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嗔至極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23

痴極嗔極的意思

痴極嗔極

非常的痴嗔

嗔,怒,生氣,不高興

痴,愚痴

痴嗔什麼意思

嗔是嗔恨的意思,是指我們謂眾處於逆境時,諸事不順,或追憶他人惱我及惱我親,因此產生的忿怒。嗔恨能矇蔽我們的心識,使我們做出過激的言行。

痴與常規意義的愚蠢、笨不一樣,下面是印光法師對愚痴及因果報應的開示:

愚痴者,非謂全無知識也。乃指世人於善惡境緣,不知皆是宿業所招,現行所感;妄謂無有因果報應,及前生後世等。

一切眾生,無有慧目,不是執斷,便是執常。執斷者,謂人受父母之 生,未生之前,本無有物;及其已死,則形既朽滅,魂亦飄散,有何前生,及與後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說。

執常者,謂人常為人,畜常為畜;不知業由心造,形隨心轉。古有極毒之人,現身變蛇;極暴之人,現身變虎。當其業力猛厲,尚能變其形體;況死後生前,識隨業牽之轉變乎?是以佛說十二因緣,乃貫三世而論;前因必感後果,後果必有前因。善惡之報,禍福之臨,乃屬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過因其所為而主之耳。

生死循環,無有窮極;欲複本心以了生死者,舍信願唸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貪瞋痴三,為生死根本;信願行三,為了生死妙法。欲舍彼三,須修此三;此三得力,彼三自滅 。

我還很喜歡你,像鯨沉於海底溫柔呼吸,痴極嗔極 是什麼意思,求各位幫忙解答解答

這個喜歡的程度我想你能不能承受。太深刻了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鯨沉於海底溫柔呼吸,痴極嗔極 是什麼意思,

就是喜歡你,微博比較火這個句式,各種堆砌詞語

暗戀的人發個說說:像鯨沉於海底溫柔呼吸,痴極,嗔極 這啥意思 求情感專家解答

就是說 他還放不下他喜歡的人 或者他可能表白被拒絕了

小乘佛法薄嗔貪痴是什麼級別

「佛法」是佛陀所宣說,但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所發明。佛陀只是將他所觀察到的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如實的述說而已。再引導眾生對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如實的深觀--開發智慧--斷諸結縛--因而遠離顛倒夢想、解脫自在。這是現在、此生、此世可修、可證、可達。要解脫,本來就很單純、不困難,之所以會變得很複雜而困難,那是後代眾生「聰明反被聰明誤」所致。

「阿含經」記錄著佛陀向弟子們所開示的法要--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以及解答眾生所提出的各種問題。研讀阿含經,有如時光倒流,回到兩千五百年前,聽聞佛陀親臨開示。很親切、很樸實、很實用。聞法後,又可馬上去求證。若是真理,一定經得起任何的考驗求證。所有疑問的破除,來自於您的實修、親證。

佛教八戒不是殺、盜、淫、妄、酒、貪、嗔、痴、慢、疑嗎?這其中的痴,和疑是指什麼?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不痴  即是心不愚昧,不為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而起顛倒錯覺。待人處事,要有冷靜的頭腦。能夠實踐意三善的人,自然會大公無私,有容人之量,懂得分別是非邪正。

狐疑不信,是六根本煩惱之一。

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

元音老人著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七日講於杭州

弟子問:‘如何消除貪嗔痴慢疑?’

