閾下水平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心理學裡的閾下、閾限,各是什麼意思?

用一根很細的針輕輕地刺激一下你的皮膚的某個位置,你不一定能感覺得到。

通過變化刺激你皮膚的力量,使得你剛剛好能感覺到觸感,這時所用的力,就是你皮膚的觸覺閾限~

實際操作中會重複刺激大約100下,如果某個力使你有50次有感覺,那麼這個力就是閾限了~

所以閾下,就是刺激量低於閾限叮,通俗的說就是沒感覺到~~

閾下知覺就是說刺激量低於閾限值,你沒有感覺到,但通過一些巧妙的測量方法可以發現,你其實是感覺到了的,只不過自己不知道而已。就是說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至於到底用了什麼巧妙的方法,那是另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了~~

閾下知覺的存在的問題與可能的解決途徑

Holender(1986)對無需有意識識別下的語義激活的實驗研究進行了調查和評估,認為大部分研究在說明刺激呈現時刻它的意義是否進入意識時所基於的實驗方法都是失敗的,主要表現在:⑴報告過的研究結果在統計上都很弱;⑵很難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視覺掩蔽啟動單詞確實是被無意識知覺到的;⑶發表過的研究結果很少被重複出來;⑷重複自己或別人已發表的研究結果的嘗試大多失敗了。大多數研究都是採用任務分離範式進行的,該範式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閾限確定階段,即找到一個刺激與掩蔽之間的 SOA,使得刺激的有意識辨別為零,掩蔽刺激的作用主要是阻止對先前呈現刺激的加工上升到意識水平,在這一階段,常常要求被試或者判斷目標刺激前是否有刺激呈現,或者要求進行具有更多選擇的迫選判斷(例如,包含啟動刺激在內的四選一);第二階段是啟動階段,當啟動刺激的呈現時間為第一階段確立的 SOA時,看它對目標刺激的是否有語義啟動,如果有,則證明存在無意識的語義啟動,要求被試執行的任務多為典型的二擇一的分類任務,如要求被試確定目標刺激字母串是否為一單詞,或者確定單詞的意義是愉快的還是不愉快的。為保證啟動刺激在覺知閾限下呈現,通常採用兩種途徑,一是操縱刺激條件,主要是呈現時間與掩蔽;另一個是通過指導被試如何分配注意力加以控制。當前的不少研究基本上沿用上述實驗範式,只是更為嚴格地使客觀偵別閾限值儘可能地小,更理想地,是使其接近零點,甚至在確定客觀閾限時,也將那些可能屬於概率性的正確反應項目刪除。同時,更採用迴歸的方法計算是否產生“沒有直接效應的間接效應”。從以往所做的這些努力看,嚴格意義上說,這些方法都擺脫不了企圖使旁觀者對方法的效度產生心理上的可信性,而非產生真正客觀的、可重複的標準。有些研究者在確定客觀閾限時,往往通過不同的時間控制(刺激呈現時間、或 SOA、ISI)確定臨界值,而在間接測量中往往取較大的臨界值標準而非較小的臨界值(如 NaccacheL,Dehaene.S,1998,2001),而採用較小臨界值(如啟動刺激呈現僅 1 或 5ms)的研究者則拋開對啟動刺激的掩蔽。實際上,這種“小心翼翼”的選擇標準正反映了以前常受到質疑的一個問題,即所謂的無意識加工是由於總是存在一少部分的殘留意識加工所導致,當意識覺知成份完全消失後,所觀察到的無意識語義加工也就消失了。因此,近幾年不少研究者對掩蔽啟動實驗採納非語義的解釋。Greenwald(1995)做了大量有關閾下語義啟動的研究,他也承認,不少閾下語義啟動的實驗難以被重複;雖然獲得了語義啟動效應,但較小。他在一項研究中推算,若想有 80%的可能性通過重複他的實驗獲得用截距代表的顯著閾下效應,需要大約 900 名被試。而Marcel(1983)在他最初獲得間接測量效應時也使用了多達 363 名被試,在元分析中又使用了396 名被試才獲得了不能算有充分證據的間接測量效應。Merikle 則通過標準的啟動範式實驗證明,所謂的無意識啟動效應同啟動刺激的不同識別水平呈正相關,在客觀識別閾限條件下,沒有啟動產生,主觀閾限條件下有輕度啟動產生,最大的啟動出現在閾限上條件中。該研究有力地說明,無意識啟動的大小同意識成份的參與有很大相關。Greenwald(1996)和他的同事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為擺脫無意識語義啟動中可能摻雜著覺知成分影響的質疑,將他們所描述的反應窗口程序與視覺掩蔽程序結合起來,試圖獲得可靠的、統計上顯著的閾下啟動效應。被試被要求執行分類任務,或者根據意義將單詞劃分為愉快與不愉快,或者根據命名劃分性別,每個實驗均為不同的條件,啟動與目標刺......

