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共有多少個姓氏?
百家姓一共有多少個姓多少個字,都是什麼姓?
共有504個姓氏,568個字。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樑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幹解應宗 丁宣賁鄧 鬱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麴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鬆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邰從鄂 索鹹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鬱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郗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歐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庫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母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荊紅 遊竺權逯 蓋益桓公
万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以下便是複姓的種類: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 成功 成陽 乘馬 叱盧 醜門 樗裡 穿封 淳子 答祿 達勃 達步 達奚 淡臺 鄧陵 第五 地連 地倫
東方 東里 東南 東宮 東門 東鄉 東丹 東郭 東陵 東關 東閭 東陽 東野 東萊 豆盧 鬥於 都尉 獨孤 端木 段幹
多子 爾朱 方雷 豐將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餘 浮丘 傅餘 幹已 高車 高陵 高堂 高陽 高辛 皋落 哥舒 蓋樓 庚桑
梗陽 宮孫 公羊 公良 公孫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斂 公樑 公輸 公上 公山 公戶 公玉 公儀 公仲 公堅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龍 古孫 穀梁 谷渾 瓜田 關龍 鮭陽 歸海 函治 韓餘 罕井 浩生 浩星 紇骨 紇奚
紇於 賀撥 賀蘭 賀樓 赫連 黑齒 黑肱 侯岡 呼延 壺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兀官 吉白 即墨
季瓜 季連 季孫 茄眾 蔣丘 金齒 晉楚 京城 涇陽 九百 九方 睢鳩 沮渠 巨母 勘阻 渴侯 渴單 可汗 空桐 空相
中國古代複姓大全
a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b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c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 成功 成陽 乘馬 叱盧 醜門 樗裡 穿封 淳子
d答祿 達勃 達步 達奚 淡臺 鄧陵 第五 地連 地倫 東方 東里 東南 東宮 東門 東鄉 東丹 東郭 東陵 東關 東閭 東陽 東野 東萊 豆盧 鬥於 都尉 獨孤 端木 段幹 多子
e爾朱
f方雷 豐將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餘 浮丘 傅餘
g幹已 高車 高陵 高堂 高陽 高辛 皋落 哥舒 蓋樓 庚桑 梗陽 宮孫 公羊 公良 公孫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斂 公樑 公輸 公上 公山 公戶 公玉 公儀 公仲 公堅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龍 古孫 穀梁 谷渾 瓜田 關龍 鮭陽 歸海
h函治 韓餘 罕......
百家姓有多少個姓氏
《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單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zhào)(qián)(sūn)(lǐ)(zhōu)(wú) (zhèng)(wáng)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féng)(chén)(chǔ)(wèi) (jiǎng)(shěn)(hán)(yáng)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zhū)(qín)(yóu)(xǔ)(hé)(lǚ)(shī)(zhāng)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kǒng)(cáo)(yán)(huà)(jīn)(wèi)(táo)(jiāng)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qī)(xiè)(zōu)(yù)(bǎi)(shuǐ)(dòu)(zhāng)
雲蘇潘葛 奚範彭郎(yún)(sū)(pān)(gě)(xī)(fàn)(péng)(láng)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lǔ)(wéi)(chāng)(mǎ)(miáo)(fèng)(huā)(fāng)
