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苗族的簡介和來歷

苗族歷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游以南地區,居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裡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故與苗族可能有親緣關係。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係。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苗族可以溯源於殷周時代“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武陵蠻說等。有關苗族族源問題的各種爭論在史學界中至今尚未定論,但是已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證明的是,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漢時代,苗族的祖先已經聚居在至今還是他們比較最集中的湘西、黔東這個當時稱作“五溪”的地區。歷史上稱居住在這一地區包括苗族祖先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五溪蠻”成“武陵蠻”。後來他們陸續向西遷徙,才逐漸形成現在的分佈局面。 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後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失敗後退入長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部落與“三苗”發生戰爭,“三苗”被擊敗。從此,“三苗”部落分崩離析。

贊助廣告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長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後裔,其先進的部分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其發展較慢的部分,商周時被統稱為“南蠻”,居住漢水中下游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後來,荊楚蠻中先進部分逐浙發展成為楚族,建立楚國;後進的部分,繼續遷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諸省毗連的山區,成為今日東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漢至南北朝時期,苗族的分佈更廣。東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區及貴州中西部,即當時的巴蜀、夜郎、牂牁,縱橫數千裡,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邊區最多,是當時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東南及黔北邊境)、武陵(今湘西、黔東之大部)兩郡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當時所謂“五溪蠻”的主體民族。漢代遷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記載,不過人數很少。遷入貴州中南部的苗族,從近幾年貴州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地區發掘的許多苗族巖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於兩晉之時。近幾年來的民族調查,發現這一帶有些苗族追述族譜長達五十多代人,與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贊助廣告

唐宋時期,苗族的分佈有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漢水中下游以東至淮河流域的多數苗族已逐步漢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貴州的苗族進一步增多,逐步成為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同時開始進入雲南(滇東北除外)。據彝文史籍記載,唐代長慶、大中、鹹通年間,雲南南詔軍隊數次侵擾播州時,曾俘掠了數萬苗族和仡佬族到雲南作奴隸,說明當時黔北苗族相當多。貴陽以西至鎮寧、關嶺、貞豐一帶,晉代時設牂牁郡,為大姓謝氏世襲統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為東西二部,其部民遂被稱為“東謝蠻”和“西謝蠻”,元明兩代則稱作“東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長順直到黔桂邊境,近幾年發現了許多苗族巖洞葬,經鑑定,除部分是魏晉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遺物。

這一時期,“苗”的稱呼在唐人樊綽《蠻書》、宋人朱輔的《溪蠻叢笑》和《宋史》等書中已開始出現。貴州已逐步形成全國苗族分佈的中心,不過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當時這一情況並不為人所知。

從元明到清初,由於封建王朝大力經營西南,在各民族地區逐步設流官治理,對各省具體情況的瞭解進一步深入,貴州苗族很多的事實遂漸披露於世。又由於湘西、鄂西、川東苗族的大量漢化,於是貴州......餘下全文>>

苗族來歷 為什麼稱為苗族

苗族族稱古老,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蠻”、“荊蠻”、“五陵蠻”等稱呼。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苗族的自稱,在湘西地區的苗族稱“仡熊”(果熊),而在其它地區稱“卯”、“猛”或“蒙”等。“猛”或“蒙”,黔東南苗語意為“樹心”,傳說楓樹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媽媽),“妹榜妹留”才生苗族遠祖“姜央”,故把“猛”或“蒙”作族稱。區域性地區稱為“嘎鬧”,意為烏,或許是古代烏氏族圖騰的遺蹟。歷史上,曾按其服飾、居地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稱。1949年以後,統稱為苗族。?

