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郎的名人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2日

歷史上姓郎的名人有那些?

郎(L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國大夫、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之後,以地為氏氏。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春秋初年,魯懿公的孫子費伯在魯國為大夫,私自佔據了郎城(即今天的山東省魚縣東北),他的子孫以邑名為氏,而姓了郎。從這段記載,更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一段淵源,因為,郎姓的始祖是費伯,後來他的子孫有的以郎為氏,有的卻仍然沿用原來的費姓,3000年前他們本是一家人。

2、出自南匈奴亦有郎氏。根據《姓氏考略》上記載,郎姓的另一支郎氏出自少數民族,南匈奴亦有郎氏。

3、出自紐祜祿氏(女奚烈氏),為滿族八大漢化姓氏之一中有郎氏。郎氏滿族宗族是由滿族姓氏紐祜祿氏而冠用的漢字姓,他們冠用漢字姓的最初時間據其氏族譜所載為清代乾隆年間。郎姓姓氏是由紐祜祿滿語niohe,漢譯為狼而演變為郎,用作姓氏的。這一姓氏,是滿語的漢譯姓氏。紐祜祿,“原系滿語地名,因以為氏”。氏族居住在長白山、英額等地方。在清一代,紐祜祿氏氏族成員,“仕官難以列舉”,清朝開國元勳額亦都,即是紐祜祿氏的氏族成員。紐祜祿氏宗族,是先期進入蘇子河、渾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們在元末明初之際,由原始居住地黑龍江、松花江中下游,歷經三次大規模的遷徙而來到佛阿拉地區。其中,史料記載中的長白山地區僅是他們氏族在南遷中的一處中間居住地。金代,紐祜祿氏的姓氏為女奚烈氏,據《金史·國語》記載:“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語漢譯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滿洲源流考》中記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記載中可見,今日郎姓的姓氏,在歷史上沒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樣,發生過諸多的變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漢譯為郎姓。遠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記載,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於金勝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裡改門,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於女奚烈宗族龐大,朝廷對女奚烈宗族組建的弟子軍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遼東滿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變為紐祜祿氏,再由紐祜祿氏漢譯冠姓,冠用了郎姓這一姓氏。

贊助廣告

得姓始祖:費伯。關於郎姓的姓源,據《姓纂》上面記載:“魯懿公孫費伯城郎,因居之,子孫氏焉。”第一個以郎為姓的人,是大約3000年以前的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他原來姓費,遷到郎城(今山東省魚縣東北)居住之後,子孫才以邑為氏,紛紛改姓了郎。從這段記載,更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一段淵源,因為,郎姓的始祖是費伯,後來他的子孫有的以郎為氏,有的卻仍然沿用原來的費姓,頂000年前他們本是一家人。故郎氏後人奉費伯為郎姓的得姨始祖。

名人有:郎士元,郎朗,郎平,郎鹹平,郎昆,郎祖筠

賴姓的名人故事

姓賴的歷史名人有很多,比如:

贊助廣告

賴 裴

江西省雩都(今於都縣)人,唐乾元年間進士,被任命為崇文館校書郎,未赴,退居鄉里,人稱其所居之地為“祕書裡”。

賴 鏡

城西人,明代畫家,詩、書、畫俱精,時稱“三絕”。

賴祿孫

元朝寧化人(今屬浙江省),大孝子。延佑年間贛寇作亂,欲殺其母,祿孫以身蔽母曰:“寧殺我,勿傷我母。”其母病渴乏水,祿孫含唾煦之。

賴世隆

明朝清流人,宣德進士,官編修,曾獻策平定鄧茂作亂,招集散亡盜賊十餘萬,功勳卓著。

賴傳珠(1910-1965)江西省贛縣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賴毅(1903-1989),湖南省平江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賴達元(1917-——),江西省石城縣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賴光勳(1914-2003),福建省永定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賴春風(1913-1993),江西省寧岡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賴金彪(1906-1935),廣東省大埔縣人。閩東工農遊擊第7支隊的建立者,革命烈士。

現代名人

文藝界:賴雅妍,賴琳恩,賴聲川,賴亞文,賴水清,賴廣昌,賴偉康,賴薇如,賴盈瑩,賴偉鋒,賴晶熙,賴良淦,賴國術

政治界:賴斌,賴清德,賴英照,賴峰偉,賴幸媛,賴國根,賴聯明

文化界:賴晨,賴德全,賴維波,賴慶國,賴建清,賴宗卯,賴俐華,賴有賢,賴楊剛

商業界:賴丹丹,賴振元,賴海建,賴霖楓

科學界:賴世燿

賴姓出自姬姓。為周武王之族人,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記載:周武王有弟叔穎受封於賴國,賴國被楚靈王滅亡後,後人以國名為姓。此一來源被後人稱為“賴氏正宗”為出自河南的賴氏。賴姓是一箇中文姓氏,在《百家姓》排名第98位,約佔全國總人口0.18%,約250萬人。

