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20日

中原文化包括哪些文化 中原文化介紹

1、中原文化包括:

汴梁文化:分佈於開封即黃河北岸的封丘縣,鄭州東部。

洛陽文化:分佈於洛陽,三門峽等地。

宛洛文化:分佈於南陽,平頂山等地。

陳蔡文化:分佈於周口,駐馬店,阜陽等地

宋文化:分佈於商丘,亳州市區,曹縣等地

懷慶文化:分佈於豫北新鄉、安陽、鶴壁、濮陽等地

淮西文化:分佈於信陽及豫南淮河沿岸。

2、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區河南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中華文化的母體和主幹。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廣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定都於中原地區,河南省佔據中國八大古都的一半,包括洛陽、開封、安陽和鄭州。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於正統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

贊助廣告

為什麼說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正統文化?

在古代中原與中國、中州是同意語。如《禮記·王制》就記載說:“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太平御覽》記載:“王者受命創始,立都建國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也。”(《太平御覽》卷一五六)身處南方之地的楚君就曾自己聲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史記·楚世家》)由於中原適中的地理位置,讓人意識到“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得中原者得天下,成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的信條。古人劃分天下曾將中國分為九州,何謂九州?古籍所記,各不一致。《禹貢》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爾雅》九州是: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周禮》九州即: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呂氏春秋》九州為:豫、冀、兗、青、徐、揚、荊、雍、幽。考之舊說,《禹貢》九州說乃是根據黃帝割地布九州之說。(見孔疏)《漢書·地理志》亦明白記載說:“昔在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關於豫州的方位,《禹貢》雲:“荊、河惟豫州。”荊即荊山,北至黃河。《呂氏春秋》雲:“河、漢之間為豫州。”河指黃河;漢指漢水。高誘注:‘河在北,漢在南,故曰‘之間'。” 《爾雅》:“河南曰豫州。”由此可見,豫處河、漢之間,乃中原之地,九州之腹心。

贊助廣告

中原以其居中的地理位置,自古視為帝王州。早在五帝之時都是活動在中原這塊土地上。如黃帝都有熊在新鄭,顓頊都帝丘在濮陽,堯都平陽在臨汾,舜都蒲阪在運城地區,為締造中華文明建立了豐功偉績。逮至夏商周三代,如夏都陽城、陽翟、斟鄩、原、老丘,商都亳、隞、相等,均在河南境內。周王朝建都在豐、鎬,地望在廣義的大中原內,但周滅商後,武王便提出要把政治中心轉移到中原。《史記·封禪書》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這是說河洛地近中嶽,為天下之中,故三代之君皆宅京於斯。不僅三代之君都中原,而且自西漢至北宋正統王朝建都也全在中原,所以說中原地區一直為帝王都,是幾千年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逸周書·度邑解》記載:周武王伐紂滅商後,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嶽,丕願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天室就是中嶽嵩山。為什麼要在中嶽附近營建帝都?《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這裡文意很清楚,營洛邑遷九鼎,主要是這裡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遠近皆宜。《尚書·康誥》中說:“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周洛,四方民大和會。”孔注說:“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於東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悅而集會。”《康誥》還說:“侯甸男邦採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孔注說:這是去王城千百里之外的“五服之百官,播率其民,和悅並見,即事於周。”《疏》裡也說:“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於東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悅,而集會言政治也。”、因此說河洛地區不僅是“四方入貢送裡均”,而且也是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

中原除了位置居中之外,還有它優越的地理形勢。清人顧租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說:“自天下而言,河南為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顧租禹《讀史方輿紀要》,卷 47 ,河南 2 )又說:“河南閫域中夏......餘下全文>>

中原文化為什麼是閩南文化的基石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時代,閩越王餘善鬧彆扭。漢王一怒之下,大兵壓境,將閩越王、閩越族全部趕回江淮。不過仍有許多閩越族躲在閩南的山林中刀耕火種、獵鹿捕魚,悠然自得。偶爾不高興了,也跟漢人鬧點亂子。於是三國的孫權又派了兵來鎮壓。據說最多一次出動了20萬人馬。可見閩越族也不是好欺負的。

到晉代,閩南的漢人漸漸多了起來。開始都聚居在現在的泉州一帶,所以泉州那條江就叫晉江,乃晉代漢人聚居之水也。

永嘉之亂,中原塗炭,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姓逃到福建。閩南的人口數年間增加了一倍。

