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的佛教文化?
佛教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與人種和土地這些物質要素同樣重要的精神要素。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發展史,民族文化的徹底摧毀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設館授徒,把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傳與社會。公元一世紀,“慈悲普度”的釋教佛法東傳,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中國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黃帝開創的,因此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實際上黃帝也是中國道家思想(“黃老之學”)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響,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朝聞道,夕死可矣”。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周易》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其中的預測學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禪宗思想對知識份子潛移默化,影響巨大。由於很多人對於我學習佛文化產生了一些誤會,認為是迷信,是過時,是封建,是糟粕,那麼就在這裡簡單總結一點佛文化的知識,希望那些對我產生誤會的同學們可以明瞭,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為什麼會成為中華民族的根,為什麼是每一個人必須去學習去了解的。學習佛文化需要那顆發自內心真誠的心,在這裡,為了解釋清楚誤會,就不過多的從心的角度闡釋佛教,而著力於從表象上解釋佛教,還有從佛教與科學的角度解釋佛教,希望看完文章的同學不會再產生誤會,而以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去看待別人為什麼學習佛教文化。一談到佛教,許多人會聯想到:去寺廟遊玩,據說燒炷大香可保佑財源廣進、官運亨通;到廟裡點長明燈、萬佛燈,據說可以保佑升官發財、福慧增長;念念經、拜拜懺、打打齋,據說可以消災延壽、拔除業障;甚至見到街頭流竄著“和尚”打扮的騙子,拿著化緣簿或護身符攔著向行人要錢,或者拿著八卦、籤筒幫人算命、看相……很大一部分社會人士認為這就是佛教。那麼佛教究竟是什麼呢?「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大家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撥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裡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裡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裡。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黎」。阿闍黎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裡才有,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再從佛教道......餘下全文>>
什麼是佛文化
佛是覺的意思,文化是文而化之的意思,連起來就是以佛覺悟的方法教導眾生化迷為悟、化惡為善、化凡為聖,這就是佛文化。
佛教文化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佛教文化,佛經,浩如煙海!,簡單的說就是:真誠 清淨 平等 正覺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隨緣 唸佛。,,佛教講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什麼是西藏佛教文化?
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三大系統(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之一,自稱“佛教”或“內道”,清代以來漢文文獻中又稱之為“喇嘛教”。
藏傳佛教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藏族地區形成和經藏族地區傳播並影響其他地區(如蒙古、錫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語傳播的佛教,如蒙古、納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語言或文字,但講授、辯理、唸誦和寫作仍用藏語和藏文,故又稱“藏語系佛教”。
藏語系佛教始於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分別帶去了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和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經。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10世紀後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此後的300多年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隨著佛教在西藏的發展,上層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權,最後形成了獨特的、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築布達拉宮,源於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公主建的宮室,但建成現在的規模,是到17世紀才完成。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佛教在西藏發展的歷史分兩個歷史階段,藏文史籍一般稱“前弘期”和“後弘期”。7世紀中葉到9世紀中葉約2百年為前弘期。這一時期,佛教在吐蕃還是一種外來宗教,它在與當地原有的苯教不斷鬥爭中發展起來,其間曾一度佔優勢。赤松德贊(755一797在位)時從印度迎來寂護和蓮花生兩大師,建立桑耶寺和僧團組織。期間,在印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之間曾引發一場爭論(792—794),最終印傳佛教在贊普的支援下得以取勝。赤祖德贊(815一838在位)時,又委僧人為大相,並規定七戶養僧一人常制等,佛教得到進一步發展。他的繼任者贊普達瑪期間,佛教遭受嚴重打擊,但其後約百年,衛藏地區的佛教仍不絕如縷。
