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名人名字大全?
姜姓歷史有什麼名人
姜姓歷史名人不少,主要有:
【姜子牙】又名姜尚,俗稱姜太公,商末姜族的首領,周初齊國的始祖,周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
【姜小白】即齊桓公,姜子牙的後裔,春秋五霸之首。
【姜肱】東漢高士,為後世樹立了好的榜樣。
【姜維】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
【姜公輔】唐朝左相。
【姜夔】南宋詞人。
【姜才】南宋末抗元將領。
【姜洪】明代成化年間進士,官至山西巡府。
【姜立綱】明代書法家。
【姜彭】清初著名書畫家。
【姜宜】清代女書畫家。
【姜宸英】清初書畫家、文學家。
【姜思周】清代畫家。
【姜炳璋】清代乾隆年間進士,石泉縣知縣。
【薑桂題】清軍將領。
【姜映芳】清末侗族農民起義首領。
【姜鏡堂】皖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建立人之一。
【姜.春.雲】曾任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姜東】當代著名畫家、“江山行”畫家組主持畫家、國畫家。
【姜亮夫】國學大師,著名的楚辭學、敦煌學、語言音韻學、歷史文獻學家、教育家。
【姜立夫】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
【姜伯駒】數學家、拓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姜智元】當代著名易學家、中國國學文化研究會會長。
【姜昆】國家特一級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
哪裡地區姜姓比較多?姜姓的名人有哪些?姜姓的淵源?
姜姓的由來 姜姓,是源自遠古時期炎帝的姓。 據史書記載,姜姓是炎帝的後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 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山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 後來在歷史的程序中,由於各種原因,炎帝的許多子孫已變易為其他姓氏。虞、夏之際,炎帝裔孫、四嶽始祖伯夷,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縣),建立呂國,復賜以祖姓姜,以接續炎帝的香火。 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齊國,建立始祖是呂國的呂尚。史書記載說:“呂尚,姓姜名牙,掌四嶽有功,子孫從封姓。”呂尚,既為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姜子牙,因他治四嶽有功,被封於呂,故從封姓改叫呂尚。其子孫世襲齊國國君,歷29世。後來齊國在戰國時被田和所滅,齊國變為田氏政權,其子孫後代分居各地,多以姜為姓。這樣,分遷到各地的姜姓不斷繁衍發展,到了漢代已發展成為一大望族。 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西戎也有以姜為姓的,故稱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肅敦煌西),後逐漸東遷,約於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領遷至晉南,屬於晉國。居住在今山東、河南省境內的姜氏,在西漢以前已發展成為關東(今河南靈寶縣函谷關以東地區)大族。到西漢初,為充實關中人口,姜氏從關東遷徙至關中,此後世居天水(今屬甘肅),故族人便以“天水”為郡號。到了漢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江蘇、四川者。但是,直到唐代,天水仍是姜氏的發展繁衍中心。唐、宋時期,姜氏還分佈於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東等地方及廣東瓊山。到了明、清時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陝西、湖南、貴州、湖北等地。據姜氏族譜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有一位姜世良遷至福建漳州龍溪縣紅豆村,並在此發跡。其後代子孫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廣東陸豐鹽墩鄉,繼續繁榮發展。後來姜世良11世孫於清乾隆年間由內地移居臺灣。此後,閩、粵姜氏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有的又遠播海外。 姜姓名人,最早的是周時的姜子牙。此後,歷代不乏傑出人物。東漢的隱士姜肱,史書稱其“家世名族”,他不僅學問高,而且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兄弟相互友愛,常同被而眠,後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愛。東漢還有姜詩,與其妻以事母至孝聞名,其後發展成為姜氏較為繁盛的一支。 三國時有蜀漢的姜維,天水人,本為魏將,後歸蜀,得到諸葛亮的信任。曾繼諸葛亮之後繼領其軍,後任大將軍,是位有名的大臣;唐代,有兩位姜姓宰相,除姜公輔外,還有唐高宗時宰相姜恪;南宋有著名詞人、音樂家姜夔,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工詩,精通音樂,滿腹經論,可惜由於當時秦檜當政,因姜夔唾棄他的為人,後隱居;南宋還有名將姜才;明代有書畫家姜立綱;清代有文學家姜宸英,曾參與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廠衛”之害,善工書法,能詩文,被譽為“江南三布衣”之一。近現代有皖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建立人之一姜鏡堂等。 姜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求採納
