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仫佬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

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仫佬族特殊的節日有: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六月初二為吃蟲節,是發揚除蟲方法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為後生節,是各地青年男女開展“走坡”社交活動的節日。還有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每逢立冬後“吉日”舉行,大慶以村寨(宗教)為單位,備辦豬羊祭宗廟,舉行演戲、舞龍舞獅、唱山歌等活動;小慶則一家一戶單獨活動。

贊助廣告

仫佬族最盛大的節日是什麼節日

八月節

八月節又稱迎新谷節。仡佬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節期為兩天。仡佬族極為重視這一節日,屆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前往寨中空場。族老指定幾位壯漢將頭戴紅花的大牯牛牽入場中,然後口誦祈求五穀豐登的祝辭。誦畢,樂手奏起“八仙”樂,人們鳴放火槍或鞭炮,隨後殺牛。牛心平均分與各戶,由各戶家長將其供祭在袓先靈前,以示全族團結一心,而後,殺雞宰鴨,煮牛肉。

族老還要帶領眾人,捧著一隻小豬、一隻公雞、一隻大鴨作為三牲祭品,到菩薩樹前舉行祭祀儀式,祭畢,人們聚餐,青年男女在月光下,載歌載舞,盡興方散。翌日,各家各戶前往田間採回一些新鮮穀物、瓜果,用以家宴。家宴畢,婦女們帶著子女,給孃家親戚送去一些時鮮禮品,以示祝賀。男人們則互相拜訪,飲酒談天。青年男女仍舊歌舞娛樂。節日過後,開始秋收。

贊助廣告

拜樹節

拜樹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一帶仡佬族節日。時間在農曆正月十四日和八月十五日。這裡的仡佬族將青槓樹視為祖樹,相傳他們的袓先從貴州省安順一帶遷移過來的時候,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歡迎,並時常接濟他們。因不能把祖宗靈位同別人家的安放在一起,只好在青槓樹上開了一個洞,把袓公祖母的靈位放在樹洞裡。從此,隆林一帶的仡佬族就拜青槓樹為袓樹。

另傳說,仡佬族袓先到隆林開拓荒地時,因怕毒蟲猛獸而夜宿青槓樹上,後來便拜之為祖樹。拜樹所需的一頭黃牯牛,每年輪流由三戶人家捐資購買或合夥飼養。因當地仡佬族居住分散,節日前幾天,人們便做好準備,互通訊息,屆時便集中到袓樹所在地磨基村。拜樹時要把牛殺掉,邀請附近寨子各族群眾來共餐。會餐時只吃牛下水和其它酒菜,不準吃其它部位的肉。拜樹儀式由家族大房主持,將公雞扭斷脖子、扯下翅膀、雞腳加上牛心共作祭品。祖公樹要獻雞頭、左翅和左腿,祖母樹要放雞頭、右翅和右腿。供物均用紅紙包好,分別送進樹洞裡,再用紙錢封好樹洞。主祭人向樹祈禱、敬酒、鳴炮,然後將牛心平分給本族各戶,以示同心協力,同甘共苦。

吃蟲節

吃蟲節是仡佬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初二日舉行。當地民間相傳:佔時仡佬族山鄉蟲災嚴重,糧食歉收,於是懸賞三頭肥豬除蟲。公雞、鴨子和道士去除蟲,均失敗。有一個叫甲孃的婦女,於六月初二那天,帶著子女回孃家,因窮困無錢購買禮物,便在田頭捉回幾包蟲作禮物,到孃家後將蟲炒熟請眾人食用,眾人皆感味道頗佳,於是競相捉蟲炒食,一時間害蟲大減,糧食獲得意外的豐收。人們將三頭肥豬賞給甲娘,甲娘則殺豬回敬鄉親。甲娘死後,人們在田間修廟,稱為“吃蟲廟”,因此而形成吃蟲節。

屆時,村寨中已出嫁的姑娘必須按時趕回孃家過吃蟲節,並在途中捕捉各種害蟲,帶回孃家作為菜餚的原料。各家各戶用捕捉來的害蟲,做成油炸蝗蟲、醃酸螞蚱、甜炒蝶蛹、蚜米泥鰍等各種菜餚,家人圍坐在一起,家長說“吃!嚼它個粉身碎骨,吃它個斷子絕孫!”,而後家人持筷共食。食畢,全村男女老少匯聚於村中吃蟲廟前,載歌載舞。然後人們排成長隊,敲鑼打鼓,穿行於田壠間,邊走邊捉害蟲,並插上染有雞血的小白旗,以向害蟲示威。

