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年的名人有哪些?
百家姓年姓的名人有哪些?
年 芸:(公元1982~今),女;江蘇人。著名游泳健將。
年四旺:(公元1946~今),安徽懷遠陳集梅莊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人民英雄。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年四旺”是個光芒四射的名字,被譽為“毛主席的好戰士”。
年維泗:(公元1933~今),河北秦皇島人,生於北京。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
年希堯:(公元?~年待考),一作允恭,字希堯,年羹堯之兄;廣寧人(今遼寧北鎮),漢軍鑲黃旗。著名清朝初年文臣。
他憑著與雍正皇帝的親密關係而官運亨通,由筆帖式,累官廣東巡撫,工部右侍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授內務府總管,管理淮安板閘關稅務。
他與劉源、郎廷極、唐英、繼昌等人皆旗籍,而宦於江右以制瓷得名。在政治上卻並無什麼大的建樹。
與其政績平庸相比較,年希堯在科學和藝術上的貢獻卻不同凡響。他被朝廷派到江西景德鎮去監督燒瓷器,因為宮廷用的瓷器都由那裡燒成。他在景德鎮陶瓷業的恢復和創新中,發揮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年羹堯:(公元1679~1726年待考),字亮工,號雙峰;廣寧人(今遼寧北鎮),漢軍鑲黃旗。著名清朝將領。
年羹堯是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中進士,任瀚林院庶吉士,在國史館修撰功臣傳,後任檢討。
清康熙四十四~四十七年(公元1705~1708),年羹堯歷任四川、廣東鄉試正考官,侍讀學士。
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任內閣學士。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任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任定西將軍。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任川陝總督。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後,年羹堯以藩邸舊人獲寵,接管撫遠大將軍允禵軍務,尋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規劃善後十三條。事定,封一等公。後任撫遠大將軍,率部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之亂,素為雍正皇帝的心腹。
年羹堯後因功高權重,驕縱攬權,屢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務,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奴視同僚,督撫跪道迎送。因此遭到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猜忌,之後於清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農曆4月22日被貶為杭州將軍,又降為閒散章京,最後連貶九級為杭州門衛。同年農曆9月28日以九十二項大罪被下獄。
年遐齡:(生卒年待考),廣寧人(今遼寧北鎮),漢軍鑲黃旗。著名清朝大臣。
康熙年間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撫,被封為一等公,外加太傅銜。
年 富:(生卒年待考),字大有;安徽懷遠人。著名明朝大臣。
本姓嚴,因人錯呼“年”,即以訛傳訛,改“嚴”為“年”。
姓成的名人有哪些
●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漢成帝出遊,遇見成公,成公不行禮。成帝說:"朕能富貴人,能殺人訂子何逆朕?"成公說:"陛下能貴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祿;陛下能殺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是歲言事並舉劾凡70餘事,皆揭發時弊,執政者惡之。出為陝西行省員外郎,累官中書左丞。為官清正,所至有聲績。後因用事者唆使人誣告成遵受贓,竟遭杖死,朝中內外為其鳴冤。
● 成無己:中國金代醫學家。聊攝(今山東聊城)人,約生於北宋嘉佑治平年間,後聊攝為金兵所佔,遂成金人。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他專力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註釋,撰成《註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註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
● 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
●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指令碼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臺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歷史上姓侯的名人都有哪些?