10世紀,佛教逐漸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將戒律傳回衛藏地區。同時有一些人去印度求法,其中最有成績的是仁欽桑波(rin-chen-bzang-bo,958—1055),譯出以密宗為主的不少顯密經典。又從印度迎請阿底峽進藏,主要傳授顯宗教理,兼及密宗。這樣,佛教逐漸在吐蕃復興,並發展成獨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傳佛教,而且從11世紀開始陸續形成各種支派,到15世紀初格魯派的形成,藏傳佛教的派別分支才最終定型。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後期的格魯派等。格魯派興起後,噶當派則併入格魯派而不單獨存在。藏傳佛教的派別差異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於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異於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張的教義不同而分派。其派別差異是因不同師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據不同經典和對經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內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眾多派別。這是藏傳佛教的又一特點。
藏傳佛教教義特徵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並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傳承各異、儀軌複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別於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顯宗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四宗中以中觀為最發達。龍樹一系的論典以“正理聚六論”為中心,經過宗喀巴的倡導,中觀應成派月稱所著的《入中論》最受推崇,成為中觀論著的代表作。《現觀莊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別。藏傳顯宗教理的傳授與探討特別注重口頭的立宗辯論,辯論時嚴格按照因明學的“應成論式”的規矩進行,辨析精細入微,為其他各系佛學少有。藏傳密宗一般......餘下全文>>
社會對佛佛教文化與看法應該是什麼
學誠法師:佛教是什麼?用最簡單而本質的話語來形容,便是“生命的良藥”。如果人的身體沒有病痛,我們不需要去求醫問藥;同樣地,如果人類的精神沒有痛苦、心靈沒有迷茫,歷史的程序中沒有不斷重複上演的悲劇,佛教對於人類便失去了意義。釋迦牟尼佛從太子的身份轉而去修道證悟,其因緣正來自於四門出遊時看到的老、病、死苦。正是人類普遍而難以解決的痛苦催生了佛教,從佛陀到後來歷代的高僧大德,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覺悟生命的真相,以智慧的觀照、無我的慈悲來超越世間的痛苦,並幫助所有人從根本上去認識和解脫痛苦。只要人類尚未到達徹底止息痛苦的那一天,佛教及其踐行者就會像燈火一樣代代相傳。
生命的痛苦相狀及原因既有其普遍性、共通性(佛教的四聖諦認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自我執著及由此引發的貪嗔痴煩惱,由煩惱而造業,由業力而引發更大的煩惱,如此輾轉輪迴),又有個體差異、民族差異、文化差異、地域差異、時代差異。本質上“一味”的佛法又會因時空因緣的變遷,在不斷被傳播、闡釋和體證的過程中,衍生出各具文化屬性和時代特徵的多種樣貌。比如中國佛教的三大語系、八大宗派,都是印度佛教在豐富多元的中國文化背景下充分互動、融合與演化的結果。反過來,佛教思想又不斷更新、改造和豐富著中國的本土文化,在每一次歷史的轉折時期,佛教都成為一些先覺者反思既有文化、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寶庫與靈感源泉。
佛教從東漢傳入中國以後,首先面臨的是如何與本土文化相融合、被本土文化價值體系容納的問題。從漢代黃老之學,到魏晉玄學,佛教的傳譯者巧妙地將佛教思想融入中國哲學的名言體系,不僅順暢地解決了“落地生根”的問題,而且為中國思想傳統輸入了超越和來世的價值性向,在漢代經學儒術已不足以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的時候,佛教的到來助推了思辨活躍的學術風氣,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史稱“格義”的譯經手法(借用道家詞彙譯解佛經),不僅能夠迅速適應本土文化,而且起到了令人容易生信的作用;而東晉時般若學的發達,實則與玄學盛行的思想背景有關。
中國佛教真正實現本土化是在唐代,其理論標誌是禪宗經典《六祖壇經》的出現,而在制度方面則是由“馬祖開叢林,百丈立清規”帶來的叢林制度。經過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代的長期教證積澱,佛教思想的主要核心理論,如般若、中觀、唯識,佛教修證的一般方式,如戒定慧、聞思修,不僅更為系統完整地顯示出佛教教義的本來面目,而且更加深入地內化於中國本土文化體系之中。唐代的八宗並弘,是中國的祖師大德對於大乘佛法的創造性理解與總結,其依據不僅是對佛法理論的融會貫通,更有祖師們深厚的修證功夫和深刻的生命體驗。這些宗派綜合了南北朝各家學派的思想成果,提出“五時八教”、“五教十宗”、“三教三宗”、“聖淨二門”等判教方法,開創了各具特色、完整系統的修學體系。比如天台宗的六即行位說,華嚴宗的六相十玄門,禪宗對心性的重視和體證,不僅對印度佛教是一種創造性發展,而且深深影響了中國本土文化的思想結構,為中華文化賦予了中道圓融的世界觀和以心性為本的認識論。至此,中國佛教從藉助黃老、會通玄學等與主流文化的適應磨合中脫穎而出,建立起富於鮮明本土特色的宗派佛教。
禪宗即心即佛的當下覺悟,“不離世間覺”的修行方式,既是對印度佛教的一種提純、簡化,也是對中國平民文化的呼應和迴歸,以至錢穆有這樣的評價:“禪宗教理,與馬丁路德之宗教改革,其態度路徑,正有相似處”。因其徹底的本土化,故禪宗思想深入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僅是對漢傳佛教的創造性發展,而且對後來的中國學術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宋明理學即是對禪宗心性論借鑑融合的結果,......餘下全文>>
佛教是什麼?其精髓是什麼?
