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的節日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朝鮮族一年都過什麼節 有什麼習俗 詳細點

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受漢民族及文化影響,朝鮮族民間節日亦有“元旦”(春節)、“上元”(元宵節)、“上已”(農曆的3月3日)、“寒食”(清明節)、“燃燈節”(農曆4月8日)、“端午”(農曆5月5日)、“流頭日”(農曆6月5日)、“秋夕”(仲秋節)、“重九”(農曆9月9日)和“入關” “冬至”等。其中元旦、上元、寒食、端午、秋夕為一大節日。朝鮮族過節,除做節日飲食外、還根據特點,組織各種遊戲和體育活動,以此取樂。如:除夕,朝鮮族以特有的方式慶賀,親朋歡聚一起,相互拜年,食用自制的打糕、米酒和“德固”餅湯。春節期間除唱歌跳舞外,還到田間燒火堆,以驅害蟲,婦女進行跳板、盪鞦韆等活動;清明節上墳添土;中秋節除草祭祀,以示對故人的哀思。

贊助廣告

另有三個家庭節日,即抓週、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嬰兒週歲要邀請客人共同歡度嬰兒的生日;後兩個是喜慶日,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每逢這些節日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觸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朝鮮族自古以來就有尊敬老人的傳統,老人在朝鮮族內普遍地受到尊敬和優待,有著很高的家庭和社會地位。他們甚至把八月十五定為"老人節"。藉以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朝鮮族一向重視兒童,每年“六一”節便舉行盛大的歡慶活動,舉家參加慶賀。朝鮮族平時也十分注重孩子們的培養,不惜花重金聘請家庭教師,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智力。

贊助廣告

在重大節日,朝鮮族往往舉辦各種多姿多彩的遊藝活動。在朝鮮族的絢麗的文化遺產中,民俗遊藝佔據著獨特的位置。其種類可達三百種之多,一些活動簡便易行,老少皆宜。具有代表性的有盪鞦韆、跳板、摔跤、拔河等。

盤點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朝鮮族:

在延邊, 朝鮮族傳統的節日有春節(歲首節)、正月十五、清明、寒食、端午、中秋、冬至等;6月1日兒童節、8月15日老人節、9月3日“州慶”也是朝鮮族群眾非常看重的節日。此外,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

回甲節是朝鮮族為誕生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回婚節是朝鮮族為結婚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每到回甲節或回婚節時,兒女、親友、鄰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壽。

“歲首節”即朝鮮族的春節,這是朝鮮族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之一。以前朝鮮族在過“歲首節”的時候,常常要進行拔河比賽,青少年射箭或打“石戰”,姑娘們跳跳板、盪鞦韆,兒童們放風箏。親戚朋友也儘量聚在一起,吃飯喝酒、唱歌跳舞,盡情娛樂。春節是朝鮮族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初一先祭祖,而後兒童們穿著華麗的衣裳給老人和長輩們拜年。正月十五,朝鮮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吃“五穀飯”,喝“開耳酒”。

農曆六月十五,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流頭節”。眾多朝鮮族群眾聚在一起,依照習俗舉辦祭祀、舞蹈、洗頭等活動,祝願風調雨順、身體健康。

朝鮮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回族的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

中國朝鮮族傳統節日有元日(陰曆正月初一)、上元(陰曆五月十五)、燃燈節(陰曆四月初八)、重五(陰曆五月初五)、秋夕(陰曆八月十五)等以及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

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朝鮮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流頭節春節、正月十五、清明節、端午節、除夕節等。最為重要的當屬春節。流頭節。正月初一天亮之後,先向祖先祭祀,而後兒童們穿著華麗的衣裳向老人和長輩磕頭跪拜,祝他們健康長壽。正月十五不論男女老幼食"五穀飯"、喝"開耳酒"。喝"開耳酒"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聽到更多喜訊。流頭節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名錄。 每年的農曆6月15日流頭節這一天朝鮮族男女老少身穿民族節日盛裝,舉行流頭薦新,祈求豐收、流水洗頭沐浴,淨身除鬼、祝壽盡孝、流頭競技、享流頭飲食、賞流頭歌舞等活動。 流頭節起源於朝鮮族古代農耕社會,“流頭\”一詞為“東流水頭沐浴\”的簡稱,主要活動是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五日,朝鮮族婦女到向東流的河裡洗頭沐浴,祭拜農神祖先,淨身驅除雜鬼,求豐收求健康。黑龍江省牡丹江寧安一帶從事農耕的朝鮮族群眾一直保持著過“流頭節\”的習俗,歷史悠久。 其他的有"9.3"民俗節 。。。來源:1952年9月3日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這一天,延邊各族人民都有慶祝活動,久而久之已成為全民的一個節日。從1992年開始,在州政府的直接籌劃下,這一單一的州慶日逐漸轉化為規模巨集大、內容豐富多彩的集慶典活動、文體活動、民族風情展覽會、經濟貿易洽談會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節。

