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許姓氏的來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百家姓"許“的由來

許國為楚滅亡 子孫以國為姓

堯舜禪讓,千古傳為美談。據說,堯把天下讓給舜以前,曾經屬意於當時的另一位高士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堯不得已才把王位給了舜——這段傳說,說明了許姓的古老,也為許姓人平添不少光輝,因為許由也被列為是許姓的始祖之一。

根據《姓纂》的記載,許姓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姓纂》說:“姜姓,炎帝之子孫,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由此看來,許姓應該是炎帝的後裔,在三千年前周武王的時候,被封在許國,後來國滅之後,子孫都以國為姓,並且四散在各地繁衍。當時許國的位置,據後世考據,就是現在的河南省許昌縣,因此,天下許姓的最初發源地,應該就在這個地方。

贊助廣告

在歷史上,許姓的知名人物不少,令人稱羨。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字叔重,博通經典,當時人稱讚他為“五經無雙許叔重”。他所編寫的《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字典,也是後代研究漢字的最重要依據。

三國時代曹操以漢室丞相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還真矇蔽了天下人,而頭一個揭穿曹操真面目的,就是當時以評論時局知名的平輿人許劭。許劭對曹操所下的評語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這句話幾乎成為曹操一生的定論,“一代奸雄”也成了曹操的代名詞,許劭的知人之明,叫人不能不佩服。

到了元朝的時候,許家又出了一位偉大的教師許衡。據說,許衡學宗程、朱,博覽多通,非常善膽教書,所以跟隨他受業的學生也十分多,他教書所在的“魯齋”,終日絃歌不輟,是為人師表者的最佳典範。

贊助廣告

許與徐姓氏來歷?

許姓和徐姓都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許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及少數民族改姓,徐姓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

一、許姓源出有:

(1)出自姬姓,為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死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2)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周成王時,其始祖文叔被周分封在許國。戰國初期被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

(3)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文公之子姬其許。衛國君主文公姬毀生有公子姬其滸,亦作姬其許,在姬其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春秋戰國時期,“滸”與“許”二字通假,故而亦稱許氏,但讀音作hǔ。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①順布魯氏多冠漢姓為許氏;②伊拉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許氏。

(5)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清朝以後,在廣西泗城府(今廣西凌雲)土司、黎族、瑤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區的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許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許氏。

二、徐姓源出有:

(1)源於嬴姓,以國名為氏。遠祖可追溯到五帝時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孫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縣北。戰國時,吳國滅徐,徐國的子孫以國名為氏,散居於江淮之間。

(2)源於子姓,以部落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監叛亂之後,裂分殷商遺民六個氏族與魯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於改姓而來:

①氐族改徐姓:東晉時期氐族,分佈於今寧夏賀蘭山地區和甘肅慶陽地區,進入南北朝後,基本都同化為漢族徐姓。

②蒙古族改徐姓:蘇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大黃山,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徐氏。兀蘇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後多冠漢姓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歸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賜漢姓為徐晟,其子孫稱徐氏。

③朝鮮族改徐姓:唐朝百濟國王子扶余隆,改漢姓為徐姓。清朝居於今俄羅斯加斯西湖口的高麗族人,皆改漢姓為徐氏,為今朝鮮族徐氏來源之一。

④滿族改徐姓:清朝滿洲八旗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等氏族集體改姓徐,後成為東北地區的徐姓漢族。

姓氏裡許的來歷?

許姓起源

出自姜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四嶽"(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