【侯姓其他歷史名人】
侯 芝:江蘇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學家,侯學詩之女。她寫的許多詞流傳於世,其中以《再生緣》最為著名。
侯 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 謹:東漢敦煌人,少時家貧,為別人當傭人,但他非常好學,在夜間還點燃柴火在讀書。朝廷屢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辭。後徙居山中,專心論著。曾作《矯世論 》,諷刺當時的醜惡現象。又寫了《皇德論》記敘當朝史事。河西人敬稱他為“侯君”。
侯 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時任兵部侍郎等職,萬曆進士,後來朝廷中發生政變,下獄。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對於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只用了他一個人。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學家,曾與方以智、陳貞存慧、冒襄齊名,稱為明末“四公子”。入清後入河南應試,中副榜。共詩,古文,字學韓愈、歐陽修。清孔善任的名劇《桃花扇》即以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戀愛故事為題材。
侯叔獻:撫州宣黃人,北宋時任水監丞。多次治理黃河水有功。
侯友彰:宋潭州衡山人,字夢符。仁宗慶曆六年進士。為臨武尉,改桂林丞。廉謹儉約,取與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無異寒士。有同年生訪之,輿從綺麗,友彰飯以蔬糲。客去,其子以貧約為羞,友彰以“寇準位兼將相,而宅無樓臺”誨之,並作詩有“遺汝不如廉”之句,為人傳誦。
侯外廬: 山西平遙人(一作介休)。原名兆麟。歷史學家。1922年起,先後就讀於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1927年赴法國留學,入巴黎大學,翌年,在旅歐支部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回國,失掉黨組織關係(1951年重新入黨)。任教。在京逝世。1927年開始翻譯《資本論》(後與王思華合譯)。著有《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界想學說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近代哲學史》等,與杜國庠等合寫有《中國思想通史》,主編有《中國哲學簡史》等。
侯喜瑞:字靄如(1892,一作1896-1983),北京人,回族,京劇演員。從名淨李連仲習架子花臉。15歲出科,19歲又拜黃潤甫為師。先後與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等人合作演出。擅演《丁甲山》、《陽平關》、《鬧江州》、《法門寺》等。40歲後與郝壽臣、金少山鼎足相峙。解放後在北京市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任教。
【中國人民解放軍侯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侯正果少將
侯正果(1911-2002),四川省達縣人。1933年參加赤衛隊,接著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作戰勇敢,任了新兵連連長,1934年在紅4軍31團2營6連任排長,同年到紅4軍教導隊學習,後在紅11師師部通訊隊工作。1935年到紅四方面軍政治連學習,後到紅軍大學政治隊任區隊長。1936年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總部警通營政治委員,年底任中央軍委警衛團政治委員。1937年5月,周恩來和張雲逸由延安到西安,途經勞山遭土匪伏擊,侯正果和團長率領全團前往救援。抗日戰爭前夕調任紅32軍282團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中央軍委警衛團改編為前方指揮部特務團3營,任營政治委員,以後這支部隊改為359旅718團3營。1938年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任隊長、副大隊長。1940年任晉察冀軍區特務團副團長,1943年任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割槽36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割槽參謀長、晉察冀軍區軍政幹校校長、北嶽軍區第3分割槽司令員。1948年12月率領部隊進駐門頭溝煤礦。在戰爭年代參加大小戰鬥170多次,5次負傷,最重的是第5次,1945年與日軍作戰時,被子彈打穿右胸。......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慈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名人
慈氏(生卒年待考),著名彌勒菩薩。在唐朝時期僧人義淨所譯、慧沼所撰的《金光明最勝王經疏》中這樣述說:“慈氏,梵音梅呾麗曳,此雲慈氏。或雲那,即慈姓中生,或本性行慈。或雲曳尼,即女聲中。”
慈雲桂
慈雲桂(1917 04.05 - 1990 07.21),出生於安徽桐城(出生地今屬樅陽縣)。 計算機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電腦科學與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長期致力於計算機研究和教學工作,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臺億次級巨型計算機系統。 在我國計算機從電子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到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研製開發歷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1943年7月,慈雲桂畢業於湖南大學機電系,8月被保送到昆明西南聯大的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做研究生,潛心於微波理論與雷達技術的研究。