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氏的由來?
方姓的起源
據古書記載,方姓源出於炎帝榆罔的後裔。《明代方正學族譜序》認為,榆罔有子名雷,封於方山,號稱“方雷”。方雷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世代姓方。這就是方姓的由來。傳說到了西周宣王時,方雷的子孫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將軍,智勇過人。他曾奉命南征,平定過荊蠻的叛亂,為周室的復興立下了大功。因此後世各地的方姓宗譜,都採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後”之說。
方氏源出河南,自“方叔以後,以字為氏,望出河南”。後世全國各地的方姓大多是由河南遷出的。大概在宋寧宗時期,方氏開始南遷,即從今河南的光山、潢川一帶遷往福建福州,再遷往漳州、龍溪一帶。現在臺灣地區的方姓,大多數是這支方姓不斷南遷的結果。明清以來,安徽桐城的方姓出了不少學問家,方姓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望族。
施姓氏的由來
施姓起源
源出有五: 1、出自上古夏時施國,為夏時施國公族之後,以國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夏時諸侯有施氏(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帶),國亡以後,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姓施。 施氏最早為夏代諸侯。《夏記》載:“夏諸侯有施氏,國亡,其後以國為氏”。另一說為殷代遺民。《左傳》載:“分康叔以大路、少白、緒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封畛土略……”然而,後世均無其後裔承傳。 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惠公子尾生之後,以祖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魯惠公(姬姓,黃帝之後)子尾生,字施父,其後代以祖字為姓,世代相傳,稱為施氏。 這是目前被一般人所公認的施姓發源地,則是3000年前的魯國。 主要依據是《姓纂》上面的記載。 《姓纂》是這樣說的:“魯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孫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孫也,因氏焉,漢有博士讎。”由此可見,施姓是周代的諸侯魯惠公的後裔,魯惠公的兒子名叫施父,是魯國的大夫,傳到惠公的五世孫之時,乾脆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其他家族的不同。
施姓始祖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為施姓。他們尊施父為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姓祖先
1 軒轅黃帝→2元囂→3蟲喬極→4帝嚳→5棄→6※璽→7叔均→8不※→9鞠陶→10公劉→11慶節→12皇僕→13差弗→14毀阝俞→15公非→16高圉 →17亞圉→18公叔祖類→19古公dan父→20季歷→21文王昌→22周公旦→23伯禽→24煬公熙→25魏公※→26獻公具→27武公※→28孝公稱→29惠公弗湟→30施父→31施伯 3、出自子姓,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據《左傳》所載,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為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稱邽)氏、錡氏、飢氏、樊氏和終葵氏等。施氏為制旗幟的工匠,其後代相傳姓施,稱為施氏。 4、出自方姓,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難時改姓施。據《姓氏詞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殺後,其同族外逃,懼怕株連改此姓。“施”字拆開為“方人也”。” 5、出自他族改姓。如雲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雲南土司有施姓;世居瀋陽之滿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骸、納西、僳僳等族有此姓。
中國姓氏由來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餘下全文>>
姓方的歷史來源
源流一,源於姜姓
出自遠古帝王神農氏裔孫雷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及《世本》等的記載,相傳上古帝王神農氏之代孫帝榆罔之子雷,在黃帝與蚩尤大戰之時立下大功,封於方山(今河南中北部,西起洛陽龍門,東至密縣東境,綿延於伊川、偃師、鞏義、登封、滎陽、密縣境內的嵩山),後人以封邑為氏,稱為方雷氏,後逐漸省文簡化分衍為方氏、雷氏。
源流二,源於姬姓
①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方相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② 出自西周後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源流三,源於官位
① 出自西周時期官吏方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② 出自先秦時期時期官吏方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③ 出自秦朝時期官吏尚方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源流四,源於翁姓
出自唐代後期 、閩國時期福建莆田人翁何 後代翁乾度之後所分。屬於長者賜姓為氏。
源流五,源於滿族方佳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源流六,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包括傣族、回 族、土家族、朝鮮族、高山族、壯族等。
百家姓中“方”排第幾?
