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教義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佛教的基本教義

從某種意義上,佛教教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關於善惡因果與修行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實踐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說教方面。佛教的善惡因果觀與修行法門,既與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說教有共通之處,又自有其殊勝之處。二是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理論方面、哲學方面、辯證思維方面。佛教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禪悟)基礎上的成果。當然,從具體內容上看,這兩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開來的。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以及自成一體的密宗法義等。現將佛教的基本教義簡介如下。

贊助廣告

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曾經給緣起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中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中,說緣起有11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在《造塔功德經》中,有法身偈(又作諸法緣起頌)雲:“諸法因緣生,我說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在《初分說經》卷下中,有緣起偈(又作緣起法頌)雲:“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緣起之理為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贊助廣告

所謂緣起論,即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緣起論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與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相區別的根本特徵。緣起論系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緣起論為依準。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還是大乘佛教,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緣起論為其根本教理,反之,則不能稱為佛教。隨著佛教的發展,以緣起論為根本教理,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緣起論系統教說。

法印

所謂法印,即作為印證是否合乎佛法的標準。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說。

所謂三法印,即《雜阿含經》卷10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盤寂滅”。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所謂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經》卷18所說:“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盤永寂”。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皆苦,涅盤寂靜。

所謂五法印,即《菩薩地持經》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則成五法印。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盤寂靜。

大乘佛教則以諸法實相作為法印,稱一實相印。所謂諸法實相,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此係佛陀覺悟之內容,本然之真實。佛教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之真實相狀,故稱實相。

四諦

四諦,又作四聖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1)苦諦:指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充滿了痛苦煩惱。(2)集諦:集是集合、積聚、感招之意。集諦,指眾生痛苦的根源。謂一切眾生,由於貪、瞋、痴等造成種種業因,從而感招未來的生死煩惱之苦果。從根本上來說,眾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即對於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無知;正因為無明,眾生才......餘下全文>>

如何理解佛教的基本教義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佛的教導不是讓我們脫離生活或者厭棄現世,而是讓我們知道如何以智慧來分析、理解、判斷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尋找中道的解決方式。做好我們能夠做的事、應該做的事,這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如何依照佛法的思維去發現和分析乃至解決,則是我們自己的覺醒、覺察而後最終覺悟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自淨其意”。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煩惱,但不是讓我們脫離社會。只有正確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為,就不會有煩惱產生。佛法的不執著不是要我們做事稀鬆,而是要我們知道什麼是“妄”,什麼是“實”。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該盡的義務一定要盡責,不懈怠、不迷惑、不固執。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執著,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智慧。

佛教主要的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有: 1、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緣起的定義是: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四句話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係。 2、十二因緣 亦稱“十二緣起”。包括:(1)無明,即愚痴無知;(2)行,為由無明而產生的善不善行為;(3)識,即托胎之時的心識;(4)名色,為胎中的精神和物質狀態;(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長完備等;(6)觸,為出胎後開始接觸事物;(7)受,即感受苦樂等;(8)愛,為貪等慾望;(9)取,即追求取著;(10)有,由貪等慾望引起有善不善等行為;(11)生,即來世之生;(12)老死。其中(1)(2)是過去因,感現在果;(3)至(7)是現在果;(8)至(10)是現在因,感未來果;(11)(12)為未來果。 3、三法印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是可以證明檔案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4、三學 即佛教修行方法的總稱,包括戒學、定學和慧學。用戒止惡修善,用定息慮澄心,用慧破惑證道,三者有相互不離的關係。 ①戒學:戒是調整身心,使身心養成好的習慣。不只要避開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與惡德,在經濟、法律及肉體健康方面,也不做與理想相違的事,即防非止惡。戒本來的意思,也即是防非止惡。 ②定學:如果依戒調整身心,接著就會產生統一的定。為了得到定,而要調身、調息、調心,也就是調整身體,呼吸與精神,這可說是廣義的戒。 ③慧學:佛教最後的目的在於獲得悟的智慧,不論三學或十無學法、六波羅蜜,均將智慧置於最後。但智慧有多種:世俗欲界的有漏智慧,初步證悟的智慧,聲聞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像覺)的智慧,菩薩種種階段的智慧,佛最高的智慧等。 5、四諦 釋迦牟尼用緣起論來觀察人生,得出“四諦”、“八正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指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被稱為佛教教義的總綱,又稱為佛學的“四個真理”。 (1)苦諦:是對社會人生以及外部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認為世俗世界本性是苦。 (2)集諦;解釋人生充滿痛苦的原因。 (3)滅諦:指解除痛苦,也就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歸宿。佛教認為最高的理想境界就是涅盤。 (4)道諦:指超脫“苦”、“集”的世間因果關係而達到出世間之涅盤寂靜的一切理論說教和修習方法。 6、八正道 佛教8種通向涅盤解脫的正確方法或途徑。包括(1)正見:對佛教教義的正確理解;(2)正思維:對佛教教義的正確思考;(3)正語;說話要符合教義,不說一切非佛理之語;(4)正業:從事清靜之身業,按佛教教義採取正確的行動;(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6)正精進:按照佛教教義努力學習和修行;(7)正念:銘記四諦等佛教真理;(8)正定: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修行。 (二)佛教的主要經典 佛經,就是佛教經典。指釋迦牟尼的弟子們所傳述的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說教,幷包括以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也有把其他佛教著述(包括律、論)都稱為佛經的。佛經主要有《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大般涅盤經》、《圓覺經》、《金剛經》等。 (三)佛教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比較嚴格。它把遵守戒律做為一個佛教信徒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對僧尼而言尤其如此。 戒有五戒、十戒,具足......餘下全文>>

