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的內容是什麼?
好了歌的內容
可巧這日拄了柺杖掙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癲落拓,麻鞋鶉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什麼意思
好了歌:《紅樓夢》中經典詩詞,小說中為跛足道人所做,表現了作者現實主義和宗教思想。文中還有與之相和的《好了歌注》,承接並引申了《好了歌》的思想。詩歌內容隱射小說情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憤懣和失望。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為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經典詩詞。這兩首歌出現《紅樓夢》在第一回中。甄士隱家業破敗後,夫妻倆到鄉下田莊裡生活。又趕上“水旱不收,鼠盜蜂起”,不得安身,只好變賣了田產,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個卑鄙貪財的人,把他僅剩的一點銀子也半哄半賺地弄到自己手裡。甄士隱“急忿怨痛”、“貧病交攻”,直正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柺杖走到街上,突然見一個“瘋癲落拓、麻履鶉衣”的跛足道人走過來,叨唸出這首歌。甄士隱聽後,誦出《好了歌注》。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甄士隱家破人亡,暮年貧病交迫,光景難熬。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瘋道人口唸此歌,士隱聽了問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
【註釋】
1.冢——墳墓。
2.姣——容貌美好。
【鑑賞】
襤褸如同乞丐的跛足瘋道人所唱的歌,自然一點點文縐縐的語言都不能用,它只能是最通俗、最淺顯,任何平民百姓、婦女兒童都能一聽就懂的話,而歌又要對人世間普遍存在的種種願望與現實的矛盾現象作概括,還要包含某種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這樣的歌實在是最難寫的。後四十回續書中也摹擬了幾首民謠俚曲,一比較,就發現根本不可與此同日而語。這也見出多才多藝的曹雪芹在摹寫多種複雜生活現象上的絕大本領是難以超越的。關於此歌所反映的思想,請參見下一首《好了歌注》的賞析。
3 好了歌
歌注原文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樑,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說明】
甄士隱聽了跛道人那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話後,頓時“悟徹”,便對道人說了這首歌,自稱替《好了歌》作註解,接著就隨瘋道人飄然而去。
好了歌是什麼
好了歌:《紅樓夢》中經典詩詞,小說中為跛足道人所做,表現了作者現實主義和宗教思想。文中還有與之相和的《好了歌注》,承接並引申了《好了歌》的思想。詩歌內容隱射小說情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憤懣和失望。《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為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經典詩詞。這兩首歌出現《紅樓夢》在第一回中。甄士隱家業破敗後,夫妻倆到鄉下田莊裡生活。又趕上“水旱不收,鼠盜蜂起”,不得安身,只好變賣了田產,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個卑鄙貪財的人,把他僅剩的一點銀子也半哄半賺地弄到自己手裡。甄士隱“急忿怨痛”、“貧病交攻”,直正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柺杖走到街上,突然見一個“瘋癲落拓、麻履鶉衣”的跛足道人走過來,叨唸出這首歌。甄士隱聽後,誦出《好了歌注》。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甄士隱家破人亡,暮年貧病交迫,光景難熬。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瘋道人口唸此歌,士隱聽了問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註釋】1.冢——墳墓。2.姣——容貌美好。【鑑賞】襤褸如同乞丐的跛足瘋道人所唱的歌,自然一點點文縐縐的語言都不能用,它只能是最通俗、最淺顯,任何平民百姓、婦女兒童都能一聽就懂的話,而歌又要對人世間普遍存在的種種願望與現實的矛盾現象作概括,還要包含某種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這樣的歌實在是最難寫的。後四十回續書中也摹擬了幾首民謠俚曲,一比較,就發現根本不可與此同日而語。這也見出多才多藝的曹雪芹在摹寫多種複雜生活現象上的絕大本領是難以超越的。關於此歌所反映的思想,請參見下一首《好了歌注》的賞析。3 好了歌歌注原文歌注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樑,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說明】甄士隱聽了跛道人那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話後,頓時“悟徹”,便對道人說了這首歌,自稱替《好了歌》作註解,接著就隨瘋道人飄然而去。
《好了歌》幫忙解釋一下!
