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

瑤族的傳統節日有:山歌節、歌堂節、晒衣節、乾巴節、盤王節、牛節、達努節、成人禮、討寮皈節、討念拜。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 ,民風淳樸且彪悍。

1.山歌節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贊助廣告

2.歌堂節

“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是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的隆重節日“耍歌堂”是瑤語譯音,意為慶豐收。也是青年男女對歌覓友的節日。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節,十月十六日左右,歷時三天、九天不等。

“耍歌堂”最後的一個儀式是送神,即把祖先塑像送回廟宇裡去。當夕陽西下時,集體參加的各種儀式己經結束,人們各自歸家張羅晚餐。晚餐席間,賓主開懷暢飲。有的瑤佬當著六親邊飲邊唱,多是敘述歷史或神話故事。過去的瑤歌曲調壓抑低沉,就是在結婚時唱的戀歌仍有哀怨之情,可見瑤族人民千百年來所受的壓迫之深。

贊助廣告

3.晒衣節

每年舊曆六月六,廣西桂平縣的盤瑤要隆重地歡慶一年一度的晒衣節。節日的早上,各家各戶的老者指揮年輕人有秩序地把箱子、櫃子及衣服、鞋子等搬到房外晒穀坪,攤開在竹墊上或掛在竹竿上,等候烈日曝晒,整個寨子色彩斑斕,成了衣物的“海洋”。晒到三四個小時後再把衣物等放回原處。到了傍晚,全寨人站在晒穀坪上,對著西沉的太陽頻頻招手,表示對太陽的感激和崇敬。“晒衣節”家家戶戶要宰雞殺鴨歡慶,別有情趣。

4.乾巴節

乾巴節,是雲南省河口瑤族自治縣瑤山鄉一帶藍靛瑤人(瑤族支系)人民一年一度的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

5.盤王節

“盤王節”是瑤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農曆十月十六日。

盤王節可以一家一戶進行,也可以聯戶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進行。但不管以哪種形式舉辦,都要殺牲祭祀,設宴款待親友。節日一般為三天兩夜,也有的長達七天七夜。

節日期間,瑤族人民殺雞宰鴨,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彙集一起,首先祭祀盤王,唱盤王歌,跳起黃泥鼓舞和長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頌先祖英勇奮鬥精神。其次,歡慶豐收,酬謝盤王,盡情歡樂。與此同時,男女青年則開展對歌活動,抓住良機擇意中人。有的地方還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請戲班子唱戲等。

盤王節儀式由4名正師公主持,各司其職,還願師、祭兵師、賞兵師、五穀師,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還有4名歌娘歌師、6名童男童女、1名長鼓藝人和嗩吶樂隊參與盤王節。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

6.牛節

瑤族的牛節也和農業生產有關。在瑤族地區,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過去一些地區的瑤族還用牛力拉車運輸東西,牛在生產勞動中所起的這種重要作用,使人產生愛牛、惜牛的心情,從而形成敬牛習尚,並形成牛節。據瑤族民間傳說,每年夏曆 四月初八 是牛的生日,所以,人們將這天作為牛節。

7.達努節

“達努”是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日定在農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傳這一天,是瑤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節”。

傳說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兒帶著穀子到山裡墾荒。密洛陀將珍藏的銅鼓送給三女兒,並幫助她驅逐鳥害,使糧食獲得豐收。從此,祖孃的三女兒就在山區安居樂業,繁衍子孫,成為瑤族。瑤族人民為了紀念密洛陀,就......餘下全文>>

瑤族有那些節日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瑤族是什麼節日

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廣西都安瑤族的達努節比較隆重,相傳是紀念先人反抗土司鬥爭的節日。盤王節,俗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時為農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戶、數戶或一村進行。主要儀式由師公跳神祈禱,唱盤王歌,跳長鼓舞,禱告盤王(盤瓠)保佑賜福。盤王節,一般是自稱“勉支”的瑤族的節日,十分隆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瑤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瑤族過的是什麼節

瑤族的傳統節日

1.山歌節

瑤族的民族節日較多,除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盤王節、祭春節、達努節、耍歌堂、啪嗄節等。節日裡因為人多,飯一般不用鐵鼎鍋煮,而用木甄蒸,這種飯香氣更濃。每逢節日。瑤族人家還要做粑粑。節日菜餚主要是雞、鴨、魚、豬肉、豆腐、粉絲以及各種蔬菜。有的地方瑤族四月八還要煮烏米飯。在湖南江水縣的瑤族姑娘,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過“野餐節”時要吃花蛋,製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們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時,小夥子不許偷看,違者還要受罰。

