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做什麼活動?
正月二十五是什麼節日?
農曆正月二十五,是春節以後正月裡的最後一個節日,民間也有“填倉節”的叫法,也叫“天倉節”,象徵來年“五穀豐登”。 我國古代,民間人們對這一節日是很重視的。每當"填倉節"到來,親朋往來,侍客至誠,佳菜盛餐,醉飽方歸。宋代盂元老在他著的《東京夢華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正月二十五日、牛羊豕肉、恣饗競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 在我國北方民間,這種大吃大喝的現象已不多見了,但還有吃乾飯、喝麵湯的勤儉習俗。就是民諺所說的:"天倉,天倉,小米乾飯雜麵湯?quot;確實,香噴噴的小米飯,細絲滑韌的雜麵湯,是北方人家的美餐,勝過佳餚盛餐,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勞儉樸的良好風氣。 "填倉",意思就是填滿穀倉。按照我國北方民間的傳說,是這樣來的:相傳北方曾連續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顆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樣徵收皇糧。因此,連年饑荒,餓殍遍地,尤其在年關,窮人更是走頭無路,凍餓而死的不計其數。這時,給皇家看糧的倉宮守著大囤的糧食,看著父老兄弟們餓死,實在無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張,開啟皇倉,救濟災民,把皇家的糧食讓人們搶運一空,救了一方災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這天放火燒倉,連同他自己也燒死了。後人為了紀念這個無名氏倉宮,每到這一天,就用細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內外打囤填倉,以示對倉官的懷念。據有關史籍記載: 正月二十五日為填倉日,作麵湯蒸飯食之,平明以細灰散佈門庭內外諸處,作囤形,謂之打囤。分置五穀少許於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謂之填倉。 因此,舊時北方民間人家,每當填倉之日,清晨,只聽家家戶戶"嗒!嗒!"一片響聲。但見上年紀的人用簸箕或木鍬鏟上篩過的炭灰、柴草細灰,在門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個圓圓的囤形相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以及上糧囤的梯子,並在囤中撒以五穀,象徵五穀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穀倉救倉官的深情厚意。這樣,填倉佳話就世世代代地流傳了下來
正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正月二十五天蒼節是什麼意思?
農曆正月廿五日,俗稱"填倉節",也叫"天倉節",是舊曆正月最後的一個節日,也是民間象徵來年五穀豐登的節日之一。如果說"臘八"是春節的序幕,那麼"填倉節"就是春節的尾聲了。
農曆2015年正月二十五日黃道吉日
好日子各有各的用處,請說屬相
按周易說結婚一定要在大利月,按女方生肖定利月
古代對結婚的月份很有講究,下面是婚嫁利妨月表:
鼠馬 牛羊 虎猴 雞兔 龍狗 蛇豬
大利月 6,12/ 5,11/ 2, 8 /1, 7 /4,10 /3, 9
妨媒人 1, 7/ 4,10/ 3, 9/ 6,12 /5,11 /2, 8
妨翁姑 2, 8/ 3, 9/ 4,10/ 5,11 /6,12 /1, 7
妨父母 3, 9/ 2, 8/ 5,11/ 4,10 /1, 7 /6,12
妨夫方 4,10/ 1, 7/ 6,12/ 3, 9 /2, 8 /5,11
妨女方 5,11/ 6,12/ 1, 7/ 2, 8 /3, 9 /4,10
農曆正月二十五是什麼星座
1980年 雙魚
1981年 雙魚
1982年 水瓶
1983年 雙魚
1984年 雙魚
1985年 雙魚
1986年 雙魚
1987年 雙魚
1988年 雙魚
1989年 雙魚
應該差不多了吧 如果沒有你的年份來問我喲,我是正月二十六的,呵呵
正月二十五有什麼傳說嗎?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
“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裡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灑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並在裡面放一些五穀雜糧,象徵五穀豐登。
文字記載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這樣記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國北方民間都要過填倉節。在華北農村.還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這一天要吃香噴噴的小米飯,細絲滑韌的雜麵湯,慶賀節日。可見北方人民生活的儉樸了。