關於苗族族源,與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的被史籍稱為“南蠻”的氏族或部落有聯絡。有人認為古史傳說時代的蚩尤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與苗族有親緣關係。有人認為古代三苗與苗族有淵源關係。有人則認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此外,還有驩兜說、夜郎說、巴郡南郡蠻說、盤瓠蠻說、武陵蠻說等。

近年來,有人提出傳說時代的蚩尤、唐虞夏時代的三苗、殷周時代的髳、春秋戰國時代的荊蠻、秦漢時代的黔中蠻或武陵蠻,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內,是苗族先民在歷史上不同時代的不同名稱。

總之,根據史籍記載和傳說,苗族先民殷周時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帶生息。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荊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動。秦漢時,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區定居,小部分繼續遷徙到黔東南都柳江流域。嗣後,由於戰爭、饑饉、疾病流行、生育繁密、農田丟荒等原因而不斷遷徙。

所以基本上苗族和漢族是同宗的,區別僅僅是生活習慣。

苗族趕年場的傳統來歷。

苗族趕年場的傳統:

農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苗族趕年場傳統來歷:

苗族來源於黃帝時的“九黎”,堯、舜、禹時的“三苗”。苗族的歷史悠久,分佈面廣,遷徙性大,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苗族的認識不同,或以不同的文字記音,因而對苗族族名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堯、舜時期,三苗中的驩兜部落被趕到南方,這部份苗族先民被稱為“南蠻”;到商、周時期,仍沿用“苗”的族稱,但對“南蠻”中最強盛的部分,則專稱“荊蠻”。周人除以“荊蠻”稱呼建立了國家的楚人外,對一般的苗族先民則稱以“髳”、“髦”等“苗”的同音字記錄。漢代以後,大部分苗族聚居在今湘、鄂、川、黔毗鄰地區的武陵郡,在這個地區沉江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他們與居住這一地區的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統稱為“武陵蠻”。

因沅江有五條最大的支流,所以從東漢起又將“武陵蠻”稱為“五溪蠻”。唐、宋及其以後時期,苗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國的南方再度顯示出自己的重要影響,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後元、明、清歷代王朝的注目,於是“苗”遂從若干少數民族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民族的族稱出現於文獻之中。由於“苗”的名稱歷史悠久,盡人皆知,且為苗族人民普遍接受,故1949年以後將族名統稱為苗族。

苗族的許多節日活動、風俗習慣、服飾、居住、婚姻、家庭、飲食、文化藝術、工藝美術、苗族醫藥等等正受到國內外眾多人士的關注,有的己成為本地區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佈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苗族花山節來歷

苗族花山節

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誌,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樹,扎以鮮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杆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一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杆豎好。編輯本段活動情況

“踩花山”這天,首先由“花杆頭”向前參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隨後宣佈“踩花山”節開始。這時,花山場內外鑼鼓齊鳴,鞭炮聲,銅炮槍聲此起彼伏,鮮花、朋旗迎風招展,各種歡慶活動先後開始進行。青年男女有的對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腳舞,有的打“蘆笙架”(用蘆笙對調),有的跳獅子舞,還有的鬥牛,整個花山場上一片歡騰。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傾吐愛情、定樣結友的美好時機。青年男女,一旦相愛,男的要以花裹腳,用花圍腰帶贈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針萬線親手繡制的花帕、包頭回贈。編輯本段古代傳說

滇東北和滇南一帶苗族,每年農曆六月六日過“踩花山節”。傳說古時苗族戰敗流落異鄉,想起祖先東逃西散的苦,傷心落淚。一年六月初六,祖先顯靈,勸他們不要太難過,應該到高山頂上吹蘆笙、唱歌跳舞給我們看。說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掛在一棵樹上。大家圍著這棵樹歌舞,這年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從此後,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樹,舉行對歌、跳蘆笙舞、鬥牛、跳獅子舞、爬花杆等活動。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誰爬得高,就把一個豬頭和好酒獎給誰。   跳獅子舞也是節日的重要活動之一,如果哪一架獅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豬頭獎賞;節日期間還進行鬥牛,屆時,鬥牛愛好者從各地牽來高大雄壯的大黃牛,一頭頭精神抖擻,開上去難估勝負。優勝牛由主人牽到花杆前,繞杆一週,然後披紅掛綵。

苗族來源於何年代?祖先是誰?

