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姓全國有多少人?
請問中國姓氏有姓“別”的嗎,大概有多少人?
別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根據古書姓氏考略上記載,古時候有個人叫別成子,這是關於別姓的最早記述。別成子的後代,就以別為姓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別姓。湖北別姓當是別姓遷徙出京兆最早的一支。
姓氏源流
別(Bié)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按《辭海》解釋:別子,古代指天子諸侯的嫡長子以外的兒子。曾鞏《公侯議》:“天子之嫡子繼世以為天子,其別子皆為諸侯,諸侯之嫡子繼世以為諸侯,其別子各為其國卿大夫。”據《姓氏尋源》上指出,別姓是別成子之後。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中,次子以下為小宗,小宗的又次子稱之為別子,與嫡長子一系的宗子相區別。古時別子不得以祖上姓氏為姓,而另為一族,故稱“別子為祖”,以祖父字、官、封邑、爵、諡號為姓,其中有的以自己在宗法制度中嫡庶方面的地位為姓,遂有別姓。
得姓始祖
別成子。據《姓氏尋源》上指出,別姓是別成子之後。按照別義,古諸侯卿大夫長子世為宗子,宗子之次子世為小宗,小宗之次子為別子,不敢姓祖父之姓,而別為一族之宜,以祖父之官爵字諡別為姓氏。《姓氏尋源》所說別成子之後,或即別子之誤。由此可見,這個家族當初也是發源於我國西北地區。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長安東)。故別成子就是別姓的始祖。
遷徙分佈
湖北別姓當是別姓遷徙出京兆最早的一支。應在南宋前。湖北別姓入鄂的始祖,據沔陽《別氏宗譜》載“原始祖為之傑公,原籍郢洲大宗,嘉定二年賜進士出身,出仕河南參知政事,卒贈少師”。此文確定沔陽別姓原始祖系別之傑。然宋代名人還有別仝,別仝乃別之傑之父。故別之傑是否為入鄂別姓始祖待考。湖北別姓應不少於兩支:一支為郢州本源,即別之傑宗族。此支別姓應分佈在今荊門、鍾祥、宜城、宜昌、沙市、棗陽等地,本支別姓起源與發展分佈情況待查。另一支為別之傑後裔別妙祖明初遷徙至沔陽所發,屬郢州別姓分支。這一支另成體系--另修宗譜,另排輩份,另立祠堂,為沔陽別姓。主要集中於仙桃(前沔陽)、天門、潛江、洪湖、漢川、武漢等地,其中仙桃市別姓最多,1992年修譜統計約3500多人。仙桃市原為沔陽,因沔水(今稱漢水、襄河)流經而得名,歷代建制為州、府治所。元末,沔陽人紅巾軍領袖陳友諒稱帝號大漢,與朱元璋於鄱陽湖交戰被射殺,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沔陽並大舉移民。沔陽別氏始祖妙祖公於此時(洪武二年)遷徙沔陽,定居於沔陽西陲沔水支流通順河南側之毛嘴珠璣寺(即古竟陵南鄉流泗河),至今已逾六百年。
光緒十四年闔族同訂六十四派為統一正派:
妙興仲季,思良述志,崇應嘉芝,字正心遂,材可行道,業必傳世,體用以立,明新克治;
化育至理,成全大義,華國文章,匡時經濟,守澤承先,達孝善繼,光生上代,允遵宗志。
歷史名人
別慘
唐代陝西省朝邑人。天寶年間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尚衡舉義兵討賊,署別慘為牙將。
別之傑
宋朝郢州(今湖北省鍾祥)人,嘉定年間進士,先後知澧州及德安、江陵知府,湖北安撫使。官至端明殿學士,加兵部尚書,淳祐年間,擢參知政事。為人忠厚,居官清廉,不畏權貴。
別的因
元朝人,父抄思方領兵平金,與其祖母康里氏在三皇后宮庭。戊申,父抄思卒,母張氏迎別的因以歸。祖母康里氏卒。張嘗從容訓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懼成人,知羞恥成人,知艱難成人。否則禽獸而已。”別的因受教唯謹。甲寅,世祖以宗王鎮黑水,有旨諭察罕那顏,命別的因襲抄思職,為副萬戶,鎮守隨、潁等處。丙辰冬十有二月,世祖復諭徵鎮軍士悉聽別的因等號令。別的因身長七尺餘,肩豐多力,善刀舞,尤精騎射,士卒鹹畏服之。明年,庚申,世祖即位,委任尤專。癸亥正月,召赴行在所。冬十一月,謁見世祖於行在所,世祖賜金符,以別的因為壽潁二州屯田府達魯花赤。時二......餘下全文>>
別姓全國約有多少口?
