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的歷史來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王姓的歷史來源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姓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的來源有多個,但構成現代王姓的主要來源有四個: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傳說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上諫,反遭到紂王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所以就以“王”為姓,被稱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歷史至今已經有約3100年了。經歷了從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間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了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贊助廣告

最多的王姓來源於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從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而分離出來,因為他們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以王為姓。這一支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

根據史書記載,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定都於鎬,歷史上稱為西周。傳二十一世至周靈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國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也被稱為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為直諫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當時的人們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就以“王”為姓。傳到第八代孫王錯拜了魏國將軍,姬姓王氏又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的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了躲避戰亂,分別遷徙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了最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體。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90%的有家譜的王姓都源於姬姓王氏。

贊助廣告

姬姓王氏還可以被細分為三個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他的裔孫畢萬做了晉國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於魏,戰國時,魏國、韓國、趙國三方瓜分了晉國。後裔中最著名的是戰國時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國滅了魏國以後,魏無忌的孫子魏卑子逃到山東泰山,漢朝初年,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被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便稱其為“王家”,從此便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了。

第二分支源於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後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駕崩之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臨猗王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700年的歷史了。

第三分支源於週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舊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他的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歷史上稱其為西周桓公。周朝滅亡以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於王城而改姓王,後被稱為王城王氏,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400年的歷史了。

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被秦國所滅之後,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被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姓王。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封土為活動區域,有2300年的歷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遊牧民族、非漢族血液,還有許多後來改姓或賜姓王的,比較著名的有:

漢朝時候的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候的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的烏丸人、隋唐時期西域月支......餘下全文>>

王姓的歷史演變

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佈在全國呈現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約佔了總人口7.17%,總人口大約9000萬。

王姓的起源與演變

構成漢族王姓主要有三大來源:子姓、姬姓和媯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來“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為氏,子姓王氏的歷史有3100年,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二十一世於周靈王,國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陽,已是東洲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顯貴。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姬姓王還有三個分支。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晉國司徒,功高位重而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後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滅魏後,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封為蘭陵郡。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歷史了。

再一分支為東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歷史。

各姬姓王是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據估計全國有家譜的王姓大約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秦所滅,秦末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為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田姓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土地為活動領地,也有2300年的歷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烏丸人,隋唐時西域月支國胡人,唐朝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時女真人完顏氏、耶律氏、夾谷氏,北宋西夏國党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八旗姓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闊褥蔭延多數同化為中國北方的漢族王姓。我國北方地區多王姓與北方民族改用漢姓時優先用王姓有密切關係。

歷史上王姓的分佈和遷移

王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永樂年間,這支王姓始入臺灣地區。

宋朝時期.王姓大約有5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7.7%,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約佔......餘下全文>>

王姓起源於哪一個時期,歷史上的王姓名人有哪些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外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王姓歷代名人2360名,佔總名人數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5.89%,排在第一位。

姓名 朝代 生卒年 籍貫 備註

王詡 東周 前400年-前320年 不詳 縱橫家,又名鬼谷子

王翦 戰國 不詳 頻陽 秦國著名軍事家

王陵 西漢 ?-前181年 沛縣 漢朝右丞相

王昭君 西漢 前52年—15年 南郡秭歸 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 新朝 前45年-23年 章丘 新朝開國皇帝

王充 東漢 27年—約97年 會稽上虞 哲學家,思想家

王允 東漢 137年-192年 太原祁縣 東漢末年司徒

王朗 三國魏 ?-228年 東海郯 魏司徒、經學家

王粲 東漢 177年—217年 山陽郡高平 建安七子之一

王濬 西晉 206年-286年 弘農湖縣 鎮軍大將軍

王導 東晉 276年—339年 琅琊臨沂 政治家、書法家

王羲之 東晉 303年—361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獻之 東晉 344年-386年 琅琊臨沂 書法家