1946年1月至7月,他被選派赴英國考察雷達技術,同年8月分配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從事無線電實驗室的建立工作。1948年9月慈雲桂與其桐城學友琚書琴結為伉儷。1950年4月,慈雲桂服從國家建設需要,赴大連高等海校任副教授,1953年任雷達通訊系副主任。1954年11月,慈雲桂調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電子系任雷達教研室主任,1955年3月任系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2年任長沙工學院計算研究所所長。1979年7月,長沙工學院改建為國防科技大學,慈雲桂任副校長,兼計算機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5年1月慈雲桂被任命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1989年7月改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顧問。他曾任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計算機顧問組組長、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評委、國家院學位委員會計算機學科學位評審組評委、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計算機學科評委、北京理工大學等校名譽教授。他是中國電子學會名譽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三屆副理事長和名譽理事、美國IEEE協會高階會員、《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中國電子學報》和《計算機學報》的編委,以及荷蘭FGCS(未來計算機系統)雜誌的國際編委和《科技導報》的中國編委。慈雲桂教授長期從事電子計算機理論的教學和計算機研製工作,是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研究所的創始人。先後主持研製出26種型號的大、中、小型計算機,並開展了智慧計算機的研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50年代在大連高等海校獲兩次發明獎,並獲先進工作者稱號。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主持研製數字快艇指揮儀901樣機,榮立集體二等功。60年代主持研製成功441B-Ⅰ、Ⅱ型電晶體通用計算機,榮立集體一等功。70年代主持研製成功441B-Ⅲ型電晶體通用計算機,榮立集體一等功。主持研製成功的科研專案441-B電晶體通用計算機和718東海號中心計算機1978年獲科學大會獎。主持研製成功151-3/4型積體電路大型通用計算機,獲國防科技成果一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並和遠望號測量船一起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80年代主持研製成功銀河億次巨型機,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個人二等功。參與新一代計算機的研究成果四項,其中並行推理機模擬試驗系統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關係知識庫模擬機、資料流模擬機、PROLOG抽象機模擬試驗系統獲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慈旭(公元1928~今),吉林永吉人。著名當代書畫家、記者。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1960年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歷任察哈爾日報社編輯、察哈爾畫報社編採組長、察哈爾省文聯創作幹事、省文聯委員、張家口市文聯副主席、美協主席、科普美協理事長。中華全國文代大會第二次、第三次代表大會代表。擅長中國畫山水......餘下全文>>
姓來的名人有哪些 30分
來章:(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齊國人。
來英:(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楚國人。
來歙:字君叔,東漢初將領。南陽新野(今屬河南省)人。
來護兒:字崇善,隋朝大將軍。
來整:(生卒年待考),來護兒之六子;江都人(今江蘇揚州)。
來敏:(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大臣,學識為時人所稱,官典學校尉。
來軍:(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蜀漢將領,為姜維參軍。
來恆:(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大臣,官至中黃門侍郎。
來濟:(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學者,唐高宗永徽時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
來金烈:(公元1928~2006),山西武鄉人。
來國柱:(公元1929~今),浙江杭州人。
來養芳:(公元1930~今),山東鄒城人。著名現代書畫家。
來辛程:(公元19浮1~今),曾用名宋心誠、宋心澄、何蹇,自署立錐齋主、蝸廬先生、長白山人、大道無常等;吉林吉林人。著名中國畫畫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
來洪雲:(公元1945~今),浙江東陽人。著名文化業政工幹部。 來廣銓:(公元1907~1988年),字楚庚,以字行,號柴若;浙江蕭山人。著名當代臺灣“謎聖”。
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那些
安史之亂的史思明,抗清名將史可法,周宣王時書法家史籀,春秋時晉國大夫史墨,春秋時魯相史晨(曾為祀孔而以隸書作碑,立於孔廟,史稱“史晨碑”。 ),隋代名將史萬歲,唐初史大奈,五代後周名將史弘肇,南宋歷任太師、右丞相史彌遠,南宋詞人史達祖,元代名將史天澤,明朝理學家史孟麟,清朝將領史榮椿
歷史上姓錢的名人有哪些
錢讓(89-151):即錢遜,字德高,即下邳錢林七世孫,是為江東錢氏第一代祖。博學豪邁,豁達善謀,忠誠亮直,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戶。