2.歌堂節

“耍歌堂”節,又叫“耍望”節,是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瑤族自治縣瑤族人民的隆重節日“耍歌堂”是瑤語譯音,意為慶豐收。也是青年男女對歌覓友的節日。三五年舉行一次,一般在金秋季節,十月十六日左右,歷時三天、九天不等。

“耍歌堂”是八排瑤民喜慶豐收,最隆重最大規模的傳統節日。據《廣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功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甚為簡單”。由此可見,瑤族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傳播歷史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

耍歌堂可分為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歷時三天九日,每十年舉行一次,小歌堂歷時一天,三年五載舉行一次。舉行大或小歌堂,由各排民眾商議決定,但時間都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這一天,也是全瑤族共同的節日--“盤王節”,而連南八排瑤則叫“耍歌堂”。節前在六七月間,各家各戶就開始積蓄糧食、大豆,催肥豬、牛、雞、鴨等。“天長公”、“頭目公”、“先生公”等長輩必須預早聚會,商定歌堂開支款項,然後攤派到各家捐款捐物,用以修繕排裡的廟宇,油漆翻新盤古王塑像和各房姓的祖先塑像,購買酒肉、香燭等歌堂用品。

各家各戶事先告知親戚朋友,邀請他們屆時上排玩耍。同時,宰牛豬、殺雞鴨、磨豆腐、做餈粑、釀米酒,招待四方賓客。如今,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瑤胞的“耍歌堂”也推陳出新,賦予新的內容。耍歌堂之日,瑤家戶戶早起,清晨先鳴土銃三響,接著銅鑼叮噹,牛角嘟嘟,長鼓梆梆,迎來傳統的節日。

耍歌堂第一個儀式,是“遊神”大典。三聲土銃炮響開道,接著由瑤排一老人,即村上最權威的人,鳴鑼率眾過街串行遊行,老者後面跟著兩名彪形大漢,雙手擎舉一株帶枝帶葉的毛竹(碗口粗大,三丈多長,所謂“幡竹”)。竹枝上吊著玉米包、稻穗、花紙條、綵綢絲帶等。幡竹之後是拾神像隊伍,繼而分別是長鼓隊、銅鑼隊、嗩吶隊、男歌隊、女歌隊、小孩隊以及扛著長矛、大刀、三齒叉、鳥槍等武器的獵隊,浩浩蕩蕩,逶迤而行,鼓樂喧天,載歌載舞,周遊全排的大街小巷。遊行隊伍凡是經過巷口、轉彎處,都有人在那裡發放餈粑餅果,賜酒犒勞。遊行者掛備瑤袋領收這些物品,酒即每人一碗,一飲而盡。此刻,瑤排山寨,人流舞長龍,盛裝顯繽紛。歌舞隊跳著剛健粗獷的長鼓舞,龍騰虎躍,非常壯觀。而“噹噹、嗚嗚、嗡嗡、乒乓”的鼓角之聲,此起彼伏,響徹群山,人們沉浸在歡歌漫舞之中。

遊神結束,眾人先分享酒飯佳餚。痛飲一番之後,人們來到“歌堂坪”,進行“謳歌跳舞”。這時,瑤排的姑娘身穿盛裝,頸系銀圈,頭盤用野薏米串成的珠子,跚跚而來,排列在歌坪上方。先由司儀走進歌堂坪中間,引吭高歌,眾人同聲和唱,歌聲震撼群山。隨後,瑤族青年另男子三五成群,頭纏紅布頭巾,高插白雉翎,身穿盛裝,腰掛長鼓,呼哨而來,向著姑娘們跳起粗獷、剛健的長鼓舞,邊舞邊唱。一般先從催請歌唱起,然後唱盤問歌,繼而唱初交歌、深交歌。姑娘們與互相對歌問答,形象生動的比擬,幽默詼諧的玩笑,生動深刻的警句,穿插......餘下全文>>

