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畲族傳統節日的“二月二”

又稱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名。節日這一天。畲家門前都升起白底紅邊的三角形族旗和頗似古時“華蓋”的圓傘,從雙華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裝打扮回到祖地會親。人群熙熙攘攘,歌聲笑聲不絕於耳,寧靜的山村頓時成歡樂的海洋。特別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晝,增添了節日的熱烈氣氛,歌會進入了高潮,人們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在山野迴盪,越唱興致越濃,通宵達旦,熱鬧非凡。

贊助廣告

畲族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三月三,烏飯節。

畲族有什麼節日、習俗或活動呢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餈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餈粑。

贊助廣告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裡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餈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情。

畲族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畲族三月三又稱“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鬥爭取得勝利的節日。

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雷萬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裡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嘗後覺得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初三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畲軍入山採摘,可是這時烏稔剛吐芽抽葉,士兵只採回葉子,加入糯米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後來畲民為分享雷萬興抗擊官軍勝利的喜悅,每年三月初三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蒸制烏米飯,世代相沿,衍成風俗。

如今,各地畲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雷萬興,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烏米飯,閤家共餐,饋贈親友。舉辦舞會,集體對歌,歡度節日。

哪位給我說說畲族有什麼節日?

畲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封龍節”、“六月六”、中元節、仲秋節、重陽節、冬至節、“唬兵節”等。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408218.htm

畲族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豔麗奪目。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藍、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畲族的風俗習慣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廣東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

baike.baidu.com/view/2739.htm

畲族的習俗四五個字

畲族,中國南方遊耕民族,一千多年來,畲民不畏艱辛險阻,從原始居住地——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四散遷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貴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1956年中國國務院正式公佈確認畲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從此,畲族成為法定的族稱。

畲族節日: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烏飯節是畲族人民紀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動統治階級鬥爭取得勝利的節日。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畲族英雄恨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眼看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時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山裡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枝條上還掛有串串的甜果。畲軍採集回營,雷萬興之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採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於三月初三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日,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畲軍入山採摘,可是這時烏稔剛吐芽抽葉,士兵只採回葉子,加入糯米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後來畲民為分享雷萬興抗擊官軍勝利的喜悅,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蒸制烏米飯,世代相沿,衍成風俗。如今,各地畲民為紀念民族英雄雷萬興,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烏米飯,閤家共餐,饋贈親友。舉辦舞會,集體對歌,歡度節日。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各地歡度這個古老的節日更加熱烈和豐富多彩。1983年4月17日,有一百多位畲族同胞首次在京舉行“三月三”活動。

年節

年節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制“黃金餈”吃“黃金餈”是畲民過新年的特色之一。畲鄉流傳“糯米做餈圓又圓,香麻攔餈甜粘粘”的順口溜,表示畲家人團圓共聚天倫和來年日子更甜美的意願。除夕夜全家“吃隔歲”(即吃“年夜飯”),這是畲民最歡樂的時刻,一邊盡情地享受美味佳餚,一邊抒發追求來年日子過得更比今年好的願望。“圍爐”後,主婦選一根直徑約七、八釐米粗的楮楮木放在灶膛裡燃燒,燒至一定火候以灰燼掩埋之,使之不至熄滅,備為正月初一的火種,俗稱“隔年豬(楮)”或“留隔年火種”。是夜,萬家燈火,通宵達旦,盡情歡樂“守歲”。所謂“守歲”就是“守祟”崇,意在防“祟”入室傷害兒童。初一清晨,雞鳴第一聲,各個畲村不約而同開啟廳門,燃放大炮(即雙響紙炮),人們走村串寨,平輩互相道賀新年大吉,晚輩向長輩拜年,主婦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水,煮線面充作早餐,寓意家人平安長壽;兒童三五成群到竹村裡“搖竹娘”,邊搖邊唱道:“搖竹娘,搖竹娘,你長我也長,舊年是你長,新年讓我長,明年你我一樣長。”以示像毛竹一樣茁壯成年;青少年參加各種娛樂遊戲活動,如弈棋、“猴孵蛋”、捉迷藏、盪鞦韆等。活動一直持續至“元夕節”,歡度新春佳節才告結束。

二月二又稱“會親節”

會親節是畲族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等縣。所謂“會親”,係指原由福鼎雙華、福安阪中分爐至浙南、閩東各地的畲族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舉行會親活動。福建雙華“會親節”規模最大,遐邇聞......餘下全文>>