一、首先說說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覺者的意思。覺有四種: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即佛證道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不覺是迷惑顛倒,象迷路的人一樣,不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連自己迷路這件事也迷了;始覺是迷路的人覺悟到自己迷路了,開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覺又稱如來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擁有了本地風光。所謂諸佛菩薩倒駕慈航,廣度眾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來讓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讓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說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條路或交通工具,萬法歸一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學佛就是學佛的覺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確方向,必須行動,所以佛法特別注重實證(實踐)。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動,“猶如數他寶,自無半分錢”。 關於這一點,明代高僧、淨土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有非常精彩的開示,他說:“可嘆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進入取寶; 又有一類人,雖也讀過佛經,但只是為了採摘佛經中的優美辭句,來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或用於寫作,助長文章的筆勢,這些人可說是進入寶山而不知取寶! 再有一類人,雖然對佛經的義理進行討論,或對人講演,但只是憑膚淺的認識對著佛經釋字銷文,或妄自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可說是把取到的寶物當作玩品鑑賞,有時抱在懷中,有時拿在手裡,然後又把寶物丟棄了。”(編者特別提示:看看我屬於哪一種人?)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 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 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裡。 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 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有什麼聯絡?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現在很難考定。據說在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國(原居中國北方的一個強盛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國家) 的使者伊存到了當時中國的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記載。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勢必會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衝突,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從衝突,逐漸相容到相互補充三個階段來闡述。在這個過程中,許許多多的僧人和歷代統治階級都起了主要作用。 第一個階段,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互衝突。依據歷史記載的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勢必會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衝突,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從衝突,逐漸相容到相互補充三個階段來闡述。在這個過程中,許許多多的僧人和歷代統治階級都起了主要作用。佛教傳入時間看,在那個時候,儒教、道教以及許多傳統的宗教和文化體系都已經很完備了,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按照當時佛教的正統觀點,出家人是不應當禮敬君王,不需要孝養父母的,而這兩點總是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相背離的。但是,佛教堅持萬事都要忍耐、來世福今世修的教義。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廣大勞動人民來說,忍耐可以下世得福是非常具有誘惑的;對統治階級來說,佛教教義中的忍耐對維護封建統治是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的,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雖然堅持忠君思想,但有時候也堅持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以民為尊的思想。統治階級正是處於這樣的考慮從而開始認可佛教的,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開始宣傳佛教的皇帝是漢明帝,史載漢明帝於永平七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就是因為當時佛教理論在漢朝境內是不完備的,統治階級為了利用佛教維護封建統治,已經開始主動向佛教伸出了友誼之手。 第二個階段,佛教開始與傳統的文化相容。從漢明帝到北魏之前,佛教雖然在當時的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其許多觀點始終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悖的,這些差異長期為人們爭論不休。到了北魏時期,統治階級為了使佛教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開始鼓勵佛教首腦人物對佛教的相關正統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悖的觀點進行改進,以使兩者達到統一,例如,在這個時期,第一次解決了與儒教相沖突的忠君、行孝的觀點。在以後的歷代統治階級中,為了鞏固封建統治,不斷地適時地對相關的佛教觀點進行了一些有利於統治階級的改動,而且在這個階段,形成了一些以前沒有的戒條戒律。到了唐朝,並從唐朝開始,佛教的對外交流增多了,大量的優秀僧人把從外面傳譯進來的金文與佛教文化本土話,使得佛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更進一步地融合了。後來到了梁武帝時期,雖然道教,儒教,佛教之間進行過激烈的爭論,但是這絲毫沒有阻擋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腳步。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增進了它們之間的聯絡。 第三個階段,佛教與傳統文化互為補充,逐漸形成了中國本土化的佛教。通過佛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日益加深,佛教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佛教也藉助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從此,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成了人們日常文化不可缺的部分。(待續)
麻煩採納,謝謝!
