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姓起源?
姚姓的來歷
姚氏的來源有三:
1、出自媯姓。相傳五帝之一的舜有生於若水,居於地丘的後代,因生在姚墟,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又相傳舜在當帝之前,四嶽曾向帝堯推薦過陶唐氏,舜繼承王位後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武王滅商後,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武王把他的大女兒嫁給媯滿,並且封他於陳。傳至年仲敬氏時因避王莽亂居於吳郡,改姓為媯。傳五世後,復改為姚姓。
2、出自子姓。據路史記載,春秋時有姚國,為商族的後代,他的子孫便以國為氏,稱位姚氏。
3、他族改為姚姓。據有關史料所載,西晉時有羌族首領姚戈重,本是漢時西羌燒當氏的後人,他們自稱是帝舜的後代,故而改姓姚。
姚姓分佈
姚氏的發源地大致有兩處,即江蘇蘇州和今甘肅隴西一帶。早期由於家族勢力不足。所以發展繁衍的較為緩慢,從晉代開始,姚氏因有來自甘肅隴西一帶的羌族首領姚戈仲後裔及所帶來的部眾作為姚氏的加入而壯大起來。也就是說,今天姚氏的中國人,大多數是來自這兩支。這兩支姚氏後來不斷繁衍播遷,唐代以前就已經成為今浙江吳興及甘肅隴州一帶的望族。後來吳興吳康有一支姚氏分遷於陝郡,至隋時發展成為當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後姚氏的繁衍更加廣泛,已遍及我國的大江南北。其中以浙江、江蘇、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廣東、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姚氏遷播最盛。四川、雲南的姚姓大多時由甘肅或陝西河南境內遷播而去的。其中雲南的姚安、大姚等縣的姚姓最多,所以在唐武德四年因此而設姚州。姚氏入閩是從唐朝開始的。據史書記載,陳元光入閩開漳州時,就有姚氏相佐。其後,又有姚氏從福建遷入廣東等地。
郡望堂號
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置郡,治所在烏程。相當於今天的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等地。
南安郡:東漢中平五年分漢陽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肅隴西渭水東岸,相當於今天的甘肅隴西縣東部以及定西、武山等縣。隋初廢。
堂號:
聖仁堂:舜帝是至仁聖明的帝王。
姚姓又以郡望“吳興”和“南安”作為他們的堂號。
姚姓家族專用楹聯
姚姓家族常用以下2位族中名人嵌作楹聯,以事彰揚。並表明為正宗姚姓之後。
學閎兩漢(姚燧)。
書撰樑陳(姚思廉)。
歷史名人
姚範: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姚鼐:姚範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為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子少師。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巨集大工作。
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他作嚮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密祕吩咐鄉親撤橋,斷其後路。倭寇中計,遂為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事後,被鄉人尊為英雄。
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為今天的陝西西安市人。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涉經史,育才辯,武后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為政清廉,......餘下全文>>
姚姓起源
姚(yáo)姓源出有:
源流一
上古八大姓傳承
源於舜帝姚重華,源於姚姓和媯姓,舜帝以姚為姓。舜在當帝之前,四嶽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帝為了考察舜,讓他居住在媯河邊,他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即改以媯為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記載,五帝之一的舜因生在姚地,後世子孫便以居地為姓氏,稱姚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姚氏正宗。