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聞的名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歷史上姓聞的名人有哪些

聞一多

聞啟祥:明朝人

聞良輔:明臣

哪些明星或名人姓聞

聞一多

姓“聞”的名人

聞姓名人

聞啟祥:明朝人。自幼聰慧,好讀書,以文章著稱,居家不仕。後來有人幾次推薦他作官,他堅辭不赴,誓作平民終身。

聞元奎:明朝人。以孝友出名。與人交,敬而有辯。由貢生授江陰訓導,遷上海教諭。教導嚴謹,以身作則,造就人才甚多。

聞一多:原名聞家驊(1809-1946),現代著名詩人、學者、愛國人士。曾留學美國,學美術、文學。早年參加新月社,先後在青島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著有《紅燭》、《死水》等詩。後來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時年47歲。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編成《聞一多全集》。

贊助廣告

聞良輔:明臣。浙江德清人。才幹與品行都出類拔萃,洪武年間任監察御史,後歷官大理少卿、廣東按察使。明永樂二年(1404),與寧善出使暹羅(今泰國),賜其王織金文綺、絨錦紗羅,暹羅斛國王參烈昭昆牙遂遣使入貢,進金葉表文,賜《大統歷》。

聞淵:明臣。字靜中,鄞(今浙江寧波)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嚴嵩專權,部權無不侵,數以小故奪其祿。年七十,遂乞歸。家居十四年卒。贈太子太保,諡莊簡。

聞珽:清藏書家。字種懷,號書巖,清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壬申(1752)舉人,官江寧教諭。平生惟好讀書,手鈔書盈篋。得善本,必校雔點勘。得王損仲宋史記舊書稿,為海內希,謀鐫板不果,時以為憾。

贊助廣告

聞立慎:清學者。字修元,安徽人。恩貢生,任定元縣教諭,教讀六十餘年,出其門下者不下百餘人。平生手錄批點之書四百餘部。著有《子史輯要》、《春秋左傳要略》、《經解集證》、《論世知人輯略》、《四書發矇》、《四書五經會通》、《童蒙益智》、《谷詒集編》、《警省箴規》、《真意齋詩草》、及《同聲集》等,未付梓。

聞禮祜:清學者,字篤卿,安徽人。歲貢生。著有《忠孝錄》十五種、《思親哀錄語》、《存真堂詩集》五十卷、《家範》三十冊等。

聞秀玉:女,清詩人、稜家。字餐霞。太倉(今屬江蘇)人。太學聞謹然季女,熊炳妻。善丹青,又與姊芝玉並工詩,為時人稱頌。著有《蕉窗閒詠》行於世。

聞璞:女,近代詩人。約1853年前後在世,字楚璜。石門(今浙江桐鄉西南)人。雲南庫大使聞譽彥女。性至孝,奉養父母,矢志不移。曾扮男子裝從師授經,工時藝。長於詩,有《聞孝女詩抄》行於世。

其他聞姓名人有宋官吏聞韶,畫家聞秀才,名士聞見昌、聞舜舉;元雕刻家聞宣;明官吏聞澤、聞克祈、聞朝中、聞一言,學者聞璋、聞可宗;清將領聞其政,隱士聞詩禮,醫學家聞光遠,詩人聞立陔、聞芝玉,書法家聞立性,學者聞詩白、聞興琅、聞介祥等。

近當代聞姓名人有烈士聞允志、聞盛世,政治家聞世震,農學家聞伯英,生態學專家聞大中,電子學家聞瑞梅,燃氣輪機專家聞雪友,金屬材料專家聞立時,複合材料專家聞荻時,光纖專家聞鷗,振動工程專家聞邦椿,機械裝置專家聞耀祖,醫學家聞茂康,實業家聞蘭亭,教育家聞家駟,學者聞宥,世界史學家聞一,思想史學家聞黎明,近代史學家聞少華,經濟學家聞潛,作家聞捷、聞波,油畫家聞立鵬,電影編輯聞達等。