鍾祥、宜城,出仕河南參知政事,卒贈少師”。此文確定沔陽別姓原始祖系別之傑。然宋代名人還有別仝,別仝乃別之傑之父,這是關於別姓的最早記述湖北根據古書姓氏考略上記載,古時候有個人叫別成子,另立祠堂,為沔陽別姓。主要集中於仙桃(前沔陽)、洪湖、漢川。此支別姓應分佈在今荊門。應在南宋前。湖北別姓應不少於兩支:一支為郢州本源,即別之傑宗族。別成子的後代,就以別為姓氏,嘉定二年賜進士出身,據沔陽《別氏宗譜》載“原始祖為之傑公,原籍郢洲大宗,至今已逾六百年,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別姓。湖北別姓當是別姓遷徙出京兆最早的一支。故別之傑是否為入鄂別姓始祖待考、棗陽等地,本支別姓起源與發展分佈情況待查。另一支為別之傑後裔別妙祖明初遷徙至沔陽所發,屬郢州別姓分支。這一支另成體系--另修宗譜,另排輩份,定居於沔陽西陲沔水支流通順河南側之毛嘴珠璣寺(即古竟陵南鄉流泗河)。湖北別姓入鄂的始祖,沔陽人紅巾軍領袖陳友諒稱帝號大漢,與朱元璋於鄱陽湖交戰被射殺,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沔陽並大舉移民。沔陽別氏始祖妙祖公於此時(洪武二年)遷徙沔陽、武漢等地,其中仙桃市別姓最多,1992年修譜統計約3500多人,因沔水(今稱漢水、襄河)流經而得名、宜昌、沙市,歷代建制為州、府治所。元末、天門、潛江。仙桃市原為沔陽
有沒有人姓別
別
一、姓氏來源
1、據《姓氏尋源》,別姓是別成子之後。按照別義,古諸侯卿大夫長子世為宗子,宗子之次子世為小宗,小宗之次子為別子,不敢姓祖父之姓,而別為一族之宜,以祖父之官爵字諡別為姓氏。
2、《姓氏尋源》所說別成子之後,或即別子之誤。這個家族當初也應該是發源於我國西北地區。
二、郡望堂號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長安東)。
三、歷史名人
1、如唐代中葉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就有陝西朝邑人別傪舉義兵討賊。
2、宋嘉定年間,郢(今湖北鍾祥)的別之傑,先後知澧州及德安、江陵府,湖北安撫使。淳祜年間,官至參知政事。
參考資料:百家姓的姓氏來源
都是誰姓寧啊?全國大約有多少人
作為人的姓氏,寧、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雖然有人把他們嚴格劃分為兩個姓氏,但絕大多數的人都混為一談,在書寫時,寧、甯不分, 連最偉大的史書《史記》也不例外。 那麼,在實質上,他們究竟是形別姓異的兩個不同姓氏,還是根本就沒有任何分別的一家人呢? 甯姓讀四聲,寧姓讀二聲。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行熟讀《姓氏考略》所記載的這段文字:“甯,衛康叔之後,至成公生季食採於甯,以邑為氏,望出齊郡。又與寧通,漢甯成,《史記》作寧成。” 由這段文字看來,寧、甯二氏,的確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絕對可以不分彼此,混為一談。換言之,這個家族的子弟,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寫為“甯”,也可以比較省事地寫作“寧”。 這個可以有兩種寫法的姓氏,《姓氏考略》上記述得很清楚,是從春秋時代的衛國來的。換句話說,他們是發祥於距今兩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帶,是源遠流長的一個古老家世。他們的始祖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在當時被封為諸侯的周文王眾多子弟之中,表現得出類拔萃,曾經於周公誅滅反叛的武庚之後,把殷朝的遺民治理得皆大歡喜。後來,更被其侄周成王舉為司寇,光彩異常。 不過,在不分彼此的寧、甯二氏之中,寧氏還有另外一支組成份子,所以過去才會有學者主張嚴格區分這兩個姓氏,不宜混為一談。寧氏的第二支組成分子,根據考證,是赫赫大名的秦始皇的本家,也就是上古顓頊帝的嬴姓後裔,這一點《姓纂》和《急就篇》有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諡寧公,支庶因以為氏”。 這派說法,言之成理,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應該把寧、甯二氏嚴格地劃分。但是,如果進一步追溯,則嬴姓的始祖顓頊,是黃帝的曾孫衛康叔的父親周文王,也是黃帝的姬姓後裔。姬、嬴二姓既然統統都是源自黃帝,則顯而易見,寧氏儘管有兩個水源,但也都是同父所生。所以,寧、甯二氏似乎大可不必在寫法上斤斤計較。 被普通採認源自3000年前衛國的寧氏,在春秋時代表現得出類拔萃,不同凡響。當時的兩位衛國人寧俞和甯戚,都是長久以來備受敬仰的了不起歷史人物。 寧俞,就是大名鼎鼎的衛武子,是當時衛國的大夫,賢明忠勤,於衛文公有道之時,無事可見,當衛成公無道之日,卻不避艱險,被孔夫子極口讚美為“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甯戚是春秋初期的衛國人,修德不用而商賈,宿於齊國的東門之外。有一天,率先稱霸諸侯的齊桓公夜出,聽到他飯牛扣牛角而歌,從歌詞中,知道他的賢德,就命管仲迎拜為齊國的上卿,表現得果然高明,後來還進一步繼管仲為齊相,千古垂名。 甯氏的另一支源於蒙古,元代蒙古將領忙哥鐵木爾擁兵南征,因家湖南常德衛,數代皆顯宦。元末明初,常德甯氏遷居寧鄉、長沙及湖北孝昌等地。 寧氏祖根地在獲嘉 河南省獲嘉縣是寧氏家族的祖根地。獲嘉縣在上古時期稱為寧邑,周武王伐紂改為修武,漢元鼎六年(前111)改獲嘉,此名沿用至今。寧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西漢《急就章》一書上,已列為漢代常見的姓氏之一,宋代編的《百家姓》中列為第241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中被列為187位,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5%。《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寧姓名人28例。寧氏起源之一就是源於姬姓,周武王(姓姬)滅商之後,分封姬姓諸侯,武王封他的弟弟康叔於衛(今河南濮陽一帶)建立衛國。其後裔有衛武公,武公子季亹,被封於衛地寧邑(在今河南省獲嘉縣一帶),其後裔以封地為氏,遂有寧姓。姬姓寧氏是黃帝后裔,周文王是其遠祖,寧氏先祖為康叔,始祖就是季亹。其墓在獲嘉縣李村東500米,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寧家房產文書在獲嘉縣檔案館儲存。寧氏遠祖武王伐紂“勒兵於寧”的古蹟——同盟山,在獲嘉縣城東北二公......餘下全文>>