錢樂之:中國古代律歷學家。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詔鑄造原為東漢張衡創制的渾天儀,後又作小渾天儀。
錢道戢(508~570):字子韜,吳興長城人,南朝陳朝時大將;以孝行著聞,以功拜直閣將軍等職。
錢九隴(573-645):晉陵(今浙江長興)人。大唐開國功臣,善騎射。後官累至左武衛大將軍、潭州都督、巢國公。諡曰勇,陪葬獻陵。
錢起:字仲文,唐代大詩人,浙江吳興人,天寶年間考中進士,為"大曆十才子"之冠,與朗士元齊名,世稱"錢朗"。有《錢考功集》。
錢鏐(Liú):五代十國政治家,吳越國的建立者,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樑時被封為吳越王。在位期間,曾徵發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並建立水網區的維修制度,有利於吳越地區的經濟發展。
錢惟演:北宋人,累官至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辭藻清麗。所著今存《西昆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錢選(1239~1299年):浙江省吳興人,南宋景定三年鄉貢進士,入元不仕。他是著名畫家,擅長人物、花鳥、蔬果和山水。筆致柔勁,著色清麗,自成風格。
錢泮(1493-1555):明代抗倭英雄,常熟人。明嘉靖十三年(1534),錢泮鄉試中舉,後又登進士,曾任刑部主事、員外郎中等職,秉公斷案,執法嚴明。後錢泮回鄉組織族人自發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來犯,錢泮壯烈犧牲;文徵明為錢泮做墓誌銘。
錢龍錫(1579年~1645年):字稚文,松江華亭(今上海)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明末大臣,次輔。審理魏忠賢逆案多半由他主持,一代忠臣,極力舉薦袁崇煥為東北關寧(今山海關,寧遠)軍統帥,鞏固邊防。
錢謙益(1582年~1664年):江蘇常熟人,明萬曆進士,在明清均任高職,博學工詞章,主東南文壇數十年,主張詩要有本,反對嚴羽妙語說。著有《初學集》、《有學集》。
錢世楨(約1561~1641年):他是明代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不但文思敏捷,詩文操筆立就,而且精於騎射,尤善用刀,驍勇絕倫。萬曆十年(1582)中舉人,十七年成進士。次年,授蘇州衛前所鎮撫,擢浙江運糧把總。萬曆二十年,以遊擊將軍赴朝鮮抗倭。回朝後,曾任江西總兵。
錢肅樂(1606-1648):浙江鄞縣人,字希聲,一字虞孫,號正亭;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為官清正,執法嚴正,不畏權貴,愛民如子,使地方惡勢力不敢胡作非為,南明大臣;曾率義軍堅持抗清至病逝。
錢棨(1734~1799年):字湘舲,號振威,清代江蘇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的門第。錢棨自幼飽讀詩書,勤學不輟,以才華過人遠近聞名。他是中國科舉歷史上兩個“六元狀元”(即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之一。
錢灃(fēng)(1740-1795):字東注,號南園,是清代官吏、書畫家,官至御史。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敢於諫議彈劾貪官汙吏,扳倒和珅的真正功臣,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錢學森(1911-2009年):中國導彈之父、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邱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名人】
邱處機:自號長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歲時在寧海拜王重陽(矗)為師而出家為全真道士。王重陽死後,他潛修於龍門山,形成龍門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見於雪山,尊為神仙,他死後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贈"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封號。著有《攝生訊息論》、《大丹直指》等。
邱葵:宋代名儒
邱養浩、邱懋煒: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將。
邱遠才:即邱朝貴,清代人,太平天國時屬英王川玉成部,以軍功封淮王。作戰極勇,軍中稱"邱老虎"。後戰死。
邱少雲:中國人民解放軍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三一九高地反擊戰中,起潛伏地被敵炮火擊中起火,為不暴露整個部隊,他忍受烈火燒身,臥地不動,英勇就義。
邱 遲:南樑時文學家,官司空從事中郎,所著《與陳伯之書》,勸陳伯自魏歸樑,是當時駢文中的優秀作品。
丘睿:(1420~1495) 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廣東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一說生於永樂十八年(1420),另說生於永樂十六年或永樂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舉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特命參與中樞政務,開尚書入閣的先例。著有《大學衍義補》,其中曾就歷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比較和評註,對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學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總結、繼承和發展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結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執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邱吉:明代詩人。善古文,尤善於詩,為吳興詩人領袖。有《執柔集》。
歷史上姓於的名人有哪些?
