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姓木的名人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歷史上有哪些木姓的名人?

歷史名人

1、木楹

宋代人,官浙東帥府參謀,百姓稱頌其德政。

2、木增

明代詩人。麗江土知府木青長子,萬曆二十六年(1558年)襲父職,被稱為“木天王”。有軍事、文學才幹,政治開明,維護祖國統一。在職20年間,多次出征,勢力西及邊疆,北達理塘。先後向進行輸軍餉及助陵工銀二萬餘兩,赴京陳言邊政大事,大力引進漢族及白族先進生產技術,辦作坊,開金銀銅礦,吸收漢藏的宗教與文化。被明朝視為滇南的屏藩,歷授雲南、廣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參政頭銜。愛好漢文化,工詩能文,善書法,著有《芝山雲過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龍、唐泰等分別為其詩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雲過集》六卷收入《四庫全書》。

贊助廣告

3、木待問

浙江省永嘉(今溫州市)人,字蘊之。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癸未科狀元。木待問少年時,曾從學於大儒鄭伯熊。中狀元后,累官太子詹事,煥章閣待制,禮部尚書,官至侍從。木待問為官素無望聞,為人卻自私刻薄,且忘恩負義。恩師鄭伯熊去世後,木待問擴建自家府宅,擅侵鄭家之地,師叔鄭伯英與之辨理,爭執中打了起來。木待問告官,並隨差人抓捕鄭伯英。伯英聞訊,扶老母迎出家門,木待問羞愧而退。宋孝宗鄙視木侍問的為人,曾問木姓起於何時?木待問答不上來。孝宗對其岳父大學者洪邁道:"被朕擢為狀元,而不知祖姓來源,卿宜勸之多讀書。"木待問長於寫詩,其《千里思》雲:“君行千里輕所歷,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離愁在憶。鴛鴦瓦上昏無色,鸚鵡杯中坐更積,燈前獨坐制君衣,淚溼剪刀裁不得。”

贊助廣告

木天駿

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遠,嘉熙年間進士,歷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時,闡明張栻(號南軒)理學,頗有成就。

4、木玉璋

1931年生,雲南省福貢縣人,傈僳族名 木玉璋作品:《人類的金色童年》錢傅增。1953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第一期軍政幹部訓練班。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副研究員,現離休反聘,研究傈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曾師從傅懋勳先生,參加了語言調查,民族識別,新傈僳文字方案的設計和推廣。主要論著有:"傈僳語語法綱要"、"談傈僳語詞頭a"、"傈僳族原始記憶方法和音節文字"、"傈僳族語言文字概況"、"傈僳語概況"、"傈僳漢詞典"、"傈僳語簡志"、"傈僳語中pat mo neil m、a色一詞的淺識"、"恆乍繃故事中的"沙尼"一詞及其姓氏"、"傈僳話語材料"、"汪忍波與傈僳音節文字"、"傈僳族語言文字研究概況"、"老傈僳文、新傈僳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傈僳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音檔傈僳語祿勸方言武定話"、"《藏緬語音詞彙》傈僳語"、"傈僳語數詞的構成和用法"、"傈僳族音節文字的研究及發掘清理工作"、"傈僳族音節文字中的歷法"、"傈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傈僳族音節文字文獻內容概述"、"傈僳族音節文字造字法特點簡介"、"傈僳族音節文字文獻彙編"、"傈僳族音節文字及其文獻研究",《傈僳族首領木必入怒江史蹟初探》、《傈僳族詩的藝術特色的文化價......餘下全文>>

姓瑞木的歷史名人有哪些我也不知道

端木賜:(生卒年待考),字子貢,是孔子的弟子。

端木叔:(生卒年待考),戰國時期端木賜的後代,也是鉅富,他曾散盡家財資助宗族國人。直至自己生病時竟無錢買藥,死後無喪葬之費,段幹生稱讚他說:“端木叔,達人也。”

