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的戲劇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6

湖南最有名的地方戲劇是什麼?

花鼓戲,歌唱家李谷一就是花古戲的前生。

湖南有什麼著名戲劇?

湖南省有多種地方戲,如:湘劇 祁劇 常德漢劇 衡陽湘劇 巴陵戲 辰河戲 湘昆 長沙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 常德花鼓戲 湘西花燈戲 湘西陽戲 衡陽花鼓戲 邵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師道戲湘西苗劇 新晃侗族儺戲

其中以湘劇、祁劇、湖南花鼓戲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簡介如下: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臺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樸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湖南省戲劇

湖南不僅山川秀麗,而且文化傳統悠久。湖南地方戲劇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戲、儺戲、苗劇、侗戲等19個湖南地方戲劇劇種,如同19朵藝術奇葩,綻開在祖國的劇壇。

中文名

湖南戲劇

地方戲劇劇種

19朵藝術奇葩

湖南

周代為荊楚南境春秋戰國時期屬楚

漢代楚地歌謠盛行

湖南的地方戲是什麼

崑曲、湘劇、祁劇、辰河高腔、巴陵戲、花鼓戲、

湖南戲劇的代表作是什麼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臺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曆史。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湖南劇種有哪些

湖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一度被稱作“長沙湘劇”,兼唱有高腔、低牌子、崑曲、亂彈四種聲腔。

湘劇的劇目豐富。大小劇目達1155個。其中高、亂聲腔的劇目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湘劇的傳統劇目,不少出自宋末南戲、元代雜劇和明清傳奇,也有少數系藝人創作和改編的劇目。高腔的“四大連臺”和“六大記”,是演出時間最早,保留時間最長的代表性劇目。“四大連臺”為《封神傳》、《目連傳》、《西遊記》、《精忠傳》,每本可連臺演出五至七日。六大記”為《金印記》、《投筆記》、《白兔記》、《拜月記》、《荊釵記》、《琵琶記》。亂彈的“八大連臺”、“江湖十八本”和“三十六按院”,則是經常演出併為觀眾所熟悉的劇目。

湘劇傳統劇目中有清代王船山創作的《龍舟會》和楊恩壽創作的《坦園六種曲》,其中《桂枝香》、《再來人》兩出為清代劇評家吳梅所推崇;《桃花源》、《麻灘驛》、《理靈坡》三出取材於湖南地方的歷史和民間傳說,都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新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湘劇的豐富遺產進行挖掘、整理,上演劇目由兩百多個增至四百多個,並及時搶救了行將失傳的劇目三百二十多個。重點加工整理了《拜月記》、《追魚記》、《撥火棍》、《水牢記》、《金丸記》、《玉簪記》、《黃飛虎反五關》、《金沙灘》、《六郎斬子》、《百花公主》等六十多個劇本,《拜月記》、《生死牌》拍攝成舞臺藝術片。

湘劇的高腔源於弋陽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間人徐渭的《南詞敘錄》已有關於弋陽腔在“兩京、湖南、閩、廣用之”的記載。弋陽腔在傳人長沙之後,經“錯用鄉語”、“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鑼腔等地方音樂,從而在弋陽腔滾唱基礎上衍變成湘劇高腔。從《精忠傳》等古老的連臺本戲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況看,後者的產生年代約與前者同。

崑曲傳入長沙時間稍晚,根據“長沙老郎廟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崑曲的長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後成立。作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間的江賓谷所作的《瀟湘聽雨錄》卷三,曾記載湖南布政使楊廷璋陛見時,官場公餞,曾演出崑曲《三多》。這一時期當是崑曲傳入長沙的時間。高、昆同臺演出,直接影響到高腔音樂和表演藝術的發展,使之從偏重大鑼大鼓的武戲,變為也唱小鑼小鼓的文戲。當年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趕齋潑粥》、《打獵回書》等高腔戲,也曾經吸收了崑曲表演中許多優美、細膩的做工和舞蹈,在當時也曾名噪一時。至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年),崑曲逐漸衰落,並退出湘劇舞臺。光緒三十一年,長沙人葉德輝在《和檜門觀劇詩》中有“崑山近又無人會,那解尋源白石翁”句,說明當時崑曲在湘劇中的處境。

亂彈又叫做“南北路”。其來路尚無定論,但湘劇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長生樂》、《偷雞》等一類劇目,並將其曲調稱為“安慶調”,其他屬於安慶“花部”的《水淹七軍》、《龍虎鬥》、《路遙知馬力》、《王祥弔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徽班源自於秦腔的《如意鉤》、《鎖雲囊》,後來也傳到湘劇班。此外,湘劇還從漢劇中吸收了《酒毒楊勇》等劇目,可見湘劇的早期發源與徽劇、漢劇都有一定的淵源關係。南北路聲腔的傳入,在湘劇舞臺上開始出現了高、亂合演的劇目,如《金丸記》中《盤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亂彈腔。由於高、亂同臺,得以互相借鑑,並且相互促進:高腔吸收了亂彈所長的做工和武打;亂彈則受高腔滾唱的影響,發展了長段流水,如《斬李廣》中連唱四十八個“再不能”,《程濟趕車》中連唱二十四個“可憐主”等,使湘劇的唱腔和表演藝術又前進......

湖南最有名的劇種

湖南最有名的劇種: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醴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它源自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醜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音樂主要是以極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嗩吶、琵琶、笛子、鑼鼓等民族樂器作伴奏。曲調活潑輕快,旋律流暢明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雙送糧》、《姑嫂忙》、《三裡灣》等不少現代戲。而《打銅鑼》、《補鍋》、《送貨路上》、《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特別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湖南花鼓戲屬於五大戲曲中的那個戲曲

湖南花鼓戲不在於五大戲曲之列。

五大戲曲有京劇(全國範圍都有)、評劇(河北、東北地區為主)、豫劇(中原地區)、越劇(華東地區)、黃梅戲(安徽及周邊地區)

但凡大的劇種都有在全國觀眾範圍廣,優秀劇目多等特點。湖南花鼓戲雖然也存在比較多的流派,但畢竟劇目相對較少,觀眾集中於湖南地區,在全國還缺少影響力。

不過湖南花鼓戲曾經出過一個全國聞名的演員------李谷一。

湖南有哪些音樂或戲劇學院?

湖南女子大學

湖南湘潭大學

湖南理工大學

湖南傳媒大學

湖南音樂學院

相關問題答案
湖南省的戲劇是什麼?
湖南的戲劇是什麼?
河南省的簡稱是什麼?
南充的特產是什麼?
河北的戲劇叫什麼?
真正的悲劇是什麼?
四川的戲劇叫什麼?
哪個省的簡稱是什麼?
湖南大學校訓是什麼?
中國省的簡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