《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前文已述,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這就是溈汭的名稱來歷,所以媯姚二姓為同宗,曾經互用,舜帝為了加強子女間的團結,讓姚姓子女曾經改為媯姓,讓媯姓子女曾經改為姚姓,部分子女有改回本姓姚姓,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後來有改回姚氏,部分沒有改回來,便發展出其他姓。武王滅商後,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武王把他的大女兒嫁給媯滿,並且封他於陳(今河南淮陽)地,為陳姓和胡姓的由來。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後來有改回姚氏,部分沒有改回來,便發展出其他姓——《唐書·宰相世系》言,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後代胡公媯滿封於陳,至陳敬仲(陳完)仕齊,又改為田氏。王莽封田豐為代眭侯奉祀舜帝,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徙居吳興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姓至舜帝嫡裔69世嫡長孫西漢諫議大夫舜帝奉祀官姚平奠定吳興姚氏基業,舜帝血脈已繁衍至一百四十幾代,上述以《中華姓氏舜裔嫡系宗譜考略》為證[1]。自黃帝至舜、禹,雖然姓不同,以彰明德。因舜帝生於姚地而姓姚,其子商均生於媯汭而姓媯,《堯典》記,舜“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舜的後裔姚姓亦因祖德受到尊重,姚姓後裔分媯、舜、虞、陳、胡、王、孫、田、袁,車、陸等60姓,先後有60 世受封諸侯國君,計享位達1974年之久,著名的如夏禹時封為虞侯的虞思和周武王時封為陳侯的胡公滿。傳到漢代,姚姓已繁衍為中原大姓族之一。姚姓是中華姓氏中歷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自始祖舜帝肇始至今,已傳至130餘世。最初,因舜帝居姚地,有子孫以姚為姓,舜帝登帝位後,仁德榮耀,有子孫以帝名舜為姓,禹封皇舜長子商均於虞,至始祖33世孫媯滿封於陳,官拜陶正,諡胡公,其子孫或以國號陳稱姓,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或以諡號胡稱姓,或以尊諱滿稱姓,演變至漢朝,姚氏衍生出:媯、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等六十種,繁姓同根,異氏同脈。在中華姓氏中,媯、姚、田、陳、胡五姓同根源,其血緣先祖是舜帝姚氏。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經過多次改姓:從姚姓改為媯氏,再改為陳氏,再改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沒有改回,便繼續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為王姓。中國官方史書《唐書·宰相世系》言,舜後代胡公媯滿封於陳,至陳敬仲(陳完)仕齊,又改為田氏。齊王田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姓為王氏,其後代即漢代王莽,西漢帝國皇太后王政君一族,此為王姓的一大源流。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8王,為秦所滅,其子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王莽封自己祖先的本姓姚姓同族田豐為代眭侯,後來豐之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氏。前文已述,舜帝本為姚姓,因居媯汭而得媯姓。改姓的本姓是姚氏的族人後來有改回姚氏:陳國自媯滿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479年陳國滅亡,共傳24王,歷566年。周敬王姬丐41年,陳國終於被楚國......餘下全文>>
百家姓中的姚的來歷
百家姓中的姚的來歷: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不是氏,據《說文解字》所載,虞舜居姚墟,因以為姓。姚墟在今河南省濮縣南。古時只有女字旁的姓可稱謂姓,餘者則為氏。姚姓是女子旁,也就是正宗的姓,而不是氏。姚姓中的姚字,以女字與兆字組成。古代氏族的圖騰為氏族的族徽。姚姓圖騰中兆者為桃,炎帝氏夸父支以猴(舉父)為圖騰,以桃木為鄧木,以桃棓為權杖,在桃林塞(靈寶)步天逐日,以陽平為桃都,以大桃木為日晷[gui]天杆。天杆日影執行作S形,即兆的兒,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記作X符,與兒合交作兆。桃都即姚虛,相傳帝舜生於姚虛,得姚姓,實是夸父氏女系祖先的姓。虛是實之反,由於年代久遠沒落為墟,姚墟時為母系姚姓久居之廢墟,也為今姚姓起源之地。《說文》載:“姚,虞舜居姚虛,因以為姓。從女,兆聲。或以為姚,嬈也”。《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姚,姓。虞舜生於姚虛,因以為姓”。《通志.氏族略》載,“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於姚虛,故因生以為姚,後世亦有以為氏者”。