百家姓中“許”有什麼含義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許由,一作許繇,字武仲,一字道開,是上古時代一位高潔清節之士 。相傳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他推辭不受,逃於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帝又讓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些世俗濁言。後世把許由和與他同時代的隱士巢父,並稱為巢由或巢許,用以指代隱居不仕者。堯、舜禪讓的故事,作為民主思想的最早典範,成為千古美談,許由也因此成為古代隱士中最早名聲顯赫的一位。據傳他曾做過堯、舜、禹的老師,後人因此亦稱他為“三代宗師”。 晉皇甫謐《高士傳》雲:“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陽城槐裡的地望,在今河南省登封市箕山一帶。許由死後葬於箕山,故箕山也叫許由山。《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就曾說過:“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而《太平御覽》引《西征記》雲:“許昌城本許由所居”。在今天河南省的登封市、許昌市、禹州市、鄢陵縣一帶,沿潁河流域,西周初年,周武王訪三皇五帝之後封之以奉祀,找到炎帝之後,四嶽伯夷的裔孫姜文叔,把他封在許地(今河南許昌東),建立男爵許國。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嶽伯夷就是許由,文叔和許由一脈相承。春秋時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輾轉遷徙,前506年遷於容城(今河南魯山縣東南),到戰國初,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子孫為紀念故國,以國名為氏,又形成了一批許姓居民,這就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說的:“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的由來。這些許國子民中有一部分原本並不姓許,為了紀念故國,即以許國國名為姓,這成為早期許姓的又一個重要來源,是許姓的另一個得姓緣由。由此可見,許姓得姓好象有兩個源頭,一是許由,系以人名為姓,一是文叔,系以國名為姓。而事實上二者是可以貫通的,古今許多學者均認為四嶽伯夷就是許由,“伯夷封許,故曰許由”,許由和文叔一脈相承。此外許由活動的主要區域和許國的疆域也大致相當。因此,可以認為許由和文叔同為許姓的始祖,只是許由早於文叔1100餘年,因此,許由則為許姓的開姓始祖,而文叔則為許姓的開國始祖,許姓乃出自人名國名的姓,今天登封箕山及潁水流域的許昌為許姓的祖根所繫之地。許姓名人 許行:戰國時楚國人,農家著名代表。 許楊:西漢末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著《說文解字》。 許衡:宋元之際著名的理學家、能臣,管至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石酸,有《魯齋遺書》傳世。 許廣平:魯迅夫人,生前出版過四本書《欣慰的紀念》、《關於魯迅的生平》、《魯迅回憶錄》和《遭難前後》。 許地山:現代作家、學者,筆名落花生,著有散文名篇《落花生》,散文集《空山靈雨》等。 許世友:革命家、軍事家,一代名將。 許勝發:臺灣實業家,發起併成立了世界許氏宗親總會,任理事長。 許智明:香港國際投資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被評為全國十大扶貧狀元。 許芥昱:美國學者、作家。 許晴: 著名演員、藝術家。

參考資料: baike.baidu.com/view/39184.htm#4

百家姓中 ‘吳’姓怎麼由來的 ?

吳姓起源

關於“吳”字:

“吳”字,它的原始意義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寓意著原始狩豬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範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東漢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平,他和袁康寫了一部著名的書叫《越絕書》,他在書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隱語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書中說:“文屬辭定,自於邦賢。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今天的吳姓人在向初見面的人介紹自己的姓時,往往也都說姓吳——“口天吳”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合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這種情形對於當代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原始壁畫中甚至是一種世界性的主題,因為它描繪的其實就是一幅人類童年時代狩獵生活的圖畫。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一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這種人就叫吳人。原始人類狩獵時常身披虎皮,這從當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滸》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們也曾看到過這種身披虎皮的狩獵者。所以,古代“吳”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吳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獻中常有虞人,是指專門掌管田獵的官吏。

從讀音上看,吳字的讀音與“嗚”、“哇”、“喔”、“喂”等象聲詞相近,它極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獵時喊叫的聲音。“吳”字除了會意外,還是一個表聲的文字。“吳”字作為語言的符號,雖然可與“虞”、“(虎-幾+魚-攵)”、“(吾攵)”等字通假,但作為人們血緣出身標誌即姓氏的“吳”,卻從來不與“(虎-幾+魚-攵)”、“(虎-幾+魚-攵)”等混用;西周以上,“吳”“虞”不分。自秦漢以後,“吳”、“虞”二姓始已區分清楚,除極個別的如《隋書》中“吳卓”也寫作“虞綽”外,唐宋以來至今,“吳”、“虞”二字作為姓氏則更加涇渭分明。

吳人

“天吳”這種人面虎身的怪獸作為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

《山海經》中的《海外東經》記載說:“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大荒東經》中也有近似的記載。據書中描繪,這是一個有八個頭、八隻腿、八條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龐然大怪獸。我們從上面轉錄自古本《山海經》的插圖可一睹其神祕、怪異的風采。