請問佛教的教義是什麼?

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主要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無我論和業報輪迴說。

四諦即苦、集、滅、道

十二因緣儲指無名-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生命環節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佛教的教義是什麼?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佛教最根本的教義是什麼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佛教根本教義是緣起性空,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合成的諸法,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

佛教經典教義有哪些?

四諦、十二因緣、無明、緣起、無人無我、空。

其實佛法,是說本質的法,所以沒有法,說心說本質,皆是說法,那才是法性,佛性。

所謂世間,就是本質妄起分別意識妄動所成的現象,所以世間停不下來,時間停不下來,因為它們不是物,它們只是本質運動所產生的幻象。所以沒有神。停下來就會分散。就像雲一樣,本來無物,唯本質是真,本來無形,本來無人無身無形相,這就是緣起,緣起就妄動,妄動就是運動,運動就是非實有,運動非體性故,非體積故,非增減故。

苦、集、滅、道四者為四諦。釋迦牟尼佛說,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純苦無樂,而眾生無知,反取苦為樂;歸納其類,分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這就叫著苦諦。因為眾生自尋煩惱,以採集苦因而成苦果,誤以為樂,這就叫做集諦。如欲滅去苦因苦果,達到離苦得樂,這就叫做滅諦。因此必須要以求證道果,昇華人生而得達究竟的法門;這就叫做道諦。

人、世、事、物萬法,一切都是變幻不定的,生生滅滅,所以名之為“無常”。人生一切,純苦無樂,因此名之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為“空”。而且分析身心,乃至世界,其中畢竟沒有我們的存在,所謂世界身心,但為我的所依,並非我的真實,又名之為“無我”。因此綜觀人生世界,名之為“無常”、“苦”、“空”、“無我”。

十二因緣首先從無明開始,無明就是不明根本,不知其所來的意義,普通人們對於生命或心靈意識活動的源泉,都是一本糊塗,不明究竟,反之,就是明自覺悟而得其究竟了,可是一切眾生,都從無明而來,所以姑且裁定以無明為開始的因。首因無明而發生第二相互關係的行,行就是動能的意思。第三因行而有識的作用,識是基本能思的潛力。第四因識而構成名色。第五因名色而生起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塵進入的現象。第六因六根而發生接觸的感覺。第七因觸而引起領受在心的感覺。第八因受而發生愛慾的追求。第九因愛而有求取的需要。第十因取而有現有的存在。第十一因有而成生命的歷程。第十二因生而有老死的後果。復因老死而轉入無明,又形成另一因緣的生命。

無明循前列迴圈因緣的次序,而互為因果,因此生生滅滅,如環的無端無盡,虛妄相續,建立一個幻化的人生世界歷程的現象,同時,又用這一法則,說明物理的,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段時間中,說明生命延續的法則,擴而充之,又可用與對空間時間的解釋。

一無明:明即智慧光明,無明即是貪慾、慎恨、愚痴等產生的煩惱,也是種種蠢動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惡諸業,也就是前世身心的行為;

三識:即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感受果報之初起妄念而託母胎,投生為今生的神識;

四名色:即是投生於母腹後形成胎兒的身心狀態;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長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六根;

六觸:即是出母胎後,自己的六根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等相對接觸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觸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樂心境;

八愛:即是厭苦喜樂而生貪愛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

九取:即是因欲愛旺盛而對於貪染諸境而起取著心;