姜氏名人都有誰
姜姓名人:
歷史名人: 姜尚:字子牙。東海人。又名呂尚。是商末姜族的首領,周初齊國的始祖。武王伐商時為軍師,立了戰功,被封在齊國。他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簡化政治制度,發展農業和漁業生產。使齊國成為西周的重要定國。民間稱為姜太公。 姜肱:東漢時期的隱士,史書稱其"家世名族"。 姜詩:東漢人。與其妻以事母至孝聞名。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縣人。拜徵西將軍。諸葛亮死後,繼志北伐。據傳膽如斗大。 姜夔:南宋詞人、音樂家;饒州人。工詩,詞尤有名,精通音樂。代表作《揚州慢》。感時傷事,情調較為低沉。詞集《白石道人歌曲》有名。一生未仕。 姜立綱:明代書畫家。 姜彭:今江蘇揚州人,清初著名書畫家,畫羽毛盛稱天下第一。 姜宸英:清代文學家,被譽為“江南三布衣”之一。 姜映芳:貴州天拄人,侗族農民起義首領。 姜肱:漢代高士,為後世樹立了好的榜樣。 姜才:壕州(今安徽人)南宋名將,以善戰有名。 姜洪:官終山西巡府,廣德人,成化進士。
現代名人: 姜春雲:原山東省委書記,全國人大副主任。 姜恩柱: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 姜斯憲:原上海市副市長 。姜素椿:解放軍著名醫學專家。姜聚華: 原解放軍蘭州軍區總醫院院長。姜風鳴:原全國學聯副主席。姜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山東龍口人。 姜文:中國著名演員。 姜彬:民間文學研究家。
來一來,看一看啦!幫我找一找歷史上“姜”姓的名人,謝謝啦!
姜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個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姜姓源自炎帝神農氏,因炎帝生於姜水(今寶雞市境內),故以姜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就是姜氏的發源地。另外,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當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名人:
古代
姜子牙
本名呂尚,姜姓呂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
姜小白
即齊桓公,姜子牙的後裔,姜姓呂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南征北戰,樹立霸主威望。
姜維
(202年—264年)字伯約,漢族,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
姜夔
(jiāng kuí 1155?-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詞人。
姜才
(?-1276)南宋末抗元將領。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位蚌埠市東南))人。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國兵力,以伯顏為統帥,大舉南侵,姜才率部迎戰,因寡不敵眾,退守揚州。元軍尾隨而至,姜才以攻為守,主動出擊,先戰三裡溝,戰敗元軍,再戰揚子橋,又獲勝。激戰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揮刀,所向披靡。
姜公輔
姜公輔,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貫甘肅蘭州【其祖父祖籍甘肅蘭州,宦遊愛州(今屬越南),後隨其父遷欽州,再遷回愛州,所以,姜公輔的籍貫應定義為祖籍甘肅蘭州,若說姜公輔為越南人,有背歷史唯物主義。】。
姜公輔於唐德宗(公元778-805年在位)時登進士第,為校書郎。應制策科高等,授右拾遺,召入翰林院為學士,兼京兆尹戶曹參軍。《舊唐書》本傳說公輔“才高有器識,每對見言事,德宗多從之”。《新唐書》本傳也說“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姜立綱
(1444-1499),字廷憲,號東溪,瑞安梅頭鎮東溪村人。他是中國明朝一位書法家,曾以“善書”聞名海內,並遠播日本,被譽為“一代書宗”。
姜肱
字伯淮,東漢彭城廣戚人也。家世名族。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以系嗣當立,乃遞往就室。肱博通《五經》,兼明星緯,士之遠來就學者三千餘人。諸公爭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聲相次,亦不應徵聘,時人慕之。肱嘗與季江謁郡,夜於道遇盜,欲殺之。肱兄弟更相爭死,賊遂兩釋焉,但掠奪衣資而已。既至郡中,見肱無衣服,怪問其故,肱託以它辭,終不言盜。盜聞而感悔,後乃就精廬,求見徵君。肱與相見,皆叩頭謝罪,而還所略物。肱不受,勞以酒食而遣之。後與徐稺俱徵,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於幽暗,以被韜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中常侍曹節等專執朝事,新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欲借寵賢德,以釋眾望,乃白徵肱為太守。肱得詔,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藉身價。明明在上,猶當固其本志,況今政在閹豎,夫何為哉!”乃隱身遁命,遠浮海濱。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詔書至門。肱使家人對雲“久病就醫”。遂羸服間行,竄伏青州界中,賣卜給食。召命得斷,家亦不知其處,歷年乃還。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終於家。弟子陳留劉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頌之。
