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為什麼要?
為什麼七月十五是鬼節?
陰曆7.15是鬼節(傳統風俗,各地不一)
中國鬼節有三:清明、中元、寒衣。
1、清明(農曆4月5) 要上墳,同時有踏青的習俗,把新土往墳上揚,添墳。
2、中元(農曆7月15) 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冥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佛教這一天是盂蘭盆會的日子,內容也是為亡靈超度。
3、寒衣節(農曆10月1日) 上墳祭祖,最主要是制冥衣,買紙紮成,包起來唬上在門前燒。
為什麼要過鬼節
中元(農曆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是中國三大冥節中最重要的一個,設有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
為什麼7.15是鬼節
舊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地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員解厄水官洞陰大地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佛教徒在這一天要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也叫盂蘭盆齋、盂蘭盆供。盂蘭盆會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間,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有條件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歷年此時都有"追悼陣亡將士法會"。用番(喇嘛)、道(道士)、禪(和尚)三臺經,供著一個"海陸空軍陣亡將士"的牌位,進行公祭。
中元節期間,老北京還有舉行製法船、放荷燈、蓮花燈、祭祖、唱"應景戲"等活動。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佛教強調孝道;道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來源
佛教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這也是紀念目蓮的日子,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目蓮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於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捱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道教徒相信,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陰間開啟鬼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人間為了免受鬼神的干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安撫那些無主孤魂。
慶祝方式
道教與佛教信徒慶祝中元節的意義雖不相同,但在新加坡慶祝儀式大同小異,祭拜時以食物作祭品,焚燒金銀紙等等。因此,每逢中元節,在路旁和組屋樓下,到處可看到善男信女焚燒金銀紙,建屋發展局還特地為此設定金銀紙焚燒爐,為居民提供便利。
目前,新加坡人普遍的慶祝方式是鄰里之間組織大規模的中元會,中元會每年選出一位爐主,主持中元會事務,以及向會員收月捐等。中元節一到,這些月捐便用來購買祭品。拜祭完畢後,所有祭品均分給會員,每人一份。
中元節的宴會熱鬧精采,宴會上投標“福物”,把慶祝氣氛推上高潮,投標所得,用來補貼第二年購買祭品的費用。當晚也選出新的爐主。
中元節雖然是一個宗教節日,但是由於節日本身勸人盡孝,對非信徒來說,也是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把這個節日當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親友的節日。