春社

春社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仫佬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擇日舉行。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粽子的種類繁多,大小不一,甚至有五、六斤一個的粽杷。在這一年剛結婚的新夫婦的男家,要做一兩挑大粽粑送給女家,女家也要送相等的棕粑給男家,以睦姻親。

春社節還是廣西壯族封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瑤族支系紅瑤民間傳統節日。每年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舉行。節日期問,紅瑤群眾要到村旁的山上找一塊較平坦開闊的地方煮粥吃,大家按性別、年齡分成若干組,老人已婚婦女可留在家裡。有的寨子青年男女有互相走訪的習俗。舂社節也是當地瑤寨封蘆笙的日子,......餘下全文>>

仫佬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仫佬族人民日常講話用仫佬語,唱歌卻用漢語小方言“七拐語”。仫佬族民歌可分為隨口答、口風和古條。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這是他們歷來用以歌唱生產、生活與感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藝術形式。歌的種類有:“隨口答”,是即興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隨問隨答的對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數為六字頭七字尾,押腳韻;“古條歌”,即為敘事式歌謠。有歌舞,其內容為民間流行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以15--30首為一條組成的長歌,叫“古條”,是民間歌手世代相傳下來的;“口風”,是一種諷刺性歌謠,亦稱口角歌,內容不拘,隨編隨唱,有“正口風”和“爛口風”之分。前者較文明,後者較粗俗,都富有機智、幽默、詼諧。   仫佬族現代詩人包玉堂,繼承了仫佬族民歌的傳統,又吸收了漢族詩人寫詩的藝術技巧,創作了許多富有詩情畫意的敘事長詩,著有《鳳凰山下百花開》、《歌唱我的民族》、《在天河兩岸》、《迴音壁》、《清清的泉水》等詩集。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4869.htm

少數民族節日的仫佬族

走坡節仫佬族青年傳統社交節日。又稱坡節、坡會。坡會又稱後生節。一般在春節期間和中秋節前後擇日舉行。節日裡,男女青年盛裝打扮,三五成群來到預約的峒場或山坡上,對唱山歌,結交友情,尋找情侶。初次相會對唱《相逢歌》,告別時,互贈毛巾、布鞋等隨身帶的小禮物;二次對歌相逢,彼此稱“雙”;第三次相逢對歌改稱“舊”。通過多次對歌,情意日增,不少青年互結同年,相愛定情。現代走坡又增添了球賽、下棋等活動內容。