歷史上周姓名人

周公:周公解夢,傳說中的人物。 周勃:江西省瑞昌市人,西漢時開國武侯,被劉邦賜予列侯的爵位,時稱:“絳侯”。 周瑜:三國時吳國名將,安徽省舒城人。聯合劉備共同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周處:晉朝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南)人,是一位改惡從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興:雍州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則天時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書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書。 周亞夫:江西省瑞昌市人,西漢名將,以治軍嚴整聞名於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吳郡人也,亡其名,家於崑山縣。元和中,以明經上第。調選,得尉崑山。既之官,未至邑數十里,舍於逆旅中。 週日方: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周文矩:句容(今屬江蘇省)人,五代南唐時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周越:〔宋〕字子發,起弟。官主客郎中。草書精熟,博學有法度,而真行不及。如俊士半酣,容儀縱肆,雖未可以語妙,於能則優矣。當天聖、慶曆(一O二三至一 O四八)間,以 書顯學者,翕然宗尚之。然終未有克成其業者。集古今人書並所更體法為書苑十卷。黃庭堅雲:“周子發下筆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筆意姿媚似蘇子瞻(軾),便覺行間茂密,去 古人不遠矣,何止獨行於今代邪。”《宋史本傳、山谷集、墨池編》 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湖南省道縣人。根據陳摶的《無極圖》,著《太極圖說》,理學大師朱熹曾推崇他為理學的開創人。 周邦彥:北宋著名詞人,浙江省杭州人。平生創作了許多新詞調,對後世影響很大,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韻學家,江西省高安人。著有《中原音韻》,為北音韻書的創始人。 周樹人:浙江省紹興人,筆名魯迅,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省淮安,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立者之一,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豐功偉績,贏得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 周姓歷代鼎甲狀元 1 周渭 籍貫不詳 德宗建中元年(780) 軍謀越眾科武狀元 官職不詳。(與779年榜眼非同一人) 2 周虎(?~1229 )。字叔子,祖籍臨淮,後遷居常熟,宋寧宗慶元二年考中武狀元,授殿司步軍同正將,任和州知州,在金兵侵犯和州時,周虎誓死守城一個月,激戰三十餘次,殺死敵將十餘名,使金兵敗退而去,周虎誓死守城,成為抗金名將,受到朝廷褒獎。退官後歸居蘇州,住在今雍熙寺弄之東,為褒揚周虎,蘇州郡守在郡廟前建立“武狀元坊”,據史籍稱,此處原為三國時期周瑜故居,稱“周將軍巷”,宋鹹淳元年,賜額改為“周武狀元巷”,巷名由此而來。 3 周師銳(1182—1231)字仲祺,號儀父。玉峰(東陽鐵店村(今屬磐安))人。少年即工詞賦,時有佳作,為士林所稱。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登武舉進士第一名,敕為狀元。臨試時主考官得師銳文稿喜甚,語曰:“此文何獨可冠右科,在文章亦當為首選”。殿試時師銳策陳萬言,皆切中時事。及第後,從戎四載,擢為門舍人知滁州,末行,留為御帶器械兼幹辦皇城。後出知英德府,又召還歸班。後又出知封州,卒於任所。 4 周坦(1201-1263),字平父,一字平仲, 世居浙江瑞安縣來暮鄉永安地方(今浙江瑞安市江溪坊額底村)。......餘下全文>>

做紫砂壺的名人有姓聞?

聞娟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1970年06月

聞正榮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九日

出生年月:1963年02月

聞濤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 1980年08月

聞碧

職稱:工藝美術員

稽核時間: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出生年月:1976年02月

希望能幫到您!

歷史上姓馮的名人?

馮 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餘年。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至此始。

馮 異:東漢開國名將。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丰東)人。初屬王莽,更始元年(23年)歸劉秀。隨劉秀巡撫河北,提出廣施恩德、籠絡人心的建議。攻破王郎後,封應侯。同年,破鐵脛農民軍於北平(今河北省滿城北),收降匈奴於林闟頓王。冬,拜孟津將軍,統魏郡、河內郡兵駐黃河北岸,與河內太守寇恂合力防備洛陽更始軍。二年夏,乘洛陽守將李軼不與爭鋒之機,率兵北攻天井關(今山西省晉城南),得二城;南奪成皋(今河南省滎陽西北)以東13縣,收降10餘萬人。復渡河擊斬更始所署河內太守武勃,殲5000人。東漢王朝建立,封陽夏侯。建武二年(26年)冬,替代鄧禹西征。三年,經崤底之戰,大破赤眉軍。又擊破延岑等割據武裝,平定關中。四年,擊敗公孫述所遣數萬兵於陳倉(今陝西省寶雞東),屢次挫敗公孫述進窺關中的企圖。六年,漢軍隴西之戰受挫後,馮異受命進軍栒邑(今旬邑北)。此時,隗囂部將行巡率兵亦欲乘勝攻取馳邑。馮異力排眾議,率兵搶先佔領栒邑,然後偃旗息鼓,待行巡軍至,突然出擊而獲勝,北地豪強武裝勢力聞風歸降。先後領北地太守、安定太守事,平定上郡(治膚施,今榆林東南)、北地(郡治馬領,今甘肅省慶陽西北)、安定(郡治今鎮原東南)等地。九年行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西)太守事。十年夏,與諸將共攻落門(今武山洛門),病卒軍中。 馮異長於謀略,號令嚴整,用兵進止有序;為人謙讓,諸將會聚論功之時,馮異常獨自避於樹下,故軍中稱為“大樹將軍”。