[註釋] 1.陋室——簡陋的屋子。笏滿床——形容家裡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時禮制君臣朝見時臣子拿的用以指畫或記事的板子。事出《舊唐書·崔義元傳》:神慶的兒子琳、珪、瑤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時“以一榻置笏重迭於其上”。後來俗傳誤為郭子儀事,並編有《滿床笏》劇,小說中曾寫到。這兩句說,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當年高官顯貴們擺著滿床笏板的華屋大宅。 2.雕樑——雕過花的屋樑,指代豪華的房屋。 3.謗——指責、毀謗。 4.強梁——強橫凶暴。這裡是指強盜、暴徒。 5.擇膏樑——選擇富貴人家子弟為婚姻對象。膏樑,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樑,美谷。引申為富貴之家。 6.煙花巷——妓院。煙花,舊時娼妓的代稱。 7.紗帽——古時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這裡是官職的代稱。 8.鎖枷——舊時囚繫罪人的刑具。 9.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貴官所穿的公服。 10.反認他鄉是故鄉——比喻把功名富貴、妻妾兒孫等等誤當作人生的根本。 11.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為別人做事自己沒得到好處。唐代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錢,為他人作嫁衣裳。” 複製來的註釋。以下是我自己的翻譯,翻譯的不妥之處請勿見諒...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當年高官顯貴們擺著滿床笏板的華屋大宅,如今已變成破屋空堂。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曾經歌舞昇平的歡娛場,現在已是蕭條冷清,草木枯黃。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篷窗上——豪宅雕著精美圖案的房樑結滿了蜘蛛網,綠綠的藤蔓和苔蘚又爬滿了華美的窗。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說什麼國色天香,沉魚落雁,如今不還是隨歲月老去兩鬢蒼蒼?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說什麼情深意長,昨日才去黃土坡為愛人埋起白骨,今天卻又喜氣洋洋另結新歡,早已將情分相忘。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金銀滿箱,腰纏萬貫,數不盡的家財轉眼間散盡,淪為乞丐被眾人指責毀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正在悲嘆著別人命短,誰知道輪到自己把命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教育再得當,又有誰能知道日後會不會變成強盜暴徒的模樣。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大家都希望嫁入豪門,享盡榮華,誰願意流落到妓院風月場。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做了官還不知足嫌職位低,卻被治了罪把枷鎖戴在身上。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過去穿破衣爛襖害怕嚴寒侵襲,如今發達了卻又嫌官服太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世間瞬息萬變,昨日你敗落了今日我風光,真是分不清輕重,反而把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妻妾兒孫這些身外之事當作人生根本夢想。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荒唐至極,做了那麼多到頭來還不是一樣一無所有兩茫茫。 句子是我一句一句翻譯的,也該給個辛苦分吧?!··TwT 嘿嘿~玩笑哈~ 翻譯不妥的地方多多包含,歡迎指正... 話說,打這麼多字真是費力啊...
