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產業結構調整的現實意義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兩個方面。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指各產業之間相互協調,有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和良好的適應性,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並帶來最佳效益的產業結構,具體表現為產業之間的數量比例關係、經濟技術聯繫和相互作用關係趨向協調平衡的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又稱為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系統從較低級形式向較高級形式的轉化過程。產業結構的高級化一般遵循產業結構演變規律,由低級到高級演進。

產業結構調整是當今各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課題,也是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調整和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能夠合理利用資源,提供勞動者充分就業的機會,推廣應用先進的產業技術,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等。從而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具體地講,其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調整產業結構是我國實現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條件。新中國成立後的60多年曆史經驗反覆證明:什麼時候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經濟就得不到穩定持續發展。

戶二,調整產業結構,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主要途徑。因為產業結構嚴重失衡意味著經濟效益的大幅下降。

第三,調整產業結構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工業過多的低水平的重複生產相聯繫的。所以,當前調整產業結構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淘汰這些低水平的工業生產。顯然,這有力地促進企業由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生產方式的轉變。

第四,調整產業結構是擴大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調整產業結構,優先發展第三產業,使其增長速度適當快於工業,對於當前擴大就業就有重要的意義。

第五,調整產業結構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個重要物質基礎。當前調整產業結構,適度控制主要提供投資品的重工業增長速度,加快發展提供消費產品和消費服務的農業、輕工業和第三產業,就能為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充裕的物質基礎。

第六,調整產業結構,也是降低能耗物耗,減少環境汙染,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抓手。當前我國能耗過大,環境汙染嚴重,生態趨於惡化。其直接的主要根源,就是工業發展過快,特別是高能耗、高物耗的工業發展過快。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其能耗和物耗以及對環境的汙染就要小得多。所以,當前調整產業結構,在夯實農業基礎的同時,加速發展第三產業,對節能減排,減輕環境汙染,改善生態,也有很大的意義。

第七,調整產業結構,是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可以穩定擴大出口,而且可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一帶一路戰略對經濟結構調整有什麼現實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助推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

“一帶一路”建設被視為中國未來經濟的重要戰略構想,自提出伊始便熱度不減,“一帶一路”相關規劃未出臺,各類概念股早已一路上漲。“‘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我國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提供持久動力。”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部長趙晉平在2015年全國政策諮詢工作會議上就如何認識“一帶一路”給我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機遇挑戰並存的“一帶一路”

對於“一帶一路”戰略對經濟發展影響的展望,趙晉平有四個判斷:“一帶一路”區域的貿易投資活動具有長期持續較快增長潛力;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經貿關係的重要性日趨凸顯;加強政策溝通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是中國與“一帶一路”經貿關係加快發展的關鍵;“一帶一路”戰略將為我國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提供持久動力。

“我們應該在‘一帶一路’這樣好的潛力空間中尋找新的機遇和動力,但還要經過一個艱難爬坡的過程。”他認為,推進“一帶一路”還有很多困難和障礙。

第一,比較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框架沒有形成,如何形成高水平的框架可以作為下一步的一個切入點。第二,區域內貿易投資比重較低,區域內各國之間拉動作用不明顯。第三,各國之間,貿易便利化方面做得不足,貿易和投資往來存在很多障礙,比如通關、檢驗、檢疫等環節。第四,這個地區基礎設施的條件相對落後,包括我國西部的沿邊地區。第五,非經濟因素的干擾和不利影響,比如政治、安全、區域外大國的干涉等因素,這使得“一帶一路”戰略推進過程中會有很多不確定性。

趙晉平表示,這需要區域內各國努力加強政策溝通,特別是在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改善貿易投資合作所需要的軟硬環境,消除和化解各種不利因素,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並共同受益。

挑戰與機遇並存,趙晉平認為,對於我國來說,面臨這些挑戰的同時也有著三大機遇:擴大對外貿易、促進周邊互聯互通和加快企業走出去。

趙晉平認為,從貿易角度來看,從2003年—2013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地區貿易累計增長的倍數來看,中國對“一帶一路”地區,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的增長都明顯快於對外貿易的平均增長水平,我國累計進口增長3.7倍,對全球出口增長4倍,而在“一帶一路”地區明顯超過這個增長水平,進口累計增長4.8倍,出口累計增長7.2倍。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對外投資也在增長,這也是我國對外投資的存量達到7千多億美元規模的原因。趙晉平表示,這個地區的投資目前已佔到我國對外投資16%左右的份額,今後隨著支持政策、配套措施的逐步實施,特別是在加強金融支持手段、完善促進政策體系的持續努力下,相信這種份額會進一步提升,對於中國企業尋找投資機會和實現中國與投資東道國之間的利益分享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加強周邊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對於促進投資和貿易,以及人員往來都是有積極作用。‘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而恰恰在基礎設施這個領域,我國的工程承包在全球都是有競爭力的,這就為我們企業提供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趙晉平表示。

“一帶一路”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

“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經濟有哪些影響?趙晉平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將為中國經濟提供持續增長的新動力,據估算,僅從出口來看,這個區域出口增長對我國全部出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即使按照以往1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計算,受該地區市場需求拉動,我國對外出口就可能淨增1000億美元以上,隨著貢獻率的提升,帶來的實際增量還會擴大。

其次,絲綢之路的建設還將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隨著“一帶一......