畲族民風民俗

畲族民風民俗

米酒

歷史上畲族人民輾轉遷徙,物質生活尤為簡樸。他們“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結構瓦房。現在隨著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變,修小樓房的人越來越多。火籠、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於山區氣候寒冷,嚴冬臘月,一家人都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取暖。畲族山區,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種植較少,雜糧較多。他們普遍以地瓜米摻上稻米為主食,純米飯只是宴請貴賓時才用,喜食蝦皮、海帶、豆腐等。尤喜飲“米酒”和“麥酒”。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尤其是婦女的髮式與漢族不同。少女喜用紅色絨線與頭髮纏在一起,編成一條長辮子,盤在頭上。已婚婦女一般都頭戴鳳冠,即用一根細小精製的竹管,外包紅布帕,下懸一條一尺長、一寸寬的紅綾。老、中、青不同年齡的婦女,發間還分別環束黑色、藍色或紅色絨線。冠上飾有一塊圓銀牌,牌上懸著三塊小銀牌;垂在額前,畲族稱 它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傳說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許配給斬犬戎番王頭有功的盤瓠)。冠上還插一根銀簪,再佩戴上銀項圈、銀鏈、銀手鐲和耳環,顯得格外豔麗奪目。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樸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內部的盤、蘭、雷、鍾四姓中自相婚配。本來,氏族外婚制是畲族傳統婚俗。但由於歷代統治者的民族壓近和歧視政策,畲、漢兩族之間嚴禁通婚,曾是畲族內部的一條族規。解放後,隨著民族平等團結政策的執行,畲、漢兩族之間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戀愛的傳統,對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習俗。但隨著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受到漢族婚姻觀念的影響,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買賣包辦現象十分嚴重。解放後被革除,現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喪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習俗。

傳統節日

畲族節日主要有農曆的三月三、農曆四月的分龍節、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另外,每年農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的餜。在節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但不論過什麼節日都要做餈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餈粑。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烏米飯就是用一種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飯染成烏色。相傳在唐代,畲族首領雷萬興和藍奉高,領導著畲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飢度過年關,第二年三月三日衝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日期間,附近幾十裡同宗詞的畲族雲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此外,畲族也過春節。過春節時除宰雞殺豬外,還要做餈粑,祝願在新年裡有好時運,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盤古祖先”,老人講祖先創業的艱難,過後舉家團聚,唱山歌,送賀禮。青年男女則走鄉串寨,以歌傳情,互敘友......餘下全文>>

浙江畲族的特色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佈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人口63.037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全國只有一個畲族自治縣,她位於浙南山區,景寧畲族源於唐永泰二年(766),從閩遷居浙西南時落戶景寧,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因此,景寧又稱為中國畲鄉。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畲族居住較集中的地區共建有57個民族鄉。

畲族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有稻穀、紅薯、小麥、油菜、菸葉為主。畲族居住的山區盛產林木及毛竹,茶葉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語言、文字:畲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漢語客家方言,通用漢文。

傳統文化:畲族的傳統文化極為豐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詩,主要敘述本民族起源和遷徙經過。畲族群眾特別喜歡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節日或平時的生活、勞動中,人們都以歌代言,對答如流。“小說歌”,是畲族敘事民歌的一種形式,多由漢族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改編而成,也有的根據本民族民間故事編成,例如《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藍佃玉》等。“婚禮舞”別開生面,男女雙方採用“盤歌”(山歌對唱)方式表白愛情、訂下婚約。

習俗: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居住在閩東北沿海一帶山區的畲族婦女,有頭佩“三把刀”的習俗。“三把刀”實際上是三支外形似刀,兩面有鋒,長五六寸的金屬管。相傳這種風俗始於明末,當時外敵入侵中國東南沿海,為防止入侵者的汙辱,畲族婦女把三把短劍插在髮髻之中,危急時可用以抵抗外敵,保護自己。三把刀的習俗顯示了畲族婦女豪放、純潔的品格。

婚俗:畲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禮別具情趣,屆期新郎由岳家親迎,岳家款以飯就餐時,餐桌上不陳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司廚也要以歌相和,其物應聲而出,席畢新郎還需把餐桌上的東西一件件唱回去。

在畲族民間,除通常的嫁女之外,還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兩種:入贅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贅給寡婦的叫“上門”。無兒子的家庭多行招贅,但不少有兒子的家庭也讓兒子去入贅,而讓女兒中留“招兒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贅者的子女要隨母姓,也有兩個兒子分別隨父母姓的。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得“做兩頭家”,即新婚頭幾年兩邊的家都要照顧,居無定處。幾年之後,才能確定在夫妻孃家中經濟條件較好的一方落戶。

婚前有說親和定親兩個階段,禮儀講究頗多。娶親時,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為伴郎的“接姑”、廚子和能說會道的“赤郎子”組成迎親隊伍,由媒人帶領於婚禮兩天前趕到女家,鳴鞭炮叫開門,送上禮品,行“脫鞋禮”(脫掉草鞋,洗腳,穿上新布鞋),雙方歌手對歌歡宴,新娘在席間敬酒,並接受賓客與長輩贈送的紅包,謂之“討百家銀”。當晚的歌宴要通宵達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問題,臉上要被抹鍋底灰,引得鬨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請祖公”禮,即向祖宗牌位報告婚事,請求保佑。爾後,新娘的母親把嫁妝擺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難捨難分,叫做“哭嫁妝”。第三天是正式婚禮,新娘依夫家遠近......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畲族的節日?
畲族的節日風俗?
苗族的節日有哪些?
傣族的節日有?
哈尼族的節日?
傣族的節日風俗?
回族的節日民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節日?
臘八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怒族的節日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