於公:漢代東海郯(今山東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為縣獄吏。執法公允,凡犯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以善於決獄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談。並且為我國民間代代相傳的因果報應的道德規範,留下了為善為惡“萬應不爽”的典型。 于吉:一作幹吉,琅琊(今山東省膠南市)人,東漢時方士,據稱在曲陽泉水上得神書《太平清領書》(實為自著),多巫覡雜語。後至南方以符水為人療病,人多事之,遂為吳·孫策所殺,著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省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國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後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後,羞愧而死。 於慄磾:南北朝時期的北魏黑槊將軍,世間少有的猛將。請看魏書《魏書.於慄磾傳》 於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巨集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昕:北朝懷朔、武川鎮將。在北魏擊破柔然的過程中,立有大功。 於濆:唐代晚期詩人,雖不為時人所重,但卻具有顯著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藝術上雖不夠錘鍊,但質樸無華,明快直切。《全唐詩》收其詩四十五首。 于謙: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期間,平反冤案,賑濟災荒,頗得民心。英宗時,宦官王振專權,朝廷腐敗。蒙古瓦剌貴族也先率軍來犯,明軍出兵阻擊,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舉國上下為之震動。一些朝臣主張南逃避敵,于謙力排眾義,誓死保衛京師,並擁成王為帝(景帝)。後瓦剌軍破紫荊關直逼京師,他親自督戰,擊斃也先,大敗瓦剌軍。後官加少保,總督軍務。英宗被釋放後,於景泰八年發動“奪門之變”,奪回帝位。于謙被捕下獄,以“意欲謀逆”罪被叛處死刑,史稱“行路嗟嘆,天下冤之”。憲宗成化時,于謙被複官並賜祭,葬於西湖三臺山麓。有《於忠肅集》。 於準:清代山西省永寧(今屬交口)人,清官于成龍的孫子,官至江蘇、貴州巡撫。輯有《於清端公政書》等,于成龍的許多事蹟都是他給整理的。 于振:清代江蘇金壇人。字鶴泉,號秋田。生卒年不詳。清雍正元年(1723年)狀元。此科為慶祝雍正帝登極大典特設恩科。雍正帝以于振為其登極首科狀元,恩賜有加。除依例授職翰林院修撰外,還讓他以修撰銜入值南書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鄉試主考官。雍正三年,賜居澄懷園。雍正五年,出任湖廣學政。後因事遭貶,降為行人司司副。 於定國:字曼倩,繫於公之子,西漢東海郯縣人,漢初丞相,少學法於父,後為獄吏,宣帝時,任廷尉,決疑平法,後為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于志寧:唐代官吏。字仲謐(558-665),京兆高陵(今屬陝西省)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於休烈:唐代洛陽人,開元初舉進士,累官至積賢殿學士。性恭儉仁愛,禮賢下士。本性真誠樸實,機警聰明。肅宗即位當了皇帝,於休烈從中都趕到京城被任命為給事中,後來又改任為太常少卿兼知禮儀使。中原遭到戰亂破壞,文物書籍損失嚴重,於休烈將自己收藏的《五代論》獻給國家,肅宗皇帝很滿意,任命他為工部侍郎。於休烈在朝中任職三十多年,擔任過許多重要顯赫的官職,但家中卻沒有什麼積蓄。一直保持正直儉樸,溫文爾雅,從來也不將喜怒顯示在臉上,他禮賢下士,鼓勵提拔年輕人。雖然他官位高責任大,但工作勤奮,不知疲倦。他非常愛好讀書,手中整天都拿著書本。 于慎行: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隆慶進士。萬曆初歷翰林院修撰,充日講官。因劾張居正奪情,引疾歸。後起官,歷侍講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累遷至禮部尚書。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後二年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尋......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樂的名人有哪些