按2007年的新百家姓排名,位列第67位
按北宋初年記載的441個姓中,排第56位(舊百家姓)
注:《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讀來順口,易學好記。
方姓現在在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六十三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十一位,屬於大盯系列,人口約五百零四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1%左右,多以河南、新安、恭州為郡望。
(2010年11月統計資料)
金姓氏的起源?
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傳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的己姓子孫,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學說,西方屬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稱號。他的後裔就有以金為姓的,稱金氏。
2、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後。漢代,匈奴休屠王稜兒子叫日磾,在漢武帝時,歸順於漢室。由於休屠部曾鑄銅人像(又稱金人)以祭天,遂被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他的子孫就統統姓了金。
3、為劉姓改姓為金氏。唐末五代時,吳越國(十國之一)開國之王錢鏐"鏐"與"劉"為同音字,為了避嫌,便將吳越國中的劉氏改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還有六個來源:一是南北朝時羌族中有金姓;二是唐時新羅國有金姓。新羅國(今朝鮮半島)王姓金;三是明永樂年間,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幹,率妻子部署來降,賜姓金氏;四是元時有金覆祥,其先本為劉氏,後改為金氏;五是清代文學評論家金聖嘆,本姓張,後改姓金氏;六是清代愛新覺羅子孫中多有姓金的;七是由蒙古鐵木氏所改。
5、北宋徽宗(十二世紀初)年間。猶太人從天山南路入境,先是經商,後定居下來。初來有漢姓金、李、俺、艾、趙、張等十七姓。
方姓的來源簡短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為氏。西周後期宣王時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於洛(今河南洛陽),他的子孫以他的字為氏,稱方氏。史稱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後裔。傳說神農有後裔開始得雷姓。傳至8代孫帝榆罔之子雷,黃帝伐蚩尤時,因功被封於方山(大致為今河南葉縣南),其後子孫有以地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黃帝時嫫母之後。亦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名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孫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鄉親父老,我看要在你們廣東找出一條英雄好漢,恐怕很難的噢。你放。來者(膽敢)何人?我你都不認識?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無敵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傳在很久以前,廣東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廣東分佈很廣,而且自古以來方姓的確出了許多英雄豪傑,那麼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誰呢。
方姓是中國百家姓中得姓較早的一個,而且是少數天子御賜的姓氏之一。正如銀幕上那個為我們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樣,縱觀方姓兩千八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方姓不愧為英雄輩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荊蠻,平息叛亂,為周室的復興立下大功。周宣王為了表彰他的功勞,賜他的子孫以方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炎帝將一塊被命名為方山的地方封給他的第九代孫雷,雷的子孫也就以地名為姓,姓方了。
這裡是東莞市厚街鎮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來到這裡。
方葵枝:從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這個地方,我們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後人,在福建莆田,從莆田一路發展,發展到第九代,來到這裡發展,現在發展到第三十代。
