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韓信是什麼星座?
古人對韓信的評價?
司馬遷和司馬光評價韓信:
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餘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臣光曰: 世或以韓信首建大策,與高祖起漢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僕趙,脅燕,東擊齊而有之,南滅楚垓下,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觀其拒蒯徹之說,迎高祖於陳,豈有反心哉!良由失職怏怏,遂陷悖逆。夫以盧綰裡用舊恩,猶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請;豈非高祖亦有負於信哉?臣以為高祖用詐謀擒信於陳,言負則有之;雖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漢與楚相距滎陽,信滅齊,不還報而自王;其後漢追楚至固陵,與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當是之時,高祖固有取信之心,顧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復何恃哉!
譯文:一般人可能認為韓信是最早提出統一天下的偉大戰略的人,他和劉邦一起在漢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後,就和劉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奪取代國,打敗趙國,威脅燕國,乘勝向東攻擊並佔領了齊國,往南又在垓下消滅了楚國,漢朝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大抵說來都是韓信的功勞。看他拒絕蒯徹的遊說,在陳迎接劉邦,怎麼會有反叛的心呢?!實在是因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裡不快,才做出背叛謀反的行為。以盧綰不過是劉邦的鄰居這種故舊恩情,還能夠被封為燕王,而韓信卻只能夠以列侯的身份按時晉見國君;這難道不是劉邦也有虧待韓信的地方嗎?我認為漢高祖用欺詐詭謀在陳把韓信捉到京城,談到虧待韓信方面不能說沒有;不過,韓信也有過錯,從而導致了這個下場。當初,漢和楚在滎陽相對抗之時,韓信正好消滅了齊國,但他並不立即回輔劉邦,反而自請立為假齊王;後來,劉邦率漢軍追逐楚軍一直到固陵,跟韓信約好時間一起攻打楚軍,屆時韓信卻失約不到;當時,劉邦就有殺掉韓信的念頭了,不過是力量不夠,而不敢動手罷了。等到天下已經平定,韓信還有什麼可倚仗的呢?!
歷代學者論韓信
(宋)司馬光:“世或以韓信首建大策,與高祖起漢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而有之,南滅楚垓下,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資治通鑑》卷十二《漢紀》四
(宋)蘇軾:“(韓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壯圖,志吞六合,氣蓋萬夫”
(明)唐順之:“孔明之初見昭烈論三國,亦不能過。予故曰:淮陰者非特將略也。”
(明)王世貞:“淮陰之初說高帝也,高密(鄧禹)之初說光武也,武鄉(諸葛亮)之初說昭烈也,若懸券而責之,又若合券焉!噫,可謂才也已矣!”
(元)楊維楨:“韓信登壇之日,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此三秦還定之謀所以卒定韓信之手也。”
(明)董份:“觀信智略如此,真有掀揭天下之心,不但兵謀而已也,所以謂之‘人傑’。”
(明)李贄:“信與沛公初見,凡說項羽處,字字拿著沛公,沛公卒受其益。”
(清)王鳴盛:“觀信引兵法以自證其用兵之妙,且又著書三篇,序次諸家為三十五家,可見信平日學問本原。寄食受辱時,揣摩已久,其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皆本於平日學問,非以危事嘗試者。信書雖不傳,就本傳所載戰事考之,可見其純用權謀,所謂出奇設伏,變詐之兵也”。
(明)茅坤:“太史公傳淮陰,不詳其兵法所授,此失著處。”
(清)王志湉:“氣蓋世力拔山,見公束手,歌大風思猛士,為之傷懷。”
(清)徐經:“史公為淮陰惜,實不僅為淮陰惜。”
(明)茅坤:“予覽觀古兵家流,當......餘下全文>>
我發現很多古人都會忍常人不能忍的事情,比如韓信胯下之辱的忍,劉邦和勾踐的忍,古人為什麼這麼能忍?
因為形勢對自己不利,不忍怎麼辦,有時候太要強會危及自己的生存環境。譬如韓信,如果圖一時衝動把人殺了,結局會怎麼樣,秦時刑法嚴峻,就算僥倖不死,也會受到殘酷的刑法,最後流放。
第八十四籤古人韓信投軍
古人有滿腹奇才。而不得志。欲舉鉄雞而不得。後張良教之。投入漢高祖軍中。輔佐高祖。卒滅項羽。烏江自刎。此籤乃先難後易。求得此籤者。安分待時。能立一片善心。終必有貴人指引。發達榮華也。
財可得 病可醫 宅平安
行漸至 問謀望 當想像
蠶與畜 亦相宜 問六甲
亦可喜 貴人扶 終有望
哪個古人從別人胯下鑽過,最後功成名就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多多益善是寫哪個古人的?
多多益善是寫韓信
韓信 - 西漢初年軍事家、開國功臣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多多益善
【拼音】:duō duō yì shàn
【釋義】:益:更加。越多越好。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多多益善耳。”
古人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精闢。出處到底是哪裡。
上面呢是出處,後人給的評語! 韓信呢開始默默無聞,在跟劉邦混之前還和猛人項羽混過。結果由於項老大太猛了,所以沒混出個樣子來就走了投奔劉邦。 韓信和蕭何聊過之後感嘆到:真是人才啊,就推薦他去見劉邦。劉邦見是蕭何推薦的就想隨便讓韓信當個小頭目啥的。因為韓信為人比較高傲一點就沒接受,連夜走了。蕭何知道後趁著月光就去追韓信,結果又把追回來了。蕭何就親自去找劉邦說,老大,這個韓信是個帥才啊,可以讓他當主帥啊。結果劉邦就相信了蕭何,築壇敗將,讓韓信帶領下面那些小弟們。韓信也不負劉邦所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滅韓國,趙國......十面埋伏,而且還沒有失敗過! 後來就仗打完了,一切都好了,結果被從楚王整成淮陰侯了,最後劉邦出去玩,呂后趁著劉邦不在就起歹意了,說韓信謀反。就讓蕭何把韓信騙進宮去。結果韓信就這樣被整沒了。 所以韓信成功是靠蕭何的舉薦,韓信的死也有蕭何的責任!
成也是你敗也是你,那個古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為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漢高祖十年(215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準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訊息,有人向呂后告發韓信準備謀反。呂后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后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后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
古代墓裡古人屍體真存在嗎,如劉備關羽韓信武則天的墓,屍身或者骨頭現在還真存在嗎
沒死人算什麼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