這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獵氏族——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吳”,就是偉大的吳。

“天吳”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獸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吳人便是以虞為圖騰,“天吳”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吳字解字中,我們曾指出,獵人常身披虎皮作為一種狩獵時偽裝和歡慶收穫獵物時的摸擬動物動作的舞蹈裝扮。所以,像吳常加“產”作“虞”一樣,“天吳”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稱在《南山經》和《大荒西經》中又稱作“天虞”。

“騶虞”的特點是跑得極快,這與“吳”字下從“矢”密切相關,也與吳人狩獵生活的善於奔跑的特點相同。但“天吳”又是人的面孔。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充套件,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餘下全文>>

高姓氏的由來

一、姓氏源流

高(G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廣韻》等資料所載,姜太公八世孫奚因擁立齊桓公有功,被賜予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相傳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為姓。炎帝16世孫姜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姜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稱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受封於齊國。齊國傳至太公7世孫文公呂赤,赤有愛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孫高止在齊國遭到公孫灶、公孫蛋排擠,出齊奔燕。高止十世子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發軔,繁衍不息,成為當今高姓族群中最龐大的一支。

2、出自以王父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齊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裔取其字為姓氏。為山東高氏。齊惠公為齊桓公之子。

3、由“高”字開頭複姓簡化而來。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簡化而為“高”姓。

4、出自他姓。據《北齊書》所載,十六國時,後燕皇帝慕容雲自稱為高陽氏後裔,遂改姓高,稱高雲,其後裔有改複姓為單姓,稱高氏;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鮮卑族元景安、元文遙本鮮卑族,隨漢姓元,因有功於北齊,高洋賜他們“高”姓;鮮卑慕容氏、高麗羽真氏,後改高氏;魏時,鮮卑族有樓氏,後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納羊氏,滿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時入居開封的猶太人等改姓高姓;又北齊時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歡交厚,遂改為高氏。

得姓始祖:高奚。春秋時期,姜太公六世孫文公呂赤的兒子受封於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稱為公子高。公子高之孫奚和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當時,公孫無知發動內亂,殺了齊襄公。奚聯合諸大臣一齊平定內亂,誅殺了公孫無知,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奚因為平亂迎君有功,被封為上卿,並賜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稱為高氏。高姓就這樣誕生了。高奚作為高姓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孫的尊敬和愛戴。

二、遷徙分佈

高姓雖然發源於今河南省境內,但春秋以後卻以齊魯之地高氏居多。據史料所載,戰國到秦漢時期,高姓已可能遷入河北、遼寧境內。秦漢三國時期,隨著政局的幾度分合,人口遷徙頻繁,高姓人氏漸活動於海河流域,黃河上、下游,淮河流域,長江上、下游地區。兩晉南北朝時,戰亂頻繁,高姓人氏大舉南遷,“廣陵”郡望便是在這一時期所形成的。隋唐時,有書記載,河南有陳氏父子率軍開闢漳郡,其中有高氏參加,另河南高姓族人高鋼入遷閩地(今福建省)。此時,德州蓨(今河北省景縣)仍是繼東漢以來高姓主要的聚居地。五代時期,有陝州硤石(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人在江陵府(今湖北省荊州市)建南平國。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高彥儔到四川后蜀政權為官。在此期間,江南江北都有高姓人活動。兩宋時期,高姓人為避戰亂由中原向江南遷徙。如開封高瓊後裔定居於海寧、臨安、溫州、山陰,合肥人高徹定居於晉陵。元明清時期,高姓人多集聚於東南地區,尤以江蘇、浙江地區最為集中。今日高姓主要分佈在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中國歷史上,高姓稱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高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一。

三、歷史名人

高 柴:今山東省人,春秋時齊國人。孔子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餘下全文>>

中國姓氏起源是什麼啊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鄲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餘下全文>>

