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孟的歷史人物?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歷史上姓孟的名人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鄒縣(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亞聖"的稱號。他的學說對後來宋儒有很大影響。戰國時還有墨家鉅子孟勝,以及傳說能夠"生拔牛角"的勇士孟齎。西漢有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孟喜。東漢是有對丈夫"舉案齊眉"的孟光。 三國時,吳國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蜀漢有彝族首領孟獲。

隋唐時期,孟姓湧現出幾位勇於反抗封建統治之士,如隋末有農民起義首領孟讓、孟海公,唐末有英勇善戰的黃巢起義軍將領孟楷。唐代有著名詩人孟浩然、孟雲卿、孟郊,其詩歌膾炙人口。還有水利學家孟簡。

贊助廣告

南宋有名將孟珙。元末有襄陽紅巾軍將領孟海馬。明末清初有戲曲作家孟稱舜。近現代,有明清史學者孟森、教育家孟憲承、藥學家孟目的、中國矯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繼懋、全國勞動模範孟泰、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委員孟憲民、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孟少農等。

請問大家歷史上孟氏名人有哪些?

孟濤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後世。

贊助廣告

孟 姚

孟 姚 (?—前301) 戰國時趙國人。吳廣女。因出自舜裔,故稱孟姚。趙武靈王夢處女鼓琴歌詩,乃數言其夢而想見其人。吳廣聞之,乃獻孟姚於王。有寵,是為惠後。生子何。

孟 達

孟 達 (?—227年) 右扶風(今陝西關中地區)人。字子敬,後改字子度。東漢靈帝時拜涼州刺史。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冬,益州牧劉璋遣孟達協同法正迎接劉備,劉備平蜀後,為宜都郡(今湖北枝城市)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奉命攻打房陵(今湖北房縣),奪取上庸(今湖北竹山縣)。同年八月,漢中王劉備遣關羽攻打樊城、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孟達不予增援,致使關羽兵敗身死,遂於延康元年(220年)率部歸曹魏,拜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併合房陵、上庸、西城(治所均在今陝西安康市西北)三郡為新城郡,兼任郡守,委以西南方面重任。因欲圖中原地區,密謀叛魏,事情敗露,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馬懿破上庸,擒斬之,傳首京師洛陽。

孟 卿

孟 卿 漢代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人。史籍上沒有留下他的生卒年月。孟子九世孫。他的學生後蒼漢武帝時立為博士,他的兒子孟喜宣帝時立為博士,則孟卿的活動時代也當在漢武帝時代或稍前。他的名字也已無可考。“卿”字是稱謂,好像稱荀況為荀卿的“卿”字一樣,並不是他的本來名字。他的老師是曾任淮陽太守的暇丘(今山東兗州東北)人蕭奄,治《禮經》和《春秋》。按今文《禮經》創始於高堂生,經蕭奄再傳至孟卿。向孟卿學〈禮〉的親傳弟子有二人。一個是魯(今山東曲阜)人閭丘卿,後無所聞。另一卓有成就的弟子是後蒼,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人,字道君,武帝時立為博士,著有《後氏曲臺記》,“說禮數萬言”。按“曲臺”是漢代未央宮中一個殿堂的名字,取為書名。此書早巳散佚.後蒼的學生即孟卿的再傳弟子有戴德、戴聖、慶普、聞人通汊等。戴德字延君,樑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伯都王劉囂的太傅,宣帝時立為博士.為了與他的兄子戴聖相區別,世稱“大戴”。著有《大戴禮記》八十五篇(今已殘缺),開創了西漢今文《禮》學的“大戴學”。戴聖字次君,是戴德的侄子,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時立為博士。世稱“小戴”,著《小戴禮記》,開創了西漢今文《禮》學的“小戴學”。西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年),在未央宮中的石渠閣“詔諸儒講五經同異”。這次由皇帝主持的學術會議史稱“石渠閣議”。戴聖是這次會議的主要參加者。慶普字孝公,沛郡(今江蘇沛縣東)人,曾任東平王劉宇的太傅,也曾為博士,開創了今文禮學的“慶氏學”。聞人通漢字子方,也是沛郡人,以太子舍人參加過石渠閣議,官至中山中尉。孟卿的三傳弟子中有徐良、橋仁、楊榮、夏侯敬、慶鹹等。徐良字斿卿。琅琊(今山東諸城)人,受業於戴德,也曾為博士,家世傳業,成為“徐氏學”。橋仁字季卿,樑人,受業於戴聖,曾任大鴻臚。家世傳業,成為“橋氏學”。楊榮字子孫,樑人,受業於戴聖,曾任琅琊太守,創“楊氏學”。夏侯敬是魯(今山東曲阜)人。慶鹹是慶普的族子。二人均受業於慶普。慶鹹曾任豫章太守。從以上授受關係中,不難看出孟卿在今文《禮》學中所起的承先啟後的作用。孟卿《春秋》之學傳授東海蘭陵人疏廣,也成為大家,立為博士,宣帝時任太子太傅。

孟 光

孟 光 (生卒年不詳)東漢時人,字德躍,平陵(今陝西盛陽縣西北......餘下全文>>

歷史上姓孟的名人有哪些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出現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歷史上真的有孟姜女這個人嗎?

孟姜女並不姓孟,“孟”為“庶長”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實際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兒”;而且,孟姜女不是單指一個人,而是一類人的通稱。據《毛傳》:“孟姜,齊之長女。”陳奐傳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孟姜”一般稱齊國國君之長女,亦通指世族婦女。也就是說,當時很多齊國公室的貴族婦女,都可稱“孟姜”。此點除文獻證據外,有文物桓子孟姜壺為證(此壺為春秋時期齊莊公姜光的大女兒姜蕾和丈夫田桓子無宇共鑄,以悼念田桓子無宇的父親田須無)。   經過考察後,中央電視第十頻道的在2007.12的節目,說孟姜女是齊國的一位將軍的妻子,秦朝修建長城的時候她已經死了幾百年了。孟姜的丈夫杞梁,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也有人說,孟家和姜家是鄰居,都沒有子女,一天,兩家的牆角長出了一個大冬瓜,到成熟的時候,破開冬瓜,裡面竟然是一個小女娃,孟家和姜家就一直養了這個女兒,取名叫孟姜女。   還有一種說法:姜本身是美女的意思,古時對有地位身份的男性尊稱子,對有地位身份的女性尊稱姜,就像古代的武姜、齊姜、宣姜、文姜一樣,孟姜也是如此。 有人認為孟姜女的故事來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無名無姓,稱為杞梁妻。“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即杞梁之妻要求齊侯在宗室正式弔唁杞梁。其中既沒有“哭”,也沒有長城或者城牆、更無“城崩”、“投水”等情節。   “哭”的情節早在《禮記·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劉向的《說苑·善說篇》加上“崩城”的內容:“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   接著劉向《列女傳》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乃枕其夫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城為之崩。既葬,曰:‘我何歸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相關問題答案
姓孟的歷史人物?
姓安的歷史人物?
姓曾的歷史人物?
姓呂的歷史人物?
姓胡的歷史人物?
姓程的歷史人物?
姓徐的歷史人物?
姓曹的歷史人物?
姓趙的歷史人物?
姓何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