俞礌袁柳 酆鮑史唐(yú)(rén)(yuán)(liǔ)(fēng)(bào)(shǐ)(táng)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fèi)(lián)(cén)(xuē)(léi)(hè)(ní)(tāng)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téng)(yīn)(luó)(bì)(hǎo)(wū)(ān)(cháng)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yuè)(yú)(shí)(fù) (pí)(biàn)(qí)(kāng)
伍餘元卜 顧孟平黃(wǔ)(yú)(yuán)(bǔ)(gù)(mèng)(píng)(huáng)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hé)(mù)(xiāo)(yǐn)(yáo)(shào)(zhàn)(wāng)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qí)(máo)(yǔ)(dí)(mǐ)(bèi)(míng)(zāng)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jì)(fú)(chéng)(dài)(tán)(sòng)(máo)(páng)
熊紀舒屈 項祝董樑(xióng)(jǐ)(shū)(qū)(xiàng)(zhù)(dǒng)(liáng)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dù)(ruǎn)(lán)(mǐn)(xí)(jì)(má)(qiáng)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jiǎ)(lù)(lóu)(wēi)(jiāng)(tóng)(yán)(guō)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méi)(shèng)(lín)(diāo)(zhōng)(xú)(qiū)(luò)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gāo)(xià)(cài)(tián)(fán)(hú)(líng)(huò)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yú)(wàn)(zhī)(kē)(zǎn)(guǎn)(lú)(mò)
經房裘繆 幹解應宗(jīng)(fáng)(qiú)(miào)(gān)(xiè)(yīng)(zōng)
丁宣賁鄧 鬱單杭洪(dīng)(xuān)(bēn)(dèng)(yù)(shàn)(háng)(hóng)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bāo)(zhū)(zuǒ)(shí)(cuī)(jí)(niǔ)(gōng)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chéng)(jī)(xíng)(huá)(péi)(lù)(róng)(wēng)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xún)(yáng)(yū)(huì)(zhēn)(qū)(jiā)(fēng)
芮羿儲靳 汲邴糜鬆(ruì)(yì)(chǔ)(jìn......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
最新數據:
中國共有4100個姓
袁義達介紹,實際上,對中國姓氏的調查早在20年前就曾經進行過,但當時調查的抽樣率很低,只統計了57萬人,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當時的抽樣率太低,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此次由袁義達主持的研究課題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覆蓋幾十個縣市,基本上涵蓋全國。課題小組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找到了4100個姓,並對人數進行了統計。
首次發現“難”姓村
在這次調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發現,這些姓氏從來沒有被記載過,過去看到時,還以為這些怪姓是因為筆誤產生的,但經過這次調查後發現,這些怪姓有其深遠的根源。
袁義達舉例說,在河南,研究組發現四個姓“難”的小村,裡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當時研究組曾認為這個姓是筆誤造成,不具有統計意義,但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消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
原來,“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他們告訴我,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蹟,他的名字就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因此,河南這些姓‘難’的村民就被韓國人認為是自己的祖先。”(李寧源)
相關鏈接
千年“百家姓”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隻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我國姓氏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比如伏羲氏姓風。遠古時代,除黃帝賜給其兒子12個姓之外,還有許、鄧、周、丁、常、董等姓氏,都有四五千年曆史。
