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份有哪些節氣?
農曆2月有哪些節氣
農曆2月是公曆3月,3月節氣有驚蟄和春分。
驚蟄(3月5—7日)
驚蟄節氣簡介
驚蟄(jīng zhé),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 驚蟄圖示
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春分(3月20—21日)
春分節氣簡介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間活動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活動有:(一)放風箏,婦女小孩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寫字彈琴無意緒 踏青挑菜沒心情。飲食方面,則有春菜,春湯,春酒等
二月份有幾個節氣?
送你一首二十四節氣歌,有了它一年所有的節氣就都搞清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績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二十四節氣各個節氣大概在農曆的幾月?
立春 農曆正月初六 2月3-5日
雨水 農曆正月二十一 2月18-20日
驚蟄 農曆二月初六 3月5-7日
春分 農曆二月二十一 3月20-22日
清明 儲農曆三月初六 4月4-6日
穀雨 農曆三月二十一 4月19-21日
立夏 農曆四月初六 5月5-7日
小滿 農曆四月二十一 5月20-22日
芒種 農曆五月初六 6月5-7日
夏至 農曆五月二十一 6月21-22日
小暑 農曆六月初六 7月6-8日
大暑 農曆六月二十一 7月22-24日
立秋 農曆七月初八 8月7-9日
處暑 農曆七月二十三 8月22-24日
白露 農曆八月初八 9月7-9日
秋分 農曆八月二十三 9月22-24日
寒露 農曆九月初八 10月8-9日
霜降 農曆九月二十三 10月23-24日
立冬 農曆十月初八 11月7-8日
小雪 農曆十月二十三 11月22-23日
大雪 農曆十一月初八 12月6-8日
冬至 農曆十一月二十三 12月21-23日
小寒 農曆十二月初八 1月5-7日
大寒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 1月20-21日
2月2是什麼節氣?有什麼說道?
★農曆二月二,古代稱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
★2月2日,也是世界溼地日。
該公約(《溼地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6年2月,有147個締約方。 為了提高人們保護溼地的意識,1996年3月《溼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溼地日”。
★龍抬頭由來
農曆二月二,古代稱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在過去也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重要民俗節日之一。因此時為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前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裡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稱“龍抬頭”。龍一抬頭就要雲興雨作,預示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裡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春龍節、農頭節。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依據氣候規律,農曆二月二之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溫度回升,日照時數增加,雨水也逐漸增多,光、溫、水條件已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農村的農事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每逢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春龍節的來源,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
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晒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裡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
其實,在農曆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
★傳統習俗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餘下全文>>
一年內農曆有幾個節氣
24
農曆中有哪些節氣是在冬天的?請寫出幾個。
農曆中有哪些節氣是在冬天的: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大寒
有誰知道二十四節氣與農曆的關係嗎,為什麼都是每個月兩個節氣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執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 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
雨水: 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量增多,所以叫雨水。
驚蟄: 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甦醒過來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
春分: 春分時太戶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清明: 清明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開始發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
穀雨: 穀雨就是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
立夏: 太陽黃經為45度,立夏就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
小滿: 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 芒種表明麥類作物的成熟,穀類作物的播種。“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
夏至: 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
小暑: 太陽黃經為105度,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中較熱的季節,小暑是天氣已經很熱,但不到最熱的時候 。
大暑: 大暑時太陽黃經為120度,暑是炎熱之意。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天氣酷熱。
立秋: 太陽黃經為135度,“秋”春華秋實,是植物快成熟之意。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清風。此後氣溫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 處是終止躲藏之意。夏季火熱已經到了頭,暑氣就要散了。處暑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 太陽黃經為160度,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秋分: 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餘下全文>>
我國農曆有多少個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中國的農曆有多少個節氣呀?
24個節氣!
我國農曆中有多少個節氣啊?
有24個!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
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署、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
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供、小雪、大雪7個節氣。
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