二月春社是什麼,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   銅鼓節   東蘭縣隘洞、樂鄉帶壯族傳統節別每農曆月初、十五、三十舉行屆各村夥組銅鼓隊銅鼓抬村附近高山頂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進行擊銅鼓比賽其鼓鼓鼓鼓四面一組每鼓三輪換著打能斷打響亮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男青結伴縱聲歌比賽結束家帶粽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歡歌笑語響徹山谷   三月三歌節   壯族傳統節亦稱三月歌圩廣西素歌海稱壯族每數定期民歌集其農曆三月初三隆重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持續二三各歌節特定聚場般峒場坡竹布匹搭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未婚男青主體孩亦遊樂助興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躍較歌圩圓幾十千萬男少都前參加山海歌聲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歌圩巴馬盤陽河畔、都安棉山、田陽喬業、田東仰巖、宜山澗、柳州魚峰山等處歌圩場賽歌、賞歌;男青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定情外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歌節僅民族文化盛亦民族經濟交流盛弘揚民族文化一9吧四自治區民政府組織三月三歌節全廣西各歌手雲集南寧全各兄弟民族港澳同胞、外友前觀光盛況空前一9吧5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府三月三定文化藝術節   侗族   姓氏節   侗族傳統節流行於龍勝、三江等石、羅姓未節立秋第未節;石姓則十月十二祭祖節胡、吳兩姓甲戌節即立秋第甲戌節伍姓六月初六雙鴨節或八月社節陳姓原除夕早概考送節(即酒罈節)除夕難請客改七月十四元節些節數黎明前粗飯、淡菜或凍菜放芭蕉葉祭祖紀念先民族壓迫逃難艱辛午或午才請親威朋友家作客四0代黎明祭祖已淡化白請客習俗至今盛行   侗   侗族傳統節侗語稱凝甘稱冬節或楊節冬節原侗族楊姓節初楊節侗貴州黎平、榕江、江三縣部區(每十月十九至二十二間)互相仿效侗逐漸起吧0代初經各侗族代表物商定農曆十月初侗楊姓侗家備各種酸菜、凍魚、餈粑饋親友叫吃楊粑農曆要數奉稱楊粑般家侗殺雞宰鴨宴請親友   仫佬族   走坡節   仫佬族青傳統社交節稱坡節、坡、節般春節期間秋節前擇舉行節男青盛裝打扮三五群預約峒場或山坡唱山歌結交友情尋找情侶初相唱《相逢歌》告別互贈毛巾、布鞋等隨身帶禮物;二歌相逢彼稱雙;第三相逢歌改稱舊通歌情意增少青互結同相定情現代走坡增添球賽、棋等內容   水族   端節   水族傳統節水語叫藉端端節原先統家集塊員住散便於節互相往互相慶賀經協商定於水歷十二月至二月(農曆八月至十月)間第至第七亥期批節習慣房住先晚房節期忌晴雨吉預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現廣西水族單獨端節與壯族、漢族道春節   卯節   南丹、河池等水族傳統節名借卯每夏收夏種忙選卯慶祝豐收青男趕卯坡尋找自伴侶唱歌互相傾訴慕情   彝族   節   坡縣彝族傳統節彝語稱嘈堂創意節每月初八、初九舉行內容:聚眾祭祖;佔定重節歌舞族祭面物;各種節集資籌糧   唱哈節   京族傳統節傳說越南陳朝代越南歌仙京族區傳歌授舞名員京族民反抗陳朝黑暗統治受京族民敬仰修建哈亭設神位唱歌傳頌唱哈便京族傳統節唱哈節哈亭內舉行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等內容屬種民間宗教   護林節   彝族傳統節亦稱忌歡節流傳於隆林、坡縣部彝族區別於農歷三月初三五月十六舉行古代彝族靠山吃山形花卉樹木靈觀念每春夏草木農作物萌發擇敬祭草木作物幽魂示保護茁壯坡縣彝族於節期間組織象徵性打獵數名夥別扮獵、獵犬獵獸林嬉戲狩獵節起銅鼓、葫蘆笙彝胡等樂器封存起宣告度禁忌期始直至十月初十才禁   跳弓節   坡縣彝族傳統節亦稱跳公節彝語稱卡契、孔稿、嘈契每農曆四月旬舉行具體間村屯別相傳古候彝族祖先寨抵禦敵於四月旬至旬陸續獲勝鄉族設宴及歌舞慶賀沿襲俗北宋始該項跳跳9舉行一跳每陸~9每舉行一跳每三半圍繞金竹絲展歌舞鄰近村民觀賞道賀場外臨集市貿易   ......餘下全文>>

仫佬族 有些什麼特色呀

仫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山地民族。他們自稱“伶”、“謹”。壯族稱之為“布謹”,漢族稱之為“姆佬”。“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建國後統稱仫佬族。絕大多數居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江、河池等縣境內,與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雜居。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仫佬族人口數為207352。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等。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語與毛難語、侗語、水語相近。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語。通用漢字。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牆瓦頂平房,屋內有專燒煤的地爐。以稻米、玉米、薯類為主食,忌食貓、蛇肉。衣服尚青色。至清代,仫佬族婦女仍穿統裙,今已穿大襟衣、長褲,梳辮結髻,飾以耳環、手鐲、戒指。男著對襟唐裝。 過去,婚姻多為家長包辦,少數在“走坡”中戀愛成親的,亦須經家長同意。盛行早婚,有婚後女方在一段時間內“不落夫家”的習俗,生育後始居夫家。與壯族、漢族通婚。婚儀繁雜,耗費頗大。也有入贅的。喪葬儀式隆重,墓葬信風水龍脈。

麼佬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仫佬族的節日活動比較多,特殊的節日有:

1 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

2 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

3 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 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

5 八月十五為後生節,是各地青年男女開展“走坡”社交活恭的節日。

6 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

麼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全村舞獅耍龍,唱歌唱戲,連續進行三天,因影響生產現已不多見。每逢節日除進行各種慶賀活動外,家家要置辦豐盛食品。如:雞、鴨、魚、肉及糯米食品,還要按節令製作不同的節令飯菜。糯米制品是各個節日和喜慶日子裡的主要食品。結婚、小孩滿月等均要製作餈粑,此外還要做豆腐,辦酒席。