王猛 前秦 325年—375年 北海劇縣 政治家、軍事家

王世充 隋唐 ?-621年 西域 隋末唐初軍閥

王孝傑 唐朝 ?-公元697年 京兆新豐 唐朝名將

王勃 唐朝 650年—676年 絳州龍門 初唐四傑之一

王維 唐朝 701年-761年 蒲州 詩人、畫家

王昌齡 唐朝 698年— 756年 晉陽 盛唐邊塞詩人

王忠嗣 唐朝 706年-749年 太原祁縣 唐朝名將

王仙芝 唐朝 ?-公元878年 濮州 農民起義領袖

王建 五代 847年-918年 許州舞陽 前蜀開國皇帝

王審知 五代 862年—925年 光州固始 閩國開國君主

王安石 北宋 1021年—1086年 臨川 政治家、文學家

王全斌 北宋 908年—976年 幷州太原 北宋將領

王審琦 北宋 925年―974年 洛陽 北宋將領

王欽若 北宋 962年―1025年 臨江軍新喻 北宋宰相、政治家

王詵 北宋 1036年―? 太原 北宋畫家

王重陽 金代 1113年―1170年 京兆咸陽 全真教始祖

王應麟 南宋 1223年—1296年 慶元府鄞縣 《三字經》作者

......餘下全文>>

王姓氏族起源於什麼時期,王氏的祖先是誰?

一:王姓的起源

王姓是中國姓氏中來源最多、最複雜的姓氏,是中華民族尊貴的姓氏,也是中華民族眾多姓氏中文化最為淵深的姓氏。歷代對“王”字的解釋眾說紛紜,“辭海”對“王”字的解釋有六種:①、一國的君主;②、封建時代的最高封爵;③、指輩分的尊大;④、一類中最特出或特大的;⑤、古時謂中原以外的民族來朝;⑥、姓。除第六種解釋外前五種的解釋都是顯示出了“王”字的尊貴。

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來的,他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中謂之王。三畫,天、地、與人也。而連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叄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可見“王”代表的是一種權威!

從姓氏的淵源來看,王姓的起源也證明其不凡。早在先秦時期,黃帝、虞舜以及商周諸王的後裔都紛紛以“王”為姓,也難怪宋代史學家鄭焦拍案稱奇“王氏,天子之裔也!”

王姓不但來源顯赫,而且人口眾多,據 年 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統計,王姓為中國第二大姓,人口近億。自漢代以來,王姓有過至少二十一個著名望族,其中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開閩王氏、三槐王氏等,歷史長達數百乃至千年,人才輩出,王安石推行新政,死而後已;王陽明倡導心學,文武雙全,王船山開啟近代思想,博大精深……

二:王氏的類別

王姓是中國各大姓中來源最複雜的一個姓,按照傳統的說法,王姓人有姬姓王氏、媯姓王氏、子姓王氏、虜姓王氏和雜姓王氏等。

1、姬姓王

姬姓之王是絕大多數王姓人的本源,黃帝為他們共同的祖先。黃帝傳到第四代棄,號后稷,因善種五穀,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賜以姬姓。后稷十八世傳至姬昌,史稱周文王。後衍化為五支王姓族派:

一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以及畢公高裔孫魏公子信陵君無忌、魏王假,分別被當作京兆、河間、高平、山陽、鳳閣等地開山之祖,二是周平王太孫赤為開山祖的河東猗氏;三是周王室後裔王子成父,春秋時在齊國做大夫,被東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王仲舒支尊為開山祖;四是平王的第十代子孫靈王洩心,生太子晉(即王子喬),因直諫被廢為庶人,子宗敬為司徒,人稱“王家”,而太子晉被尊為太原、琅琊王氏的開山祖;五是靈王傳至考王,封弟揭於王城,使之在此發展繁衍,其後,揭也就成為王城王氏的開山祖。此支王,源出周朝王室,同為姬姓之王。自黃帝以來世系清楚,是無可爭議的黃帝后裔。