貪嗔痴慢疑屬於思惑。教理說無明分見惑、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由粗而細、微細至極微細。見惑乃迷失無生無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也,屬於理邊,故名理惑。它分身、邊、邪、取、戒五種,均屬不正的知見。比如執著在神通上,而不問自己有沒有明心見性,這是修道人普遍存在的不正知見。見惑容易除,我們修法開悟見了本性,端正了知見,見惑就盡除了;但思惑不易一下子除掉,須於開悟斷見惑後更見性修習真理,才能漸斷此惑。以思惑為思維世間虛妄之物而起之事惑,其性鈍昧,有貪、嗔、痴、慢、疑五惑之分,故不易頓除。見惑、思惑不除,生死輪迴不能了。所以要消除這身、邊、邪、取、戒與貪、嗔、痴、慢、疑十惑,先要明白本性,開大悟。深知事物皆幻,都不可得,徹見這一念斷處,了了分明的靈知之性,就是我人的本性。在境界上時時保護鍛鍊它,把多生執著的習氣都磨光,貪嗔痴慢疑才能銷殞。教下說這四惑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有九地八十八品之多。要一步一步慢慢除去,不是一下子除得了的。故須具一片長遠深心,在境界上精勤地奮鬥始得。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真心本來具足法報化三身,不須向外去求。現在我們的一念清淨心,就是當前念已斷後念未起,那了了分明的靈知就是我們的法身;我們能見一切東西的智慧光明就是我們的報身;一切事物形形色色的顯現都是我們法性的變化,就是我們的化身。法身和報身容易理解。當我們斷掉念頭後,還是了了分明,不是沒有知覺,此時了了的靈知就是我們的法身,大家當下可以體驗。報身就是我們現在能見這一切東西的智慧光明,沒有法身的智慧光明就不能見這些東西。譬如沒有光就像瞎子一樣,不能見東西,能見的是我們法身的光明,法身的光明朗照,就是智慧光明朗照。化身說起來就不大容易理解,一切東西,如杯子、水果、房子等都是我的變化,都是我的化身。這怎麼是我的化身呢?這些不是無情的東西嗎?器世間是無情的,人和動物都是有情的,怎麼是我的化身呢?因為這些東西離開我的法性智慧就不會有。譬如我們住的房子,造房子前先要設計圖樣,工程師怎麼在大腦中想出這個圖樣呢?他吸收外面的境象,經過思考分析,怎麼改造,怎麼發展,怎麼能適合人的需要而繪製出新型的圖樣,這是什麼功能呢?是大腦的功能嗎?看起來確是大腦的功能,但是大腦中各種腦神經,如視覺神經、聽覺神經,就像電線拉好,不通電還是不起作用。電是什麼?電就是我們法身的功能。何謂佛性?性者,性能也。能,就是功能。他就是能起作用而無相可見。譬如說電,見不到電的形象,通電以後,電燈就能亮,機器就會轉。大腦神經就好比是電線,通電就是我們佛性的功能。所以設計圖樣也好,後來請工匠造房子也好,都是我們佛性的功能,這些都是佛性所變現的,就是佛性的化身。明白這個法報化三身都唯心具足以後,你時時不住相,一切都是我法身的大圓鏡智所顯現的影子,就不動心,不取相了,無所祈求!這樣用功夫,貪嗔痴慢疑就漸漸地消了。

不明白這個道理,住著在神通上,著相,非但貪嗔痴慢疑消不了,反而會更增加。要神通幹什麼?不就是要名聞利養嗎?要恭維、要名聲、要供養,貪嗔痴慢疑更增加了,一點幫助都沒有。可見要消除貪嗔痴慢疑,非見性不可!不見性不行!根子還是在明心見性上,所以佛教的根本還是明心見性。

現在有的人弄錯了,不要明心見性,要神通。只要能發神通,就趕快去追取,......

煩惱即菩提 是什麼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佛學大詞典 對“煩惱即菩提”解釋如下:【煩惱即菩提】 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稱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稱為菩提。然貪、嗔、痴等煩惱,其當體為菩提;離此菩提法性之外,則別無諸法可言,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兩者相即不離之意。法藏之入楞伽心玄義載,煩惱為分別性,故其體非有;即見惑性空時,不必斷除煩惱惑,而得入真如,故說煩惱即菩提。又‘煩惱即菩提’常與‘生死即涅槃’並用,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極。[大智度論卷六、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樑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四]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煩惱即菩提”解釋如下:【煩惱即菩提】 (術語)止觀一曰:‘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中略)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中略)煩惱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此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義,為大乘至極之談,依教門之淺深而異其歸趣。參照即條。法華玄義九曰:‘體生死即涅槃名為定,達煩惱即菩提名為慧。’十不二門指要鈔上曰:‘若離三道即無三德,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觀大綱見聞曰:‘密教謂愛染明王表煩惱即菩提,不動明王表生死即涅槃。顯教謂龍女表煩惱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對“煩惱即菩提”解釋如下:【煩惱即菩提】謂煩惱在表面上雖然是菩提(覺)之相反狀態,但是在本體上,煩惱與菩提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諦觀諸法,證得緣起與無自性之空理,以無上之智慧照見貪嗔痴等煩惱時,則知全體皆是法性(dharmata^);離卻法性,別無諸法存在,故云‘煩惱即菩提’。同時,依此正覺而泯除‘執意斷除煩惱的執著’時,趨入真如、諸法實相的大道反而能豁然開朗。經典中類似之名句,尚有‘諸煩惱是道場’(《維摩經》〈菩薩品〉);‘淫怒痴性即是解脫’(《維摩經》〈觀眾生品〉)等語。此外,類似的語句‘生死即涅槃’也常被用來表示大乘佛教的究極境界,並藉以破除修行者對於‘染淨對立’的執著。◎附︰法藏《入楞伽心玄義》(摘錄)見有惑可斷,是惑而非智。若見惑性空,是智而非惑。是則見有惑之智,此智亦須斷。諸惑之性空,此惑不須斷。經雲︰若人慾成佛,勿壞於貪慾。又云︰煩惱即菩提等。此並就智見惑性、相盡無斷,方為實斷也。(中略)經雲︰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此則雖惑而順也。有漏善品趨向人天,違出離道,此則雖善而違也。(中略)諸惑就實,無非稱理,如雲煩惱即菩提等。善亦准此。善法存相,亦有乖真如。住事佈施,不到彼岸。惑亦准此。《思益》雲︰如來或說淨法為垢、惑法為淨。謂貪著淨法為垢,見垢法實性為淨。[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六;《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智顗《四教義》卷六;《佛性論》卷二〈顯果品〉;《維摩義記》卷三(末);佐佐木現順編《煩惱の研究》。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對“煩惱即菩提”解釋如下:【煩惱即菩提】 見生死即涅槃條。

六道輪迴是什麼意思?

