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關於農曆日期和干支紀日的轉換公式問題

1、推算日辰干支必須首先熟記每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及立春的日子時辰、以及每年的小月、閏月

2、以每年正月初一天干地支為準,天干不變,用逢雙(月)衝、逢單(月)對的辦法來定每月初一的干支。“衝”是指推算時與日辰地支的六沖,“對”是指與日辰地支相同的地支。意即:天干不變,在所推月份都是大月的情況下,凡逢雙月均以衝正月初一的地支來定雙月初一的地支,凡逢單月均以與正月初一相同的地支來定單月初一的地支。因推算時是以30天為一個週期來定日辰干支的,故凡逢所推月份前面有小月,則需在所推月份的初一上加上前面小月少去的天數,有幾個小月就要加幾天,加1就是初二的干支,加2就是初三的干支,加3就是初四的干支,依此類推,須知初一是什麼干支,只需從所推出的日辰干支倒推至初一即可。

贊助廣告

3、遇上有閏月的年份,閏月本身及閏月以後的雙月作單月推,單月作雙月推。所以,有閏月的年份須著重記憶,否則會出現推算錯誤。

農曆日期換算,沒有簡單的計算公式,公曆可以用公式計算。

天干地支紀日怎麼計算?

我把公式給你

日天干地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c是世紀數減1。奇數月 i=0,偶數月 i=6,年份前兩位,y 是年份後兩位,M 是月份,d 是日數。[ ] 表示取整數。

贊助廣告

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來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來取值。

g 除以 10 的餘數是天干,z 錠以 12 的餘數是地支。

如果先求得了g,那麼

z=g+4C+10+i(奇數月i=0,偶數月i=6)

如:

2009年7月16日

G=80+5+45+2+4+16-3=149 餘數為 9,天干是「壬」

Z=149+80+10+0=239 餘數為11,地支是「戌」

干支紀日從哪一天是甲子日?

每年的陽曆8月22日干支都不一樣的 干支紀日法 甲子為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迴圈下去。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我國最早使用干支紀日是在什麼朝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為十天干;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的起源,據現有的資料,最早出現於我國三千多年前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曆法紀日,已經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裡也用某一天干,比如報丁、武丁、祖甲等等 。

世界上的歷法無非三種:陰曆 、 陽曆 、 陰陽合曆。自從1912年以後,我國一直使用的是陽曆(即西方的格里曆——並不比我們此前使用的陰陽合曆先進——孫 中山先生之所以堅持採用 ,是因為在當時政治意義高於一切)。

我們老百姓說的陰曆, 實際上是此前我國一直使用的陰陽合曆,干支紀日和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中兩項重大發明與獨特創造。

我國夏商周斷代史工程的專家學者們,利用史書記錄的天象和出土的金文干支歷譜,準確推斷出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的具體日期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令人在不可思議之餘讚歎不已。央視10套節目的《探索-發現》欄目 ,曾經以《尋找失落的年表》為題播出過。

其實,拿出我們曆法中干支紀年月日時這一部分,仍然可以單獨成為一部曆法,有人稱為干支歷。中醫鍼灸的子午流注理論和中國古代術數用的就是干支歷。由於干支歷的嚴密與簡潔,現在有的學者提出,以干支歷作為曆法改革的首選曆法。

一般地認為,干支紀年始於東漢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幹 支紀月始於春秋時期,干支紀日始於商朝(董 作賓先生考證始於公元前1311年11月23日)。

起源如此古老,對干支含義的解釋自然是各家各執一詞,天文學家、陰陽五行家、文字學家誰也不能說服誰。 舉一個例子: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 獨秀先生有《干支為字母說》,這篇學術論文認為干支與漢字不同,乃是外族傳入的譯音、是字母。而且,該論文還否定陰陽五行家的解釋,否定天文學家干支為星宿辰屬之說。

目前,各種書籍中對十天干、十二地支採用的是《史記-律書》、《漢書-律曆志》、《淮南子-天文訓》、和後漢劉熙《釋名》的說法。既然真實含義尚未搞清,所以一切攻擊干支的陰陽五行說的言論,自己的學術根基都站得不牢,自然是不必要一駁。

干支的陰陽五行說中醫也用、術數也用,只是中醫已經於中華民國時期——1943年9月20日通過立法的形式,合法脫離了“迷信”行列,而術數尚未合法脫離而已。

在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等地,預測業已經是合法的——書籍報刊可以正常出版,其諮詢公司可以正常經營照章納稅;香港鳳凰衛視《非常男女》節目(搞看物件速配的),幾乎每期都請星座專家去幫助分析男女姻緣等等。

從商朝甲骨文筮佔記錄中看,天干地支和干支配合紀日的出現,遠遠早於後來周易的陰爻(--)、陽爻(—)符號。就平原個人觀點,我們沒有必要把干支預測術附麗於周易之上。雖然是一家人,但老子兒子、姐妹兄弟、源流支派的關係要分清楚。

除了科學內涵,干支曆法還有可貴的文化內涵。歷史上,每當政權更迭,總要“改朔易服”——換上新朝代的歷法、換上新朝代的服裝。奉哪朝的正朔,穿戴哪朝的衣冠,上升為一個嚴重的關係到掉腦袋的政治問題。很多有民族氣節的人,即便做不到象文天祥那樣奉前朝年號,也會陽奉陰違地用干支紀年,這在清末的報紙上屢見不鮮。

今天的報紙傳承了干支文化,在紀年上已沒有了政治意義。臺灣的......餘下全文>>

干支紀日怎麼算

干支紀年法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迴圈下去。例如1929年是農曆己巳年,1930年是農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農曆己巳年。我們在日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的。陽曆年份除以60的餘數減3便得該年農曆干支序號數,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紀。如果序號數小於、等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餘11,年干支序號數=11-3=8。查干支表知該年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餘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為癸亥。

干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法未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紀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迴圈下去。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餘。

天干地支紀日紀時計算公式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幹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天干地支紀年與公曆的近似換算從已知的公曆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餘數,得數即為天干順序數-3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餘數,得數即為地支順序數-3。 把天干數和地支數合併起來,即為所求的干支年份。   、天干地支紀月

干支紀月時,1月是寅月,依次下排。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月地支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後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奇數月i=0,偶數月i=6。G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干,Z除以12的餘數是地支。計算時帶[]的數表示取整。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將數值代入計算公式。G=4*20+[20/4]+5*06+[06/4]+[3*(4+1)/5]+1-3=197除以10餘數為7,天干的第7位是‘庚’。Z=8*20+[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餘數為9,地支的第9位是‘申’。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天干地支紀時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甲或己乙或庚丙或辛丁或壬戊或癸 子時23時—1時甲子時丙子時戊子時庚子時壬子時 丑時1時—3時乙丑時丁丑時己丑時辛丑時癸丑時 寅時3時—5......餘下全文>>

干支紀日的干支表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43 丙午 53 丙辰 04 丁卯 14 丁丑 24 丁亥 34 丁酉 44 丁未 54 丁巳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相關問題答案
干支紀日法?
干支紀日?
干支紀日法怎麼算?
天干地支紀日法?
天干地支紀日法對照表?
天干地支紀日表?
天干地支紀日?
干支紀年法怎麼算?
干支紀年法?
干支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