2、媯姓王

媯姓王的公認祖先為歷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媯姓之王的媯從女旁,是女系母權社會的痕跡,媯又作溈,表示傍水而居,當初舜氏在的 虞氏部落起源於燕山一帶,那兒有溈水河,便是媯姓得名由來,這支王姓人得姓前的歷史像黃帝族一樣古老,但又並非出於黃帝族。舜的後裔媯 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滅後,他的子孫為了紀念祖先當年稱王的風光,遂以王為姓。兩漢之際建立新朝的王莽便是他的後人(號元城王氏),魏晉以後以北海、陳留為郡望的王姓人也尊他為祖先。

3、子姓王

在王姓諸源中,子姓王為最早王姓,子姓王氏因其始祖王子比干的祖先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賜子姓,王子比干是居住在汲郡(今河南衛輝市)等地王姓人所尊奉的祖先。從王子比干再往上追溯,則商朝諸帝、商湯、契、帝嚳,最後是黃帝!

關於王子比干的名字,包括三部分內容:“王子”是當時人們對他的尊稱,“比”是他的封國名,“幹”才是他自己的名字。商朝末年,王子比干因進諫無道昏君商紂王而被剖心,王子比干殺身以成仁,早已被傳為千古佳話,至於他的後人,因為是王室之......餘下全文>>

歷史—姓王的由來?

舜的後裔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陳完,後來陳國為楚所滅,陳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被滅後,其後人以王為姓。王和其他四十幾個姓一樣,都成了陳姓分支,寫孫子兵法的孫子也是陳完的後代,不信可以到網上和史書上查.

王姓家族發展史

王姓是佔我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複雜。

1、出自姬姓。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因直言進諫,被廢為庶民,遷居到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帶)、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族,世人稱其為“王家”,延用成姓。還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後世沿襲未改,漸成大姓。還有周平王太孫赤出奔晉國,其子孫為紀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戰國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後人,為紀念被秦滅後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別改姓王。

2、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湯的後人。殷末,王子比干,為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其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5、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

7、出自少數民族。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

8、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舉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有個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有的改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為王姓。

9、由複姓簡化而來。這種情況的王姓較多,據統計至少有14個,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孫、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樂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為逃避因奪位引起的迫害、追殺,逃往中原。因身為王爺,為顯示身份改姓王。

姓氏來源詳考——王姓來源主要有五種:

一、是出自姬姓 :由此又衍生出構成王氏主體的三支姬姓族派: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

《通志??氏族略》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初時,他被封於畢(今陝西咸陽西北),為公爵,故史稱為畢公高。春秋時,其裔孫畢萬自畢國出奔晉,為司徒,並被分封於魏,傳至魏文侯斯,與趙、韓三國瓜分晉國。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其子孫四散,因是王者之後,也都被稱為王家。

姬姓在先秦時期是著姓、大姓,武王滅商後,延續三個半世紀的西周都是姬姓的天下。

姬姓的始祖即史籍中記載的后稷。傳說后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麼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臥在冰上,......餘下全文>>

王姓家族歷史上的名人簡介

王 詡:戰國蘇秦、張儀的老師,人稱"鬼谷先生"。 王 翦:秦代名將,為秦始皇平定趙、燕、蘇、荊諸地,立下赫赫戰功。 王實甫:元代著名戲劇家,其最傑出的作品《西廂記》,在中國戲曲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王 充: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一位無神論者。 王昭君:西漢元帝時宮女,為人正直賢貞,因不願賄賂畫工毛延壽,入宮數年不見帝,竟寧元年請嫁出塞,與匈奴和親。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山東琅琊臨沂人,獨創圓轉流利的書法風格,被後人奉為"書聖"。 王 勃:絳州龍門人,著名文學家,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騰王閣序》露絕世才華。 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江西撫州人。他主張"變風俗,立法度"實行變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稱。 王震,中國現代軍事將領,政治家。 王陽明,明代心學家。 王夫之,唯物主義哲學者。 王姓的來源和演變(轉自王姓一家人) 構成漢族王姓主要有四大來源:子姓、姬姓、媯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末"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是王子的後裔遂以王為氏,子姓王氏的歷史有3100年。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21世至周靈王(公元前571一前545年在位),國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陽,已是東周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或王子僑,因直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其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貴顯。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的琅琊和太原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姬姓王還有三個分支。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為晉國司徒,功高位重而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後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滅魏後,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封為蘭陵君。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公元前770一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歷史了。 再一分支為東周考王(公元前440一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臨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歷史了。 各姬姓王是王姓的最大的組成,據估計全國有家譜的王姓90%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秦所滅,秦末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為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餘下全文>>