佛教因果報應的說法。

佛教稱:善業是清淨法,不善業是染汙法。以善惡諸業為因,能招致善惡不同的果報,是為業果。作為業果的表現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萬法,都是依於善惡二業而顯現出來的,依業而生,依業流轉。所以,眾生行善則得善報,行惡則得惡報。而得到了善惡果報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身、語、意業,招致新的果報,故使凡未解脫的一切眾生,都會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餓鬼道、地獄道中循環往復,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輪迴。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只要在六道輪迴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說是凡夫,生死流傳,不能出離,如同漫漫的長夜,雖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還是要受輪迴。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間,這有形世間為無名煩惱所包圍,所以世間為五濁惡世。在六道輪迴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內,都要接受輪迴,因此佛經說三界猶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煩惱無名之火所燒。

據經典所指出,行十不善業因緣故,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雖然享福,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墮落,仍然要輪迴的。

至於阿修羅境界,就是精靈世界,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然生前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只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複雜,「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間者,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邪氣不能生。 人若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

因此,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輪迴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迴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輪迴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惡鬼道」、「地獄道」。

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

“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唯心圖”、“六趣生死輪”。造像來自《六趣輪迴經》。刻於寶頂大佛灣南巖、龕高7.8米、寬4.8米。

龕中刻有一個直徑為2.7米的原形巨輪,名“六趣輪”。按照佛教的說法,此輪是載人於三界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輪外刻“轉輪聖王”,頭頂“三世佛”,面目醜怪,蓬頭獠牙,腳踏鰲頭,口銜輪彥,雙臂環抱巨輪,以此表示人生之“業力”不可逆轉。

六趣輪可分為四層。內層中心刻跏跌坐的捲髮修行者。其左側有一隻豬,右側有一隻鴿,坐下有一條毒蛇。三種動物,分別表示愚痴、貪染、瞋“三毒”。佛教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有稱為“三不善根”,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另從行者胸部(圓心),發出六道毫光,直射輪外,將巨輪分為六份。第二層的六份就是所謂的“六道”,即六種“業力”產生的果報。

第二層正上方為“天道,刻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有安宮殿。此道清潔光明,富麗堂皇,非人類世間所能比擬。”天道之右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為世人所居、人類之所。“天道”之左為“阿修羅道”,刻一位三頭六臂,手持諸般兵器的阿......

請問佛教所說的貪嗔痴的根源及其三者之間的聯繫?

貪嗔痴的根源是無明。因一念無明妄動而生起。

因愚痴而生貪婪與嗔恨。來無影,去無蹤。都是狂心蜂起。

佛教中的三毒:

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

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貪是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大乘義章》卷五說:“於外五欲染愛名貪。”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駭、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因此叫做五欲。於此五欲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為貪。因此又以貪與愛為同體異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痴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於是產生我執、法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唯識論》卷六中說:“於諸理事迷暗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又說:“諸煩惱生,必由痴故。”

【 無明 】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別名。

【 無明 】 一般解釋

無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做啥。

通常人們常用“無明之火”形容發怒或生氣,就是說人們在生氣之時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我們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沒有進入“無明”。可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憂慮與恐懼呢?

實際上,無明是人註定要進入的,原因在於偏見。我們的世界觀是在經驗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經驗的左右。我們的大腦中記憶的東西無可避免地成為我們認識事物、判別事物的基礎。特別是我們愛憐與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夠觸動我們進入“無明”。即便是簡單的事物的判別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見存在。由於無明,就自然產生命運。因為命運就是偏見造成的。

避免進入“無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見。見多識廣無疑是較好的。但是見識再多,也不能遍歷所有過程。反省是最好的辦法。觀察自己每一個念頭而不作評價就能夠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它解脫了經驗教條的束縛。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每個觀點(包括正談論的)都會束縛我們的心智。因為我們害怕未知而依賴已知,總希望我們現成的觀點指導我們行動和思考。我們的心智就會腐敗庸俗,不知不覺地進入“無明”。在覺知念頭同時覺知自己的覺知時,我們不會有任何判斷,因為我們也能覺知自己的判斷和不判斷。

相關問題答案
痴嗔至極是什麼意思?
榮幸至極是什麼意思?
殘忍至極是什麼意思?
太消極是什麼意思?
武林至尊是什麼意思?
南極是什麼意思?
日柱太極是什麼意思?
不嗔不恨是什麼意思?
天道至親是什麼意思?
花痴十三點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