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奚的歷史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奚姓名人有哪些

有西漢魯侯奚涓、成湯侯奚意,宋代奚士遜,明代監農御史奚銘,清代詩畫家奚濤、畫家奚闕

奚姓的名人

此外,還有西漢魯侯奚涓、成湯侯奚意,宋代奚士遜,明代監農御史奚銘,清代詩畫家奚濤、畫家奚闕……等等。

求中國5個歷史人物的生平和主要事蹟

【音樂】

嵇康: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祖籍會稽(今浙江紹興),“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詩人與音樂家,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從小喜愛音樂,有極高的音樂天賦。他精於笛,妙於琴,善於音律。他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是中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

贊助廣告

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汙。他如痴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擺脫約束,釋放人性,迴歸自然,享受悠閒。

【詩文】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

贊助廣告

【醫藥】

李時珍:

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州人,漢族。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在李時珍任職太醫院前後的一段時期,經長時間準備之後,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採藥,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兵法】

孫武

也就是孫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52年,字長卿,後人又尊稱孫武子,齊國樂安人,漢族。公元前552年,即孔子出生的前一年,在齊國都城臨淄以北的莒邑,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他就是被後世並稱為山東文武兩聖人之一的武聖,也稱“兵聖”——孫武。

春秋時期最優秀的統帥無疑是孫武,即使定世界上,他也是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我曾說過,只要《孫子兵法》存在,世界上一切偉大的兵書都只能是第二流的。《孫子兵法》是無與倫比的。孫武同樣也擅長指揮,柏舉之戰就是中國戰爭史上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

【思想家】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儒家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中國史上不為人知的歷史人物 10分

冉閔

漢族,民族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人(今河南內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開國君主。

冉閔(ran min)為今人所廣為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他是拯救了漢族的民族英雄,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

公元338年,少年冉閔首次參加戰爭,在昌黎大戰,史載後趙諸軍盡潰,唯遊擊將軍冉閔三千漢軍獨全。此戰後,冉閔成名,被石虎提拔為北中郎將,參加了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事(當時北方燕代之地,後趙鏡內有內遷的丁零,烏恆,夫餘等各族各部,時常有叛亂,外有慕容鮮卑常發兵寇邊。)冉閔在防衛後趙北方邊界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其間也有兩次調到外地作戰)。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於淩水河畔大敗鮮卑燕軍二十萬。擒斬燕軍七萬餘人,斬首上將以上三十餘名,焚燒糧臺二十萬斛,奪鮮卑北燕郡縣大小二十八城,冉閔威震中原。後冉閔推翻羯趙,稱帝建國,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

(1)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匈奴首三萬;

(2)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3)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4)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5)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6)六戰又有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不退反進竟十戰十捷!!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武力威脅,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各自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從此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在返遷的路上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進攻對方,掠殺對方,搶食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只留下四五百萬,最主要的凶手是凶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這個民族有拿人頭祭祀的習慣)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騎兵。還有數萬後續部隊)包圍。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連殺三百餘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那匹和冉閔一樣勇猛的朱龍戰馬卻因過度疲勞而倒下,冉閔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機械地和敵人拼命,掩護隨軍的其他重要官員撤離戰場,一直殺到最後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閔後,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你只有奴僕下人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冉閔怒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後送至龍城,斬於遏陘山。

由於冉閔的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的史學家把冉閔大罵一頓。在史書上沒有人為冉閔正義直言。而後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某些太監史學家片面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冉閔當時的政策是順應民意的,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意願。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那些穿者獸皮。吃著生肉的野蠻部落。哪裡懂得禮儀廉恥,生命的價值。入侵印度的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趨勢。印度的種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低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冉閔......餘下全文>>

中國哪個城市的歷史名人比較多

紹興的歷史名人比較多

允常(?―公元前497年),夏朝君主少康庶子無餘的後裔,春秋時期越國君主。允常在其父夫譚死後,繼任越國君主之位。允常在位時期,開疆拓土,始稱越王,並與吳國爭霸。公元前497年,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允常是越國霸業活動的開創者和奠基者,是越國曆史上的一位中興之主。

勾踐(公元前520-前465)—春秋末期越國君主。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鄭旦:春秋末年越國美女。

歐冶子—古代鑄劍的鼻祖。

王充(27—約97)漢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

曹娥(130-143)東漢孝女。

闞澤(?—243年)三國時期吳國學者、大臣。 曾撰有《乾象曆注》一書,今已佚。另有《九章算術》,亦不存。據傳,闞澤對圓周率也很有研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就是借鑑了他的成果。

王獻之(344—386)晉代書法家、詩人,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

謝道韞(349—409)晉代才女。

梁山伯(?)梁祝故事男主角,據考證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於會稽一帶,曾任地方官。

祝英臺(377-?) 梁祝故事女主角。

謝靈運(385-433)晉代山水詩人,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

韓子高(538年—567年)南北朝時期陳朝官員,著名的“男皇后”。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南北朝至隋唐時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智永善書,書有家法。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書法家。