)“‘北京人’是漢民族祖先”這一學術界的共識正在遭到一位年青苗族學者的挑戰,他以確鑿的證據和科學的推理提出自己的嶄新觀點:50萬年前活躍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的“北京人”是苗族先民的祖先。 供職於廣西社會科學院的過竹在其近作《苗族源流史》中認為,5000年前在苗族先民著名領袖蚩尤所統領的九黎部落聯盟戰敗於涿鹿之前,整個華北平原都處於九黎部落控制之中。而漢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黃帝在做為勝利者入主中原之前,一直偏居西北陝甘一帶。 現代考古證明,距今大約50萬年前,在中國華北平原一帶出現了人類的祖先猿人。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裡發掘出古猿人化石,被命名為“北京人”,“北京人”約在距今5萬年前完成了由猿人向人類的進化,周口店發掘出的“山頂洞人”便是其代表。 過竹說,從人類地域學的角度來看,炎帝、黃帝在5000年前才進入華北平原一帶,與“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並無直系關係。 他因此提出,炎黃華夏民族的祖先在黃河上游,與中國西部80萬年前的藍田人有淵源關係;而苗族古代先民的歷史源頭,可以一直上溯到6000年前的河北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崗文化乃至18000多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和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 北京大學人類學與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段寶林教授評價說,過竹的“這種設想是新穎而大膽的,然而又是有根有據符合事理的。” 這位知名民俗學家、國際人類學“彼德獎”評委說,苗族歷史極其悠久,但苗族沒有文字,其歷史主要靠口頭傳說流存下來,要理清苗族歷史的脈絡,特別是其古史的源流,難度很大。他認為,過竹所著的《苗族源流史》是苗學研究的一個可喜的收穫。 在這部引起了學術界關注和爭議的著作中,過竹還提出了苗族先民對中華民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 這位年青的學者說,在蚩尤戰敗之前,由苗族先民和其他民族共同組成的九黎部落創造出了當時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黃河文明和海河文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即是他們的傑作。蚩尤九黎部落戰敗之後,許多成員融合於炎、黃而共同建構漢族的前身——華夏民族,另一部分遺民南入江淮並在那裡重新崛起,形成三苗部族,並創造出著名的屈家嶺文明。屈家嶺文明和河姆渡文明一道建構了長江中下游文明的基礎。現代史學家共識,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是中華文化的兩大主源。 此後,三苗民族解體,一部分融入漢民族,另一部分繼續向南遷徙,在洞庭湖周圍定居下來,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部族——荊蠻,此後荊蠻中的楚族崛起,發展成為秦朝一統中國之前的楚國。楚國滅亡後,苗人繼續南遷,隋唐以後,苗族開始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群體在中國南方和西南生活,這一時期苗族開始以“苗”這一稱謂見於漢文史籍。 苗族今天分佈在中國的湖北湖南兩省的西部、廣西西部和北部、四川東部和西南部、雲南東部和東南部以及海南等地,在寮國、泰國、緬甸、越南、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也有分佈,人口共計1000多萬,其中中國有苗族700多萬。

請問苗族服裝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謝謝

苗族服飾-傳統的苗族男裝大襟短衣,襟向右開,顏色多為藍、黑色。現在,男子的服飾已基本與漢族服飾一樣。而苗族女子的服飾就顯得精美了。

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苗族婦女的頭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製作別緻,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一根紅帶長及腿部。另一種是小花帽,這種花帽在平常農閒、休息時,她們都愛戴,是平頂式的,做工精美,繡有花紋。

苗族婦女很少戴耳環,盛裝時才戴,手飾和腳飾也很少,沒有戴頸圈的習慣。苗族衣服以深藍及黑色為主,配以紅色的腰帶,下裝是一條過膝的短裙,兩側有疊縫,疊裙上有美麗的圖案,均是臘染而鹹。小腿上,是一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綵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綁緊,綵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一團火球,與上裝搭配十分和諧。

苗族的蠱術起源

1,相傳蠱術發源西藏的密宗,後傳入雲貴湘西等地,在這四地發揚光大。

2,蠱在苗族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寄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蠱術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有苗族學者調查後認為,苗族幾乎全民族篤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

相關問題答案
苗族的來歷?
瑤族的來歷?
回族的來歷?
朝鮮族的來歷?
中國朝鮮族的來歷?
苗年的來歷?
布依族三月三的來歷?
布依族六月六的來歷?
回族服飾的來歷和特色?
少數民族節日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