端木孝文、端木孝思:(生卒年待考),兄弟倆;溧水山人(今江蘇溧水烏山鄉)。著名明朝大臣。

其父端木以善在明興武年間曾任刑部尚書。端木孝文、端木孝思兄弟二人均極富文采,善於寫作,端木孝思尤工書法。

明朝初期二人同為史官,明永樂年間,端孝文由儒士任翰林院待詔,端木孝思亦由儒士兵任兵部員外郎兼翰林院侍書。

端木孝文曾先出使朝鮮,朝鮮政府深重其才,欲借替其做壽為名厚贈禮物。但端木孝文說:“吾持一節來耳,請以一節返”。人皆敬佩。

其後端木孝思亦出使朝鮮。端木孝文贈詩勉勵,詩曰:“我曾持節往朝鮮,汝亦承恩下九天,手足情深當此日,君臣義重報何年。雲籠鴨綠江船月,風指雞瓴土炕煙。奉使若無冰檗操,才如班馬也徒然。”端木孝思受領而去,後亦以一節報其兄。

朝鮮政府為表彰他兄弟二人在朝鮮期間的高風亮節,特設立“雙清館”以永為紀念。 朝鮮人深慕端木孝思書法,以得到他的手跡為榮,有“收孝思寸楮即寶之”的說法。

端木埰:(公元1816~1892年待考),回族,字子疇,江寧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清朝文學家。

端木焯:(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書畫家。

端木治:(生卒年待考),回族,著名清朝書畫家。

端木國瑚:(公元1773~1837年),字子彝、鶴田、井伯,晚年號太鶴山人;青田太鶴山麓人。著名清朝文士、詩人。 著有《太鶴山人詩集》十三卷、《太鶴山人文集》四卷、《周易指》四十五卷、《周易葬說》一卷、《地理元文注》四冊。

文姓的名人有哪些?

文 種:楚國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人,春秋時代與范蠡同助越王勾踐復國爭霸,後被勾踐賜死,時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容文種之死。

文 翁: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西)人,西漢蜀郡太守。其人重視教育,創辦了文翁學校,為中國歷史上創辦國立學校之第一人。

文 同:梓州永泰(今四川省鹽亭東)人,北宋著名詩書畫家,長於墨竹、山水繪畫,主張“胸有成竹”之繪竹法,被人稱為“湖州竹派”。曾任陵州、洋州等知州,著有《丹淵集》。

文 彭:文徵明長子,明代傑出的篆刻家、書畫家,善書畫,尤精篆刻,與何震並稱“文何”。

文 嘉:畫家,文徵名次子,工小楷書,善畫山水,筆墨秀潤,兼能花卉。

文 祥:盛京(今遼寧省瀋陽市)正紅旗人,清代洋務派首領之一,歷任工部、吏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等。文廷式:江西萍鄉人,清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善作詩詞,有《雲起軒詞鈔》、《聞塵偶記》等著作。

文 康:滿洲鑲紅旗人,清代小說家,曾任徽州知府。著有《兒女英雄傳》等。

文 慶:滿洲人,清代大學士、軍機大臣,其主張重用漢人之策為八旗王所敬信。

文彥博:汾州介休(今屬山西省)人,北宋宰相,前後任事約五十年之久,名聞四夷,後被封為潞國公,著有《潞公集》。

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南宋大臣,民族英雄。在抗元鬥爭中,始終威武不屈,終以身殉志。其所作《過零丁洋》及《正氣歌》為世人所傳誦。

文徵明: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明代書畫家,詩文書畫皆工,尤精於畫。其為“明四家”之一,同時亦是“吳門派”之領袖。傳世真跡有《山雨圖》、《古木蒼煙圖》等。傳世書跡有《醉翁亭記》等,著有《甫田集》。

文震孟:文徵明曾孫,明代天啟中殿試第一,官至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文安之:湖廣夷陵(今湖北省宜昌)人,南明大臣,歷官南京國子祭酒、東閣大學士等。

文廷式:江西萍鄉人,光緒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他贊成光緒親政,支援康有為發起強學會,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視,被參革職。戊戌變法發生後,東渡日本。他能詩詞,也有慨嘆時事之作,著有《雲起軒詩抄》、《聞塵偶記》等。

文年生:中共早期黨員,曾任黨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多項。解放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歷史上姓雲的名人有哪些

雲定興

隋朝人,官至大將軍。因縱勇為非,坐罪奪官,與妻子俱沒為官奴。煬帝嗣位,聞定興具有巧思,召至東京,襄辦營造。定興見宇文述得寵,曲意諛媚,特購集珍珠,絡成寶帳,奉獻與述。述喜出望外,兄事定興,薦使督造兵器,且與語道:“兄所作器仗,悉合上意。惟始終不得好官,無非為長寧兄弟,尚未處死哩。”定興憤然道:“此等俱無用物,何不勸上一體就誅。”忍哉定興!