姜彭
江蘇揚州人,清初著名書畫家,畫翎毛當時盛稱第一,于山水則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
姜宸英
浙江慈溪人,清初書畫家、文學家,被譽為“江南三布衣”之一。能詩文,工古文,善畫墨,精書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進士,曾參與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餘下全文>>
歷史上邱姓名人
邱姓本為“ 丘”姓,邱姓源出有四,分別為出自姜姓、姒姓、媯姓、他族改姓。
1、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西周初年,太師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號稱齊太公,俗稱姜太公。其子孫中後有以地為氏的,稱為丘氏。東漢《風俗演義》載:“齊太公望封營丘,支孫以地為氏。”史稱丘姓正宗。
2,出自姜姓,姜太公後裔,因輔佐有功,其中一子被賜丘姓。
3、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鄫(今河南省柘城縣北),至周靈王時,為莒國所滅,其子孫去邑為曾氏,其後分支中就有以丘為氏。此為曾、丘聯宗之說。
4、出自媯姓,以地為氏。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有宛丘,邾國(傳為顓頊後裔挾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為氏。
5、出自他族改姓。。
【歷史名人】
邱葵:宋代名儒
邱處機:琺號長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歲時在寧海拜王重陽(矗)為師而出家為全真道士。王重陽死後,他潛修於龍門山,形成龍門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見於雪山,尊為神仙,他死後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封號。著有《攝生訊息論》、《大丹直指》等。
邱養浩、邱懋煒: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將。
邱遠才:即邱朝貴,清代人,太平天國時屬英王陳玉成部,以軍功封淮王。作戰極勇,軍中稱"邱老虎"。後戰死。
邱少雲: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三一九高地反擊戰中,起潛伏地被敵炮火擊中起火,為不暴露整個部隊,他忍受烈火燒身,臥地不動,英勇就義。
邱 遲:南樑時文學家,官司空從事中郎,所著《與陳伯之書》,勸陳伯自魏歸樑,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作品。
丘睿:(1420~1495) 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廣東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一說生於永樂十八年(1420),另說生於永樂十六年或永樂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舉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特命參與中樞政務,開尚書入閣的先例。著有《大學衍義補》,其中曾就歷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比較和評註,對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學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總結、繼承和發展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結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執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邱吉:明代詩人。善古文,尤善於詩,為吳興詩人領袖。有《執柔集》。
請問一下“封”姓的來歷以及“封”姓的名人
封姓
一、姓氏源流
封(F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後裔,以地名為氏。據《姓苑》上記載,炎帝裔孫名鉅,曾為黃帝之師。夏朝時,封鉅的後代於封父(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封父亭),為諸侯國,後人曾經稱他為封父,實際上是以地名為人名。周代,封父之國滅亡,其國人分為兩姓,一為封父姓;一為封姓,稱為封氏,世代相傳。
2、出自複姓改姓而來。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北魏時,有鮮卑族代北複姓是賁氏改姓封,其後世子孫亦稱封氏。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滄縣。