方姓名人的故事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誅十族。

古代名人:

方 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後一帝榆罔之長子,助軒轅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為華夏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重大貢獻。其後裔以地為姓。至今已4700多年,傳衍169世。

方弼、方相: 商朝殷紂王的兩位鎮殿將軍. 因紂王荒淫無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 為周王朝建立作出巨大貢獻, 後世人們把二人尊為顯道神,開路神. 門神.

方 叔:周宣王時大臣,曾率兵車三千乘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為周室中興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詩經》中《方叔》篇,描寫了這場意義非凡的戰爭。恭賀用語"望隆方叔", 意思是有如方叔的崇高的名望與聲譽。

方 儲:浙江淳安人。東漢和帝方儲以賢良方正對策為天下第一,任博士遷議郎、洛陽令、太常卿,死後追贈尚書令、黟縣侯,葬淳安城內. 徽州和浙江等地都建有"方仙翁"廟.

方 幹:浙江淳安人。唐才子詩人,生前未仕,死後卻名揚天下. 人稱“管無一寸祿,名傳千萬裡。”遺詩三百七十餘篇,有《玄英先生詩集》。成語"身後識方幹",是比喻一個人才,生前無人賞識,死後才被重視。

方 清: 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唐代宗時江南農民起義首領。

方太: 山東青州千乘人五代後晉名將. . 武定節度使, "鄭王". 方太能征善戰. 曾率兵數百人逆擊敵兵萬餘人, 大獲全勝.方太一生百戰百勝, 可惜卻受小人嫉妒被害身亡.

方 峻: 福建莆田人. 宋代著名的藏書家. 白杜"萬卷樓", 總計藏書約在五萬卷以上,為宋代全國最大的藏書樓.

方 誾:浙江淳安人。與兄方閎、弟方聞,同為北宋名士,時稱“兩浙三方,天下無雙。”

方 瓊: 湖北通城縣人,民族英雄. 北宋兵部尚書. 靖康元年御金壯烈犧牲。高宗建炎二年建方瓊宗廟於雞鳴嶺下建修方瓊忠廟(廟現存)廟聯雲:"抗強敵保家邦勳功垂青史,光祖德建忠廟正氣滿人間"。清代,祀入縣忠孝祠,立有方瓊殉難碑。

方臘:北宋末農民起義領袖,宣和年間1120年他利用明教發動起義,建立政權稱帝,號"聖公"。義軍先後攻佔東南大片地區,獲得廣大農民熱烈擁護。後戰敗英勇就義。"方臘起義"是影響中國歷史的一百個重大事件之一.

方崧卿: 福建莆田人.文學家, 藏書家. 聚書四萬卷,手自讎校。曾校正《韓昌黎文集》,作《韓詩編年》、《韓文舉正》.《韓集舉正》是宋代韓愈集文字研究的集大成,也是後代韓集文字整理的基礎。

方信孺: 莆田人。宋代優秀外交家.為人豪爽,視金帛如糞土,好交遊.開禧北伐時出使金國,大義凜然,不辱使命.面對威脅,曰:“吾將命出國門時,已置生死度外矣”被譽為"以口舌折強敵"在九疑山留有磨崖題刻.著《方信孺詞選》《南海百詠》

方大琮: 福建莆田人. 宋理宗淳佑元年知廣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六年遷寶章閣直學士。在廣五年,百廢俱興,以兼司俸祿贈學校,增摧鋒軍春衣錢,別給水軍出戍糧米。為官直言敢諫。著《宋寶章閣直學士忠惠鐵庵方公文集》