麼佬族的祭祀活動多在節日中進行,過去凡遇重大節日,全村或數村聯合舉行集體禮拜儀式,所祭神主,根據節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費用大家平攤,祭祀活動後,祭品按戶平分,稱為“拈份”。個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後可用於祭祀祖先,然後作節日食品。四月八牛生日”,當天要讓牛休息,並備雞、鴨、酒、肉,蒸糯米飯祭拜“牛欄神”,並給牛吃一團糯米飯。

仫佬族衣飯節的一篇作文400

2009年11月28日,天高氣爽,人們的心情也無比喜悅,因為這一天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羅城首屆仫佬族依飯文化節開節了!

有著500多年曆史的仫佬依飯節又稱“喜樂願”,是仫佬族群眾感恩還願、慶祝豐收、祈求人丁安泰的傳統節日,是全國獨有的仫佬族節日。2006年,依飯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早早地就起床了,也要一度節日的風采。走在街上,真是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綵,車水馬龍。仫佬姑娘、小夥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喜氣洋洋的氣氛已經把整個仫佬山鄉團團圍住了。

依飯佳節喜氣洋洋,仫佬山鄉激情飛揚。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廣場上彩旗飄舞,洋溢著濃郁的民族節慶氣氛。動情的《依飯節賦》朗誦拉開中國羅城首屆仫佬族依飯文化節序幕:“今日依飯/空前盛況/張燈結綵/歡歌飛揚……”

隨後,傳統的民間節慶首次登上了政府主辦的大舞臺。嘉賓們依次走過100多米長的“豐收大道”,接受主人禾穗稻花的祝福。舞臺正中央立著被譽為拯救仫佬民族聖母的白馬娘娘的雕塑,塑像身後懸掛著35位仫佬先祖聖賢的塑像,仫佬族鄉親們和嘉賓先後上臺敬獻香火和豐收貢品,場內穿梭著獅子隊和18條用稻稈編織的草龍,獅跳龍飛的喜慶場面歌頌著先祖們艱苦創業為後代創立基業的恩德。仫佬兒女用開節祭祖的方式,表達虔誠的感恩之情。隨後舉行的民族風情歌舞表演,由《醉人金秋》、《依飯神韻》、《走坡情韻》、《仫佬風韻》等節目組成,整場演出體現原生態本色。來自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和羅城當地業餘文藝隊的演員們,將民俗與歌舞融為一體,藝術再現了優秀的仫佬族民族傳統文化,抒發了共建和諧美麗仫佬山鄉的美好心願。

開節後襬出了“千家宴”。仫佬族各界知名人士、各級人大代表、各鄉鎮負責人、村長支書及80歲以上的老人歡聚一團,在長長的飯桌上開懷暢飲。歡聲笑語中,表達了仫佬山鄉人民在黨的親切關懷下,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的現實和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的心願。

民族節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刀杆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藏曆新年:藏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餘下全文>>

為什麼仫佬族人要過“吃蟲節”

仫佬族有個“吃蟲節”,到了這一天,全村的人都要聚集到田間的“吃蟲廟”前來唱歌跳舞。然後各家各戶就要真的吃一頓用各種昆蟲做成的菜:炸蝗蟲、炒蝶蛹、醃螞蚱等,大家吃得很香,一會兒就吃完了。為什麼要過“吃蟲節”呢?傳說在古時候,仫佬人居住的地方老遭蟲災,莊稼被蟲子咬得光剩稈了,人們急得沒辦法。有一年,一位叫甲孃的阿姨帶孩子回孃家,因為太窮買不起禮品,她難過地坐在田埂上發愁。她的孩子看媽媽在想心事,就跑到田間捉蟲,捉來了一大包蟲子。甲娘想,反正也沒什麼好東西送,乾脆就送一包蟲吧。於是她回到家就炒了幾盤蟲子請大家嘗,全家人都說味道香。甲娘高興地又去田裡捉蟲炒著吃,這下全村人都來嘗,都說好吃。他們還特意在田間建了“吃蟲廟”,每年六月初二這一天,仫佬人都要過“吃蟲節”。

相關問題答案
仫佬族節日?
仡佬族節日?
仫佬族的節日的由來?
仫佬族的傳統節日?
彝族節日?
傣族節日風俗?
維吾爾族節日風俗?
哈尼族節日?
蒙古族節日有哪些?
壯族節日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