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中國大陸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九州”、

“海內”“中原”“四海”

據史書記載及現有的考古文物證實,“中國”名稱約在三千年前就有了。據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西周文物上記有“餘其宅茲中或”。專家考證,“中或”就是中國。所謂“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謂“國”,在古代意指“城”。

“中國”一名,古代含義不盡一樣。有的指京師為中國;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為中國;有的則指華夏族和漢族所在的地區為中國;也有的指我國華夏族所建的國家在黃河流域一帶,以為黃河流域為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古時的“中國”與史書記載的“華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華”一詞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中國人民對自己偉大祖國的共同稱謂。從秦以後,“中國”名稱的含義則指我國各族人民共有的疆域的全部領土。《史記·天官書》稱:“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漢書·陸賈傳》曰:“皇帝(指劉邦)起豐沛,討暴秦,誅疆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統天下,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自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名稱則是指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全部疆域領土。

中國古代又叫什麼

在古代,“中國”一詞的意思之一,是指帝王所處的都城。《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這是勸西周厲王放鬆一點對人民的壓榨,先從愛惜京都的人民做起,進而安撫四方之民。這裡,“中國”指京都,“四方”指京都外的諸夏。“中國”的另一古義是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即遠古華夏族所居住的地方。地處南方長江流域的楚國人稱周、魯、齊、晉等國所處的黃河流域為“中國”。這一含義的“中國”與“中原”的詞義相同。

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大,“中國”所包括的範圍也擴大了。在今天,“中國”已是專有名詞,與古義的“中國”大不相同了。

中國古時候的銀行叫什麼

淵源:當鋪是雛型,然後是錢莊,再就是票號,下面就是銀行。

上海在中國古代叫什麼名字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春秋末年入于越,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從陸家嘴鳥瞰浦西迷人夜景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所以,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併),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中國古代的各省份叫什麼名字呀?

就叫這名字

【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穿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併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併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甘肅......

古代中國叫啥名?

“中國”一詞的來源

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一、“中國”一詞之本義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二、“中國”一詞之地域觀念演變

“中國”一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三、“中國”一詞別名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云:“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九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儘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

中國古代官方語言是什麼

古代標準漢語 1911年以前

古代書面漢語稱為文言文。可推斷夏商周的語言差不多。例如《尚書·湯誓》裡有“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以及《孟子》所記《夏諺》和《逸周書》所記《夏箴》,這些謠諺都的押韻系統類似。古華夏人的語言是夏言。

在春秋時期,漢語標準語稱雅言,《論語》有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孔子游歷各國,傳道授業所用的正是這種語言,而非家鄉的方言。最古的漢語詞書《爾雅》,是解釋雅言以逼近正音。“雅,合乎規範的。”“雅言,古代指通行的標準語。”[1] 雅言來自夏言。《孔子詩論》中有“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中有“大雅”作“大夏”。

據漢代揚雄著《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所載當時的漢語標準語稱為“通言”。《論衡》中有記載小學的第一步是認字,要教標準音,不能教土話。

在東晉時代,漢族正統朝廷及南遷漢民帶來中原洛陽雅言,又稱“士音”,金陵本地居民的語言稱為“吳音”,又稱“庶音”[2] 。此後中原雅言和吳音在金陵融合。南朝梁時學者顧野王著《玉篇》整理京師金陵雅音,即為中原洛陽雅音南下後與南京吳語的結合體[3] 。

隋時期的《切韻》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代表南北朝至隋時期的標準音,但並不是都城長安音,而是洛下和金陵所傳讀書音的音韻綱領。經《唐韻》、《廣韻》、《集韻》等等一脈相承的增補,一直是官方承認的正統。

唐時期的《唐韻》推崇洛陽正音。例如李涪曾說“中華音切,莫過東都”,洛陽“居天地之中,稟氣特正”。

宋時期的《廣韻》是陳彭年等人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正音非都城開封音,陸游《老學庵筆記》有“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

《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編著,有“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上自縉紳講論治道,及國語翻譯、國學教授言語,下至訟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但在《中原音韻》收了更多元代口語音,《中原音韻》對於當時以及以後的北曲創作起過很好的指導作用。

《洪武正韻》明初樂韶鳳、宋濂等11人編著,“一以中原雅音為定”。

北京官話是滿清以來以北京音為代表的北方話。滿清政府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得送試”。

現代標準漢語 1949年以前

現代標準漢語書面語是指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1909年(宣統元年),清政府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將當時通用的官話正式命名為國語。這是漢語標準語歷史上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1910年,將官話定名為“國語”的提議者、資政院議員。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用合聲字拼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自清末以來的國語制定運動,主要確定了標準語音的制定和國音符號(第一式)。在標準語音的制定方面,以北方官話(京音)為基礎。

中華民國建立後,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用每省一票的多數票方法審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6500多個漢字的國音,決議融合各地方言製作出標準國音,即老國音。它的特點是:聲母和韻母95%左右與北京音相同;保留入音。會議還通過了注音字母。

1916年,北京教育界人士組織了國語研究會。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1920年,教育部正式通令從該年起公立小學“國文科”一律改為“國語科”,教學白話文、“國音”和“注音字母”。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準與北京語音標準產生的矛盾,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

中國古代的書信又叫什麼

妻子給丈夫的書信,稱為錦書、錦字;家人來往的書信,稱為家書、家信;匿名的書信,稱為飛書;死人留下的書信,稱為遺書;酬答別人的回信,稱為報章、回帖;皇帝的書信,稱為仙翰;官場中下級給上級的書信,稱為書啟;非正式的書信,稱為便條。