得姓始祖:封父。封姓源出於姜姓,是以地名為姓的姓氏。根據《姓苑》上記載,夏朝時封父被列為諸侯,封地在今河南封丘縣西封父亭,他的後代以地為氏,稱為封氏。故封氏後人尊封父為封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封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封姓出自姜姓,遠古時候,炎帝有兒子叫作神農氏,神農氏有個兒子叫作“鉅”,做過黃帝的老師。後來夏朝時候,為了表示對鉅的尊重,將他的後代分封到封父(今河南省封丘縣西封父亭),建立了封國,封國王族的後代就以國名為姓氏,稱為封氏。炎帝和黃帝是炎黃子孫的遠古祖先,是兩個不同氏族的著名首領。炎帝的氏族崇拜牛圖騰和鳳圖騰,黃帝的氏族崇拜龍圖騰。所以封姓是炎帝的後代,鳳的傳人。封氏家族在河南省內鄉縣和西峽縣分佈甚廣,始祖封肇祖籍山東曲阜,於明洪武初年來內鄉任“教諭”(與知縣同級),卸任後在內鄉縣封營(又叫拐彎路)定居。到明朝後期,歷八代已經有三百餘戶。明末,張獻忠和李自成從陝西入豫,首先進入內鄉(當時西峽隸屬內鄉),搶劫殺戮,封氏我族人傷亡慘重,據說直到清康熙年間統計,只有一十九家……(餘略)
三、歷史名人
封衡:三國時魏國道士。據《後漢書》記載,他入山修道150餘年,還鄉時,像20多歲的人。著有《養氣術》、《隱形法》、《衛生經》等。
封孚:字處道,渤海蓚人也。祖悛,振威將軍。父放,慕容?之世吏部尚書。孚幼而聰敏和裕,有士君子之稱。寶僭位,累遷吏部尚書。及蘭汗之篡,南奔闢閭渾,渾表為渤海太守。德至莒城,孚出降,德曰:“朕平青州,不以為慶,喜於得卿也。”常外總機事,內參密謀,雖位任崇重,謙虛博納,甚有大臣之體。及超嗣位,政出權嬖,多違舊章,軌憲日頹,殘虐滋甚,孚屢盡匡救,超不能納也。後臨軒謂孚曰:“朕於百王可方誰?”孚對曰:“桀紂之主。”超大慚怒。孚徐步而出,不為改容。司空鞠仲失色,謂孚曰:“與天子言,何其亢厲,宜應還謝。”孚曰:“行年七十,墓木已拱,惟求死所耳。”竟不謝。以超三年死於家,時年七十一。文筆多傳於世。
封肅:後魏尚書。有文思,博涉經史。著有《還院賦》,其辭甚美。
封隆之:後魏吏部尚書。奇謀妙算,知大政方略,歷事五帝,官曆侍中,再為吏部尚書,始終完名,世稱博大長者。
封延伯:字仲璉,南齊東海郡人,頗有學問與操行,有高士(超世俗的人)風度。官至樑郡太守。
封家姨:即風神。據唐代人段成氏《酉陽雜俎》記載,一個名叫崔之徽的人,在家夜坐,見來了幾個美女,其中一個叫封家姨。不一會都走開了,只留下一紅衣少女,求崔之徽立一杆紅色大旗。立旗那天,東風颳地,只有花園中鮮花不動。他才明白封姨便是風神。
封德彝:名倫,渤海郡人。最初在遂朝任內史舍人,被重臣楊素所器重,常跟他議論天下事。一日,楊素摸著他的床說:“封郎終居此坐。”便把從女(兄弟的女兒)嫁給了他。唐太宗(629-649年在位)時官至尚書右僕射。
封子繪:武成帝時都官尚書。冀州人,祖父、父親世代為冀州刺史,很得人心,就派他乘驛馬到了信都。封子繪到信都之後,一邊巡......餘下全文>>
有誰知道章姓的由來,還有章姓在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偉人,急急急!!! 30分
章(Zh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始祖蓋為姜子牙。據《姓氏辨證》、《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章氏的孕育地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鄣城村(現屬章丘縣),商朝時為鄣國;章氏的誕生地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西周初,姜子牙受封於齊,建齊國,是為齊太公。鄣國被齊太公收為附庸國,後齊太公將鄣國及臨近的齊國分封給庶子。春秋時鄣國被齊滅掉,鄣國的後人以國名“鄣”為氏,因認為國家已不復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為今天的章姓。鄣國和齊國都為齊太公的後裔,鄣國滅亡,國人為紀念故國而去邑為章,稱為章氏,實乃同宗相殘的悲劇。
2、出自妊姓,為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據《元和姓纂》記載,妊姓是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始祖為黃帝的長子。又據《左傳》說,妊姓出自風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後裔。黃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為妊,而謝、章、薛、舒、呂、終、泉、畢、過、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因此,有章姓推溯起來當然是5000年前黃帝的後裔,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姓氏。
3、出自他姓改姓而來:
① 漢代章弇原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為章姓。
② 元朝人章卿孫原姓劉,因由章姓人撫養長大,也以章為姓。
③ 據《元史·孝友傳》所載,章卿孫,本姓劉,幼為章氏養子,遂姓章。
④ 據《蔣經國傳》所載,蔣經國金屋藏嬌,與章氏一胎產下二子,一曰章孝嚴,一曰章孝慈。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① 清滿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淩河。
② 清滿洲八旗姓章佳氏後改為章姓。
③ 明清時雲南北勝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後來改為單姓章。
④ 當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後來也省作單姓章。
歷史名人
章邯:秦朝將領。鎮壓陳勝、項梁起義軍戰功赫赫,後在鉅鹿為項羽所敗。不久投降項羽,被封為雍王,建都廢丘(今陝西省興平南)。公元前205年,被韓信擊敗後自殺。
章敦:字子厚(1035-1105),建州浦城(今福建省)人,北宋大臣。進士出身,曾被王安石派去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哲宗親政後,被任為宰相,由於改變對西夏的政策,導致戰爭再起,與哲宗議立嗣問題時,認為徽宗輕佻不可立,又嚴厲打擊守舊派。徽宗即位後,屢被貶黜。