中華姓氏的形成源遠流長,成因多種多樣。但從100個大姓來看,絕大多數是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原來是某國某王,國亡以後,居民以國為氏。這種情形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為多,一般都有兩三千年歷史。歷史最短的要算邱姓,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雍正皇帝為避孔丘之諱,下詔將丘姓加“阝”部變為邱姓,距今只200多年。
中華姓氏成因的多元性,決定了姓氏的多源性。成因原因之多,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有以國為氏、以邑為氏、以職業為氏、以官為氏、以居處為氏、以上祖名字為氏、還有皇帝賜姓、外族改姓等等。然而,較大多數是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謎。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
另有一種說法是,《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於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贈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14世紀初)出版的,它根據漢字和......
百家姓共有幾個姓氏
《百家姓》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
《百家姓》雖稱為”百家姓“,但並非就是一百個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實際排列。根據淵源出處的不同或其特徵,《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為16種。
第一種,以祖先的圖騰崇拜物為姓氏。
有些是由圖騰演變而來的,如:熊、馬、牛、羊、龍、鳳、山、水、花、葉等。由於年代久遠,史前無據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於圖騰崇拜,已不得而知。。黃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曾率領“熊、黑、貅、貔、虎”等。這些“ 熊、羆、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圖騰氏族的名號。但這些氏族的名號究竟有哪些傳遞下來,成為其後裔的姓氏,也已難尋蛛絲。
第二種,以祖先名字中的字為姓氏。
如年,是在春秋時,周靈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的後人便以其名中的“年”字為姓氏。 類似的還包括牧、終、常、孔、廉、樂、皮、高等姓氏。
第三種,以封地名和國名為姓氏。
如宋,是出自子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 公元前十世紀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亂之後,微子啟受封於宋國, 其子孫以原國名“宋“為氏。類似姓氏還有趙、吳、鄭、陳、衛、蔣、沈、韓、秦、許、呂、戚、謝、鄒、柏、章、蘇、潘、葛、範、彭、魯、韋、苗、任、柳等。
第四種,以職業或官職為姓氏。
如司徒,是上古時代官名,傳說堯、舜時設立,一直延續到秦漢,任此官職的後代便以官職名稱為姓。另外還包括司空、司馬等也屬於這種情況。
第五種,以山名、河名為姓氏。
如喬姓,出於有熊氏。黃帝死後,葬於橋山。黃帝的子孫中守陵的人就以陵山之名“橋”為姓氏,後人去木為“喬”。還有姜姓,出於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居住在姜水,其後代有人以河名為姓。
第六種,以住地的方位為姓氏。
如東郭,郭是指古代時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東郭,就是外城的東牆附近。齊桓公的後裔中有住在臨淄城東外一帶的,被稱為東郭大夫,其後人便以東郭為姓;類似還有東門,魯莊公有後代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東門旁,人稱東門襄仲,其後人便以東門為姓;另外還有西門,春秋時,齊國和鄭國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門附近,人稱西門氏,其後人便以西門為姓氏。
第七種,以部落的名稱為姓氏。
如複姓呼延、慕容、宇文、尉遲、万俟等姓氏都屬於這種情況。
第八種.以出生時的異象為姓氏。
如武姓,周乎王之子出生時掌紋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賜其姓為武。
第九種,以諡號為姓氏。
所謂“諡”為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生前事蹟所給予的稱號。如穆姓、文姓等,齊威王之孫田文,號孟嘗君。孟嘗君避亂到魏國,死後進號文於,其後人以其諡號“文”為姓氏。另外還有康姓也屬於這種情況。
第十種,因避禍、避仇、避諱、避嫌所改的姓氏。
如桂姓、田姓等,黃子澄的後人因避禍而改姓田。
第十一種,帝王賜姓氏。
如金姓、劉姓、鄭姓等。明代太監馬三寶有功,被永樂帝賜姓為鄭,馬三寶因此改姓換名為“鄭和”。
第十二種,以數量詞、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為姓氏。