佛教文化:什麼叫做如來
淨空法師---佛的十個稱號(名號)解釋。
出自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十個稱號,在佛家說是諸佛的通號,這十個稱號顯示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成了佛這是證果,智慧德能無量無邊,也是稱讚宣說不盡。佛將果地上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歸納十大類,用這十個稱號來表示。這十個稱號,我們略略的說一說。“一切智成就”是佛的別號,一切智慧成就了。從“如來”往下這十個是通號,每一尊佛都有這十個名號,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要曉得,不要產生誤會。因為有很多人說是佛,哪個佛最大?如來佛最大。這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小說看多了,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每一尊佛都稱如來,所以如來是通號。
‘如來’怎麼講法?最簡單一個說法,今佛如古佛之再來,所以叫如來。佛佛道同,成了佛樣樣都平等,完全相同。菩薩跟菩薩不見得相同,不會完全相同,佛跟佛是完全相同,所以說是今佛就如古佛再來。那個意思要說深一點,《金剛經》上有一個解釋,‘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個解釋好。諸法如義,這個如是什麼?如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諸法跟真如本性統統相應,這叫如來,這個意思說得非常非常的圓滿,從理上講。說如古佛之再來是從事上講;其餘意思還很多,我們就省略了。
“應供”,供是供養。佛是一切人中,真實究竟圓滿的善人,究竟圓滿大智慧、大德能之人,是我們的好榜樣、好老師,應當接受我們供養;我們供養他,這有福報。所以應供,應當接受人天的供養。
第三個通號,“正遍知”。知是無所不知,遍是普遍,沒有一樣他不知道。不但遍知,而且正確的遍知,他所知道的沒有絲毫錯誤。佛所講的一切經法,哪裡會有錯誤?如果要有錯誤,大概都是被後人依自己的意思改動,那就產生錯誤了。所以經典流傳到今天,幾千年來通過翻譯,古時候手抄本難免沒有抄錯的字,難免沒有漏脫的句子,我們現在從事這個工作都知道,很困難的事情。縱然發現到經典裡面這個字可能不太對,有錯誤,這個地方有問題,決定不能改動。如果你發現了,可以注在旁邊,用小注注在旁邊,原文不能更動。什麼道理?我覺得這裡不對我改一下,你覺得那裡不對也改一下,那好了,再過個幾十年,這個經典面目全非,簡直就不能讀了。所以縱然有錯誤,不可以改,註明。古來大德這個樣子就做得很好,他們發現有錯字,這個字可能是什麼樣的字,或者應當做什麼樣的字,他注在旁邊,不改動本文,使原來的面目永遠保持下去,利益後學。這是對歷史、對眾生負責任的作法,我們應當要學習。這是正遍知。
世間人一般宗教徒讚美上帝全知全能,正遍知就是全知全能。實在講,上帝並不是全知全能,佛才是全知全能。佛是誰?佛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是真正的全知全能。因為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心性變現出來的,它哪有不知、哪有不能?所以這是很合理的說法。如果我們自己心性完全透露出來了,完全顯示出來了,對於整個的宇宙過去、未來,確確實實是正遍知,這不是假的。
“明行足”,足是圓滿,明是代表智慧,行是代表修學;兩樣都圓滿,這是用佛法名詞來講,性修圓滿。明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性德;行是修德。沒有圓滿的時候稱菩薩,圓滿就稱佛。也可以看作解行的圓滿,明是解,行是修行,解行的圓滿。
“善逝”,這一句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無住涅盤’。無住涅盤確實是善逝,為什麼?他這個善,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才叫善。凡夫住生死,不善;死了再投胎,不善。二乘住涅盤,也不善,墮無為坑,不起作用。佛與大菩薩,善,生死、涅盤兩邊不住,這才真正叫善逝。不住涅盤,所以他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不住生死,雖度眾......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