雲景龍

字良遇。宋朝時許州(今河南省許昌)人。乾道中知慈州、蒞政嚴明,幽枉必達。興學勸農,謹身節用。強梗肅然,而又不為權勢所屈。人心順服,社會安定。後去官,祖餞者為之流淚。

雲海

宋末元初人,世居陝西省鞏昌府(從龍公墓碑上是平昌府)隴昌縣王琅琊郡(隴西縣今屬甘肅省)宋末進士,任陝西路總管(相當於專區長官),撫綏有方,兵民悅服。宋亡,不仕。為雲氏徙粵(今廣東省)瓊(今海南省)一世祖。

雲肇基

字從龍,號維山,雲海之子。宋末進士,於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當朝徵臺,授予宣武將軍(正三品),湖廣邕州安撫使,至元十七年,(1280年)奉旨任瓊州安撫使,入瓊撫黎。從龍公與母苟氏來瓊,後代子孫稱為(粵、瓊)雲氏二世祖。

雲於熙

字時純,清代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少質魯,苦學。不喜舉業,面海築一房屋,稱:“觀瀾齋”,在齋中讀書吟詩,經常有人到那裡向他請教。他“讀書必求實踐,檢束身心常恐不及,設功過格逐教自警,又以‘戒欺求慊、存心養性’”。八字書紳為銘,家赤貧,岳父贈以奩田,他焚券卻之。所著有《心性圖》。

雲志達

號石田,瓊山(今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人,由撥貢充教習,中乾隆壬午(1762年)副榜,任廣寧教諭,調欽州學正,升潮洲府教授。“居官持正不阿,士有屈抑者為伸理,其或不軌於正亦加痛懲,不少假借。”人以此畏而愛之。

雲崇維

字道樞,號定岸。清代水北都一圖人。雖家庭窮苦能泰然處之。俗多淫祀,歲時迎福耗財,他和諸弟把神象焚掉,破除迷信,此後邪氣漸息。他樂於辦公益事,也替鄉里排解糾紛,當道要薦舉他為“孝廉方正”,他不肯接受。著有《除邪篇》、《儀禮雜著》等書,82歲去世。

雲振飛

廣東省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年)夏畢業,入廣東新軍,充見習官,旋升隊官。次年由粵督選送保定陸軍馬醫學堂,暗結同學密組京津同盟分會,被推為副會長兼任民軍總書記官。武昌起義後,乃奔走京津保定間,並聯絡駐榆關統兵藍天蔚,謀推翻清廷,事瀉,走天津;復組實進會,以為活動機關。並組織敢死隊,率眾百餘人,進攻三家店,焚燬清兵軍火裝庫。民國元年(1912年)赴灤州,運動軍隊密謀起義,為清吏偵悉,卒遭逮捕殺害。年24歲。

雲崇對

字策臣,廣東省文昌(今海南省文昌市)人。清末旅泰企業家和傑出僑領。泰國“雲氏家族”第一代。清誥授奉政大夫、候選同知。雲崇對青年時代到泰國謀生,後與當地泰女娘坎通婚,共生育過七男三女。“雲氏家族”第二、第三代先後出了三個部長,被人們譽為“部長家族”。第二代的雲茂修、雲茂倫、雲茂保和雲茂傑被人們譽為“一門四傑”,對泰國政治、經濟、外交、華僑社團作出了巨大貢獻。

雲茂修

(泰名:哥鬆·雲達軍):字竹亭,是著名的企業家、旅泰傑出愛國僑領。十九歲時,父親逝世,後由他繼承父業,並大展巨集圖。富甲一方,聞名泰華,一躍成為海南人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家。雲茂修早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孫中山曾寫過一封信高度讚揚他愛國愛鄉,為辛亥革命所做的貢獻。

雲茂保

(泰名:天良·雲達軍):是泰國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1932年6月,泰國實......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百的名人有哪些

百政,西漢農民起義首領。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

武帝末年,戰爭頻繁,賦役繁重,人民窮困,被迫紛起反抗,他與梅免在南陽各地領導農民起義,攻城邑,殺長吏,互相呼應,官府不能制。數歲後,武帝命繡衣御史以虎符發兵進擊,起義終被鎮壓,但起義軍散卒仍多繼續堅持鬥爭。

