張人們放棄現實世界的利益去追求虛無飄渺的天國世界、佛性世界,在實質上就是對人的價值的否定(在不同時期其程度有很大區別),而在中國,作為主流思想的儒家充分地肯定了人生存在現實世界的意義,認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中心,處於最重要的位置, “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 中國古代的“天命論”,把包括人在內的世間萬物都看成是上天安排的結果,是老天爺意志的體現,這種說法雖然與宗 教的上帝創世論有相似之處,但與其他文化中的上帝卻有著重要的區別。其表現一是儒家思想中的“天”雖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它更多更主要地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即我們今天講的自然、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如孔子就明確地認為:“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意思就是說,上天是用諸四季的更替、萬物的存在和變化等行為來表示它的存在和意志。 “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最為重要和根本的一點是,中國古代“天命論”的出發點和歸縮並不是要人們去追求天國世界,為“天”獻身和殉道(像其他文化中的宗 教所宣揚的那樣),而是藉助“天”來證明在現實世界行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觀規律辦事,達到天為人服務的目的,天生出各種各樣的物品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使人有生存的條件,“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適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

第二,主張順應和合理地滿足人的慾望。對人類的本性如何看待和處理,不同的文化也有著巨大的區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類的本性沒有采取咀咒式的態度,而是在肯定和承認的基礎上,認為應該對人的慾望予以合理的滿足。如對“性”的問題,儒家認為 “食、色,性也”,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們的這種“大欲”應該得到合理的滿足。對此,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段對話最為精彩。孟子勸齊宣王推行王政,齊宣王擔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推行王政。孟子認為,如果齊宣王能在滿足自己的慾望的同時也讓老百姓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做到“內無怨女,外無曠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現,“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與王何有?”。 因為這一原因,在以往幾千歷史的大部分時期中,中國人的性觀念是相當開放的,直到唐朝時,寡婦改嫁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到宋代理學興起後,中國人的性觀念才由開放轉向封閉,對“性”才有了種種的不合理禁錮。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在基本價值傾向上也還是持肯定態度的。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多種文化中,都有過對作為人的本性的“性”進行否定和咀咒式的傾向,如有的文化中的“原罪說”就是其表現之一。

......

相關問題答案
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什麼?
墨子政治思想是什麼?
中國的政治正確是什麼?
正確的政治方向是什麼?
團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黨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
小說家的思想是什麼?
道家的思想是什麼?
縱橫家的思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