樂姓的來歷,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子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宋國,宋國的宋戴公,他的兒子叫公子衎(kan),字樂父。後來他的孫子叫夷父須,以他祖父的“樂”字為姓氏,這就是後來樂氏的來歷。
在眾多的樂姓武將當中,樂毅當屬其中之最。諸葛亮曾在《隆中對》中提到“身高五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知許也”,意思是說自己的文韜不在管仲之下,武略可及樂毅。這裡所提到的樂毅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樂姓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戰國時期的軍事將領樂毅。
樂毅是燕國的大將,曾帶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大敗齊軍,所以他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是一位很有地位的軍事家、軍事將領。後來他受到猜忌,被別人誣陷,他就離開了燕國,回到了趙。因為他在軍事上的地位,趙王也很器重他,就封他為望諸君。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邯鄲的叢臺公園內部修瞭望諸榭。咱們身後的這個建築就是望諸榭,根據他的封號取名望諸榭。
樂毅用兵如神,由於他出色的指揮能力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並獨率燕軍長驅直入齊國都城臨淄,被譽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軍事奇才。相傳,他當年在趙國的居住地就是現在的邯鄲縣岳家堡一帶。
樂慶陽:我們原來這個地方叫岳家堡,他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樂毅就生活在這個村莊。這個村莊凡是姓樂的都是樂毅的後代。我們家現在一直把樂毅作為祖先來供奉,並有家譜和立有牌位。
據史書記載,樂毅死於趙國,並安葬在樂家堡。據這一帶的老人講,當年樂毅的墓地佔地約有兩千多畝,可見樂毅當時地位的顯赫。
樂姓後人 樂慶陽:他的故事在當地傳說很多。樂毅在打仗的時候將一個金盔掉到井裡,我們後人為了紀念他,專門給他修了一個廟宇。
杜學德:當地的村民傳說那裡還有他的舞劍房和磨劍石。
清代曾有詩云:仗劍齊城下,藏鋒趙國中;無聊時自舞,四壁起秋風。就是讚歎樂毅勤於練功,武藝高強的。
杜學德:當代邯鄲的大樂堡、小樂堡、曹樂堡這一帶有樂姓人氏,他們自稱是樂毅的後代,由於時代的變遷,樂姓人士後來分佈到了河南、山東、山西,在南方也有一定的分佈。我們大夥熟悉的北京同仁堂,他的創業的老闆也是樂姓人。
樂姓後人 樂慶龍:從我記事起到1963年、1964年,我爺爺還不斷跟我說,北京同仁堂也是咱姓樂的開的。我也不斷去那住著,人家招待的也挺好,我得到的一些偏方大部分都是從人家那兒來的。
樂姓後人 樂慶陽:這後面都是姓樂的,都是樂毅的後代。這是我叔叔,今年已經八十三歲了。這些孩子全部都是姓樂。現在家裡男女一下子算起來一百七十多口人。
樂家堡的樂氏後人告訴我們,曾有不少全國各地的樂姓人士來這裡尋根問祖,唯獨沒有臺灣人來過,他們希望能早日和臺灣的樂姓人士建立聯絡。
樂姓起源於西周末年,源於子姓
歷史上的名人有樂毅、樂羊、樂進等
樂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樂字有3個音都可以當姓的, yue,le,yao(2聲),我本人姓yue,有見過姓le的,但是沒見過姓yao的,不知道誰見過,呵呵
樂姓在中國的姓氏當中屬於比較罕見的姓氏,但在中國古代史上樂姓人士卻是武將輩出,戰國時有魏國著名的大將樂羊,燕國則有名將樂毅,到三國時期又出現了魏國大將樂進,他們都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戰績,同時也是樂姓家族中引以為傲的英雄。
樂姓的來歷,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子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宋國,宋國的宋戴公,他的兒子叫公子衎(kan),字樂父。後來他的孫子叫夷父須,以他祖父的“樂”字為姓氏,這就是後來樂氏的來歷。
在眾多的樂姓武將當中,樂毅當屬其中之最。......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