馮 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隨漢解優公主遠和禾親到了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解優公主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公主加加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 如:廣東省恩平人。又名自如,號鼎三。我國第一個飛行家和飛機設計師。早年在美國三藩市(舊金山)當雜工謀生,後轉往紐約工廠工作,業餘鑽研機械學,數年後自行製造抽水機、無線電報機。在日俄戰爭中,深感飛機之厲害,自此決心獻身於航空事業,以報祖國。在三藩市集資創辦飛機制造公司。1909年自制收音機試飛成功。廣州光復時,被任為陸軍飛機長。後在舉行飛行表演時,不幸失事遇難。1985年在恩平縣牛江本鄉建馮如紀念亭、馮如中學以紀念。

馮承輝:清江蘇省婁縣人,字少眉,一字伯承,號梅花畫隱。貢生。工篆隸,精刻印,兼善畫,尤喜畫梅。著述甚富。有《印學管見》、《歷朝印識》、《石鼓文音訓考證》、《古鐵齋印譜》、《古鐵齋詞鈔》等。

馮夢龍:明蘇州府吳縣人。崇禎中以貢為丹徒訓導,遷知壽寧。善詩文,工經學。輯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古今譚概》、《智囊》、《掛枝兒》、《山歌》及《墨憨齋定本傳奇》等。

馮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名威震邊關。

馮雲山:廣東省花縣人。一名雲珊,本名乙龍。太平天國領導人。曾任鄉村塾師。1843年與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在桂平吸收楊秀清、蕭朝貴等山區農民。1851年參與領導金田起義,任後軍主將,又任前導副軍師,在永安受封為南王。協助洪秀全制訂太平天國官制、軍制、律令、營規、天曆等。1852年攻廣西全州中炮負重傷,後卒於蓑衣渡。

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多次擊改日寇,收復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

馮國璋:直隸(今河北省)河間人。北......餘下全文>>

姓氏陸的起源、祖訓、名人簡介、故事趣聞

陸氏是由戰國時期齊宣王少子田通受封於平原陸鄉(今山東平原縣境內)因以得姓。

陸姓當今分佈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陸姓在2006年中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1] ,總人口大約近420萬。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1%[2]

主要源流

始祖陸通公像

陸姓的源頭主要有四股:顓頊[3] 、媯姓、允姓和他族改姓。

1、出自顓頊:據說,顓頊之子稱的族人分佈在今河南東南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種的首領之稱謂,代表著在氏族中的極高地位和權力)。[4]

2、出自媯姓(姚姓媯姓->媯姓陳氏->媯姓田氏->媯姓陸氏):戰國時,齊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於陸鄉,子孫以陸為氏。陸鄉即古陸終氏的居地,今山東陵縣。媯姓陸氏也有2300多年的歷史。[4]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進入秦嶺北的駱谷。此地為陸終氏的始居地區,陸終之長子名昆吾,居於駱谷的戎人取陸終昆吾之簡稱為陸昆,因變音為陸渾,史稱陸渾戎。在春秋初陸渾戎一支東遷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縣東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陸渾國。春秋時期公元前525年,晉頃公滅陸渾國,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華夏一份子。[4]

4、出自他族改姓:古代陸姓起源,除了主要以陸通為始祖的“平原之陸”外,還有因北魏孝文帝時期推行改革,由鮮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稱“河南之陸”。[5-6]

遷徙傳播

先秦時期陸姓活動在陝西、河南、山東、湖北地區。

漢朝時陸姓已經播遷到江西、江蘇、安徽、湖南、河北、浙江等地。陸表生子陸穰,陸穰生子陸恢。

兩晉時期,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

唐朝初期,中原地區出發的南下大移民,陸姓首次進入福建,進而向廣東移民。

宋朝時期,陸姓大約有25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三位。陸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約佔全國陸姓總人口的21%。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江蘇、福建,這四省陸姓大約佔陸姓總人口的71%。其次分佈於河南、廣西、安徽,這三省的陸姓又集中了19%。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以江浙贛閩、廣西為中心的兩塊陸姓人口聚集區。[4]