尺牘——古時書函長約一尺,故名尺牘,亦稱“尺素”“尺翰”“尺簡”“尺紙”“尺書”,皆泛指書信。

雁足、雁帛、雁書、鸞箋——《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繫著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隱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別稱:鸞箋。

八行書——舊時豎式信箋,多用紅線劃分八行,書信也別稱八行書。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一般書信寬不過一尺,所以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其他別稱如下:

鴻雁: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中國古代最早的報紙叫什麼

唐代的官報中國第 1份官報問世,不遲於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唐代的官報,是由各地派駐長安負責呈進奏章和通報消息的進奏院和進奏官們分別向各個地方抄發的,當時通稱為進奏院狀報、進奏院狀、邸吏狀或報狀。1900年在敦煌石窟發現的唐僖宗光啟三年(887)的進奏院狀,就是一份唐代的官報(見敦煌進奏院狀 )。

開元雜報是發佈於唐玄宗開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的官報,或這一時期官報的抄件。“開元雜報”不是固定的報名,是唐代人對當時官報的泛稱。唐人孫樵《經緯集》的《讀開元雜報》一文中,說它是“系日條事,不立首末” 的 “數十幅書”,其中的記事,凡“數十百條”。內容以報道朝廷政事為主,如“某日皇帝親耕籍田, 行九推禮。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某日諸蕃君長請扈從封禪。某日皇帝自東封還,賞賜有差。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十刻罷” (《經緯集》卷三 )等。在唐代有關文獻和唐代人的某些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有關官報的材料。

宋代的邸報從宋代起,官報發佈制度日益完備,邸報的名稱開始出現。《宋史》、《宋會要輯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史籍中都引有宋人對邸報發行情況的論述。蘇東坡的 “坐觀邸報談迂叟, 閒說滁山憶醉翁”(《東坡集》),曾以“邸報”一詞入詩。邸報又稱邸抄、朝報、報狀或除目,由諸路州郡派駐首都的進奏官負責傳發。當時常駐首都的進奏官約120~150人,受上都進奏院管轄。他們按照各個時期不同的規定,每日、每 5日、每10日或1月發報1次。發報前由門下省給事中負責審核, 稱“判報”。 邸報內容主要是皇帝的詔書、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報、各級臣僚的章奏疏表、省寺監司等機構的工作報告和邊防駐軍的戰報等。

宋代政府十分注意對邸報傳發工作的控制。宋哲宗(1086 ~1101在位)時,規定邸報的內容限於 “常程申奏及經尚書省已出文字”,“其實封文字或事幹機密者,不得傳報” (《宋會要輯稿》刑二上)。宋徽宗(1101~1126在位 )時規定:“敕黃門下臣僚章疏,自合傳報:其不繫敕黃門下臣僚章疏,輒傳報者,以違制論” (《宋會要輯稿》刑二上 )。宋孝宗(1163~1190在位)時規定:有關“軍機”及“邊機”一類的文字,一律“不錄送”門下省,以免在邸報上洩漏(《宋史·孝宗本紀》)。早在宋真宗鹹平二年 (999)就規定了由樞密院事先審查樣報,通過“ 定本”,然後方準傳發的“ 定本”制度。邸報的正本只發至各級政府部門的長官,長官以外的官僚和士紳所看到的往往只是它的抄件。宋代的邸報大部分是抄寫的,只有一小部分稿件以“ 鏤版”的方式印發。

宋代的小報小報始於北宋,盛行於南宋。是非法出版的非官方報紙。主要在首都汴梁 (開封)和臨安(杭州 )發行,刊期不定。小報是當時人們對這類報紙的泛稱。有時也稱之為“新聞”,使“新聞”這一名詞開始和報紙聯繫了起來。小報的發行者通常是各地駐在首都的進奏官、 使臣、 政府機關的中下級官員和書肆主人。材料來源於在宮廷內部和省、寺、監、司等政府機關通報新聞的“內探”、“省探”和“衙探”。其內容主要是政府沒有公開的“朝廷機事”、官報不準備發表或尚未發表的皇帝詔旨、大臣表疏和官吏任免事項。南宋時,小報上還常載有北方軍民抗擊金兵的消息和主戰派官員反對議和的奏疏 。大部分為手寫 ,一小部分雕版印刷。

小報的出版觸犯了新聞洩漏的禁令,因而被封建統治者加上“撰造浮言”、“亂有傳播”等罪名,受到嚴厲查禁。宋以後,各代也出過類似小報的出版物,時人稱為小本、小鈔或報條,同樣受到查禁。

報紙發展:

元、明、清三代的官報元、明、清三代的官報發佈制度......

中國古代書信叫什麼

尺牘——古時書禒長約一尺,故名尺牘,亦稱“尺素”“尺翰”“尺簡”“尺紙”“尺書”,皆泛指書信。

雁足、雁帛、雁書、鸞箋——《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繫著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隱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別稱:鸞箋。

八行書——舊時豎式信箋,多用紅線劃分八行,書信也別稱八行書。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三尺,一般書信寬不過一尺,所以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其他別稱如下:

鴻雁: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書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相關問題答案
中國古時叫什麼?
中國古代叫什麼名字?
中國古代稱什麼為弄瓦?
中國全稱叫什麼?
中國古人吃什麼?
中國古人為什麼留鬍子?
中國首富叫什麼名字?
中國冥王叫什麼名字?
中國古代吃什麼?
中國古時候男孩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