閾下知覺的早期的測量方法

要判斷一種知覺行為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就要確定被試的覺知閾限,其方法包括主觀閾限和客觀閾限。所謂主觀閾限,主要是被試採用言語對是否看清了所呈現的刺激進行口頭報告,若被試報告根本看不見所呈現的刺激,而這時所呈現的刺激影響到了隨後相關刺激的加工,那麼,就可以認為對該刺激的知覺是無意識的。較早的 Sidis(1898)的研究就典型地。使用了這種技術。他向被試呈現包含字母和數字的卡片,被試和卡片之間的距離按照被試。所報告的較暗、模糊和什麼也看不到加以確定,他假設,被試能看到圖片是對有意識知覺的。很好測量,而當它們報告看不到圖片上是什麼或者除了暗淡的模糊斑點外什麼也看不到時,被試就知覺不到字母或數字。然後,他對被試進行第二個測驗,即迫選猜測,結果發現,被試能在遠高於機率水平以上猜測到刺激的類型和刺激的身份,他認為他發現了無意識知覺的證據。事實上,將兩種測量之間的分離解釋為無意識知覺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意識知覺的測量能夠將所有相關的意識經驗完全測量出來,如果被試的言語報告沒能將所有相關的意識經驗完全測量出來,那麼,言語報告和猜測只不過提供了對有意識知覺到的信息的不同方面表現出敏感性的知覺測量。很顯然,無法保證通過被試的主觀報告使意識經驗被完全測量出來。Eagle(1959)則使用具有情緒色彩的圖片作為閾下啟動刺激[6],探討它對閾上呈現的中性圖片的偏好判斷,獲得了無意識啟動。但是,這種測量方法的可靠性也同樣存在問題,因為被試可能看到了圖片的一些碎片,使被試的反應產生了偏向。Richard 的一項研究證明,被試通過對單詞的一部分進行加工,就能產生閾下啟動,儘管研究者將結果另作解釋,但已足以說明當前的問題。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被試也可能看到了圖片,但這種記憶保留很短暫,而留下的足夠痕跡會使被試的反應產生偏向。因此,閾下知覺啟動中很可能保留了某些覺知水平,雖不足以完成對圖片的識別,但足以產生反應的偏向。此外,也很難知道被試在報告他們的意識經驗時所採用的標準,而且,特定實驗的指導語對被試產生的影響不同。在客觀覺知閾限測量中,研究人員採用所謂的是/否迫選程序作為覺知閾限的測量標準,即信號檢測論中的敏感度指標,當該指標為零時,就被當作該刺激處於閾下知覺的客觀指標。Marcel(1974,1983)是第一個發現殘缺視覺刺激即使在客觀閾限下也能被知覺到的研究者。但是,即便如此,懷疑者依然挑剔,認為一種可能是被試在刺激呈現的瞬間處於意識狀態,另一種可能是被試可能意識到了刺激的一部分,但由於不能肯定意識到這部分信息是否足以對刺激作出分辨,因此,在迫選時就不作出反應。Merikle(2001)通過對以往採用主觀和客觀閾限的研究結果加以比較,發現根據這兩種覺知閾限所確定的閾下知覺啟動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說明這兩種方法測量的東西在性質上是相同的。仔細分析一下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覺知閾限的測量方法就會發現,在基於主觀覺知測量的研究中,正確的迫選操作被看作是在缺少對知覺的覺知狀態下對刺激信息的知覺;而在基於客觀覺知測量的研究中,正確的迫選操作被看作是反映了知覺的覺知狀態的存在。Merikle 認為,基於這兩種類型測量的研究之所以得出相同的結論,是因為客觀閾限比主觀閾限提供了對覺知狀態下知覺信息所必需的最少刺激條件的估計,換句話說,它們都提供了對知覺狀態的覺知測量,只不過客觀閾限使得這種知覺能在儘可能小的覺知狀態下進行。實際上,有些研究者曾系統比較了基於主觀和客觀閾限測量下的研究結論,也得出基於主觀和客觀測量下的研究結果不存在本質差異的結論。因此,Merikle 提出了採用先前呈現的......

相關問題答案
閾下水平是什麼意思?
性激素水平是什麼意思?
高考下水文是什麼意思?
調節水平是什麼意思?
下水管是什麼意思?
生活水平是什麼意思?
業務水平是什麼意思?
洞下水命是什麼意思?
全盛水平是什麼意思?
平水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