明初時,陸贄在寧波府的一支後人遷回山東,在濟寧西北定居。並在山東多地分居。現分南北二支。南支以居住在濟寧市嘉祥縣馬村鎮南陸村西陸村為中心,分佈在濟寧、菏澤、鄆城、魚臺、汶上、滕州、肥城、東平、徐州、商丘、棗莊、臨沂、泰安、濟南等地。北支以梁山戴廟(現屬東平)為中心,分佈在陽谷、東平、臺前、聊城、德州等地。

明朝時廣西的陸姓已成為南方中有影響的姓氏。陸姓大約有52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6%,為明朝第三十七大姓。[4]

清朝初進入臺灣。[4] 陸姓在臺灣諸姓中,排列較後,據《臺灣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獻委員會1973年出版,眾文圖書印行)排列為第108位,戶數為439。據《臺灣區百大姓源流簡介》(林添福、何金賜、何欽藤、林金山撰輯,臺灣省名姓淵源研究學會編印,1990年5月出版)書中排列,陸姓在臺灣諸姓中佔第94位。據此,陸姓較1973年有明顯增多。該書內還有二則載述:一則稱陸氏族人播遷閩、粵及渡海來臺之資料,未詳;一則載陸姓在臺灣縣市和鄉鎮地區情況,其中在臺灣分佈較多之縣市依次為:臺北市、高雄縣、臺北縣、高雄市、宜蘭縣。分佈鄉鎮地區依次為:高雄橋頭、臺北市松山區、臺北市大安區、永和市、臺北市古亭區。[2]

在壯族中,陸姓來源有二說......餘下全文>>

秦姓的由來?

秦 顯赫先祖

秦姓源自嬴姓,即秦王嬴政的祖先。上古皋陶的後裔非子善於馴馬,被周孝王封為秦地首領。後來,非子後裔秦莊公屢立大功,其子秦襄公又因討伐西戎、保護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封諸侯。襄公東遷,正式建立秦國,開了秦姓輝煌之先河,後秦孝公又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國力大增,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到了嬴政時,秦終於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可惜,秦僅歷二世而亡,其王族子孫後來都以國名為姓,以紀念自己家族的輝煌歷史。

另有一支秦姓,源於姬姓。周公旦的兒子伯禽繼承封地,食採於秦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為姓。這一秦姓,兩漢時期非常活躍。

羅馬人到中國定居後改姓,也是秦姓的一個來源。羅馬古稱大秦,大秦人久居中土不歸,以秦為姓,後融入中國本土秦姓之中,代表人物有拜謁過孫權的商人秦論。

一、秦姓遷變

秦得姓以後,相繼在甘肅天水、山西太原等地發展成望族,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山東、四川、湖北、河北等地。

西漢初,劉邦遷山東,秦姓充實關中。由於秦是漢矗滅,所以兩漢時期播遷有限,但已開始進入東南一帶。

唐宋時期,秦姓主要向江南一帶流播,宋以後,秦姓也遷播頻仍。

二、義士慷慨唱悲歌家族孝悌名傳世

在孔子的弟子中,姓秦的有四位,他們是魯國的秦非、秦冉、秦祖和楚國的秦商。或許是因為繼承了儒學先師的衣缽,秦氏家族中,以孝悌忠勇聞名的,為數眾多。在秦氏的家訓中,還細列了為夫、為妻、為父、為母和為人子所應盡的義務,並以其規範族人。

先說秦姓勇士。秦姓勇士首推秦董父,他在逼陽戰役中三攀楚牆垂下的布條,從城牆上三次重摔下來而安然無恙,為魯軍爭回了面子。秦瓊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大將秦裴在敵人緊緊包圍的時候獨守崑山,抗敵數月,直到彈盡糧絕,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後鬱鬱而終。五代十國名將秦傳序廉政愛民,後守城被破,投火自焚,忠義可鑑。宋初名將秦翰每戰必捷,令契丹人聞風喪膽。大奸臣秦檜的曾孫秦鉅卻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金兵來犯時,他竭力抵抗,城陷失守,他便將錢帛糧草俱焚,不給金兵留下一糧一草,死後被封為義烈侯。他的兩個兒子秦浚、秦也隨父以身殉國。明代的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惟一被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她一生戎馬倥傯,馳騁疆場。她的家人也都忠勇善戰,她的兄長秦邦屏戰死疆場,她的弟弟、兒子也都在戰爭中負重傷。秦姓家族之人以他們的忠勇義氣,在中國歷史上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再說秦姓孝子。秦姓族人忠勇過人,孝悌亦有餘,在封建時代堪稱楷模。秦玉每遇事要先稟父兄,後來他母親去世時,他因悲傷過度竟哭出血來,被他的學生稱為“孝友先生”。秦約因為母親年老而辭官不做。秦傳序的兩個兒子秦煦、秦,為了取回父親的屍體而在途中遇難。清朝的秦大成中了狀元,後因母親水土不服,便請求歸鄉供養母親。秦大成的孫輩秦長治,也因母親年老而推官不就。