瑤族都有什麼習俗

瑤族風俗習慣 瑤族服飾豐富多采,不同地區和支系也有所不同。男女服裝主要用深青、藍土布製作,男子喜著對襟無領的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一般束腰帶,南丹縣“白褲瑤”男子則喜歡著長及膝蓋的繡邊白褲;婦女一般著無領大襟上衣,以帶束腰,下著長褲、短裙或百褶裙,也有的著後長前短的過膝長農,在顯眼處繡以彩色花邊,現年輕人平時多著漢裝,只在慶典時換上民族裝。婦女頭飾式樣繁多,風格別緻,常戴耳環、手鐲、銀牌等銀飾,乘上彩色絲帶,大瑤山部分婦女頭上戴的弧形大銀釵,重量達1斤左右,從瑤族婦女的頭飾就可區分少女、未婚婦女、已婚婦女及屬於哪個瑤族支系。 飲食:瑤族飲食以大米、玉米、紅薯、芋頭為主,部分地區盛行“打油茶”,大瑤山瑤族喜歡醃製“鳥酢”、“獸肉酢”,並作為待客上品,有的則醃製薰豬肉、薰牛肉等風味獨特的食品。 居住:瑤族住房為竹木材料,一般一棟三間,長方形,也有的建成幹欄式樓房,多依山建造,聚族而居。 婚俗:瑤族未婚青年男女戀愛較為自由,利用節日慶典、集會和農閒走村竄寨,通過對歌或其他途徑建立感情,互贈信物,自主婚姻;也有的須經父母同意,請媒說合,方可成婚。瑤族招婿現象較為普遍,一般不與族外通婚,隨著經濟發展,與外界交往逐漸密切,族外婚也開始增多。 喪葬:農村瑤族喪葬以土葬為主,有部分地區和支系實行火葬、崖葬、掛葬。 禁忌:婦女生產滿月前不喜歡外人來訪;婚嫁日期不能選在父母的忌日;男女對歌時不能坐在同一張凳子;在婦女面前不能說粗口;堂屋內不許吐痰;男人忌諱坐在碗櫥前面。輩男女以兄弟姐妹相稱,忌諱“姐夫”、“妹夫”等稱呼 瑤族人民豐富多采的生活習俗,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瑤族人民居住條件、生活環境、歷史遭遇、衛生條件、生活方式、生產發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的反映,是瑤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居家習俗 大山區瑤族住房多為“茅寮”,四壁用小木條紮成,俗稱“千個柱頭下地”。上蓋杉皮或茅草。有少量木板房,多為一棟三間,名曰“三間堂”。正屋兩側多用杉條另闢兩間,俗名“披杉”。東間堆放雜物或作畜圈、廁所;西間作伙房、洗澡間。瑤族習慣洗熱水澡,不論寒暑,每日一次。另有一種“吊樓”式木板房,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勢坡度用樹木支架起來,上面居人,下面放東西,俗稱“瑤家吊腳樓”。現在,“茅寮”式房屋逐漸減少。 丘陵地區的瑤族,住房多磚木結構,上蓋青瓦、二層窗戶形式的“三間堂”樓房。樓上雖有窗戶,較矮,不住人,用作儲存室。中堂開大門,兩側有側門。 生產習俗 進入大山區的瑤族,當時因地廣人稀,實行插標占地,刀耕火種,“種了這山種那山”。後隨著人口增多,封建統治勢力逐漸向大山區深入,瑤民的土地逐漸被侵佔,為了生計,被迫借土耕種。借土的條件:“種樹還山”。即瑤民在借種的土地上,播種作物時,要為“山主”種上林木;在護理作物時,要結合護理林木,待林木成長,土地不能再種作物時,才把土地和林木交還“山主”,再到別處借土耕種。造林,習慣“插條”和林糧間作。 糧食作物以玉米、紅薯、旱禾、小米、喬麥、山芋為主,間種油桐、棕片、茶葉、藥材等,肥料就是利用新伐地土壤中的腐殖質和燒墾的草木灰。生產工具主要是鋤頭鐮刀、斧頭,輔以竹木工具。運輸主要靠人力背、挑。揹簍是瑤民最習慣用的運載工具。勞動形式,以戶為單位,男女同勞動,需要請幫工時,被請的人不管自己的事多忙,都得去幫助。墾植大片山場,則採取按戶或按勞動力入股,秋後按股分紅的方式進行集體勞動。 打獵是大山區瑤族人民的生產內容之一。主要是打野豬,只要發現野豬危害作物,就集體進行圍獵,直至捕獲或趕走為止。圍獵時1~2人帶獵犬覓蹤,......餘下全文>>

壯族、苗族、瑤族,主要聚居地在哪裡?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在廣西,花王節。

瑤族的風俗習慣

雲南 瑤族民俗風情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這裡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為廣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國、“杉木之鄉”的金秀大瑤山……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複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口頭文學極為豐富。

瑤族的自稱有勉、門、敏等63種,他稱有390種,如盤瑤、藍靛瑤、紅頭瑤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瑤族婦擅長織染、刺繡,服飾花紋圖案精美,富於變化。支系稱謂大都以服飾而定,如頭飾內以板支託者,稱頂板瑤;穿靛藍衣服的稱藍靛瑤。瑤族語言支系複雜,有多種方言,沒有文字,通用漢文。瑤族為了紀念先祖,農曆10月16日定為“盤王節”瑤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風神等,對生活和生產中的活動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靈。瑤族宗教信仰複雜,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異。

【禮儀】

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與漢族地區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凡是進入瑤家的客人,都會受到尊重和熱情款待。饒有風趣的“掛袋子”與“瓜簞酒”,是瑤家待客的典型禮節。客人到了瑤家,只要把隨身攜帶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掛鉤上一掛,就表示要在這家用餐。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留客人在家裡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到別處去,吃飯的事往往落空。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嚐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必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