安徽蕪湖姚氏起源於哪個民族
姚姓與姬姓、媙姓等二十個古姓均起源於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古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華)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姚姓在全國的分佈如今主要集中於浙江、安徽、廣東、江蘇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國百家姓氏排行第51位。 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先秦時期,姚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河南、山東地區 。秦漢兩晉時,姚姓正支遷吳興郡,其餘遷到北方各地、東南各省,西北羌族姚姓的興起和進入中原,大大擴增了姚姓人群的數量,同時甘肅洮水地區的姚姓南下四川和西南地區。唐朝的兩次南下移民東南,姚姓開始進入福建和廣東。明初姚姓進入臺灣。宋朝時期,姚姓大約有32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1%,排在大姓的第五十六位。姚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佔全國姚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北、浙江、陝西、江蘇,這四省姚姓大約佔全國姚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佈於四川、山西、廣西、安徽、河南、江西六省。當時的河北、江浙、陝西是姚姓的三大聚集中心。明朝時期,姚姓大約有5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62%,為明朝第33大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蘇,這二省姚姓大約佔姚姓總人口的48%,其次分佈於廣東、江西、安徽、山西四省。浙江為姚姓第一大省,大約佔姚姓總人口的33%。宋元明期間600餘年,姚姓人口主要向東南遷移。姚姓人口的重心由北向東南漂移,浙蘇贛皖是姚姓的密集地區。
百家姓對聯姓氏對聯:姚姓對聯及姚姓來歷
姚姓來歷: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不是氏,據《說文解字》所載,虞舜居姚墟,因以為姓。姚墟在今河南省濮縣東南徐鎮。
姚姓對聯:弘文學士(姚思廉),陸墓家傳(姚棲雲)。爵封樑國(姚崇),派衍桐城(姚鼎)。學閎兩漢(姚燧),書撰樑陳(姚思廉)。寨主子終諧貴婦(姚雄),刺史女得偶相公(姚崇)。
“姚”是什麼時候成為一個姓的,它的起源以及古義是什麼?
姚姓因其桃圖騰而得姓。“兆”者為“桃”,相傳夸父以桃木為權杖,以陽平為桃郡,以大桃木為日晷(rì guǐ)天竿,在桃林塞(今河南西部靈寶)追趕太陽,這就是“夸父逐日”的故事 相傳,虞舜居姚墟,因以為姓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39721.htm
姚字有什麼來源,有哪些有名的人也姓姚
百家姓中的姚的來歷:姚姓是中國最早的姓不是氏,據《說文解字》所載,虞舜居姚墟,因以為姓。姚墟在今河南省濮縣南。古時只有女字旁的姓可稱謂姓,餘者則為氏。姚姓是女子旁,也就是正宗的姓,而不是氏。姚姓中的姚字,以女字與兆字組成。古代氏族的圖騰為氏族的族徽。姚姓圖騰中兆者為桃,炎帝氏夸父支以猴(舉父)為圖騰,以桃木為鄧木,以桃棓為權杖,在桃林塞(靈寶)步天逐日,以陽平為桃都,以大桃木為日晷[gui]天杆。天杆日影執行作S形,即兆的兒,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記作X符,與兒合交作兆。桃都即姚虛,相傳帝舜生於姚虛,得姚姓,實是夸父氏女系祖先的姓。虛是實之反,由於年代久遠沒落為墟,姚墟時為母系姚姓久居之廢墟,也為今姚姓起源之地。《說文》載:“姚,虞舜居姚虛,因以為姓。從女,兆聲。或以為姚,嬈也”。《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姚,姓。虞舜生於姚虛,因以為姓”。《通志.氏族略》載,“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於姚虛,故因生以為姚,後世亦有以為氏者”。
最近看到了上古八大姓氏,之一有姚姓,請問其它的是啥?有沒有排名!越詳細越好!!!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姚、嬴、姒、妘、媯、姞。
另一說:姬、姜、姚、嬴、姒、妘、媯、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