這些中原來的漢人跋山涉水,一路過關斬將,拒盜抗匪,自然有不少兵丁家將。到得閩南,男多女少,免不了要找當地的土著女人來當老婆。泉州話稱女人為“姿娘”,據說乃無諸之“諸娘”。果真如此,則閩南當時的女人恐為閩越族女性居多。

到唐代,河南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旨率兵平定潮州、泉州之間的九龍江流域的土著造反。造反頭子叫藍奉高,可以推斷即今天畲人之祖先也。打了十幾年,總算平定了九龍江流域。朝廷並在此設了漳州府,閩南人因此把陳元光奉為“開漳聖王”。陳元光的部下殺了藍奉高的兵卒,自然也把藍奉高山寨裡的女人全部弄來當老婆。所以閩南人實際上是晉唐中原漢族與古閩越族血脈相融的後裔。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率兵入閩,統治福建數十年,王審知後被世尊為“開閩王”。其次兄王審邽及其兒子王延彬統治閩南數十年,保境安民,又大力發展海上貿易,使閩南在五代有了很大的發展。現今閩南人說起祖籍原鄉,多說自己是河南光州固始,其實有相當多為歸附王家的偽託。

中原這三次大移民,帶來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對中原文化在閩南的拓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閩南文化正是在從晉到唐傳播入閩的中原文化的基礎上孕育起來的。在留存古中原文化、融會閩越文化及吸納南陽文化的基礎上閩南文化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什麼是中原文化?什麼是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關係?他們是如何發生衝突的?

中原文化是以河南為發祥地輻射周邊的文化,是中華諸文化的母文化。依託根據是黃河流域。

楚文化是以湖北為根據地的文化,依託的是長江流域。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楚文化其實也是中原文化的分支,楚先人熊繹受封是楚文化的開始,但是楚國周邊的國家部落都是蠻夷比較落後,最後楚國統一了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謀求向北發展,這時正值春秋首霸齊桓公時期,當時齊桓公提倡尊王攘觸抗拒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楚國,這便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衝突的開始,之後晉文公稱霸,晉國繼承齊國與楚國展開了歷時百年多的晉楚爭霸,這樣楚文化漸漸融入進了中原文化,直至最後秦滅六國,統一天下!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都說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雖屬地域文化,但它不同於一般區域性文化,它以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人文精神,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居於正統主流地位。 (一)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和核心 在五帝時代邦國林立,神州大地出現了許多地區性的文明。如江漢地區文明、太湖地區文明、海岱文明、甘青文明、燕山地區文明以及中原文明。中華文明的源頭在中原地區。許順湛先生在《再論黃帝時代是中國文明的源頭》文章中,把這個問題已經說的很清楚。他提出:農業生產社會化、手工業專門化、腦力勞動階層化、部落酋邦化、禮制規範化五條標準,與中原文化都能夠對應,黃帝族團活動的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區。關於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會形成的標誌,國內外學者提出了許多不同標準,彙總起來有:文字、會對自然物進一步加工、一夫一妻制、城市、第三次分工、階級和國家、禮儀建築、宮殿廟宇、巨型建築、青銅等。這些標準或稱之為要素,與黃帝時代的中原地區文化相對應,基本上都很吻合。即使退一步說,把中華文明源頭認定在堯舜時代,與它對應的考古學文化是中原龍山文化,近來文明探源工程確定了四個要點,即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河南鄭州市轄區的登封王城崗遺址、新密的古城寨古城遺址、新寨古城遺址。這就是說從考古學角度來看,學術界也把中華文明的源頭鎖定在中原大地。 國家文明多在國都中體現的比較突出。五帝時代屬於邦國文明,夏商周三代屬於王國文明,秦漢以後屬於帝國文明。這些文明就是中華文明不同歷史階段的文明,它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全過程。但是中華文明不僅它的源頭出現在中原地區,而且從它幾千年發展史來看,其核心地區也在中原文化圈內。前邊已經作了介紹,從五帝到三王再到秦漢以後,其邦國、王國、帝國的國都基本上都在中原地區。如《史記·封禪書》 : 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正義》引《世本》和《帝王世紀》,不僅具體的介紹了夏禹、商湯、盤庚之居在河洛間,而且指明“周文、武都豐鎬,至平王徙都河南,”也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記載:“昔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岐山在關中,丕山在滎陽,崇山即中嶽嵩山。進入封建帝國時代,其國都基本上是在西安、洛陽、開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深刻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7 頁)。國都是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也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國家的國都文化,是中原文化區別於其他地區文化的最大特點,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在一定意義上講,它也是中華文明的代表。 (二)中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關於史前中原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許順湛先生在《黃河文明的曙光》一書中對氏族部落時期,即裴李崗文化時期歸納為八大貢獻:第一,發明了耒耜,使農業跨入鋤耕農業新的歷史階段;第二,發明了地下糧倉;第三,發明了半地穴的房屋建築;第四,發明了編制和紡織技術;第五,發明了燒陶窯;第六,發明了糧食加工工具;第七,發明了樂器;第八,發明了符號文字。從部落聯盟到酋邦出現,即仰韶文化時期,中原文化對人類社會文明做出了十大貢獻:第一,發明了犁耕農業,為古代文明奠定了經濟基礎;第二,製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率先走向專業;第三,冶鑄青銅的火花照亮了文明社會的道路;第四,家畜的馴化奠定了幾千“六畜“的基礎;第五,建築科學的發展奠定了民族建築風格的基礎模式;第六,衣著裝飾是社會文明的風貌;第七,繪畫藝術的發明,為社會文明穿上華麗的衣衫;第八,文字的出現是精神文明的催化劑;第九,度......餘下全文>>

