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和萬年曆不一樣?
為什麼萬年曆和五行八字查詢查出來的月柱不一樣?
不太可能吧,你自己查查當年是不是閏月份了。萬年曆是不會錯的,八字排盤軟體一般也不會錯的。
萬年曆書上查的和網上查八字不一樣 不同網站查出來的也不一樣 我孩子
第二個八字寫法是對的因雖然是十二月初二日了但還未到小寒仍以十一月(庚子月)作計算還有丙日未時天干作乙計不能作辛(甲日未時天干作辛計)計
如何運用萬年曆批八字?舉例陽曆和農曆的分別介紹一下?為什麼批八字時萬年曆上陽曆和農曆的不一樣?
批八字是按農曆推算的
萬年曆和日曆上的八字都對麼?
今天知道還不算遲,祝您覺悟得快!有的大師排了一輩子也搞不懂。一:排八字不依公曆也不依農曆,是依照干支甲歷排。依照商代,每年正醜。醜為星紀。不是依夏曆正寅,正寅即是農曆推農時不是算命用的。二:干支甲歷不用節,節是農事,是用氣。三:每年排法: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月……丙子月一年。第二年乙丑年丁丑月……戊子月。其他類推。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同太陽相對位置確定,由國家天文臺公佈。
我排八字為什麼不用萬年曆?
很多客戶都知道,閻老師排八字不用萬年曆,書籍或軟體都可以不用,一張紙一支筆即可。 有人會問了:閻老師,你記得住每一天的天干地支嗎? 我可沒去記。但閻老師有辦法的。 一般來說,排年柱、月柱、時柱的干支並不難,根據口訣推算即可。難就難在怎麼知道每一天的天干地支。 盲派的師傅不查萬年曆也能排出八字。他們記住每年正月初一的干支,用卦爻陰陽表示一年十二個月的大小,或者直接標示大月是哪幾個月,然後編成口訣。這樣就就可以推算出那年每天的天干地支了。如某年正月初一為丙子,正月大的話,二月初一就是丙午,二月初九就是乙卯。根據六十花甲的順序來推算,這樣也可以不用萬年曆。這種推算方法有人稱之為“流星趕月”,其口訣有好幾種模式,都是明眼人事先編排好給盲人用的。這些口訣都是祕傳的,只傳盲派師傅。因此有人說“除非瞎了眼,不傳流星趕”。目前這些祕密都被揭開了。這對盲人是不公平的! 盲派師傅的口訣每年都有一句,一句十來個字。好些師傅都能從1922年背到2012年。 可是我排八字根本不背這些,閻老師的口訣不到三十個字。呵呵,閻老師以前讀書時語文、數學成績一直都很突出的,特別是數學,連升學考試都是滿分的(我一直以此為驕傲)。幾年前,閻老師花了三個晚上把這個口訣編出來。第一天晚上我把計算方法演算了又演算,然後選擇最簡單的方法編成口訣,總共有八句五十六字。第二天晚上驗證該方法及口訣,發現沒有錯誤。第三天晚上把五十六字縮短成二十幾字。該口訣簡單實用,熟悉了有時三四步就把天干地支求出來了。只要計算無誤,絕對準確!這是目前我知道最簡單的口訣! 44乘5閻5,加日2卅閻31。 26713閻1,829十閻餘4。 口決中的閻字也代表一個字。目前該口訣只有我自己才看得懂。其實通過軟體排八字是最快的,知道了此訣意義也不大。閻老師並不想完全公開此訣。因此請勿就此訣向閻老師提問! 排年柱、月柱、時柱和大運並不難,要記的內容或規則也不多。 在排月柱和時柱時,如果大家不想背“五虎遁”、“五鼠遁”口訣,閻老師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口訣:乘二減一起幹子。 怎麼運用呢? 先把年乾和日干編上順序: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排月柱和時柱時,主要就是排天干。月柱的天干由年柱天干推算出來,時柱天干由日柱天干推算出來。其實兩者用一個口訣就可以了。 如求月柱天干,先把年幹數字乘以二再減去一,超過十則取個位數字,得到的數字配天干起子月,再推到要求的月份即可。 試舉一例:求丙午年申月的天干。丙為3,乘以二等於6,減去一等於5。5是戊,那麼子月就從戊子開始數,數到申月就是丙申。因此,丙午年申月就是丙申。數時可以在手掌上推。即所謂的“掐指一算”。 時柱求法和月柱求法一樣。 要注意的是:按照目前通行的正月建寅來排八字,在計運算元、丑月時要注意區分子、丑月屬於上年還是下年。
我有本萬年曆,但是不知道如何用八字擇黃道吉日,現在我發現有很多人擇黃道吉日的方法都不一樣,有高人指 50分
你剛發現啊。
擇日有用【生辰】【神煞】【天星】【飛星】【黃道】一直在打架。
所以基本上十全十美的日子。你看著那個順眼就哪個了
生辰八字裡的月柱 我在網上萬年曆上不同的版本查出有不同的結果 想請問一下大師 月柱到底怎樣推,謝謝!
乙丑 戊寅 丁亥 1984年農曆十二月廿八 年份應該是乙丑年了因為已經過了立春了 那月份是按次年的正月算。如果是有潤月的話,也是一樣。因為你的出生日期是不變的,公曆為1985年2月17日。
為什麼我看萬年曆上的生辰八字和我看書上算的不一樣啊
八字: 庚午 丙戌 戊申 ??
要算八字還必須知道具體的出生時間,請補充,謝謝合作!
八字裡面的日子怎麼跟周易萬年曆上不一樣呀
應該是一樣的!演算法是統一的,干支紀年法不會錯的!
萬年曆可以用來查詢八字嗎?準確嗎?
除了子時麻煩一點,其他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