方士繇 :莆田人,朱熹高足,理學家,書法家。 工於書,自篆、籀、分隸、行、草諸體,皆極其妙。傳世作品有摩崖石刻桂林的《......餘下全文>>

歷史上有哪些姓成的歷史名人和故事

成姓 - 歷史名人

成連:伯牙之師。著名春秋時名琴師。

成得臣:即子玉。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將領。

成公:著名西漢朝學者。

成丹:著名新莽末綠林起義軍將領。

成翊世:平原人(中國山東平原)。著名東漢官吏。

成王晉:弘農人(中國河南靈寶)。著名東漢官吏。

成公英:金城人(中國甘肅蘭州)。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將領。

成公綏:字子安,東郡白馬人(中國河南滑縣)。著名西晉官吏、文學家。

成公興:膠東人(今山東平度)。著名十六國時期算學家。

成瑨:(公元?~166年),字幼平;弘農人(中國河南靈寶北)。著名東漢大臣。

成公綏:(公元231年~273年),字子安;東郡白馬人(中國河南滑縣東)。著名西晉文學家。

成淹:上谷居庸人(中國北京)。著名北魏官吏。

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人(中國河南陝縣)。著名唐初道士。歷史名人

● 成公:漢朝的學者,自己隱去姓名,常誦經,不交世利,世人稱為成公。漢成帝出遊,遇見成公,成公不行禮。成帝說:"朕能富貴人,能殺人,子何逆朕?"成公說:"陛下能貴人,臣不做陛下之官;陛下能富人,臣不受陛下之祿;陛下能殺人,臣不犯陛下之法。"帝不能屈,使郎官二人就受《政事》12篇。

● 成遵:字誼叔,元朝穰(今河南鄧州市)人,元統進士,授翰林國史編修官,拜監察御史。是歲言事並舉劾凡70餘事,皆揭發時弊,執政者惡之。出為陝西行省員外郎,累官中書左丞。為官清正,所至有聲績。後因用事者唆使人誣告成遵受贓,竟遭杖死,朝中內外為其鳴冤。

● 成無己:中國金代醫學家。聊攝(今山東聊城市茌平縣成莊)人,約生於北宋嘉佑治平年間,後聊攝為金兵所佔,遂成金人。成無己出生於世醫家庭,自幼攻讀醫學。他對《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代經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對於《傷寒論》最為推崇。他專力鑽研該書數十年,以《內經》、《難經》理論為依據,對該書進行了全面註釋,撰成《註解傷寒論》10卷,為現存最早全面註解《傷寒論》之作,對後世影響極大。另撰《傷寒明理論》4卷,將經典著作與個人心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啟迪後學產生了重要作用。

● 成連: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

● 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

● 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工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

● 成兆才(1874-1929):評劇鼻祖。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指令碼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

● 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臺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

●成仿吾:(1897—1984年),原名灝,筆名石厚生、芳塢、澄實,今湖南新化縣人。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產階級教育家和社會科學家、文學家、翻譯家。

主要成就: 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山......餘下全文>>

姓張的有哪些名人與故事?

張姓名人很多,如張良,張飛,張遼,張挺玉,張自忠,張學良,

伏姓的歷史名人及相關故事

歷史名人編輯

伏妃

上古時期伏羲的女兒,溺死於洛水,相傳為洛水之神。

伏勝

字子賤。漢朝時濟南人。生於周郝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卒於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歲。為伏羲的後裔,其近祖由淮陽陳國遷到魯國(今山東南部的濟南)。原來是秦國的博士,世稱伏生。文帝時求能治《尚書》者,伏生是時九十餘歲,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錯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傳世的《尚書》。自己撰有《尚書大傳》。成為文學派的開山祖師。後世人極為推崇尊拜——追封為乘氏佰,尊為聖人,進文廟與孔子一起,享受萬民祭祀。其後裔,世襲五經博士。韓店蘇家村西原有伏生祠,鄒平原有伏生書院,曾設伏生鄉。伏生墓位於鄒平縣魏橋鎮口子村西南,為漢代墓葬,原有石牌坊大門有“尚書在造”的金子匾額。幾經破壞,現墓封土直徑45米,殘高2米,有“徽君伏生墓”.“伏生墓序”石碑兩通。歷代文人墨客都賦詩稱頌,如宋吳澄.明張遠登.清蒲松齡.王仕禎等。唐王維畫“伏生授經圖”現藏日本大阪美術館。明朝崔子忠畫“伏生授經圖軸”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伏允

唐朝吐谷渾呂誇子。惰開皇末國亂,國人殺其兄而立之。煬帝即位,令鐵勒擊破之。允東保西平境而復破之,遁客党項,大業末始復其故地。高祖即位,與之通和。貞觀年間拘留唐使為由,詔李靖等往討破之,其子順舉國降,允遂自盡而死。

伏恭

字叔齊,朗邪東武人(今山東諸城人)東漢明帝宰相。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任劇縣令.常山太守等職,為官公正廉潔並以施惠政辦學校聞名。明帝永平二年(59年)遷任太僕。永平四年拜相,任司空。永平十三年以病辭相。東漢章帝元和元年(84年)卒,終年90歲。 伏無忌博學多識,繼承家學,傳習儒業。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與儀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年》元嘉年間(公元151-152年)無忌受詔與黃景共撰《漢紀》。此時,無忌利用校書便利,廣為收集史料又加以整理刪削,編成《伏侯注》一書。