我們希望,新加坡人在祭祀祖先鬼神之餘,也應該多關心和多幫助那些孤苦老人、貧困的人及其他不幸者。
中元節
中國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餘下全文>>
中國鬼節是哪天?為什麼有鬼節呢?
鬼節即萬聖節、是美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天的十一月一日慶祝。人們相信惡魔和鬼怪、所以在這天點燃煙火來驅走鬼怪。中國的鬼節是西化的結果。
記得采納啊
中國人為什麼要過“鬼節”
“鬼節”的來歷
陰曆七月十五是中國老百姓千百年約定俗成的“鬼節”。古時候人們相信,人生前犯過罪惡或者道德良心上有過虧欠,死後就會被捉去地獄。閻王根據他生前作孽多少,判決其在地獄中受苦的刑罰和期限。而關押鬼魂的地獄——豐都城,會在每年的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開啟城門,釋放無罪的鬼魂去投胎轉世。所以這天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常百姓都要祭祀先人、點亮明燈,為從地獄中得以解脫的先人們照亮冥間的道路,在輪迴中找個好的歸宿轉世投胎。
民間的“鬼節”源自中國道教中的“三元節”。古人云:“每至三元,三管籍考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天神仙,中至人品考限,下至魚龍變化飛走萬類,並依三官祭聖之日,尋責分別。”(見《三教源流搜神大會》)所謂的“三元節”,其實就是我們所平常熟悉的:正月十五鬧花燈、七月十五放冥燈、十月十五祭爐神。這“三元節”的來歷是源於道教的三位神仙,他們是掌管三界福禍的三位帝君,分別是:賜福紫薇帝君、赦罪清虛帝君、解厄暘谷帝君。
顧名思義,“賜福紫薇仙君”正月十五“上元節”檢視凡間,凡有修德惜福之人皆可賜福增壽,有修煉得道的精靈也可藉此昇仙。所以,在正月十五這天要鬧花燈,把天地照得通明意在讓紫薇仙君多賜福壽。“赦罪清虛帝君”七月十五“中元節”臨凡,赦免鬼魂的罪責,讓地獄中的冤魂得以投胎轉世、再入輪迴。所以要放冥燈照亮冥間返回人間的道路。“解厄暘谷帝君”十月十五“下元節”下凡,熄滅地獄爐火解脫地獄中受苦的惡鬼,所以在十月十五都要祭爐神,意在讓爐神他老人家休息一下。
在佛教中也有過七月十五的傳統,但其原本只是寺院內部的集會評論修為的日子,與俗世並無牽涉。每年由於夏季苦熱寺院便讓僧眾“安居坐夏”,至農曆七月十五安居期滿,便召集僧眾召開法會,總結交流在安居期間打坐冥想的心得。僧人們每經過一次這樣的冥思懺悔就算度過了佛教中的一年,所以,在佛曆中七月十五稱之為“佛歲日”,也稱“盂蘭盆節”。其意出自於佛陀弟子“目犍連尊者”救母的佛教故事。所謂“盂蘭”是梵語中“倒懸”的意思,意指解除眾生倒懸之苦。
在佛教東傳進入中國後逐漸漢化,到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興修寺廟、篤信佛教,為了以佛法教化百姓、移風易俗,便在七月十五令舉國上下的寺院僧眾到河邊渡口、道口路邊唸經超度孤魂野鬼。僧眾在水邊道口唸經超度,百姓放燈祭祀,這樣久而久之“盂蘭盆節”與平民百姓的“鬼節”便合二為一,便成為一個豐富、熱鬧的同一個節日。
“鬼節”中的陰陽之道、修身之理和生活智慧
由此看來,中國農曆七月十五不管是對於和尚、道士還是平民百姓都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那麼這一天究竟不尋常在哪裡呢?其實,答案就在藏在四季輪迴、陰陽轉換之中。
農曆七月十五正值夏秋交替,是陽氣收納、陰氣初升的時節。《陰陽大論》雲:“天地動靜,陰陽鼓擊,各正一氣耳;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如果陽氣未能收納,便會到處遊蕩化為邪氣。一年之中非有其時而有其氣,謂之時行疫氣,在古代人們認為孤魂野鬼正是這種邪氣所化生的,鬼魂本無形遇到了時行疫氣便化生成形為害一方,大則可禍亂社會風氣,小則可使疫病流行。而剋制邪氣的根本就在於陽氣的收納。所以,在這個夏秋交易的時節,舉國上下祭祀放燈,敬畏鬼神,其實是古時智者摒除疫氣、讓百姓養生保安,除病去邪的節日。
清代名臣曾國藩,一生宦海浮沉,扶大廈於將傾,臨終之際留予兒孫的遺囑僅以四言:“慎獨、守仁、主敬、習勞”。可見,主敬,乃修身之要訣也。在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身上多有浮散於外不被收納的陽氣,在職場、酒店、廣場、車站,這些公共場所更是燥氣浮動。人們在這樣的狀態和環境中,會莫名地......餘下全文>>
7.14為什麼被稱為鬼節?