王姓氏的來歷

【源流來歷】

1、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定都鎬,史稱西周。傳二十一世於周靈王,國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陽,已是東洲時代,周靈王之子太子晉,也稱王子晉和王子僑,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從此,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至第八代孫王錯拜魏國將軍,這支王姓重新顯貴。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秦朝武城侯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涉遷到山東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兩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體。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姬姓王有三個分支

①周武王之弟畢公高封於畢國,春秋時其裔孫畢萬晉國司徒,功高位重而封於魏,戰國時魏、韓、趙三家瓜分晉國。後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秦滅魏後,魏無忌之孫魏卑子逃入山東泰山,漢初,魏卑子奉詔進京做官,封為蘭陵郡。當時因其是王家之後,稱其族為“王家”,從此以王為姓。這支姬姓王氏大約有2200年的歷史。

②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後。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後,由其孫姬赤繼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奪了王位,史稱周桓王。姬赤出奔晉國,子孫以其曾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臨猗一帶。史稱河東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歷史了。

③再一分支為東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後,桓公揭封於王城,古城在今洛陽王城公園。其封地雖小但處於東周王城的西部,史稱其為西周桓公。國亡之後,子孫遷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後來稱為王城王氏。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歷史。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的叔父比干與箕子、微子一起被稱為商來“三仁”,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為氏,子姓王氏的歷史有3100年,歷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自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秦所滅,秦末項羽封齊王田建的長孫田安為濟北王,隨後項羽為劉邦所滅,田安也隨之失去了王位,子孫遂改田姓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一直以山東原齊國的土地為活動領地,也有2300年的歷史。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被秦所滅,其子孫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5、出自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後業魏亡於秦,其王族避難於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為魏國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自謂出自王公顯貴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國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

7、出於自改姓為王氏的。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隋代的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人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

8、出自少數民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外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高麗拓王氏族,鮮卑族烏丸人,隋唐時西域月支國胡人,唐朝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時女真人完顏氏、耶律氏、夾谷氏,北宋西夏國党項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八旗姓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這些外族王姓隨著時闊褥蔭延......餘下全文>>

江西的王姓的來源及歷史和現狀 20分

江西的王姓在全國來說不算多,但同樣來源複雜,主要由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開閩王的後裔構成,其中尤以太原王的後裔王季友和王安石知名,在江西王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江西王姓同樣來源廣泛,但從總的來說,莫過於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開閩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為王子喬,只是到了王離這代才開始分開,長子王元,徙山東琅琊,成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則仍居太原,遂為“太原王”始祖。“琅琊王”在贛的流傳和分佈情況至今沒有統一的說法,據王研會主任王令策介紹,永修縣有個鎮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譜,上面記載為琅琊王的一支,流傳已有400餘年。至於太原王,則由唐玄宗開元年間王景肅開始,在江西的分佈基本上已相當明瞭。

“三槐堂”雖然是王姓知名的堂號,但“三槐王”的來歷,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記載說:五代末時,大名府莘縣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種了三棵槐樹,並說了吾之後世,必有三公。其後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官居宰相;又有記載說系出自琅琊王。在南昌縣武陽鎮三槐村王家,都說他們的始祖是五代——北宋的太原人王全斌。村中的《王氏家譜》記載:“從金陵遷徙豫章,仕宋刺史,亦鎮豐城。”