《中原文化》讀後感

中原文化的特質決定了中原文化對於歷史程序的推動,對於中華文明的形成,對於民族精神的傳承,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都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認識作用。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縮影,反映了中華文明發展的軌跡,折射著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透過中原文化可以從總體上認識中國社會和中原發展,並從中總結出社會前進的有益借鑑。與此同時,中原文化的先賢們發現並闡發的許多精闢思想,至今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具有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例如格物致知、有無相生等樸素精闢的思想,仍是我們今天認識事物、認識世界、認識自然和社會的重要方法與途徑。又如,老子“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就是對許許多多規律性社會現象的高度概括,至今仍有啟發意義。

引領作用。長期以來,中原文化都以其文化理想引領著東方文明的程序。近古以來,中原文化的文化理想甚至遠播西方文明而綻放出瑰麗的文化魅力。《馬可波羅遊記》對當時和諧的東方國度的讚譽,至今還為人們稱道。中原文化在精神層面建構的文化理想,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如天下大同的文化氣度,天人合一的理念境界,尊道貴德的理性氣質,大德曰生的人文情懷,中庸辯證的思維理路,在環境惡化、能源危機、人為災難頻繁發生的今天,不僅是引領人類社會發展建設的美好理想,而且對於我們今天進行道德建設、人格完善,對於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都仍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

推動作用。中原文化產生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周朝的“封邦建國”到北宋文官制度的全面繁榮,從北魏孝文帝改革到王安石慶曆新政,中原大地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推動了中華民族政治文明的遞進。從殷商王朝對商業經濟方式的自覺選擇,到以宋朝交子、匯票等為標誌的商業革命,都促進了社會分工的極大發展,實現了社會生產效率的顯著提高,先後創造了我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新技術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中原文化也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實現了文字載體的新突破,北宋畢 的活字印刷迎來了鉛與火的新時代,開創了知識傳播的新紀元;成熟於宋代的火藥,把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指南針導致了航海技術革命,為近代文明的到來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中原文化就如一臺功能強大的引擎,從不同的方面不斷把中華歷史甚至世界歷史的車輪推向前行。

支撐作用。中原文化具有對中華民族共同精神的維繫、智慧成果的傳承功能。一個民族是要有精神的,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就如同一盤散沙。中原文化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激勵鞭策人們奮發向上的神話故事,還是岳飛報國、木蘭從軍等宣揚愛國主義的文化母題,都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仍然給我們以強大的精神支撐。這種精神,尤其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無不成為支撐全民族的堅強力量。中原文化所包含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治國思想,“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伐城”等軍事思想,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中原文化正以其無可比擬的系統性、豐富性、完整性,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不竭智力支撐。

凝聚作用。中原文化固有的向心力在促進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發揮的聚合作用。中原文化是廣泛吸收眾多民族優秀品質而成的中華文明的主流文化,團結和諧、愛國統一始終是她倡導的主題。千百年來,一直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著海內外華人,報效國家、熱戀故土等熾熱情懷成為全球華人的民族意識和價值追求。中原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主幹文化,長期以來就是海內外華人魂牽夢繞的精神寄託,大家無論......餘下全文>>

中原文化對中原經濟的崛起有什麼作用

弘揚中原大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 積極推進具有中原特質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打造昂揚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促進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源轉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 (三十六)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挖...