徐 浩 (703--782)書法家,有《不空和尚碑》等傳世作品。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

唐婉,生卒年月不詳,陸游的表妹。

王冕(1287—1359)元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戴思恭(1324~1405)明代著名醫學家。

甄完(1392-1465)明朝初期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明景帝曾賜“清官第一”牌。

王陽明(1472—1529)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

張景嶽(1563—1640)明代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

劉宗周(1578—1645)又稱蕺山先生,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 開創了蕺山學派,是宋明理學(心學)的大師。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

朱舜水(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詔特徵,未就,人稱徵君。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清代傑出史學家和思想家,中國古典史學的終結者、方誌學奠基人,有“浙東史學殿軍”之譽。

章虛谷:清乾隆後期、道光年間一位很有學術成就又很有個性的醫家。

趙之謙(1829年-1884年)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

任頤(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畫家。

蔡元培(1868—1940)曾任民國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秋瑾(1875-1907) 鑑湖女俠,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陶成章(1878-1912)民主革命家,光復會創立者之一。

劉大白(1880~1932)現代著名詩人,文學史家。

周樹人(1881—1936)魯迅,中國現代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五......餘下全文>>

歷史人物調查報告(800字以內)

岳飛:那暗黑皇權的祭祀品

南宋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民族英雄岳飛的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如岳飛這般的冤獄竟能夠穿透時光的帷幕,至今仍留慟傷。但同樣的,岳飛冤獄也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南宋立國那令人困惑的晦澀程序,構成了我們文化上的長久的疑霧,至今仍然是眾說紛紜。

岳飛的冤獄令得整個民族為之傷慟,不僅是因為岳飛其人是中國軍事史上不世出的天才將領,不僅是因為岳飛的忠誠與冤獄構成了強烈的反差。最重要的是,岳飛冤獄是在南宋的軍事力量佔到優勢的前提之下而發生的,南宋朝廷在中原面臨著行將收復的優勢之下,卻突然自動摧毀自己的國防力量,解除軍事武裝,興起奇冤大獄,其怪異的思維耐人思量。

南宋的軍事優勢,不唯是我們後人的認知,甚至連當時的宋高宗趙構也看得明明白白。早在金兀朮提傾國之兵,做困獸相搏,卻徒然透露出其軍事上的頹勢之時,趙構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宋高宗趙構卻終於選擇了屈膝投降,放棄了自己的軍事優勢甚至主動解除武裝,枉殺千古名將岳飛,留下來了憾事令得多少人氣淤於胸。

從此趙構在歷史上以其一個單調的陰灰色剪影而定格,再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然而,趙構的選擇所帶來的疑惑卻仍然未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民間傳統為君權諱,將岳飛冤獄歸罪於權奸秦檜,但這樣的徒然替宋高宗趙構開脫,卻是缺乏歷史依據的,事實上,殺害如岳飛這般的高階軍事將領,若然是沒有趙構的旨意,是萬萬不可能的。

然而岳飛終究被害,從此南宋喪失了收復中原的最後機會。對此,史家將其歸罪為趙構膽小畏敵,歸罪於趙構唯恐岳飛真的迎回宋欽宗,威脅到趙構的地位。

前一個解釋,分明是對南宋的歷史缺乏瞭解,要知道北宋國滅之時的趙構剛剛十九歲,卻於國家危破之際,重整河山,再造社稷,這決非是一個缺乏膽量與勇氣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而後一個解釋卻只能說明部分問題,如果趙構真的害怕迎回的宋欽宗會威脅到他的地位的話,那麼,於他而言只需要解除了岳飛的兵權就能夠收到效果了,未必非要將岳飛殺害不可。

但是岳飛終於被在解除兵權之後,構陷枉殺,如此這樣背離民意的齷齪勾當,那必然是有其內在症因的。

最讓我們不解的是:在趙宋皇廷死亡名單上,最早有意要剷除的人不是岳飛,而是三大將之一的張俊。然而奇怪的是,當張俊對解除其兵權的使節發出死亡的威脅之時,其人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加官晉爵,並“帶領岳飛”去剷除同為三大將之一的韓世忠,只是因為岳飛反對這一無益的自戕行為,才使得他自己淪為了險惡政爭的犧牲品。

——由是我們困惑不已,那趙宋朝廷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怪異標準選擇犧牲品,促成那無法消彌的濃烈殺意的契因又是什麼?