介紹朝鮮族的起源及中秋節節日風俗習慣

你好,朝鮮族的前身就是朝鮮半島的原駐民,就是原本出現在那裡的人,然而現在的韓國人其實才是真正的朝鮮族,朝鮮人並不是真正的朝鮮族,歷史的緣故,現在朝鮮半島的南部(現在朝鮮領土部分地區)曾經被我國在唐朝和元朝佔領過,清朝朝鮮王朝也是我們的附屬國,所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人其實是中國和朝鮮族的後代,韓國人是真正的朝鮮族,剛才說到朝鮮王朝(當時朝鮮和韓國)曾經是我國的附屬國,他們自然受我國文化深遠,其實不光說朝鮮半島,日本,外蒙古,東南亞,在古代都受漢文化深遠,但是中秋節在世界上只有中國,韓國,臺灣地區(中國)上有記載,至於朝鮮族是如何過中秋節的,他們的習慣和中國人很相同,一般也會家人團聚,他們的月餅可能與中國的月餅有點區別,一般他們會用年糕做成食物來慶祝,總之朝鮮族的人(朝鮮人和韓國人)的祖先其實和中國是離不開的,他們的文化也是從中國文化中提取,韓語最早其實就相當與一種方言,打個比方,就好比四川話,粵語之類的,所以他們的語言中有很多漢語音,他們的習慣也與中國人相同,近代,因為戰爭等等原因,分為了朝鮮,韓國,但是韓國他其實發展的很好,他做到了亞洲韓流,風趣的開個玩笑,一個宋朝人覺得會想不到千年以後新羅人的帥哥既然領導亞洲潮流,哈哈,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朝鮮族的風俗,文化和歷史

服飾風俗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朝鮮族服飾,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繫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釦,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豔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飲食風俗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朝鮮族泡菜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蔔、芥菜、英菜等同法醃製。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麵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居住風俗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喪葬風俗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製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弔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裡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禮儀風俗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菸,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婚姻風俗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進一無人的房間--室內擺放一桌豐盛酒席,女方給新郎連斟三杯酒。其後,新......餘下全文>>

朝鮮族傳統節日 百度百科

節慶 朝鮮族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朝鮮族春節: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的節日生活豐富多彩。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簫的樂曲聲,將人們帶入紶個新的境界。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等,競賽場上,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有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朝鮮族的“花甲宴”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著他的兒孫健康、萬事如意。隨後,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樓”,隨著長鼓、洞簫、嗩吶樂曲聲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上元節:朝鮮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期一天,這天,朝鮮放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藥飯、五穀飯,喝聰耳酒。藥飯以江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上元節有許多遊戲,過去有火炬戰、車戰、拔河等。火炬戰,即賽火,看誰的火炬最亮,燃的時間最長。車戰,是比誰的車結實。所有娛樂活動,全村人都來參加。圍觀者敲鼓助威,熱鬧異常。取勝者唱歌、跳舞,歡慶勝利。晚上,大家舉著火炬上東山高處迎圓月,誰當年有福,誰就能望見初升圓月,迎月之後,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橋。踏橋,也叫跺橋。朝語中“橋”和“腿”兩詞同音,跟橋意為練腿。踏橋時,每人要在橋上往返幾次至幾十次不等,共次數必須與自己的歲數相等,以求祈福禳災。 嬰兒生日節:即嬰兒週歲生日節。在朝鮮族的人生儀禮中,嬰兒的一週歲紀念日最受重視。嬰兒一週歲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也非常隆重。嬰兒生日到來之際,嬰兒的媽媽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給孩子穿上一套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然後把孩子抱到已準備好的生日桌前,讓嬰兒“過目”專門為他擺設的“涉獵物”。桌子上會擺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筆、書、小槍等等帶有象徵意義的東西。客人到齊後,嬰兒的媽媽就叫孩子從桌子上五花八門的東西中隨便拿自己喜歡的中意之物。當孩子伸手從桌子上拿一樣東西時,客人們就歡騰起來,說一些使祝興的話。這個過程人們叫做嬰兒受生日席桌的“儀式”。有的地方還有老人給孩子脖子套上一團素白色線的習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線團那樣做一個潔白的人,能像長長的線那樣命長延壽。 洗頭節:陰曆六月十五日是朝鮮族的洗頭節。這一天被視為黃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傳說用向東流的溪水洗頭是很吉利的。晚上,人們還要在家裡舉行洗頭宴,唱洗頭歌,然後全家老少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晚餐。 回婚節: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0週年紀念日。舉行回婚節必須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老兩口都健在;二是親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孫子孫女無夭折。如果親生子女或孫子孫女中有死亡者,則不能舉行回婚節。因此,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親朋好友都要前來祝賀,一對老人穿上年輕時的結婚禮服,相互攙扶著入席,大家頻頻舉杯祝福,比年輕人的婚禮更為熱鬧隆重。 六一節: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延邊已演化成新的全民節日。在延邊,人們把“六一”兒童節活動當成一項重大的愛幼活動。“六一”這一天,往往萬人空巷,人們穿著節日盛裝湧向公園進行遊園活動。 除了......餘下全文>>

朝鮮族的民族節日民族故事民族風俗習慣

朝鮮族的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一年主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外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等。

各個民族的節日習俗

百度百科民族節日詞條

=====================

民族節日

[編輯本段]節日簡介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在55個少數民族中,節日之多,難以計數。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並要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或祭祀儀式的日子。中國各民族特色各異的眾多節日,大致可以分為新年節日、生產節日、青年節日、紀念節日、習俗節日和宗教節日等六個方面。這些與自然界季節更迭、祈求豐收、崇敬英雄、談情說愛、傳統習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關係的節日,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體現,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動展示。儘管各民族的節日在日期、內容、意義、過節方式等方面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有穩定性、群眾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的共同特點。不少民族節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有的甚至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成為深深植根於中華大地上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需要進一步挖掘的文化寶庫。[1]

[編輯本段]節日起源

民族節日多出於民間傳說故事,各少數民族人民為紀念故事中的人和事,產生了本民族的節日。[2]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餘下全文>>

朝鮮族習俗有哪些

(1)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繫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釦,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豔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2)飲食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蔔、芥菜、英菜等同法醃製。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麵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3)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4)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製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弔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裡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5)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菸,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6)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朝鮮族的節日風俗?
傣族的節日風俗?
怒族的節日風俗?
普米族的節日風俗?
滿族的節日風俗?
苗族的節日風俗是什麼?
彝族白族的節日風俗?
高山族的節日風俗?
布依族的節日風俗?
蒙古族的節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