如萬姓、丙姓等。
第十三種,少數民族漢改姓氏。
如元姓。少數民族用漢姓的人物中,還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領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聞助唐擊敗黃巢長安,任河東節度使,又進封為晉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後唐王朝。
第十四種,漢族人改為少數民族姓氏。
遼、夏、金、元時代,漢族人改換為少數民族姓的也很多。
第十五種,部分少數民族的姓氏。
滿族有穆昆組織,是構成滿族社會的基層血緣組織。穆昆由一個或數個家庭組成。同一個穆昆中,只有一個姓氏;同宗的幾個穆昆,則冠以幾個漢姓。如烏雅氏的五......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
據統計,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近一萬二千個姓氏,其中單姓五千多個,雙字的為四千多個,三至九字的姓氏則二千多個。
現在通用的姓氏約有四千七百多個,其中單姓居絕大多數,雙字姓氏一百多個,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見。最常用的一百個姓氏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漢族中,平均每三十二萬人共用一個姓氏。
漢姓的形成來源眾多、情況複雜。總括有以下幾種:
來自出生地、居住地、封國、封地,這類姓氏最多,如:賴、陳、馮、魯、杜、謝、吳、董、蔡、曾、呂、趙、周、許、朱、江、黃、陸、路、柳、燕、鄭、彭、毛等。
先人的名字、廟號、諡號:如張、潘、莊、嚴、桓、武、穆等。
先人的爵位、官職:如王、侯、史、上官、司空、司馬、司徒、凌。
職業、技藝:如陶、商。
次第:如伯、孟、季、第五
帝王賜姓:如部分朱、李、趙姓等。
其他民族漢化:如部分元、劉、金以及外來複姓呼延、万俟、拓拔、宇文等。
因避諱、遷徙改姓或音變、形變而得的姓氏:如裘、邱(因避諱孔子的名“丘”)、諸葛。
清人汪輝祖《史姓韻編》收錄二十四史所載人名28365個,姓748個,每條下注明人物出處、籍貫、官爵、事蹟等。
在2007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數據中顯示,中國現在使用的姓氏有4700多個,王姓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25%。 第二大姓是李姓,有9207.4萬人,佔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的6.83%。人數最少的姓氏為“難姓”。但是綜合中國港澳地區及臺灣的情況,李姓則為大中華地區第一大姓,王姓為第二大姓。
並且有以下10個姓氏人口數在2000萬人以頂的姓氏:李、王、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樑。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還有:謝、宋、唐、許、韓、馮、鄧、曹、彭、曾、肖、田、董、袁、潘、於、蔣、蔡、餘、杜、葉、程、蘇、魏、呂、丁、任、沈、姚、盧、姜、崔、鍾、譚、陸、汪、範、金、石、廖、賈、夏、韋、付、方、白、鄒、孟、熊、秦、邱、江、尹、薛、閆、段、雷、侯、龍、史、陶、黎、賀、顧、毛、郝、龔、邵、萬、錢、嚴、覃、武、戴、莫、孔、向、湯。
中國前100個姓氏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
中國的著名書籍《百家姓》僅列出漢族最常見的數百個姓氏,並不能代表現時所有的漢族姓氏。
姓氏本來沒有尊貴卑賤之分,古時,只有諸侯國的君主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被賜封建了土地的貴族才有,一般平民沒有姓也沒有氏。但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根據姓氏劃分等級的情況。這就是門第觀念。
門第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朝廷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給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世族,甚至有祖孫四代都位居三公職位的汝南袁氏家族。魏晉南北朝時,採用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吏。這種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產生:如以王導為代表的琅琊王氏、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等。唐高宗時期,《姓氏錄》的出現消除了門閥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官品高下為準敘錄,按照姓氏劃分的等級開始瓦解。到了宋代,門閥士族已經蕩然無存,自此中國除了皇室貴族,便沒有制度上固定不變的姓氏貴賤區別了。
漢族的姓氏,也和少數民族的姓氏在歷史上互相影響。通常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後,受漢文化影響,姓氏也採用漢字。開始多是音譯,大部分是三字以上的姓氏,如北魏皇室拓跋氏與清皇室的愛新覺羅......
中國的姓氏共有多少個
有幾層樓回答的都是中國漢民族的姓氏,而且是前兩年剛剛統計的。這樣回答並不全面。不知道樓主到底是不是問漢民族的姓氏,如果是的話,應該重新描述一下。
希望採納
中國的百家姓一共有多少個姓?
