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做姓氏怎麼讀?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06日

俞作姓讀第幾聲?

俞,有三個讀音:yú、yù和shù。讀作yú時是文言嘆詞,表示允許;有安的意思,是中國姓氏讀音。

俞姓為中國第119位常見姓。約佔全國人口的0.12%,約140萬人。約50.5%分佈於浙江、江蘇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約佔35.9%),30.6%分佈於安徽、上海、江西、福建4省市。望出河東郡、河間郡、吳興郡、廬郡、江陵郡。

俞當姓時讀什麼

俞的解釋

[yú] 1. 文言嘆詞,表示允許:~允(原指帝王允許臣下的請求,後在一般書信中用作請對方允許的敬辭)。

2. 安:“古聖人不以感私傷神,~然而以待耳”。

贊助廣告

3. 姓。

[yù] 1. 古同“愈”,更加。

2. 病癒。

[shù] 同“腧”。

俞作姓怎麼讀

YU 跟‘魚’諧音

俞的姓氏是怎麼來的

俞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約一百九十二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12%。

俞姓 - 姓氏淵源

俞氏宗祠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臣跗之後,屬於以物事稱謂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記》等記載,黃帝時有名醫跗,其醫術高超,精於腧經之治,為中國傳統中醫經脈理論的奠基人。

腧,為“脈之所注”,就是人們俗稱的“穴道”、脈之埠,故而大家皆稱名醫跗為腧跗。在古代,“腧”與“俞”二字相通,後簡筆寫作俞跗。

贊助廣告

在俞跗的後裔子孫中,為光大先人的經典醫術,多稱為俞跗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族公子洩堵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洩堵俞,為魯國王室公子,是魯莊公姬同的小兒子。

在周襄王姬鄭十六年(公元前636年),魯國公子洩堵俞率魯軍征伐滑國(原在今河南睢縣,後遷費,即今河南偃師氏緱鎮,故又稱為費滑,後被秦國所滅),後被魯僖公(魯釐公)姬申封賜於俞地。俞,又稱符俞,亦稱先俞、西俞,即今江蘇省泗陽市。

周安王姬驕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魯國聲援鄭國而發動了進攻魯國的戰役,符俞之地成為兩軍戰場,之後歸於楚國。兩年後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韓、魏、趙三國聯手討伐楚國,大敗楚軍於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其後,大梁成為魏國的都城,而符俞則被趙列侯趙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歸魯無望後,在公子洩堵俞的後裔子孫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俞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俞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路史》記載:“春秋時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傳至今。”

其實,俞人,並不是羋姓直接衍派的血緣氏族,而是官職稱謂,就是執掌建造船隻的官員。

俞,在遠古時期就是指挖空樹幹做船(獨木舟),“以為河徑”,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徑。後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泛指船。俞人,開始指製作船隻的工匠,後演變為督管船隻建造的官職稱謂,直接隸屬於尹司。

由於楚國地處江淮平原,渡河運輸、作戰十分頻要,因此“俞”是楚國令尹轄下的重要職能部門,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職位。至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懷王熊槐改稱其為更明確的“舟節”,與“車節”一起歸由工尹啟之府統一管轄。

在戰國時期的楚國,“節”是“專”的意思,舟節就是專職掌管水路營造、運輸的官位,車節就是專職掌管陸路營造、運輸的官位。後世漢、唐朝時期的“節度使”之官稱,就是從此而來。

在俞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或職業為姓氏者,稱俞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寧俞,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寧俞,就是著名的姬寧俞,是春秋時期衛國執政上卿姬元咺的兒子,後亦為衛國大夫,以聰慧、忠誠著稱於世。

周襄王姬鄭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春天,晉文公姬重耳下令晉軍準備攻打衛國,衛成公姬鄭大懼,偕公子姬歂犬逃到了襄中(今山西襄汾),把國政交給弟弟姬叔武和大夫姬元咺代管。同年冬天,晉文公和眾諸侯在踐土會盟(今河南原武),姬叔武和姬元咺趁機替衛成公求情,請求晉侯讓他復位。

復位後的衛成公卻聽信了姬歂犬的讒言,無端殺害了姬元咺的兒子士榮。回京城後,姬歂犬又殺死了叔叔姬叔武。姬元咺只得向晉文公告狀,請求昭雪。晉文公請示了周襄王后公開審判,姬元咺居理為勝。但姬元咺雖然理直,可是那時的規矩是下不能犯上,臣不能犯君,因此卻也不能把衛成公怎樣。

衛成公忿其臣子在晉文公面前狀告自己,在周襄王......餘下全文>>

百家姓的俞念什麼

俞 這個字

讀音:[yú] [yù] [shù]

部首:人

五筆:WGEJ

作為姓氏 讀音是 [ yú ]

俞作姓,應演第幾聲?

讀第二聲,如俞飛鴻,俞灝明,俞白眉,俞正聲……

加了個口旁的“喻”,是讀第四聲的。如,喻恩泰,喻虹淵……

俞姓氏的由來是?

俞姓得姓很早,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黃帝時代,後又有春秋時鄭國、楚國公族加入俞姓。即便如此,隋唐以前見諸史冊之俞姓人仍寥寥無幾。僅有的幾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人俞伯牙、東漢時期原為于闐(今屬新疆自治區)王,後為驪歸王的俞林、東晉成帝時宣城(今屬安徽省)人俞縱以及南朝宋(建都今南京)人俞僉。雖無幾人,卻足以表明,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並有俞姓人越過長江,進入江東(至於俞林,可能其為古代少數民族人。今存,以備參考)。

俞在姓氏zhong讀音

俞的拼音:yú yù shù

筆順、筆畫:

撇、捺、橫、豎、橫折鉤、橫、橫、豎、豎鉤、

基本釋義:

[yú]:

1.文言嘆詞,表示允許:~允(原指帝王允許臣下的請求,後在一般書信中用作請對方允許的敬辭)。

2.安:“古聖人不以感私傷神,~然而以待耳”。

3.姓。

[yù]:

1.古同“愈”,更加。

2.病癒。

[shù]:同“腧”。

相關問題答案
俞做姓氏怎麼讀?
武字做姓氏怎麼讀?
靳做姓氏怎麼讀?
翁做姓氏怎麼讀?
郎做姓氏怎麼讀音?
郝做姓氏怎麼讀?
俞姓氏怎麼讀?
帥姓氏怎麼讀?
郝姓氏怎麼讀?
束姓氏怎麼讀?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