百家奴(?-1311),元將領。蒙古人。

父唆都任郢、復(今湖北鍾祥、沔陽)二州招討使;他承襲父職。至元五年(1268),從大軍圍攻襄陽(今屬湖北襄樊),多立功,1271年,宋將范文虎輸糧於襄陽,他在鹿門山給予襲擊,後駐軍該地,斷絕宋軍糧道。1274年從攻郢州(今湖北鍾祥);宋大軍驟至,他深入宋陣,身負數傷,猶力戰。後從元軍大戰鄂、漢,宋將夏貴率水師拒戰,他突入宋陣,擊敗宋軍,追至黃州(今湖北黃岡),轉戰百里,深夜始還。又攻破金牛壩要寨,立有戰功。

百齡(?-1815),清臣。字子頤,號菊溪。漢軍正黃旗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進士,授編修。歷奉天(遼寧)順天府丞。嘉慶五年(1800)授湖南、浙江按察使。歷貴州、雲南布政使。八年,擢廣西巡撫,平冤案,上嘉之,特加少保。尋擢湖廣總督。後被劾,奪職。赴福建治糧餉。歷山東按察使、巡撫。十四年,復擢兩廣總督。籌餉練水師,懲貪去懦,降服巨寇張保,粵洋肅清。授兩江總督。時河決王家營,其親勘下游,疏請修浚正河,詔如儀。十八年,命協辦大學士,總督如故。後因案受牽,嚴詔責捕。二十年,封三等男,兼署安徽巡撫。是年病卒於江寧(南京)。諡文敏。所著有《除邪紀略》、《守意龕集》。

其他百姓名人有戰國列子弟子百豐;明將領百恭、百通;清將領百祥等。

姓華的名人有哪些

華元:華常曾孫,

華毋害:西漢將領。以越將從高祖起於留,定三秦,擊臧荼,有功,封為終陵侯,

華佗: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

華歆: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三國時魏國大臣。

華嶠:華歆孫,華表子,西晉史學家。官至侍中。因不滿《東觀漢記》,乃撰《後漢書》九十七卷,記東漢一代史事,文質事核,有司馬遷、班固之風,如今已散佚。

華恆:華表孫,東晉大臣。娶晉武帝女,拜附馬都尉,後任尚書、潁川令。西晉亡,南渡。領國子祭酒,封苑陵縣侯,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身後無餘財。

華溫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碭山)人,五代樑唐間將領。

華鎮: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官吏。

華雲龍:安徽定遠人,明初將領。

華蘅芳:江蘇無錫人,清末數學家。致力於翻譯工作,譯出算學、地質學等書十七種,包括《代數術》、《三角數理》、《微積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軒算稿》。

華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畫家。擅畫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為揚州畫派代表之一。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

華-國-鋒

古代有哪些姓應的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鹹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樑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車騎將軍馮緄徵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徵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勳。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諡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 :唐代人。遊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尸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髮......餘下全文>>

姓來的名人有哪些 30分

來章:(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齊國人。

來英:(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楚國人。

來歙:字君叔,東漢初將領。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

來護兒:字崇善,隋朝大將軍。

來整:(生卒年待考),來護兒之六子;江都人(今江蘇揚州)。

來敏:(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大臣,學識為時人所稱,官典學校尉。

來軍:(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將領,為姜維參軍。

來恆:(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官至中黃門侍郎。

來濟:(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學者,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

來金烈:(公元1928~2006),山西武鄉人。

來國柱:(公元1929~今),浙江杭州人。

來養芳:(公元1930~今),山東鄒城人。著名現代書畫家。

來辛程:(公元19浮1~今),曾用名宋心誠、宋心澄、何蹇,自署立錐齋主、蝸廬先生、長白山人、大道無常等;吉林吉林人。著名中國畫畫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

來洪雲:(公元1945~今),浙江東陽人。著名文化業政工幹部。   來廣銓:(公元1907~1988年),字楚庚,以字行,號柴若;浙江蕭山人。著名當代臺灣“謎聖”。