章衡:章敦族侄,北宋大臣。仁宗年間高中狀元,歷經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久任地方官而頻繁轉換,其敢於指摘時弊,曾任赴遼使臣,其文韜武略令遼人驚歎。
章悅:北宋大臣。王安石實行新政,是宋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當時以博學善文見稱的福建浦城才子章悅,就曾在這件大事中擔任過重要的角色。
章鑑:隆興府分寧(今江西省修水)人,南宋大臣。鹹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其為人寬厚,凡事無所不可,人稱“滿朝歡”。居官清廉,家貧如洗。
章溢:浙江省龍泉人,明初大臣。與劉基、宋濂、葉琛並稱四先生,為朱元璋所敬重。累官至御史中丞兼贊善大夫。
章潢:明代經學家,字本清,南昌人,廬山白鹿洞書院洞主、順天府(今北京市)儒學訓導。他品行高潔,學問也好,與利瑪竇相識之後,時有往來。有一天,利瑪竇生了病,但是來拜訪他的朋友依舊絡繹不絕,章潢眼見他應接不暇,對身體的康復不利,出於善意的關心,因此要利瑪竇“告訴傭人對來訪的客人就說我不在家”,利瑪竇說:“我們一般不說假話,且不能撒謊。”此言一出,更是贏得了眾多朋友對他的尊敬。
章鑣:清代學者,章學誠之父。據《章氏遺書》載:“少孤,先祖遺書散失,家貧不能購書,則借讀於人……孜孜不倦。”經過多年的苦......餘下全文>>
姓氏許的始祖 祖籍 郡望 堂號 源流 名人的資料 15分
一、姓氏源流
許(Xǔ 許)姓源出有三:
1、源於姜姓,出自周成王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許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姜姓與姬、媙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三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與姜姓同為神農氏後裔的還有齊、甫申、呂、紀、許、向等姓。
據史籍記載,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西周滅商後,周成王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為太嶽之嗣,也稱為許文叔。許國地在今河南許昌市,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葉地,為楚國的附屬;公元前534年許憚公又被遷城父;公元前538年又遷荊山;公元前529年復遷葉地;公元前506年再遷容城。戰國初期終於被楚國所滅,遷於容城,後子孫分遷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國名為氏,稱為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相傳炎帝是上古部落首領少典的兒子,少典娶嬌氏而生炎帝。由於炎帝居於姜水流域,故以姜為姓,他本人也是姜姓部落的首領,號烈山氏,一作厲山氏。後來炎帝向東發展,勢力達到中原地區,這樣就與黃帝的勢力發生衝突,他們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部)進行了一場戰爭,結果炎帝戰敗,於是便退出了中原。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即神農氏,傳說他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遠古時代人們過著採集漁獵生活,神農氏用木製作未、耜,教民從事農業生產。他還遍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
據載,炎帝的後世子孫伯夷,是唐堯時期的四嶽,他的裔孫文叔參與了周武王的伐商戰爭,西周建立時大封諸侯,文叔被封於許(今河南許昌東部),世稱許侯,是西周在中原的諸侯國之一。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葉縣西南部);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部);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部)。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
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象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到戰國許元公在位時,便被楚國攻滅了,一說為魏國所滅。
許國滅亡後,國室宗親四散逃走,他們雖散居異鄉,卻不忘故國,便以國為姓,這是許姓的主要來源。
2、源於姜姓,出自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許由之後,屬於以祖先名字為氏。
據文獻史料及考古發掘所證,許由相傳是堯舜時期的高士賢人,居住在箕山。他逝世後被葬在箕山,後人稱為許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動於穎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當年許國之地。其後人在許由逝世後取其名諱為氏,稱為許姓。
許由,又作許繇,堯帝年老後曾有意把帝位讓給他,他固辭不受,避而逃至箕山之下,農耕而食。後來堯帝又請他出來作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
據說,許由之所以這樣做,是受了古代隱士巢父的影響。堯帝先是想請巢父接替自己的君位,巢父不接受。堯又想讓位於許由,巢父便教許由隱居躲避。不過後世的許姓人中到底哪些人是許由的後代,卻不得而知,其世系也需要進行詳細的考證。許姓以汝南(今河南魯山、平輿、葉縣一帶)、高陽(今河北高陽東舊城)為郡望,他們都是許國之後裔,故許姓的起源實際上應以出之姜姓為主......餘下全文>>
崔姓的來源