在廣東,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戶曉。而提起明朝著名愛國學者方孝儒,全國各地的方姓後裔都會驕傲的說,他是我們方姓人氏的榜樣。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國家大政,都要徵求他的意見。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詔書。因遭到憤然拒絕,而將方孝儒磔於市,並誅斬十族,死者多達870餘人。由於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稱正學先生。每年,方氏後人都會進行祭祖活動。來祭奠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們的祖先從河南到福建,從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們就叫河田,不要忘記河南和福建兩個地方,不要忘記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經開始了南遷的步伐,進入福建、廣東等地區。明清時期,方氏家族日漸昌盛。方氏後人憑藉著自己的勇敢與勤勞,日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書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築。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這位方老先生家裡面,現在是幾代人?四代同堂。這位是您的?媽媽。您的老母親。今年多大歲數啊?九十七歲了。您今年多大歲數了?七十七歲。
其實,不僅是河田村的方姓來自於福建,臺灣的方姓也多半是從福建遷移而至的。方姓入臺時間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為頭幾批開墾臺灣的先民登上寶島的。方姓是臺灣第49大姓,他們遍佈於全省各個角落。其中臺南的方姓最多,嘉義、臺北兩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聞名於海峽兩岸的方氏名人不勝列舉。在方孝儒之前,還有宋代與水泊梁山宋江齊名的南方農民起義領袖方臘。他為中國反封建歷史書寫了不滅的功績。近現代還有著名革命家、軍事家方誌敏。從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氣概聞名於世。從始祖方叔開始,忠勇二氣就世世代代在方姓人氏血脈中流淌。
你只要把名冊交出來,我就可以保證你前程萬里、加官進爵。
你少哄......餘下全文>>
方姓的來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為氏。西周後期宣王時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於洛(今河南洛陽),他的子孫以他的字為氏,稱方氏。史稱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後裔。傳說神農有後裔開始得雷姓。傳至8代孫帝榆罔之子雷,黃帝伐蚩尤時,因功被封於方山(大致為今河南葉縣南),其後子孫有以地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黃帝時嫫母之後。亦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於翁山,後以邑名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孫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鄉親父老,我看要在你們廣東找出一條英雄好漢,恐怕很難的噢。你放屁。來者(膽敢)何人?我你都不認識?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無敵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傳在很久以前,廣東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廣東分佈很廣,而且自古以來方姓的確出了許多英雄豪傑,那麼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誰呢。
方姓是中國百家姓中得姓較早的一個,而且是少數天子御賜的姓氏之一。正如銀幕上那個為我們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樣,縱觀方姓兩千八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方姓不愧為英雄輩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荊蠻,平息叛亂,為周室的復興立下大功。周宣王為了表彰他的功勞,賜他的子孫以方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炎帝將一塊被命名為方山的地方封給他的第九代孫雷,雷的子孫也就以地名為姓,姓方了。
這裡是東莞市厚街鎮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來到這裡。
方葵枝:從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這個地方,我們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後人,在福建莆田,從莆田一路發展,發展到第九代,來到這裡發展,現在發展到第三十代。
在廣東,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戶曉。而提起明朝著名愛國學者方孝儒,全國各地的方姓後裔都會驕傲的說,他是我們方姓人氏的榜樣。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國家大政,都要徵求他的意見。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詔書。因遭到憤然拒絕,而將方孝儒磔於市,並誅斬十族,死者多達870餘人。由於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稱正學先生。每年,方氏後人都會進行祭祖活動。來祭奠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們的祖先從河南到福建,從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們就叫河田,不要忘記河南和福建兩個地方,不要忘記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經開始了南遷的步伐,進入福建、廣東等地區。明清時期,方氏家族日漸昌盛。方氏後人憑藉著自己的勇敢與勤勞,日漸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書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築。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這位方老先生家裡面,現在是幾代人?四代同堂。這位是您的?媽媽。您的老母親。今年多大歲數啊?九十七歲了。您今年多大歲數了?七十七歲。