除此之外,秦姓家族還有許多名人,如戰國名將秦開;名醫秦越人,即扁鵲,著有《療痛疸諸瘡方》兩卷。東漢有著名詩人秦嘉。唐時有名將秦瓊,後被民間奉為“門神”。隋末唐初有名醫秦政應,有“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等名句流傳的秦韜玉,名士秦景通、秦兄弟。宋時有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秦九韶,詩人秦觀。元有戲曲家秦簡夫。明有秦良雲。清有太平天國將領秦日綱。近現代有作家秦牧。

三、秦姓名人

1.山抹微雲秦學士

秦觀,字少遊,又名太虛,北宋著名詞家,蘇門四學士之一。蘇東坡取其《滿庭芳》中的精工詞句,稱他為“山抹微雲秦學士”。

秦觀一度很是貧窮,經常無米下鍋。鄰居錢穆父,與秦觀常有往來。有一天,秦觀作了一首詩......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鄭的偉人有哪些?

這下你該滿足了吧???

鄭姓古代歷史名人(現代略)

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暢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鄭武公:鄭桓公子,東遷始祖。

鄭莊公:鄭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諸侯崛起,競相爭雄。鄭莊公繼位後,首先安定國內局面,然後利用巧妙的外交戰略和高超的軍事謀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開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國進入了大國爭霸時期。鄭莊公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鄭 旦: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即西施。經過訓練,到吳國作內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滅吳。

鄭 國:戰國末期韓國人,水利專家。 出任關中史官,開鑿灌溉渠,稱為"鄭國渠"。

鄭當時:西漢名臣。

鄭 吉(?~公元前四十九年):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活躍於西域,是在前漢對外戰爭中活躍的典型武將。鄭吉的勢力冠於西域,以都護騎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漢也封其為安遠候,並建立烏壘城,行使對西域的鎮撫。隨著其在漢經營西域時所建立的功績,他也成為西域都護這職位的第一人。《漢書》卷七十《鄭吉傳》、卷九十六《西域傳·上》“安遠堂”:漢宣帝封鄭吉安遠侯,得安遠堂。

鄭 玄:東漢經學家,創立鄭學。“博經堂”和“通德堂”:都與東漢著名經學家鄭玄有關。鄭玄博覽群經,幾千人從遠方來拜他為師。西漢時期的讀書人大都專治一經,鄭玄卻獨自力主博通。史稱鄭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鄉高密縣設立一個“鄭公鄉”,又擴建他的門閭以通車馬,稱之為“通德門”。

鄭 羲:北魏重臣。

鄭 畋:(825-883),字臺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晚唐宰相,以書生意氣破黃巢起義軍。今存詩十六首,多七言絕句。

鄭 虔:唐朝學者、畫家。詩詞、書法、畫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玄宗皇帝為之題字"鄭虔三絕"。

鄭 注:唐朝尚書,本姓魚,冒姓鄭。

鄭買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長和國一世國王。鄭回七世孫。初為南詔清平官,南詔王隆舜時官至侍中,南詔末代王舜化貞時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中興五年),殺舜化貞及南詔家室,自立為王,國號大長和國。公元909年卒。

鄭 樵:南宋史學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餘部書作。

鄭思肖(1241—1318):字憶翁,號所南,福建連江人。兼長詩畫,他畫蘭不畫土根的故事早已流傳人口。相傳在明末蘇州承天寺古井裡發現的鄭思肖《心史》,顧炎武就為此寫了《井中心史歌》。

鄭光祖:元代曲作家。

鄭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號“國姓爺”。清兵入閩,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臺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鄭 和:明航海家。本姓馬,明成祖賜姓鄭。

鄭 燮:號“板橋”,清代畫家。

鄭 信:泰國國王,又名鄭昭。泰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裡王朝創始人,泰國稱為披耶達信王或達信王。

相關問題答案
歷史上姓聞的名人?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歷史上姓尤的名人?
歷史上姓袁的名人?
歷史上姓嚴的名人?
歷史上姓肖的名人?
歷史上姓谷的名人?
歷史上姓南的名人簡介?
歷史上姓陳的名人?
歷史上姓蔡的名人?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