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和陰曆換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農曆和陽曆轉換有什麼規律啊?

沒有。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為一年,為曆法方便定為365天(稱為平年),捨去0.2骸22天,捨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為0.9688天,將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這一年為366天(稱為閏年,即:2月份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個閏年,所以逢百年時,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為閏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農曆則是以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即:平均29天12小時44分)為一個月,12個月算一年,為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月年,閏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個閏月年。一般情況19年陽曆和陰曆(19被數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贊助廣告

日期裡的農曆公曆陰曆陽曆怎麼換算?

百度一下 太複雜了 自己研究

公曆和農曆是如何換算的?

每月初一叫做朔,最後一日叫做晦。農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後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並不在同一天。農曆的基礎是「迴歸年」和「朔望月」。「迴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贊助廣告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迴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為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曆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但中國的農曆和西藏的農曆以及韓國的農曆計算方法不一樣,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陰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為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為初一,以月望為十五(大月為十六日),以月晦為二十 九日(大月為三十日)。然而目前記時通常用陽曆日期表達,如欲將陽曆日期換算成陰曆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曆幾日?翻開萬年曆6月10日是陰曆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曆日期:

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

則:陰曆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

(注:式中Q、R、n均為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則:5月7日的陰曆日期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餘數27即是陰曆二十七日。

農曆轉換成公曆的計算公式?

因為公曆(現在用的是格里曆,以前還曾用儒列歷)和中國農曆都不是嚴格按一個公式計算得到的,所以兩個曆法沒有直接的公式。

試圖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而不利用許多像萬年曆一樣的資料(儘管可以簡化),就達到公農曆轉換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能見到的所有公農曆轉換的軟體,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歷法資料。

這些資料之中,最重要的是農曆的每月天數。因為農曆是陰陽曆,陰曆部分(按月相編的部分)決定月日,陽曆部分(按太陽高度編的部分)就是節氣。節氣基本上是與公曆直接對應的,可以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週期與地球公轉的關係相對複雜,一般都需要天文觀測資料授時,所以農曆每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沒有簡單的公式。

至於公曆和農曆的置閏,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並不困難。

如果只是天文資料,其實都還是可以算的——因為天文週期十分穩定,我們只要嚴格地按天文週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還有更為麻煩的一點,就是公曆和農曆這些曆法,並不是完全嚴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實際週期進行的,還有許多人為的因素。最著名的就是羅馬皇帝幾次修改2、8等月份長短,以及儒列歷中因計算不準確而人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中國農曆也有因為古代天文觀測不準確造成的政府頒佈的歷法與天象不吻合的(我們不能苛求古人觀測的精度)。所以這兩部曆法都是與一個時期社會有關的東西,也就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了。

excel如何農曆轉換陽曆公式

比如今天是2010年9月2日,用以下公式就可以得出農曆七月二十四:

雖然在遇到閏月時,顯示結果有點差強人意,如下圖中,2010年2月9日的農曆應是十二月二十六,但因為那年有個閏五月,就無辜多出來一個月了。不過總比編程式碼要快捷多了吧,而且閏月也不是天天有。

假如把公式改成:=MID("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MOD(TEXT(A2,"[$-130000]e")-4,10)+1,1)&MID("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MOD(TEXT(A2,"[$-130000]e")-4,12)+1,1)&"年"&TEXT(A2,"[$-130000][DBNum1]m月")&TEXT(A2,IF(--TEXT(A2,"[$-130000]d")=10,"初十",IF(--TEXT(A2,"[$-130000]d")>10,"[$-130000][DBNum1]d","初[$-130000][DBNum1]d"))),那就更像農曆表示法了,不過因為農曆每年開始日期都不一樣,所以函式很難達到十分精確的結果,只能是將就著用。

請問知道陽曆怎麼計算陰曆

1、沒有計算方法,只能一天一天排下來。因為農曆不象陽曆那樣固定一年大月就是1、3、5、7、8、10、12等12個月,它經常會出現潤月,而這個潤月又不是固定的,所以沒有計算方法

2、黃帝內經中的月份是農曆三海

3、現行陽曆即格里曆,又譯國瑞歷、額我略曆、格列高利曆、格里高利曆,稱公元。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裡利烏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曆制定的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

在EXCEL中怎樣把公曆轉換成農曆

Dim WeekName(7), MonthAdd(11), NongliData(99), TianGan(9), DiZhi(11), ShuXiang(11), DayName(30), MonName(12)

Dim curTime, curYear, curMonth, curDay, curWeekday

Dim GongliStr, WeekdayStr, NongliStr, NongliDayStr

Dim i, m, n, k, isEnd, bit, TheDate

Private Sub Form_Load()

'獲取當前系統時間

curTime = Now()

'星期名

WeekName(0) = " * "

WeekName(1) = "星期日"

WeekName(2) = "星期一"

WeekName(3) = "星期二"

WeekName(4) = "星期三"

WeekName(5) = "星期四"

WeekName(6) = "星期五"

WeekName(7) = "星期六"

'天干名稱

TianGan(0) = "甲"

TianGan(1) = "乙"

TianGan(2) = "丙"

TianGan(3) = "丁"

TianGan(4) = "戊"

TianGan(5) = "己"

TianGan(6) = "庚"