事實上,追循趙構的南宋復國史,我們會意外的發現,烽火連天的中原血戰,不過是副戰場而已,南宋朝廷所面對的主戰場並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於皇家權力的激烈搏殺之中。

析讀於南宋的復國歷史,讓我們驚訝的發現禍在蕭牆之內,南宋最大的敵人,是冷酷而邪惡的皇家權力自己,而非攻城掠地的敵對國家。

正如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南宋帝國最可怕的敵人不是金兵,不是金兀朮,而是這個政權最急欲解救的被金人所俘虜的宋欽宗。

更可怕的是,宋欽宗甚至從未曾有機會走出他的俘虜營,他只是一個陰鬱而執著的存在,就舉重若輕的擊碎了南宋軍民十年之久的準備與付出。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諦聽岳飛發出這撕心裂肺的哀傷,我們就會知道皇家權力的陰惡與冷酷。

要知道,民族英雄岳飛以洗涮國恥為已任,要直搗黃龍,迎回被敵國俘虜的徽......餘下全文>>

百家姓任排在第幾?姓任的祖先有哪些?任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

任姓在人口排名中為49位,佔漢族人口的0.38%,約420萬人。

我搜集到的資料:

一、任姓淵遠流長

任姓,是5000年前黃帝賜封的12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

據《姓纂》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那位任姓的始祖,據考證是黃帝的第一個兒子,後來的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等10個姓氏,最初就是由任姓分支出來的。

《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不敢與諸任齒”,其中所謂的“諸任”,指的就是這10個姓氏,可見得當時這10個姓氏與任姓的密切關係,是大家所普遍知道的。

然而,也許是由於這個姓氏的歷史實在太久遠了,所以歷來對於任姓的姓源,也有好幾種不同的考證。

譬如,《唐書宰相世系表》上說:“黃帝少子禹陽,受封於任,以國為氏”;《通志氏族略》則說:“任,為風姓之國,實太昊之後,今濟州任城即其地”。任姓的所出,真是眾說紛紜,不知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了。

依照《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任姓的來源也可以追溯到黃帝的少子禹陽,跟《姓纂》的說法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這位任姓始祖的排行,以及“以國為氏”與“黃帝賜姓”的問題。

好在不管他是老大還是老麼,反正都是黃帝的親骨肉,所以實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也用不著對其排行苦苦推敲了。

如果依照《通志氏族略》的說法,則任姓是“出自風姓之國,為太昊之後。”太昊就是上古的伏羲氏,那麼在血緣上似乎又有不同。

這種傳說紛紜,莫衷一是的情形,實際上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為源自黃帝,一為源自更古遠的伏羲氏。

那麼,究竟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關於這個問題,《辭海》所提供的答案是這樣的:“任姓之任,與任國之任,子孫皆以任為氏。”

換言之,以上關於任姓姓源的考據,全部都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數千年來的任姓,有黃帝的後裔,也有伏羲的後裔,他們有的是因被賜姓而得姓,有的是以國為氏。

歸根究底,所獲的結論是:“任姓是一個淵遠流長的古姓。”

任姓的古老,還可以從早期歷史上許多古人,取得證明。

《康熙字典》指出:“太任,文王之母”;《漢書》的《班婕妤傳》上,也有讚美太任之辭說:“美皇英之女虞兮,榮任姒之母周。”這位周文王的母親太任之為上古任氏之女,顯而易見。

周代,見諸史籍的任姓名人相當不少,像孔子的門生之中,就有一位十分有名的楚國人任不齊,後來,曾被唐朝皇帝追封為任城伯,宋朝的天子也加封他為富陽侯。

曾經與韓、趙聯合“三家分晉”,因而揭開戰國序幕的魏文侯,也有一位垂名青史的賢臣任座。

這位任座,根據《姓纂》的記載,是傳自黃帝時“以德為姓”的那位始祖。

二、任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譜、歷史名人)

姓氏起源有六:

1、由遠古妊姓衍傳。人之所以得生,在於母親妊娠。因生得姓,從母從女,為妊姓,後傳為任姓。可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古姓之一。

2、出自黃帝的後代,為天子賜姓。相傳黃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為12姓。其中被賜以任姓者,其後裔就以任為氏,即為任氏。

3、出自黃帝少子禹陽後裔,以國為氏。相傳黃帝少子禹陽被封在任國,其後裔以國為氏,姓任。

4、出自風姓。任,為風姓之國,實太皞氏(即上古的伏羲氏)之後,戰國時滅亡,居者以國為氏。

5、歷史上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有姓任的,其後代亦姓任氏。

6、元代王信之子宣,為避難改姓任,其後代亦稱任氏。

聚集地(遷徙分佈)

先秦時期,任氏已播遷於今湖北、山西、陝西省境,如春秋時期孔子學生任不齊為楚國(都今湖北江陵)人;戰國時魏國(都今山西夏縣西北)有任章;秦國(都今陝西咸陽)有力士任鄙。據《史記。南越列傳》載,秦始皇時置南......餘下全文>>

寫歷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李 白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裡”;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

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

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汙與磨損!

☆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莊嚴,不豔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遊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遊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

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捨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裡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裡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 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

此豁達的胸襟?

☆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醜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願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願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於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賓士,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遊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姓奚的歷史名人?
姓鳳的歷史名人?
姓郭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易的歷史名人?
姓馮的歷史名人?
姓劉的歷史名人大全?
姓伊的歷史名人?
姓李的歷史名人及故事?
姓安的歷史名人?
姓馬的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