崔姓是中國、朝鮮和韓國的姓氏之一,其主要來源於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鼻祖為炎帝神農氏,山東臨淄(淄博)為崔姓的發源地。
崔姓在六朝、隋唐時期達到極盛,屬於中原地區望族、全國大姓;望族分佈於今山東淄博、河南濮陽、河北安平、湖南桂東等地;主要堂號有博陵堂、清河堂等。歷代名人有清官崔篆、文學家崔駰、書法家崔瑗、政論家崔寔、詩人崔顥、崔護等。
崔姓在宋代版《百家姓》中排第189位。在今中國姓氏中排行第54,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28%。今日崔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遼寧、江蘇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約佔全國漢族崔姓人口的60%。海外分佈則以朝鮮、韓國為多。
姓氏‘列’的由來和姓‘列’的有哪些名人(5個以上),為什麼百家姓沒有,千家姓中有嗎?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遠古炎帝神農氏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炎帝的世系,據典籍《禮記·祭法》中疏引《春秋命歷序》記載:“炎帝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歲。”八世所傳,在典籍《易·繫辭》中疏引《帝王世系》記載:“神農氏在一百二十年而崩。納奔水氏女曰聽,生帝臨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釐,次帝誤用,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軒轅氏。”
當然,傳八代而歷五百二十年,是值得懷疑的。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炎帝神農氏,姜姓,生於厲山,長於姜水,因以為姓氏。繼無懷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為德王,故日炎帝。都魯。在位一百四十年。”
這與前述的二說有不同,厲山、姜水和魯,系西、南、東三個不同方位,表明炎帝族經歷過長期、大幅度的遷移。在史籍《呂氏春秋·慎勢覽》中記載,“神農氏十七世有天下”,這可能比較接近史實。
如此,則所謂“凡八世”唬可能只是其中較著名而有影響者。另外,在史籍《萬姓統譜》所載的世系與《帝王世系》大致相同,但註明“已上七代,襲神農氏之號,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諸侯相伐,黃帝徵之,天下鹹歸焉。”這說明,黃帝系繼炎帝氏統一天下,其所取代的是炎帝族的不肖子孫。
在史籍《漢書·律曆志》中記載:“神農氏”號炎帝,又日魁隗氏,又日連山氏,又日烈山氏“。因此,神農氏一族可能是自帝柱(稷)或帝魁起稱炎帝,以後沿襲遞嬗的氏族首領,皆稱為“炎帝”。
最著名的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傳說其在位一百四十年(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一百二十年。炎帝逝世後,葬於湖南茶陵(今湖南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八十年(公元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六十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釐),在位四十八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五十五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於軒轅即黃帝。黃帝姓有熊氏(所謂榆罔弟困轅,只是表明炎帝、黃帝二族本是兄弟胞族,或有婚姻、血緣關係的兩個部族)。
第九世,名器,榆罔之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今湖南衡山)。
第十一世,名術器,祝融之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器之子。
第十三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西周初期的姜太公呂尚即其後裔。
神農氏後裔繁衍發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時期,分建很多國家(方國)。自古以來,大多傳說神農氏之子嗣中,有神氏、農氏、列氏、厲氏和柱等。
列氏,當為姜姓炎帝神農氏的嫡傳子嗣。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列宗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在史籍《路史》中記載:“列姓,出列宗氏,楚公族,望出滎陽。鄭有隱者列禦寇,著書八篇,號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圄寇、國寇,為戰國初期的鄭國人,是著名戰國前期的道家代表人物。
相傳,列子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傳,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在史籍《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遊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
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主張清靜無為。史籍《呂氏春秋》中記載:“子列子貴虛”。列......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