鬼節,顧名思義,即鬼過的節日。鬼節有中西之分,在 中國 有四大鬼節,分別是 七月半 , 清明節 ,三月三,十月初一。西方鬼節中有 墨西哥鬼節 ,泰國鬼節 等,但最著名的是 萬聖節 。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 內容 。
中元鬼節
中文名: 鬼節、元宵節、萬聖節
節日時間: 七月半、10月31日等
節日型別: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西方國家
鬼節
簡介
四大鬼節: 三月三 、清明節 、中元節 、寒衣節 (十月初一)
文化
鬼節源自古代哲學思想 陰陽五行學說 ,鬼節陰氣極重,此天出生擾亂先天八字的福運,五行偏奇,陰陽會出現不平衡, 運勢走下坡遇小人,鬼節這天命盤在峚峞星群的位置上,黃昏時簋心星在南天中的位置與鬼節生日的人的命盤相對因此女子以昱珀化解,清晨時璋觜星在南天中的位置與鬼節出生的人命理相對因此男士以鵐趾化解,鬼節是歸於鱗蟲的命星,歸青龍神掌管。因此化解時需要以 五音分金結押 封印在上古神話中難以見到死後世界的描繪,“鬼”字也並不是的意
鬼節
義。甲骨文中“鬼”本是會意字,下面是個“人”字,上面是個可怕的腦袋,意即像人的怪物。後來逐漸演化成人死之後所變之物。《禮記?祭義》已說得很明確:“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禮記?祭法》則進一步指出:“庶人庶士無廟,死曰鬼。”那就是達官貴人死後有廟供奉,終年有人祭祀,則成了神,普通百姓死後無廟享祭,四處飄泊,才是鬼。我國第一部辭書《說文》中解釋的“鬼,人所歸為鬼”就是現在的含義。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很多,孔夫子有名句“ 敬鬼神而遠之 ”,可見儒家是信奉鬼神的,但只是“敬”而已。後來雖有東漢 王充 的無鬼論,但總還無法動搖國人對鬼神的迷信。到了清代 蒲松齡 筆下,雖有 凶神惡煞 般的厲鬼,但更多的是重情意、懂禮儀年輕漂亮的女鬼,讀了《聊齋》之後,不但不覺得鬼可怕,反而覺得十分可愛。我國鬼文化的完善和充實得益於佛道兩教。道教是我們地產,佛教是漢魏時從西土傳人,融入儒家文化和世俗文化,人死後的陰間世界(佛家也稱冥間),也就是鬼們生活的世界逐漸構建起來。道家的主要建築是豐都城,並在四川東部長江之濱的平都山上具體演示。風景秀美的 平都山 本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西漢的 王方 平和東漢的陰長生都曾在此修煉,後得道成仙。 豐都
的由仙而鬼,與兩位仙人的姓氏有關,王、陰倒讀便是陰王,遂成了“陰間之王”,經過歷代的演繹,加上《西遊記》《鍾馗傳》等神魔小說的渲染,豐都便被營建成一座陰森可怖的鬼城,於是有了 奈何橋 、 鬼門關 、陰陽界、 天子殿 、 無常殿 、城隍廟 等陰間地面和各級官府。比之於道教的陰間,佛教的冥間要完整系統得多。佛教有所謂“十界”之說,也就是世界上存在著十種境界,分別是佛、 菩薩 、緣覺、聲聞、天、人、 阿修羅 、畜生、惡鬼、地獄。前四者稱“四聖”,即已經超凡入聖,脫離了生死輪迴之苦,後六者叫“六凡”,要在穢土中不盡地輪迴,最後三者又叫“三惡道”“三惡趣”,是更為不幸的境界,而地獄則是不幸之最。說起地獄,叫人不寒而慄,且有十八層之多,越往下層,苦難越深重。地獄中不但有閻羅、判官、鬼卒等凶神惡煞,還有刀山、油鍋、碾盤、鋸解、石磨種種酷刑,因此人死後最怕的是進入 十八層地獄 。
我為什麼要寫《鬼節》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鬼是在人類矇昧時期,對生命的一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
鬼節為什麼要燒紙
納福辟邪,給鬼們送去
為什麼七月份會被稱為鬼節
農曆7月15
百度百科
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
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乃梵語音譯,原義是解倒懸.傳說佛的徒弟目健連,苦於其母生前作惡,被罰下地獄深處,無由解脫,去問佛有什麼解救法門,佛告訴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國是七月十五)齋僧,可救鬼魂脫離地獄之苦。依佛教儀軌,四月中開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間不準外出,七月十五日結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來接受信眾佈施,所以有此一說。中國佛教徒為之造出《盂蘭盆經》宣揚其事,後來形成設斛食祭鬼的習俗。這樣一來,中元節的特點,是道佛兩教之義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靈、設食祭鬼的活動,在民間成為最大的「鬼節」。
中元的民俗活動,圍繞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厲(橫死鬼魂),道觀和佛寺舉辦普度法會,超度亡靈,民間則多上新墳。隨著華人來到東南亞等地區,也將中元節的風俗帶到那些地方。馬來西亞檳城的中元活動具有很廣的群眾基礎,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