調整產業結構是什麼意思?舉例說明。

李家村原來都是種田的農民,糧食生產是他們村的主業。農民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農閒,這樣的產業結構單一,抵抗不了風險(如果今年的糧食掉價,那麼他們全村人都會賠錢。全村虧損)現在新選出一個村主任,他要改變下這種單一的產業結構。他先把連片的大田規劃成機耕大田,讓一部分有經驗的農民組成一個糧食小組,專門負責糧食生產;把其餘不適宜機械化的小地塊設計成菜地,讓一部分會種菜的農民組成一個蔬菜小組;把山坡地設計成果業基地,種植適合的果樹,讓會種樹的農民組成一個果業小組;再成立一個養雞場和養豬場。。。(以上都是第一產業)然後再抽一部分懂建築的農民成立一個建築隊,出去承接各種建築工程;再搞一個磚瓦廠,再吸納一部分富餘農民。。。(以上是第二產業)再在村東頭靠近國道旁邊規劃一個娛樂商城,裡面有理髮店,澡堂子,洗車場,農業信息中心等等,能為本村村民服務,也能為外村和國道服務的商業設施。。。(以上是第三產業)這樣的話,不管糧食掉不掉價,這個村子都不會全面虧損了。這位新上任的村主任所做的事,就是調整產業結構。

如何調整產業結構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係,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衝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複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鉅。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

中國為什麼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構是低端的,給老外打工東西不值錢,所以要調整成高附加值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哪些具體要求

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舉措有:

1、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

2、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3、加快發展服務業、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策措施分析

1、著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我國應更多地從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的角度考慮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在充分利用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我國在區域甚至全球中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就業壓力大,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從近期來看,我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技術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國應以高新技術為載體的新興產業作為自身的優勢產業,並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從政策上講,在將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除少數重要產業外,應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調整產業結構。同時我們應根據自身綜合實力和比較優勢,在產業全球化中,搶佔某個產業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某些生產環節,佔領某些方面的技術和生產的制高點,並以此為基礎,通過前連鎖和後連鎖的作用,帶動其他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世界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我國的比較優勢除了有一批具有整體比較優勢的產業外,相當一部分的比較優勢並不一定能完整地佔領某個產業,更為可能的是部分地佔據某些產業中的某些生產環節,我們可以根據產業內分工來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此外,要根據全球化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變化,吸取國際經驗,及時調整產業政策。政府應按照競爭優勢理論,有針對性地制定戰略性產業的扶持政策。

2、不斷優化國有資產的配置。國有企業應該在我國發揮主導作用,但不一定要成為我國經濟組成中的主體。因此我們應通過國有資產的流動和重組,適當收縮國有經濟的戰線,集中力量發展國家的戰略性行業,改革國有資產配置結構,使國有資產投向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更好地發揮有國經濟在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一是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壟斷地位。主要是指重要的國防軍事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物資儲備部門及農業中的某些特殊部門等,對這些產業,國有經濟要始終保持絕對的壟斷地位,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二是在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基礎產業領域,國有經濟要保持優勢地位。如電力生產和運輸、郵政通訊、油氣開發及採礦等產業,在保持國有經濟佔絕對優勢地位的前提下,也可以鼓勵非國有經濟逐步進入。三是在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集中發展一些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主要是指包括機械、電子、汽車製造、石油化工和重點工程建設等在內的一些產業,這些產業大多是資金、技術密集產業,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很高,規模經濟效益比較顯著,在國內外市場上屬於競爭激烈的產業部門,國有經濟應當積極發展一批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從總體上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四是在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大國有資本的投資力度,推動其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早期投資大、風險高,目前僅僅依靠非國有經濟是難以達到全面快速發展的目的。但這些產業代表著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國有經濟要立足於社會整體利益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應積極投資、開發、引導、帶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到該行業之中。五是對一般競爭性行業,國有經濟應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大多數行業都屬於一般的競爭性行業,對這些行業,政府應對所有的經濟成份開放,並允許和鼓勵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進行平等競爭。

3、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所謂公共服務型的政府是指提供私人或者社會不願意提供,或者沒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產品的組織。公民把自己的一部分權力讓渡給政府,通過納稅將政府養起來,政府必須幫公......

經濟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經濟建設中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努力實現新型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實現現代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向前發展,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經濟結構調整是我國新世紀五到十年經濟工作的主線,是經濟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根本措施。必須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目的。 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動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和2010年的奮鬥目標,使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大臺階,為後十年的更大發展打好基礎。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的經濟建設中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努力實現新型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實現現代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向前發展,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經濟結構調整是我國新世紀五到十年經濟工作的主線,是經濟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根本措施。必須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目的。 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動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十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計劃和2010年的奮鬥目標,使經濟總量、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大臺階,為後十年的更大發展打好基礎。

相關問題答案
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
產業結構調整的含義?
什麼是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和美國的產業結構有什麼區別? ?
農業產業結構是什麼?
產業結構用英語怎麼說?
產權結構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優化產業結構?
文檔調整的意思是什麼?
企業薪酬改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