伏湛

字惠公,琅邪東武人(山東諸城)東漢光武帝宰相。建武六年(30年)封不其侯,世襲。濟南伏生後代,父為當世名儒,他少傳父業教授門生數百人。初仕西漢成帝朝,後仕王莽朝為後隊屬正。更始劉玄立,任平原太守。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以名儒舊臣被徵拜為尚書,典定舊制。時大司徒鄧禹西征關中,光武帝以其才任宰相而拜他為司直,行大司徒事,常留鎮守,總攝群司。建武三年拜相,任大司徒,封陽都侯。任相秉節持重,頗有風範。建武五年以不能奏大臣過失而被免相。後改封不其侯遷歸原籍。建武十三年覆被起用,未及就職而病卒。伏湛高祖父年孺,父理字君遊。受詩於匡衡,由是齊詩有匡伏之學。伏湛九世祖伏勝,伏湛子伏隆字佰文或佰明,另子伏翕承爵位,伏翕子伏光,伏光子伏晨,伏晨女伏孫為漢順帝貴人,伏晨子伏無忌,伏無忌子伏質,伏質子伏完,伏完娶漢桓帝女尚陽安長公主為妻,生五子一女。伏完長子伏德,次子伏雅,三女伏壽為漢獻帝劉協的皇后,四子伏均,五子伏尊,六子伏郎。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廢后伏壽及兩個皇子殺伏完.伏德等伏氏宗親100餘人。四百多年的名門望族自此凋敝!

伏滔

子玄度,東晉官員.學者。平昌安丘(現安丘西南)人。少有才學,遠近聞名。任參軍,封聞嘉縣侯,任永世縣令。後任參軍,並領華容縣令,任著作郎,專掌國史,並任本州大王。後遷官遊擊將軍,仍兼著作郎,死於任。

伏恆

南朝齊、樑官僚。子玄耀。平昌安丘人。幼傳父業,能言玄理。知名於世。任齊太學士博士,東陽郡丞,衛軍記室參軍等。任中書侍郎,任永陽內史,新安太守,在郡清廉,恪盡職守,郡民為其立祠歌功。

伏龍

原名維景,改名龍,字雲程。江蘇埠寧縣人。幼......餘下全文>>

關於姓蘇名人和他們的故事

答:妲己,諸侯蘇護之女,帝辛(即 紂王)寵妃。

蘇秦,先秦之時的合縱家,曾配六國相印,聯合抗秦。

蘇武,持節牧羊,情操高尚。

蘇定方,唐代大將軍。

蘇洵,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二子軾、轍,人稱“三蘇”。《三字經》中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之說。

蘇軾,北宋文壇領袖。有“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之說。

蘇轍,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關於彭姓的歷史名人小故事

彭祖

堯的臣子籛鏗。陸終氏第三子,帝顓頊之孫,歷虞夏至商,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因封於彭城,故稱為彭祖。後世用以比喻長壽。

彭蒙

戰國齊的隱士,田駢之師,思想與莊子的齊是非說相近。

彭越

字仲,昌邑人。為漢初功臣。佐高祖定天下,封樑王。後因人告他謀反而被殺,被劉邦誅殺他的三族。

彭紹升

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際清是他受菩薩戒的法名。江蘇長洲縣人。清代著名的居士。乾隆三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縣官,辭不就。因結織羅有高與閱讀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受到感動而歸心佛法,尤深信淨土。他在淨土教義上除蓮池外,最推重省庵。平日常閉關念佛,發願迴向。著有一行居士集、居士傳、阿彌陀經約論、一乘決疑論等。對清代淨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響。

關於盧姓的名人的故事

盧植(139年—192年),字子幹。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東漢末年經學家、將領。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大儒馬融,為大儒鄭玄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後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被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192年)去世。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後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皆為盧植門下弟子。范陽盧氏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家族。

于姓的名人故事 50字

于謙七歲時,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八歲時,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家老者覺得很有趣,戲弄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于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下聯不僅工整,而且還顯露出他非同尋常的氣勢。

相關問題答案
姓郎的名人故事?
姓姚的名人故事?
姓範的名人故事?
中國姓鄭的名人故事?
歷史上姓周的名人故事?
百家姓姓李的名人故事?
歷史上姓丁的名人故事?
姓張的名人故事?
關於姓李的名人故事?
歷史上姓萬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