有多少人想打我 統計下人數 留下姓別
親
這問題釋出投票更好些
以小見大
知道百分比
這裡回答人少
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別姓的歷史名人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巴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為楚州,隋朝時期改為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為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為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京兆堂:以望立堂。天水堂:以望立堂。巴州堂:以望立堂,亦稱閬中郡、巴中郡。
中國人怎樣稱呼別人姓氏老什麼小什麼
稱呼別人小什麼的話,你的年齡必須大於40歲,對方年齡必須小於30歲.但也沒那麼絕對
百家姓的姓氏排名分別是多少人
1-10 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
11-20 徐,孫,朱,馬,胡,郭,林,何,高,樑,
21-30 鄭,羅,宋,謝,唐,韓,曹,許,鄧,蕭,
31-40 馮,曾,程,蔡,彭,潘,袁,於,董,餘,
41-50 蘇,葉,呂,魏,蔣,田,杜,丁,沈,姜,
51-60 範,江,傅,鍾,盧,汪,戴,崔,任,陸,
61-70 廖,姚,方,金,邱,夏,譚,韋,賈,鄒,
71-80 石,熊,孟,秦,閻,薛,侯,雷,白,龍,
81-90 段,郝,孔,邵,史,毛,常,萬,顧,賴,
91-100 武,康,賀,嚴,尹,錢,施,牛,洪,龔。
前10大姓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據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據介紹,我國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姓氏人口少於2000萬人多於1000萬人的姓氏有12個,依次是: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樑。
前100個姓氏總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4.77%。
去年“李”是第一姓
晶報訊新華社訊息,去年1月10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姓氏研究專案的支援下,中科院與深圳市鼎昌實業有限公司對中國人姓氏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查,結果表明,在調查的4100個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張,分別佔我國總人口的7.4%、7.2%和6.8%。
20年前,中科院公佈了當時100家大姓的排序。資料表明,全國最大的三個姓氏是李、王、張,分別佔總人口的7.9%、7.4%和7.1%。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姓就被定為世襲,由父系傳遞。
新百家姓排列
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樑、謝、宋、唐、許、韓、馮、鄧、曹;彭、曾、肖、田、董、袁、潘、於、蔣、蔡;餘、杜、葉、程、蘇、魏、呂、丁、任、沈;姚、盧、姜、崔、鍾、譚、陸、汪、範、金;石、廖、賈、夏、韋、付、方、白、鄒、孟;熊、秦、邱、江、尹、薛、閆、段、雷、侯;龍、史、陶、黎、賀、顧、毛、郝、龔、邵;萬、錢、嚴、覃、武、戴、莫、孔、向、湯。
我國最常見是100個漢族姓氏都有哪些呢?最新研究表明,全國漢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約佔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其次為王姓和張姓,分別約佔百分之七點四和百分之七點一。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根據各姓氏在全國擁有人口量的多少,以社會流行的《百家姓》中擇出100個姓氏,對其重新排定座次,其順序是:
1王 2李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樑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餘下全文>>
中國按人口的多少來劃分,排名前五名的姓分別是?
001、李姓排行: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002、王姓排行:王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大姓,分佈非常廣,約佔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003、 張姓排行 :張姓是我國分佈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中國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004、劉姓排行:劉姓分佈極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為中國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佔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005、 陳姓排行:陳姓是人口列全國第五位的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佔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