十有:即是由於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將要導致感受未來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業種,所感受來生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來生既有了五蘊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將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緣,說明了人生的由來和生命的流轉,自前生今生而到後生之間的因果關係,即稱為三世兩重因果,但在此十二因緣的迴轉又可用惑業,苦的三種連鎖反應來說明: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之惑的蠢動,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惡諸業;由於前生的善惡諸業的引導,所以要感受來生的生死之果,這就是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法則。

......餘下全文>>

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哪些?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四諦”、“八正道”等,被稱為釋迦牟尼的根本教法。

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諦,即要人們把現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滿著苦。集諦,即要人們把苦惱產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於人本能的慾望(色、聲、香、味、觸五欲)。滅諦,即要人們相信苦惱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解脫”而成佛。道諦,即要人們相信有一條可以使人解脫的途徑。

八正道又叫八聖道,包括: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即要求人們按照佛教的教義來觀察、思考、說話、行動和生活。?

?

參考資料:h儲tp:/...23.htm

佛教的基本教義

佛教的基礎教義“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所謂“諦”即“真理”的意思。“四諦”亦稱“四聖諦”,即苦、集、滅、道。苦、集二諦說明人生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一)苦諦是把社會人生判定為“苦”,全無幸福歡樂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種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種分類法),還有108種煩惱。(二)集諦是對造成痛苦與煩惱原因的分析,大體可概括為“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業報輪迴說”。“五陰聚合”說,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有情識生物,即眾生)則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或五蘊)組成(其中“色陰”包括“四大”——風、火、水、土等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陰”的聚合,是多種因素的集合體,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獨立永存的實體,沒有單獨的“自性”(此即所謂“諸法無我”);且有情和世上萬事萬物處在無休止的變遷之中(此即所謂“諸行無常”)。“五陰聚合說”構成了佛教空觀的主要內容。“十二因緣”說,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鏈條。現世的果必然有過去世的因,現世的因必將引出未來世的果。過去的一生行為,決定今世一生的狀況;今世一生的行為,決定未來世一生的狀況,這就是因果報應。作為能夠導致果報之因的行為,叫做“業”。“業”分身業(行動)、口業(言語)、意業(思想)三類,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動,任何思想行為都會給行為者本人帶來一定的後果(報應或業報)。“業報輪迴”說,按照善惡罪福的業報法則,有情(眾生)流傳在“六道”之中,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牲道、地獄道、餓鬼道,形成六道輪迴。(三)滅諦提出了佛教出世間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譯,意譯作“滅度”、“圓寂”等。涅槃的根本特點是達到熄滅一切“煩惱”、超越時空、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四)道諦即解脫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總結為“八正道”,從身、口、意三個方面規範佛教徒的日常思想行為。又被歸納為戒、定、慧“三學”。“戒”,是約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紀律。如三皈、五戒、八戒、具足戒、菩薩戒等等,後發展成複雜的“律學”。“定”(即“修定”),是指通過精神集中、靜思冥想、觀察特定物件而獲得悟解義理或功德的一種思維修習活動。定的種類很多,在中國佛教中,往往把定和禪連稱“禪定”。禪定的主要目的是發慧(由定生慧)。“慧”(即“般若”),是指由修習佛理所引生的辨別現象、判定是非善惡的認識能力和境界,是證悟出世間法的明察力。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羅密多),獲得解脫,永離苦海。解脫後所得之境為涅槃。“慧”的發生,主要依靠經文和師長的教導,通過禪定沉思而獲得。但後世佛教世俗化的結果,佛徒大都傾向用簡便的方法求解脫(如淨土宗)。“諸法無我”、“諸行無常”及“涅槃寂靜”被稱為“三法印”(即佛法之特徵)。當代中國佛教界將佛教的宗旨歸納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佛教最根本的教義是什麼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佛教的教理,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世尊對於宇宙人生的特別開悟,悟到了緣生緣滅的道理。事物的出現,是由於因緣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於因緣的分散。緣生緣滅,說明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無自體、無自性的,都是變化無常的,也就證明一切的現象,都是假有的、暫時的,幻有的,都是不能永恆的,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空,此道理即為緣起性空。

相關問題答案
黎字的含義是什麼?
名字裡軒的含義是什麼?
澤字取名的含義是什麼?
子字取名的含義是什麼?
煒軒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芊君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名字涵字的含義是什麼?
名字玥的含義是什麼?
溪字取名的含義是什麼?
梓源名字的含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