TianGan(7) = "辛"

TianGan(8) = "壬"

TianGan(9) = "癸"

'地支名稱

DiZhi(0) = "子"

DiZhi(1) = "醜"

DiZhi(2) = "寅"

DiZhi(3) = "卯"

DiZhi(4) = "辰"

DiZhi(5) = "巳"

DiZhi(6) = "午"

DiZhi(7) = "未"

DiZhi(8) = "申"

DiZhi(9) = "酉"

DiZhi(10) = "戌"

DiZhi(11) = "亥"

'屬相名稱

ShuXiang(0) = "鼠"

ShuXiang(1) = "牛"

ShuXiang(2) = "虎"

ShuXiang(3) = "兔"

ShuXiang(4) = "龍"

ShuXiang(5) = "蛇"

ShuXiang(6) = "馬"

ShuXiang(7) = "羊"

ShuXiang(8) = "猴"

ShuXiang(9) = "雞"

ShuXiang(10) = &q......餘下全文>>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通俗的講:陽曆就是日曆中講的幾月幾日。也就是上學上班等所按照的日曆。

陰曆就是平常講的幾月初幾,或者是算節氣或者傳統節日時所按照的日曆。

若要知道陽曆與陰曆的科學解釋,下面附上百科網址:

陽曆:baike.baidu.com/view/284.htm

陰曆:baike.baidu.com/view/23598.htm

求農曆公曆轉換演算法

程式設計不太懂

傳下來 口訣

乘五除四九加日

雙月間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具體的演算法你可網上找下資料 百度上很多的 我就不多累贅了的

農曆新曆怎樣換算

國曆換算為公曆

1.換算公式的匯出

公曆每年365.242 199074075 日 (簡化為365.2422日),而回歷每年為354.367074375日(簡化為354.36707日),所以回曆一年只相當354.36707/365.2422=0.970223或0.970224個公曆年。又回曆元年元旦定在公元622年7月16日,由於當時曆法在推算上的誤差,致當時的7月16日,按現代的公曆應改為7月19日,自公元某年元旦至該年7月19日已達200日.相200/365.2422=0.5476公曆年;又因到回曆二年元旦才達到0.970224個公曆年,故自回曆紀年元旦換算為公曆的算式即為:

(回曆紀年一1)× 0.970224+622.5476年

=所求公曆年月日……………………………………………………………………………(1)

或 回曆紀年 × 0.970224+621.5774年

=所求公曆年月日……………………………………………………………………………(2)

式中621.5774來自622.5476-0.970224。

如所求某一歷史事實不在回曆元旦時,可將事實經過本年的總日數化為回曆年,加人回曆紀年總數中即可。

然而上列公曆一年的總日數,實際上是一回歸年的實測數,因現用公曆每年的日數實為365.2425日,它與一回歸年的日數只能是基本相符,到公元四千多年後會再出現一日之差。

實際上在明萬曆十年九月十八日,回曆990年9月16日,公元1582年10月4日前(包括4日)的公曆稱儒略曆,儒略曆每年365.25日,它每年與一回歸年的差值遠大於格列高利曆即現代的公曆,大約歷128年就需多閏去一日,至萬曆十年已經多閏出十日了。因此,對於儒略曆時期的回、公兩歷換算,不能仍採用(l)、(2)兩式,而需依儒略曆的年實際日數將上列二式略加修正即可,結果如下:

(回曆紀年一l)× 0.9702+622.5393

= 所求公曆年月日……………………………………………………………………………(3)

回曆紀年 × 0.9702+621.5691

= 所求公曆年月日…………………………………………………………………………(4)

式中0.9702為354.36707/365.25所得結果,而0.5393則系公曆某年元旦至其7月16日的總日數197被365.25日除之所得,622.5393-0.9702= 621.5691。

現將兩種算式自回曆第52年起,每隔百年所算得的公曆年月日列人下表:

國曆換算為公曆

自表列計算結果得知,曆法不同不能用同一算式,否則誤差大大。萬曆十年前即已發現儒略曆的春分所在日期與實測結果相差較大,至萬曆十年已差十日,因此格列高利第十三就決心修改儒略曆,改革內容有兩點,其一,將公曆1582年10月4日之後一日原應為10月5日而改為10月15日,而星期序數不變,即該年10月4日為星期四,10月15日理應為星期一,實為星期五;其二,儒略曆每四年有一個閏年,四百年有百閏,格列高利曆仍保持儒歷四年一閏的傳統,但每四百年僅安排九十七個閏年,四百年中逢百年不閏,到第四百年加一個閏年[6]。儒歷與格歷的歲實分別為:

儒歷(365 ×300+366 ×00)÷ 400年=365.25日/年

格歷(365 × 303+366×97)÷ 400年=365.2425日/年而《明史·歷志》所載的回回宮分歷(太陽曆),一百二十八年閏三十一......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陽曆和陰曆的換算公式?
陽曆和陰曆的換算?
陽曆和陰曆換算?
陽曆和陰曆怎麼換算?
陽曆和陰曆的轉換?
陽曆和陰曆的轉換器?
生日陽曆和陰曆怎麼算?
陽曆和陰曆怎麼區分?
陽曆和陰曆哪個在前?
陽曆和陰曆今天是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