相關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樣徵收皇糧,弄得民間怨聲載道。看守李家糧倉的倉官,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毅然開啟皇倉,救濟災民。他知道,這樣做是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了以後,就一把火把皇倉燒了,連同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一天正好是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放糧救災民的元名氏倉官,每到這一天,就用細炊灰在院內外打囤填倉,以示對倉官的懷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這樣,填倉節的習俗就世代流傳下來。
後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的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並在囤中撒以五穀,象徵五穀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從這天起清倉掃囤,晾晒種子,整修農具,準備春耕。不過,後來填倉的意義擴大了,人們又賦予其他各種不同的含義。
另一說填倉節又叫天穿節。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為天穿節,相傳這一天為女媧補天日。在遠古時期,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洪水浩蕩,猛獸巨鷹橫行撲食難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這時被稱為人類始祖的女媧氏,採來五色彩石日夜冶煉,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後,正是正月廿五這一天,終於把破裂的天空修補好。女媧氏又斬斷巨龜的四條腿,用來支撐天的四方,並且殺死猛獸巨鷹,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樂業。為了紀念女媧氏,人們就在正月廿五這天吃烙餅煎餅,並要用紅絲線系餅投在房屋頂上,謂之“補天穿”。蘇軾曾有:“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故正月廿五又稱為“天穿節”、“天倉節”。
關於這個節日,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節日時間有所不同,節俗也不一樣。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記載:“《拾遺記》曰,江東俗正月二十四日為天穿。……池陽以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餅投屋上,謂之補天。”又載:“《荊楚歲時記》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為補天日,以紅絲縷系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蘇軾詩曰:一枚煎餅補天穿。”說明這個節日由來已久。
祭“倉神”
填倉節這天,糧商米販都要祭“倉神”。倉神就是老鼠,號為“大耗星君”,《東京舊俗志》說它“掌管倉中之耗子”。老鼠在北方被稱為“耗子”是從五代的後唐(923-936)開始的。當時的租庸使(即財政大臣)孔謙,常巧立名目搜刮百姓,種種苛捐雜稅之外還要設“附加稅”,“附加稅”之外又加“雀鼠耗”。比如絲棉綢麻每繳納十兩加耗半兩,糧食每石加耗二升,強制人們支付倉庫中雀鼠損耗的虧空。由此,北方俗稱老鼠為“耗子”。人們對官場上的耗子和倉庫裡的耗子深惡痛絕而又無可奈何,只能在填倉節時祈求倉神關照,讓糧米滿倉,別讓老鼠“耗”得太多。
這一天的夜晚是不許點燈的。因為填倉節是......餘下全文>>
正月二十到二十五日忌諱做針線活嗎?
針線活的講究
現在人們穿衣服都是買,再往前是做,在我小時候,衣服則都是媽媽們一針針一線線地親手縫製的。所以,手不巧,或者手不快的媽媽,孩子們往往會穿著不應時節。除了單衣,還有被褥、棉衣、鞋子等。所以,女人們的針線活是很多的。但無論有多少,正月裡都要歇上幾天,其實也是傳統的風俗給女人們放的假!
在正月裡,每一天做針線都會有講的。一般的印象不深已經忘記敢,但嚴重的日子我還是記住的。不過老媽媽肯定都記得的。
正月初一,老驢老馬都要歇一天,女人們自不心說。
初二包餃子。因為那時候,一年只吃兩頓以餃子,所以,食量都特別大。一般的吃三十多個,能吃的要吃四十多個。所以,即使大人孩子都上手,到中午能包好就不錯了。一般是初一下午就把餡做好了。所以,這一天,誰都沒有時間幹活的。
初三、十三、二十三,做針線活要得疳病。
初五做針線活,要扎窮窟窿。
初六做針線活要生六趾孩子。
初八,八觀燈,做針線活會扎眼睛。
初十、二十,做針線活會得耗子瘡,就是現在的淋巴節腫大。
十五做針線要得大肚鼓,其實就是現在所有有腹積水的病。
十六做針線會百病傳身。
二月二,龍抬頭,也不能做針線。
過了二月二,年就全部過完了。
在整個春節,只有一天做針線活最好,那就是正月十四。這一天縫東西等於綴谷根。穀子根會扎得穩,穀子是家鄉很重要的一種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