至於開閩王王審知,則是五代時河南固始人。五代動亂時期,他在福建採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被尊為“開閩王氏始祖”。後來他的兒子稱帝,建立了包括江西在內的閩國。宋太祖敬仰王審知的德政,御筆題寫了“入閩人祖”四個大字,此乃開閩王之由來。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發展繁衍,到了西晉末年才開始逐步遷往江南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進入了我省的南昌、新建、豐城、宜春、瑞昌、都昌、廣豐、上饒等地。北宋及以後,由於受遼、金侵擾,造成越來越多的中原人南遷,於是就有了更多的王氏後人進入了今天的上高、宜豐、清江、東鄉、臨川、金溪、浮樑等38個縣市。北宋末、南宋初由於戰亂的原因,中原人多次大規模南移,遷入江西、安徽、四川、浙江和江蘇等省。1368年明代以後,又有王家人進入高安、萍鄉、萬載、九江、貴溪、橫峰、寧都、尋烏等20個縣市,據《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統計,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後遷入了我省66個以上縣市;但後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興等很多縣市仍有王氏人口沒有統計進去,可以說王姓人口遍佈江西各地。這些王姓,從源流上來說,主要還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後裔組成的,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後裔為最多。

太原王在江西有兩支重要的後裔,一為王景肅締造的豫章王氏,另一是以王明為始祖的臨川王氏。

據省譜牒研究會副會長王炯堯介紹,豫章王的始祖——王儀,字景肅,唐高宗儀鳳丁丑年(677年)生。於唐初由陝西京兆府萬年縣業裡(一說為河南)徙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東湖菊花巷,為豫章王氏基祖。他生有三子:政、致、徵,即孟友、仲友、季友。三脈同宗,齊驅併發,以始祖開基地名而合稱豫章王氏。

王徵字季友,為避旁人歧視,從東湖邊輾轉來到了豐城市櫧山邊的雲嶺裡,在他仰慕的東漢高士徐孺子隱居地附近搭起了茅屋,躬耕苦讀終結碩果,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高中,成為我省第一位狀元。他善詩,任內常以詩會友,與李白、杜甫、張九齡等時相唱和,官至光祿大夫、御史中丞;其侄兒(王政之子)王仲舒(762年—623年),字弘中,曾任左拾遺,元和初為吏部員外郎,穆宗時,任江西觀察史,曾出官錢200萬,代貧民輸稅。

王令策給記者提供了一本1949年修的《王世家乘》,上面記載:南昌市青少年宮對面的中國工商銀行大樓這個位置就是當年王景肅入贛的首居地——當年名叫菊花巷,今名羊子街,就是他入贛的第一站。王氏後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在這裡建造了一座氣勢恢巨集的江西......餘下全文>>

王姓的來源和王姓歷史名人.王姓的分佈情況有哪些

一、問題的提出

書上有一篇關於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書籍、報紙,上網瀏覽,問家長,瞭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數量。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上網

歷史、現代的名人

戰國時“鬼谷先生”王詡、書法家王羲之及王獻之,文學家王維、王勃、王昌齡,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網

王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為9288.1萬人,有人統計,王姓不僅人口居全國第一,而且歷史名人也居全國第一位。

上網、問家長

王姓的歷史由來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裔 2.源於太子晉的王氏 3.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後4.出自媯姓5.出自子姓6.他族改姓或賜姓7.少數民族改姓王氏

四、結論

1. 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西漢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琅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明、清之際的大思想家,著《日知論》的王夫之。清末有大文學家王國維。現代的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2. 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其後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琅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 據2007年最新統計,王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數量達9288.1萬人。 希望採納

相關問題答案
王姓的歷史來源?
姓王的歷史來源?
關於李姓的歷史和來源?
姓譚的歷史起源?
段姓的歷史人物?
吳姓的歷史名人?
伍姓的歷史和現狀?
燕姓的歷史名人?
駱姓的直接來源?
關於伍姓的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