瑤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禮。臘肉、山珍野味和土特產,是瑤家待客最常見的菜式。客席上,金黃厚實的臘肉奉為上品,主人會熱情地把大塊臘肉夾給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歡,都應當接受,這樣主人才會高興。

瓜簞酒是瑤家招待客人的特製酒。這種酒用糯米制成。它釀成糊酒後,摻上清泉水或涼開水,飲用時用瓜瓢舀出倒在碗裡,連液帶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時,由家裡最年輕的姑娘斟酒盛飯,主人則頻頻向客人夾菜敬酒。此時,客人不必拘束過謙,應大大方方開懷暢飲。這樣,主人認為客人看得起瑤家,就會越發高興,備加親熱。如果拘謹見外,反而不受歡迎。

在達山瑤中,也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裡,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服飾】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餘下全文>>

瑤族的習俗

瑤族民俗風情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民族文化,能歌善舞、勤勞勇敢的瑤族共有213.4萬多人,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國南方的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 這裡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植物、動物、礦藏等資源。如有“綠色寶庫”之稱的江華瑤山,號稱為廣西最大天然植物王國、“杉木之鄉”的金秀大瑤山……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藏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複雜,一半以上的人說“勉”話,屬苗瑤語族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說“布努”語,屬苗語支;廣西地區有的說“拉珈”語,屬壯侗語族。多通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口頭文學極為豐富。

瑤族的自稱有勉、門、敏等63種,他稱有390種,如盤瑤、藍靛瑤、紅頭瑤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

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數瑤族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狩獵、捕魚和農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瑤錦、瑤服,古老的傳說,動聽的瑤歌,優美的舞蹈,獨特婚俗和宗教信仰。瑤族婦擅長織染、刺繡,服飾花紋圖案精美,富於變化。支系稱謂大都以服飾而定,如頭飾內以板支託者,稱頂板瑤;穿靛藍衣服的稱藍靛瑤。瑤族語言支系複雜,有多種方言,沒有文字,通用漢文。瑤族為了紀念先祖,農曆10月16日定為“盤王節”瑤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祭祀寨神、家神、山神、風神等,對生活和生產中的活動也要占卜吉日、祭祀神靈。瑤族宗教信仰複雜,巫教、道教和原始宗教因地而異。

【禮儀】

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龔與漢族地區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凡是進入瑤家的客人,都會受到尊重和熱情款待。饒有風趣的“掛袋子”與“瓜簞酒”,是瑤家待客的典型禮節。客人到了瑤家,只要把隨身攜帶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掛鉤上一掛,就表示要在這家用餐。不用事先說明,主人自然會留客人在家裡就餐。如果不懂這個規矩,老把袋子等物放在身邊,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到別處去,吃飯的事往往落空。

瑤族對祖先很尊敬,習慣在進餐之前先念祖先幾輩姓名,表示祖先先嚐後子孫才能受用。尤其對豐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節日必備豬肉、雞、鴨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飯座次也有講究:老人和尊貴的客人須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熱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雞冠獻給客人。瑤族在向客人敬酒時,一般都由少女舉杯齊眉,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為客人敬酒,被視為大禮。

瑤家待客慷慨大方,彬彬有禮。臘肉、山珍野味和土特產,是瑤家待客最常見的菜式。客席上,金黃厚實的臘肉奉為上品,主人會熱情地把大塊臘肉夾給客人。客人不管喜不喜歡,都應當接受,這樣主人才會高興。

瓜簞酒是瑤家招待客人的特製酒。這種酒用糯米制成。它釀成糊酒後,摻上清泉水或涼開水,飲用時用瓜瓢舀出倒在碗裡,連液帶渣一起喝下。酒度不高,香甜可口。用餐時,由家裡最年輕的姑娘斟酒盛飯,主人則頻頻向客人夾菜敬酒。此時,客人不必拘束過謙,應大大方方開懷暢飲。這樣,主人認為客人看得起瑤家,就會越發高興,備加親熱。如果拘謹見外,反而不受歡迎。

在達山瑤中,也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習慣敬三大碗。名為“一碗疏、二碗親、三碗見真心”。瑤族老人也喜歡飲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飲料。款待客人時,雞、肉、鹽一排排地放在碗裡,無論主客,必須依次夾吃,不得紊亂。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飯都由婦女代為裝飯。 鹽在瑤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瑤區不產鹽,但又不能缺少鹽。鹽在瑤族中是請道公、至親的大禮,俗叫“鹽信”。凡接到“鹽信”者,無論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丟開,按時赴約。

【服飾】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過山瑤”、“紅......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傣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怒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黎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白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佤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彝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