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立冬與冬至有什麼不同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佈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曆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農曆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是隨著鬥綱所指的地方並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所謂鬥綱,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的執行,鬥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為寅,黃昏時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為卯,黃昏時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餘的月份類推。

贊助廣告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是什麼

一、時間不同含義不同

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開始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贊助廣告

冬至是北半球白晝的減少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二、氣候特點不同

立冬氣溫下降快冷空氣臨來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冬至南方溫度只有6℃至8℃左右,開始“數九”的第一天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三、民間習俗不同

立冬補冬:餃子、雞鴨魚肉、羊肉爐、薑母鴨

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至進補:餃子、赤豆糯米飯、九層糕、冬節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飯。在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而廣東潮汕的則有吃冬節圓的習俗。

就廣東人來說,冬至這一天,會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不但做些大魚大肉的葷菜,還煮些素菜,湊夠九碟菜餚,有時還加上生果、燒酒和點心等,用來祭拜祖先。

冬至和立冬有什麼不同?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前後。

2016什麼時候立冬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2016年立冬時間

2016年11月7日 農曆 十月初八 星期一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前後。

立冬是不是冬至?立冬和冬至的區別是什麼?

立冬不是冬至,它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不同節氣。

一、時間不同含義不同

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開始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冬至是北半球白晝的減少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二、氣候特點不同

立冬氣溫下降快冷空氣臨來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後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乾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冬至南方溫度只有6℃至8℃左右,開始“數九”的第一天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三、民間習俗不同

立冬補冬:餃子、雞鴨魚肉、羊肉爐、薑母鴨

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至進補:餃子、赤豆糯米飯、九層糕、冬節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飯。在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而廣東潮汕的則有吃冬節圓的習俗。

就廣東人來說,冬至這一天,會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不但做些大魚大肉的葷菜,還煮些素菜,湊夠九碟菜餚,有時還加上生果、燒酒和點心等,用來祭拜祖先。...餘下全文>>

冬至和立冬的區別 時間氣候習俗大不同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習俗區別:

立冬補冬:餃子、雞鴨魚肉、羊肉爐、薑母鴨

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至進補:餃子、赤豆糯米飯、九層糕、冬節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飯。在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而廣東潮汕的則有吃冬節圓的習俗。

立冬和冬至有何區別

立冬和冬至有何區別:

一、時間上的區別:

立冬——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北半球白晝的減少,“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前後

二、習俗上的區別:

立冬補冬:餃子、雞鴨魚肉、羊肉爐、薑母鴨

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中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冬至進補:餃子、赤豆糯米飯、九層糕、冬節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飯。在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而廣東潮汕的則有吃冬節圓的習俗。

就廣東人來說,冬至這一天,會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不但做些大魚大肉的葷菜,還煮些素菜,湊夠九碟菜餚,有時還加上生果、燒酒和點心等,用來祭拜祖先。

2016立冬是什麼時候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2016年立冬時間

2016年11月7日 農曆 十月初八 星期一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前後。

立冬是不是冬至?立冬和冬至的區別是什麼?

立冬不是冬至,它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不同節氣。

一、時間不同含義不同

立冬是一年中冬季的開始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冬至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相關問題答案
立夏和夏至有什麼區別?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
陽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
姻緣和婚姻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
入宅和搬家有什麼區別?
天干和地支有什麼區別?
農曆和國曆有什麼區別?
農曆和新曆有什麼區別?
摩羯和山羊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