中國姓氏排行: 王Wang2 陳Chen2 李Li3 張Zhang1 劉Liu2 楊Yang2 黃Huang2 吳Wu2 林Lin2 周Zhou1 葉Ye4 趙Zhao4 Lu3 徐Xu2 孫Sun1 朱Zhu1 高Gao1 馬Ma3 樑Liang2 郭Guo1 何He2 鄭Zheng4 胡Hu2 蔡Cai4 曾Zeng1 佘She2 鄧Deng4 沈Shen3 謝Xie4 唐Tang2 許Xu3 羅Luo2 袁Yuan2 馮Feng2 宋Song4 蘇Su1 曹Cao2 陸Lu4 麥Mai4 董Dong3 於Yu2 韓Han2 任Ren2 蔣Jiang3 顧Gu4 鍾Zhong1 方Fang1 杜Du4 丁Ding1 姚Yao2 潘Pa n1 姜Jiang1 譚Tan2 邱Qiu1 肖Xiao1 金Jin1 賈Jia3 田Tian2 崔Cui1 程Cheng2 餘Yu2 魏Wei4 薛Xue1 戴Dai4 範Fan4 盧Lu2 洪Hong2 侯Hou2 夏Xia4 白Bai2 賀He4 錢Qian2 莊Zhuang1 鄒Zou1 汪Wang1 史Shi3 路Lu4 石Shi2 彭Peng2 龔Gong1 秦Qin2 廖Liao4 黎Li2 施Shi1 付Fu4 賴Lai4 江Jiang1 邵Shao4 毛Mao2 邢Xing2 倪Ni2 閻Yan2 嚴Yan2 常Chang2 康Kang1 牛Niu2 萬Wan4 陶Tao2 孟Meng4 葛Ge3 尹Yin3 雷Lei2 盛Sheng4 樊Fan2 齊Qi2傅Fu4 柯Ke1 龍Long2 曲Qu1 郝Hao3 關Guan1 紀Ji3 溫Wen1 喬Qiao2 湯Tang1 殷Yin1 代Dai4 段Duan4 蘭Lan2 韋Wei2 畢Bi4 裴Pei2 章Zhang1 顏Yan2 阮Ruan3 俞Yu2 翁Weng1 孔Kong3 凌Ling2 武Wu3 文Wen2 季Ji4 熊Xiong2 安An1 魯Lu3 祝Zhu4 房Fang2 尤You2 伍Wu3 焦Jiao1 井Jing3 柳Liu3 米Mi3 向Xiang4 駱Luo4 莫Mo4 童Tong2 談Tan2 蘆Lu2 苗Miao2 耿Geng3 宮Gong1 虞Yu2 柴Chai2 易Yi4 奚Xi1 霍Huo 4 申Shen1 尚Shang4 佟Tong2 符Fu2 龐Pang2 嶽Yue4 辛Xin1 聶Nie4 翟Zhai2 左Zuo3 單Shan4 蒲Pu2 包Bao1 牟Mou2 解Xie4 穆Mu4 漆Qi1 歐Ou1 遊You2 景Jing3 閔Min3 谷Gu3 卞Bian4 東Dong1 費Fei4 屠Tu2 詹Zhan1 儲Chu3 黨Dang3 叢Cong2 鮑Bao4 隋Sui2 艾Ai4 車Che1 衛Wei4 覃Qin2 苻Fu2 華Hua4 寧Ning4 冉Ran3 蕭Xiao1 戚Qi1 項Xiang4 中國姓氏起源: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 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 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 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 ”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 或者死後按照功績, 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 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 沒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 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 婚。 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 近親通婚對......
根據《百家姓》,我國複姓共有多少個?
中國的複姓大全
A 安陵 安平 安期 安陽 B白馬 百里 柏侯 鮑俎 北宮 北郭 北門 北山 北唐 奔水 逼陽 賓牟 薄奚 薄野 C曹牟 曹丘 常濤 長魚 車非成功 成陽 乘馬 叱盧 醜門 樗裡 穿封 淳子 D答祿 達勃 達步 達奚 淡臺 鄧陵 第五 地連 地倫 東方 東里 東南 東宮 東門 東鄉東丹 東郭 東陵 東關 東閭 東陽 東野 東萊 豆盧 鬥於 都尉 獨孤 端木 段幹 多子 E爾朱 F方雷 豐將 封人 封父 夫蒙 夫餘 浮丘傅餘 G幹已 高車 高陵 高堂 高陽 高辛 皋落 哥舒 蓋樓 庚桑 梗陽 宮孫 公羊 公良 公孫 公罔 公西 公冶 公斂 公樑 公輸 公上公山 公戶 公玉 公儀 公仲 公堅 公伯 公祖 公乘 公晰 公族 姑布 古口 古龍 古孫 穀梁 谷渾 瓜田 關龍 鮭陽 歸海 H函治 韓餘罕井 浩生 浩星 紇骨 紇奚 紇於 賀撥 賀蘭 賀樓 赫連 黑齒 黑肱 侯岡 呼延 壺丘 呼衍 斛律 胡非 胡母 胡毋 皇甫 皇父 J兀官吉白 即墨 季瓜 季連 季孫 茄眾 蔣丘 金齒 晉楚 京城 涇陽 九百 九方 睢鳩 沮渠 巨母 K勘阻 渴侯 渴單 可汗 空桐 空相 昆吾 L老陽 樂羊 荔菲 櫟陽 樑丘 樑由 樑餘 樑垣 陵陽 伶舟 冷淪 令礌 劉王 柳下 龍丘 盧妃 盧蒲 魯步 陸費 角里 閭丘 M馬矢 麥丘茅夷 彌牟 密革 密茅 墨夷 墨臺 萬俊 昌頓 慕容 木門 木易 N南宮 南郭 南門 南榮 O歐侯 歐陽 P逄門 盆成 彭祖 平陵 平寧 破醜僕固 濮陽 Q漆雕 奇介 綦母 綦毋 綦連 祁連 乞伏 綺裡 千代 千乘 勤宿 青陽 丘麗 丘陵 屈侯 屈突 屈男 屈盧 屈同 屈門 屈引 R壤四 擾龍 容成 汝嫣 S薩孤 三飯 三閭 三州 桑丘 商瞿 上官 尚方 少師 少施 少室 少叔 少正 社南 社北 申屠 申徒 沈猶 勝屠石作 石牛 侍其 士季 士弱 士孫 士貞 叔孫 叔先 叔促 水丘 司城 司空 司寇 司鴻 