百家姓中源自於姜姓的姓氏有哪些

炎帝神農氏直系:朱、許、呂、姜、謝、章、方、雷、賀、齊、穆、紀、路、邱(丘)、駱、高、盧、丁、崔、龔、左、焦、谷、景、賴、申、桑、向、易、文、聶、尚、柴、連

炎帝后裔祝融系:彭、羅、祝、程、黎、廖

本人還總結了黃帝族直系、支系後代姓氏,如若需要,請繼續提問。

姓氏孫的由來

一、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衛國國君康叔的後代。拒《元和姓篡》所載,周文王弟8子康叔為衛國國君,其九世孫叫惠孫,惠孫有個孫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氏。因此他又叫孫仲。孫仲的子孫世居汲郡,是為河南孫氏。

2、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之後。孫叔敖時楚國

期思人,字孫叔,在他任楚令尹時,因教化民眾,曾在期思開發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擁護,其子孫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稱孫氏。

3、出自媯姓。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因事逃到齊國後,改姓田,田完的5世孫無宇次子田書,為齊國大夫,因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後來齊國內亂,孫書的後人出奔吳國。吳將孫武,其後也。是為山東孫氏。

二、遷徙分佈

出自姬姓的孫氏,世居汲郡。出自安樂的孫氏,至孫武時逃至吳國。其後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郟城。在唐代中原孫氏曾兩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孫氏世居河南陳留,唐僖宗時孫利定居於江西寧都,傳至孫承事,遷居福建長汀河田。其後裔孫友鬆再遷至廣東紫金縣,其後孫殿朝又遷至翠亨村,孫殿朝既孫中山的高祖。他的孫子孫敬賢有三子:長子達成、次子學成、三子觀成。達成娶妻楊夫人,生三子:長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據有關資料記載,臺灣的孫氏皆來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孫氏系唐末自光州遷入。孫氏不僅在國內分佈相當廣泛,而且海外不少國家也有不少華人。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平治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

"樂安堂":因為田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13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他帶兵西

破強楚,北威齊、魯,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晉朝時候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裡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大名。

【郡望】

汲 郡:晉置郡。此支孫氏,為孫氏世居之地,為晉名隱士孫登之族所在。

陳留郡:西漢置郡。治所在陳留。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時置郡。此支孫氏為富春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明的11世孫福。

樂安郡:東漢置郡。此支孫氏為兵家之聖孫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孫氏為樂安孫氏之分支,其開基始祖為孫武次子孫明。

四、家乘譜牒

河北:孫氏家譜四卷、寧晉孫氏族譜四卷、

江蘇:孫氏續修宗譜二十卷、孫氏族譜六卷、映雪堂孫氏族譜十卷、孫氏家譜十三卷、

孫氏世譜十卷、孫氏宗譜圖詠十卷、富春孫氏

宗譜十二卷、常熟孫氏宗譜不分卷

浙江:孫氏梅東家乘一卷、孫氏世乘三卷、姚江孫氏世乘二卷、孫氏

房譜不分卷、下沈孫氏宗譜一卷、陽川孫氏宗譜十八卷

安徽:宣池富春孫氏宗譜十卷、新安孫氏重續宗譜不分卷、壽州孫氏支譜十卷

廣東:孫氏族譜四卷、崖縣孫氏族譜三十卷

孫氏宗譜不分卷、孫氏世系不分卷、孫氏宗譜四卷、嚴莊孫氏宗譜二十四卷、孫氏萬

代世系表不分卷、竹圓孫氏宗譜十六卷

五、歷史名人

孫 武:春秋末期偉大軍事家,齊國人,應用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編撰成《孫子兵

法》,成為當時乃至今後的戰爭具有指導意義的兵學盛典。

孫 臏:戰國時期軍事家,孫武后裔。受龐涓暗害,受臏刑,故稱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孫仲謀:既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具有雄才大略,驍勇無比,後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

孫思邈:唐初著名的醫學家,著有《千金藥方》、《千金翼方》,後人尊為藥王。

孫陽:春秋時人,是最早在史書......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百家姓裡何氏的來源?
百家姓許姓氏的來源?
許姓氏的來源?
阮姓氏的來源?
宋姓氏的來源?
關於姓氏的來源?
譙這個姓氏的來源?
王姓氏的來源?
中國姓氏的來源?
莫姓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