諸姓名人有哪些

諸葛亮, 父親諸葛珪,弟弟諸葛均,叔父諸葛玄,

歷史上姓萬的名人有哪些

萬姓的得姓始祖為芮伯萬。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於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陝西大荔一帶),遂建芮國。芮國是一個諸侯國,其國君人稱芮伯,芮伯傳至春秋時,出芮伯萬,因其寵姬眾多,風流成性,致使母親芮姜極度不滿,將其驅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孫有以萬為氏者,稱萬姓,並奉芮伯萬為萬姓得姓始祖。

芮國在周襄王姬鄭十二年(公元前640年),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滅,其王族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萬氏正宗

萬[萬,讀音作wàn(ㄨㄢˋ)][1]

部分得姓始祖

編輯

芮伯萬、任萬、複姓葉萬氏、吐萬氏、萬紐於氏、万俟氏

部分始祖

編輯

萬 秩:字有典,行二。江西南昌縣籍,初公祖諱會奇客福建邵武府,病卒公考諱運屹,時年十四,值歲飢,歸未至,而母杜氏道卒,遂止於杉嶺西巖。至公之孫伯成昆弟,始回南昌原籍。生明洪武辛亥二月十八日,年六十八卒正統戊九月初四日,葬杉嶺西巖。配:柯氏,生明洪武乙卯四月初一日,年七十二卒。正統丙寅十月二十一日葬杉嶺西巖傍。子二:長子宗基,次子宗望。

萬壬一:原籍江西吉安府太祖縣中元進士第,任江南嶶州府太守,明洪武八年乙卯挈弟壬二公來湘卜居十七都小羅段尺塘灣生歿闕,紀葬段中螺絲頭良山坤向有墓碑是處離城七十里前羅瀧山八面後倚雲馬一屏河崗發泥溪之源天門樹螺絲之表其中田肥土深水秀山環可以饒富足可以蔚人文遂肇我族於斯焉。配:張氏,生歿闕紀葬合夫冢同向。子三:良孫;福孫;文孫。壬二:老譜注,公徙居四川厥後傅聞衍居桃源生歿葬配闕紀。壬三:歷居新化斗山嘉慶初欽錫翰林象春系公後嗣生歿葬配闕紀。[3]

遷徙分佈

編輯

萬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九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左右。

春秋時期,芮國佔據今山西、陝西間地,晉國則佔山西一帶,故早期萬氏當發源于山西、陝西省境,此二省亦為後世萬氏支系的主要源頭。

漢朝以前,萬氏族人有入遷山東者,如戰國時期有山東人萬章,但兩發源地仍為萬氏族人主要繁衍生息之地。兩漢時期,陝西扶風一帶萬氏族人枝繁葉茂,遂有郡望——扶風郡。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火四起,萬氏族人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遷,奠定了後世萬氏族人盛於南方的基礎。另外,北魏遷都洛陽後,隨著漢化政策的推行,鮮卑複姓吐萬氏改單姓萬,並迅速發展壯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唐朝時期,浙江、安徽萬氏較盛,時有浙江崑山令萬齊融;安徽人萬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稱“成孝鄉廣孝聚”。唐代以後,史載萬氏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

萬姓

宋、元時期,更朝換代頻繁,少數民族遼、金、蒙皆想爭霸天下,北方時有戰爭,致使萬氏族人舉族南遷,南方萬氏族人由此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山東等地均有萬氏族人散居點。據載,宋朝有萬頃,出江州(今江西九江);萬鎮,出平江(今湖南平江);萬人傑,出大冶(今湖北大冶);元朝有萬邦寧,出寶坻(今天津)。

明、清時期,是歷史上萬氏族人最盛階段,山東、四川、江蘇、廣東、廣西亦有萬氏族人的足跡。可見,萬氏族人已涉足於祖國最南端,遂有清朝萬氏族人渡海遷播於更廣闊之領域。據此期間史載萬氏名人來看,多出、江蘇、江西一帶,則此區誠為萬氏族人發展最旺之地。另,明朝萬氏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陝西、北京等地落籍。

如今,萬氏族人尤以山東、江西、江蘇、湖北等省多此姓,這四省萬氏族人約佔全國萬氏人口的40%以上。

歷史名人

編輯

萬 戶

15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雲南姓木的名人有哪些?
姓端木的名人有哪些?
姓全的名人有哪些?
搜尋姓常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俞的名人有哪些?
姓甘的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魏的名人有哪些?
現代姓翟的名人有哪些?
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姓單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