其實,不僅是河田村的方姓來自於福建,臺灣的方姓也多半是從福建遷移而至的。方姓入臺時間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為頭幾批開墾臺灣的先民登上寶島的。方姓是臺灣第49大姓,他們遍佈於全省各個角落。其中臺南的方姓最多,嘉義、臺北兩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聞名於海峽兩岸的方氏名人不勝列舉。在方孝儒之前,還有宋代與水泊梁山宋江齊名的南方農民起義領袖方臘。他為中國反封建歷史書寫了不滅的功績。近現代還有著名革命家、軍事家方誌敏。從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氣概聞名於世。從始祖......餘下全文>>
謝姓氏的由來
關於謝字
謝:原是射箭的符號。
謝姓人的謝字來源於拉弓射箭的“射”,這是早已被古代文字學家證明了的事實;謝姓人的祖先既是弓箭的發明者,又是最會使用這種武器的人,以致使數千年後的子孫們,仍把這一功德冠於名字前,當做自己的家族徽記。可以想象,在人類的洪荒時代,野獸出沒,與人為伍,極大地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古人們為了生存,使用原始的石塊和木棒與之搏鬥,但又往往於事無補。在偶然的機會裡,一些好事者發現,利用柔韌的樹皮拴住彎曲的樹枝,用力拉扯可產生強大的彈性,用以彈擊細棒可以射出很遠,甚至可以殺死猛獸。於是便相互傳授,不斷改進,這樣便有了最早的弓箭。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朔縣峙峪村的人類遺址中,發現一枚箭鏃,經測定,大約製造於2.8萬年前。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箭鏃,說明當時人們已知在弓箭上裝上鏃頭以提高射殺能力,使用的已不再是最原始的弓箭。他們發明弓箭的歷史肯定遠遠超過這個時代。
“謝”就是這樣奇妙的一個象形文字。得知了它產生的歷史後您會發現,它的幾筆幾劃中積澱著厚重的文化,同時也潛藏著動人的故事。
謝字最初是指彎弓射箭的行為,後來便成了這部分人的姓。經過數千年的滄海桑田與風雲變幻,謝字除作為姓氏使用以外,又被賦予許多新的含義。
首先,謝字有辭去官職之義。《說文解字》說:“謝,辭去也,從言,射聲。處《玉篇·言部》也說:“謝,辭也,去也。”在《禮記·曲禮》上篇中,說當官的年近七十就要辭官歸田,“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仗”。這是謝字作辭官之義的最早記載。
謝字又有拒絕、謝絕、杜門謝客之義。《字彙·言部》解釋說:“謝,辭也,絕也。”關於這種用法,《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春秋戰國時,秦國為了在晉國安插勢力,曾把流亡在楚國的晉公子重耳迎人秦國,後又把晉懷公子圉的妻子賞賜給他,“重耳初謝,後乃受”。重耳就是後來著名的晉文公。
謝字還有辭別、離開之義。《廣雅·釋詁二》:“謝,去也。”古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這樣兩句:“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意思是說,過去初陽(十月為陽)的時候,我離開孃家嫁到您家。這裡的謝字就是辭別離開之義。
謝字又有除去之義。在辛棄疾《浣溪沙·偕杜叔高吳子似宿山寺戲作二首》詞之二中,就使用了這一意思。其中的三句是:“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謝字又作消逝、凋落解。《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王逸注:“謝,去也。”現代人也有這種用法,如朱自清《匆匆》:“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便是突出的例子。
謝字還有告訴的意思。《集韻·榪韻》:“謝,告也。”《篇海類編·言部》:“以辭相告曰謝。”使用這種意思的例子,如《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有廝養卒謝其舍中曰:‘吾為公說燕,與趙王載歸。
一不過,這只是古代的用法,現在早已被“告訴”一詞取代了。
謝字也有問或問候之義。《漢書·李廣傳》顏師古注:“謝,以辭相問也。”其用法如《樂府歌辭·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這裡的謝,就是問的意思。
謝字現在最常見的用法,是表示感謝、酬謝、答謝之義。
第二層意思,用法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他前日進了學,我來賀他,他謝了我二十四兩銀子”,便是此義;第三層意思,事例如《新唐書·李光弼傳》:“萬有一不捷,當自刎以謝天下”,也是說的報答之義。
除以上所述外,謝字還有道歉、認錯、表示慚愧之義。《正文通·言部》說:“謝,自以為過曰謝。”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謝,猶慚也。”屬於前一種含義的例子如柳宗元《駁復仇議》:“執事者宜有慚色,將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後一種例子如唐玄宗詩《送張說巡邊》:“茂先慚博物......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