人民的名義中好了歌的內容是什麼 紅樓夢好了歌歌詞大全
很平易的句子麼!而且很直白啊!沒什麼隱含的東西呀?!就是物非人非,到頭皆空的意思
好了歌到底寫了什麼意思
好了歌:《紅樓夢》中經典詩詞,小說中為跛足道人所做,表現了作者現實主義和宗教思想。文中還有與之相和的《好了歌注》,承接並引申了《好了歌》的思想。詩歌內容隱射小說情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憤懣和失望。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為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經典詩詞。這兩首歌出現《紅樓夢》在第一回中。甄士隱家業破敗後,夫妻倆到鄉下田莊裡生活。又趕上“水旱不收,鼠盜蜂起”,不得安身,只好變賣了田產,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個卑鄙貪財的人,把他僅剩的一點銀子也半哄半賺地弄到自己手裡。甄士隱“急忿怨痛”、“貧病交攻”,直正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柺杖走到街上,突然見一個“瘋癲落拓、麻履鶉衣”的跛足道人走過來,叨唸出這首歌。甄士隱聽後,誦出《好了歌注》。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甄士隱家破人亡,暮年貧病交迫,光景難熬。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瘋道人口唸此歌,士隱聽了問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名《好了歌》。”
【註釋】
1.冢——墳墓。
2.姣——容貌美好。
【鑑賞】
襤褸如同乞丐的跛足瘋道人所唱的歌,自然一點點文縐縐的語言都不能用,它只能是最通俗、最淺顯,任何平民百姓、婦女兒童都能一聽就懂的話,而歌又要對人世間普遍存在的種種願望與現實的矛盾現象作概括,還要包含某種深刻的人生和宗教哲理,這樣的歌實在是最難寫的。後四十回續書中也摹擬了幾首民謠俚曲,一比較,就發現根本不可與此同日而語。這也見出多才多藝的曹雪芹在摹寫多種複雜生活現象上的絕大本領是難以超越的。關於此歌所反映的思想,請參見下一首《好了歌注》的賞析。
3 好了歌
歌注原文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樑,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說明】
甄士隱聽了跛道人那番“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話後,頓時“悟徹”,便對道人說了這首歌,自稱替《好了歌》作註解,接著就隨瘋道人飄然而去。
紅樓夢中《好了歌》的描寫的是什麼?
這首曲子,出現在第一回中。破足道人唱《好了歌》是要啟發甄士隱“覺悟”;而甄士隱是聰明的讀書人,而且有了家破人亡的經歷,一聽就懂了,接著就為《好了歌》作了這篇解注,進一步引申發揮了《好了歌》的思想。
這篇解注比《好了歌》說得更具體、更形象、更冷峭無情。富貴的突然貧賤了,貧賤的又突然富貴了;年輕的突然衰老了,活著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無常,一切都是虛幻。想教訓兒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當強盜;想使女兒當個貴婦,可她偏偏淪為娼妓;想在官階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運難以捉摸,誰也逃脫不了它的擺佈。可是世上的人們仍不醒悟,還在你爭我奪,像個亂哄哄的戲臺,鬧個沒完。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樣,同屬饋世嫉俗的產物。由於它處處作鮮明、形象的對比,忽陰忽晴,驟熱驟冷,時笑時罵,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暢,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對於當時封建社會名利場中的人物,無異於一盆透頂醒心的冷水;對於今天的人們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敗黑暗,也有某種認識意義。
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書開頭造成一種“忽榮忽枯、忽麗忽朽”(脂硯齋語)的險惡氣氛,也是對全書榮寧二府興衰際遇的一種概括和預示。
這種概括和預示,是就其整體而言的,不好說哪一句是專指哪個或哪幾個人物。如有人以為“轉眼乞丐人皆謗”指的是甄寶玉和賈寶玉;“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賈雨村等人;“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指的賈雨村、賈赦等人;“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指的是賈蘭、賈菌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點像,其實未必是作者的意圖。既然是概括地預示全書內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簡單地把每句和書中人物一一對應起來,就無法解釋通。如以為“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指的是柳湘蓮,有什麼根據?書中根本沒有寫柳湘蓮之父是誰,也沒寫如何教子有方,也沒有其它預示說柳湘蓮要當強盜,怎麼能證實就是指的柳湘蓮?更有人據此說柳湘蓮參加了農民起義等等,就近乎痴人說夢了。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據的是“甲成本”脂批。脂硯齋批語對研究《紅樓夢》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但也不可盡信和迷信。脂批是個很複雜的問題,肯定不是償自一人一時,錯訛之處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棄,與《紅樓夢》原書顯然悖謬的地方;就不應該盲目信從。
(找了好久,要採納)
高育良背誦的《好了歌》到底是一首什麼詩詞
《好了歌》,是《紅樓夢》中經典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憤懣和失望,表現了作者現實主義和宗教思想。從宗教的觀點看,人們活在世上,建功立業,發財致富,貪戀妻妾,顧念兒孫,全都是被情慾矇蔽尚不“覺悟”的緣故。這首歌就是用通俗淺近的語言來說明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好了歌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