司馬 司徒 司士 似和 素和 夙沙 孫陽 索陽 索盧 T沓盧 太史 太叔 太陽 澹臺 唐山 堂溪 陶丘 同蹄 統奚 禿髮 塗欽 吐火 吐賀 吐萬 吐羅 吐門 吐難 吐缶 吐渾 吐奚 吐和 屯渾脫脫 拓撥 W完顏 王孫 王官 王人 微生 尾勺 溫孤 溫稽 聞人 屋戶 巫馬 吾丘 無庸 無鉤 五鹿 X息夫 西陵 西乞 西鑰 西鄉 西門西周 西郭 西方 西野 西宮 戲陽 瑕呂 霞露 夏侯 鮮虞 鮮于 鮮陽 鹹丘 相里 解枇 謝丘 新垣 辛垣 信都 信平 修魚 徐吾 宣於 軒轅軒丘 閼氏 Y延陵 罔法 鉛陵 羊角 耶律 葉陽 伊祁 伊耆 猗盧 義渠 邑由 因孫 銀齒 尹文 雍門 游水 由吾 右師 宥連 於陵 虞丘盂丘 宇文 尉遲 樂羊 樂正 運奄 運期 Z宰父 輾遲 湛盧 章仇 仉督 長孫 長兒 真鄂 正令 執頭 中央 中長 中行 中野 中英 中樑中壘 鍾離 鍾吾 終黎 終葵 仲孫 仲長 周陽 周氏 周生 朱陽 諸葛 主父 顓孫 顓頊 訾辱 淄丘 子言 子人 子服 子家 子桑 子叔 子車子陽 宗伯 宗正 宗政 尊盧 昨和 左人 左丘 左師 左行 劉文 額爾 達力 蔡斯 浩賞 斛斯 夾谷 揭陽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由封邑而來。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又如段幹氏,老子裔孫李宗受封於段幹,其後人遂以“段幹”為姓;此外,還有樑丘、上官、羊舌、鍾離等複姓,都屬這種情況。
因居地而來。如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後人遂以......
中國現在共有多少個姓氏呢?
中國共有4100個姓。
實際上,對中國姓氏的調查早在20年前就曾經進行過,但當時調查的抽樣率很低,只統計了57萬人,找到了3000多個姓氏。“當時的抽樣率太低,因此結果並不可信。” 此次由袁義達主持的研究課題調查人群數量將近3億,覆蓋幾十個縣市,基本上涵蓋全國。課題小組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找到了4100個姓,並對人數進行了統計。 首次發現“難”姓村 在這次調查中,很多生僻的怪姓也被發現,這些姓氏從來沒有被記載過,過去看到時,還以為這些怪姓是因為筆誤產生的,但經過這次調查後發現,這些怪姓有其深遠的根源。 袁義達舉例說,在河南,研究組發現四個姓“難”的小村,裡面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當時研究組曾認為這個姓是筆誤造成,不具有統計意義,但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消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 原來,“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他們告訴我,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蹟,他的名字就叫‘難樓’, ‘難’姓隨鮮卑北遷,松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因此,河南這些姓‘難’的村民就被韓國人認為是自 己的祖先。”(李寧源) 相關鏈接 千年“百家姓”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 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隻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 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 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 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我國姓氏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比如伏羲氏姓風。遠古時代,除黃帝賜給其兒子12個姓之外,還有許、鄧、周、丁、常、董等姓氏,都有四五千年曆史。 中華姓氏的形成源遠流長,成因多種多樣。但從100個大姓來看,絕大多數是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原來是某國某王,國亡以後,居民以國為氏。這種情形發生在 春秋戰國時期為多,一般都有兩三千年歷史。歷史最短的要算邱姓,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雍正皇帝為避孔丘之諱,下詔將丘姓加“阝”部變為邱姓,距今只 200多年。 中華姓氏成因的多元性,決定了姓氏的多源性。成因原因之多,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有以國為氏、以邑為氏、以職業為氏、以官為氏、以居處為氏、以上祖名字為氏、還有皇帝賜姓、外族改姓等等。然而,較大多數是以國為氏或以邑為氏。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謎。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 另有一種說法是,《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於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贈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14世紀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