中原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什麼?

關於中原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類在不同的生態、文化環境和心理背景下創造出來,並在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傳遞、演變成的不同型別和模式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 民俗文化大致包括三個大的方面:物質民俗文化,以生產、交換、交通、服飾、飲食、居住等為主要內容;社會民俗文化,以家庭、親族、村鎮、社會結構、生活禮儀等為重點;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倫理道德、民間口頭文學、民間藝術、遊藝競技等。 中原地區民俗文化特色鮮明,斑斕多姿,集中體現在飲食、服飾、日常起居、生產活動、禮儀、信仰、節令、集會等各個方面。中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根文化特徵,對中國民俗文化乃至民族文化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源遠流長絢麗多姿 中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原絢麗多姿的文化記憶。在被譽為中華文明搖籃和禮儀之鄉的中原地區,勤勞勇敢的中原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許多風尚和習俗,並代代相沿,積久而成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中原民俗文化。中原民俗文化不僅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習俗,日常社會交往方面的通禮習俗,生育、婚喪等的人生禮俗,春節、元宵等歲時節慶習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產勞動、工商貿易、民間節會、民間工藝、民間藝術等各個方面的習俗風尚。 自從有了人類活動,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兩代和西周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區。早在這個時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的禮儀制度,後來它們逐步演變為中國傳統的禮儀制度。 中原婚嫁禮俗最早出現在古代對偶婚末期和個體婚初期,至西周時期趨於完善,逐步形成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在此基礎上又演化為提親、定禮、迎娶等婚俗,延續至今,成為中國主要的婚俗。據考古發掘,中原地區早在兩萬年前就有了葬儀,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喪葬禮儀,併成為中國重要的禮俗。 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歲時風俗,如踩高蹺、劃旱船、玩獅子、掛燈籠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歲末守歲、過年吃餃子、拜年,元宵點燈盞,清明祭祖掃墓,端午插艾葉,七夕觀星乞巧,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並通行全國。 中原俗稱春節為“過年”或“大年”。過了臘月初八,就開始準備年貨。早在商周時代,祭灶王爺就是“五祀”之一。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王爺。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從東漢開始,中原人稱之為“除夕”,這天,家家都要包餃子,而且包的越多越好;戶戶都要貼春聯,這源於黃帝所創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餃子,主要取其“更歲交子”之義。拜年是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內的拜賀,初三之後是鄰里和親戚朋友之間互相拜年,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中原民間元宵節活動內容豐富,規模盛大,素有“小過年,大十五”之說。正月十五點燈盞是元宵節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動。 春節期間中原地區還有豐富多彩的踩高蹺、劃旱船、玩獅子、掛燈籠等“耍社火”。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自秦漢以後,演變成為民間傳統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併成為全國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中原地區長期為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歷來崇拜能呼風喚雨的龍神。傳說龍在農曆二月初二抬頭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這一天定為“龍抬頭節”。這一天要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一來祈求龍王降雨,二來祈福消災祛毒。 祭祖掃墓是中原清明節俗的中心內容。一到清明,人們就拿著祭品到墓地燒紙點燭,祭奠先祖。清明這天,各家門頭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環。 先秦時期中原便有了端午節俗。中原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貼艾虎、懸菖蒲、飲雄黃酒等習俗,而且還流行一些消災祛病、預防瘟疫的風俗。每到這一天,人們......餘下全文>>

中原文化屬於北方文化麼

不屬於,中原文化的範圍大的多,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前身,北方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問題答案
中原文化?
中國文化網民風民俗?
生肖和中國文化?
十二生肖與中國文化?
周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節日民俗文化?
中華傳統禮儀文化?
中國建築風水文化?
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
中國傳統文化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