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來歷?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2日

姓氏的由來?

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伏羲氏就開始"正姓氏,別婚姻",但先秦時代的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為同族集團的名稱,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稱,用於區別子孫之所出。由於人口增殖,遷居異地,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這些支派就是氏。氏是貴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稱號,夏、商、週三代以前,男子多稱氏.女子多稱姓,如孔子,於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稱氏不稱姓,故叫孔丘,而不叫子丘。

姓氏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從土地和賜姓而來,天子就是賜姓命氏的人。黃帝對他的二十五個兒子創設了十二個姓。陶唐氏之後代封於劉地,其後裔以劉為姓。

贊助廣告

二是以出生地為姓。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以姬為姓。

三是以封爵、官職為姓。楚莊王少子,作上官大夫,後代就以上官為氏。

四是因事物或其他原因而得姓。

漢丞相田千秋年紀大了,出入乘車,人稱"車丞相"。後人就以車為姓。葛是古姓,本來是琅琊諸縣人,後屯遷居陽都,陽都本來有姓葛的,又搬去姓葛的,故姓葛的人多了,就用諸葛來區別稱呼他們,從此就有了複姓諸葛。

由於部落的發展,人口的繁衍.分支逐漸繁多,氏名稱也大大增加.一姓可分成許多氏,一氏又繁衍更多的氏,所以姓氏都不是固定的,實際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穩定,還是自漢朝以後的事。秦滅六國不久,漢又統一天下,做為維繫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標誌的姓氏有別制度,也隨著王室的徹底坍塌而消亡。至此.中國的姓氏才合二而一,或言姓,或言氏,或姓氏兼言。實際上皆以男氏代姓了。這就表明,以後的子孫,都是男姓血緣關係的繁衍,正如明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黃帝以來之姓亡矣。""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為維繫傳統之紐帶,團結宗族之象徵,於是尊祖敬宗便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們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保證。如果一箇中國人,連自己的先租和父母都不敬愛和尊重的話,很難想象他會成為一個愛國主義者。

贊助廣告

至今數百千年,遷徙到異地他鄉華裔外籍人,現在他們還念念不忘他們的祖國、祖籍、祖先,常常來中國尋根拜祭,在他們的族譜上,還記載得清清楚楚,如日本的劉邦後裔原田家族族譜上所載:"高祖皇帝之血統,嚴然存在之事,予實雖欲不感泣,豈可得耶,又想中華之國立,至漢以來;二千百四十餘年,交待十三、四朝,今雖悠久。其間兩國務有盛衰,然無不盡懷漢朝之盛時而慕之者,予常馳念於我高祖統政之故國,切切而不能禁地,於是刊本譜,同族其發欲為,其族譜之基,聊報高祖皇帝之餘德也焉。"

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餘下全文>>

高姓氏的由來

一、姓氏源流

高(G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廣韻》等資料所載,姜太公八世孫奚因擁立齊桓公有功,被賜予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相傳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為姓。炎帝16世孫姜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姜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稱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受封於齊國。齊國傳至太公7世孫文公呂赤,赤有愛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六世孫高止在齊國遭到公孫灶、公孫蛋排擠,出齊奔燕。高止十世子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發軔,繁衍不息,成為當今高姓族群中最龐大的一支。

2、出自以王父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齊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裔取其字為姓氏。為山東高氏。齊惠公為齊桓公之子。

3、由“高”字開頭複姓簡化而來。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簡化而為“高”姓。

4、出自他姓。據《北齊書》所載,十六國時,後燕皇帝慕容雲自稱為高陽氏後裔,遂改姓高,稱高雲,其後裔有改複姓為單姓,稱高氏;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鮮卑族元景安、元文遙本鮮卑族,隨漢姓元,因有功於北齊,高洋賜他們“高”姓;鮮卑慕容氏、高麗羽真氏,後改高氏;魏時,鮮卑族有樓氏,後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納羊氏,滿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時入居開封的猶太人等改姓高姓;又北齊時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歡交厚,遂改為高氏。

得姓始祖:高奚。春秋時期,姜太公六世孫文公呂赤的兒子受封於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稱為公子高。公子高之孫奚和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當時,公孫無知發動內亂,殺了齊襄公。奚聯合諸大臣一齊平定內亂,誅殺了公孫無知,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後來的齊桓公。奚因為平亂迎君有功,被封為上卿,並賜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稱為高氏。高姓就這樣誕生了。高奚作為高姓的始祖,受到世代子孫的尊敬和愛戴。

二、遷徙分佈

高姓雖然發源於今河南省境內,但春秋以後卻以齊魯之地高氏居多。據史料所載,戰國到秦漢時期,高姓已可能遷入河北、遼寧境內。秦漢三國時期,隨著政局的幾度分合,人口遷徙頻繁,高姓人氏漸活動於海河流域,黃河上、下游,淮河流域,長江上、下游地區。兩晉南北朝時,戰亂頻繁,高姓人氏大舉南遷,“廣陵”郡望便是在這一時期所形成的。隋唐時,有書記載,河南有陳氏父子率軍開闢漳郡,其中有高氏參加,另河南高姓族人高鋼入遷閩地(今福建省)。此時,德州蓨(今河北省景縣)仍是繼東漢以來高姓主要的聚居地。五代時期,有陝州硤石(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人在江陵府(今湖北省荊州市)建南平國。有太原(今山西省太原)人高彥儔到四川后蜀政權為官。在此期間,江南江北都有高姓人活動。兩宋時期,高姓人為避戰亂由中原向江南遷徙。如開封高瓊後裔定居於海寧、臨安、溫州、山陰,合肥人高徹定居於晉陵。元明清時期,高姓人多集聚於東南地區,尤以江蘇、浙江地區最為集中。今日高姓主要分佈在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中國歷史上,高姓稱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高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一。

三、歷史名人

高 柴:今山東省人,春秋時齊國人。孔子品學兼優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縣人,執掌東魏政權多年的高歡之子,代東魏建北齊。北齊共歷六帝,執政二十八年。

高 適:唐朝詩人,與岑參齊名......餘下全文>>

我國姓氏的來歷有哪些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仲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中國姓氏由來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餘下全文>>

姓氏阿的來歷?

阿(ā 音啊)姓出自回族姓氏:① 在弧國回族中,以“阿”音起頭的經名很多,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來源。 ② 出自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阿賀氏、阿伏幹氏,漢俗改為阿氏。

中國人姓氏的來源?

中國姓氏的起源

作為血脈延續的姓氏,最早出現在中國。從公元前3000年中國第一個姓—風姓開始,中國的姓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綿延不絕。有關專家最新研究統計結果表明,中國人曾經使用過的姓氏高達22000個,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歷史。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姓氏的傳承之中得以體現。

據考證,中國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組成,形象的說明最早的姓跟母親有關。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和氏的區別: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係,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和地位的標誌,用以區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識。中國現在大多數的姓,都是承襲了產生於周代的氏。

《百家姓》是公元960年北宋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總資料說有已達5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國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

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樑、葉。佔華人人口10%。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後世之姓,大約有以下幾種來源:

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號有的也成為後起之姓,如:姬、姜、姒、風、己、子、任、伊、嬴、姚。

2、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於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後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後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

3、以邑名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忿生後代因此姓蘇。

4、以鄉、亭名為氏。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採食解州。

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餘下全文>>

中國姓氏來歷是什麼?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岔生後代便姓蘇。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已不復存在。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一般都帶邱、門、鄉、閭、裡、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出自此條的姓氏很多,據統計有五六百個,其中複姓近200個。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性傳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後代相沿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順序。但也有例外。魯莊公之弟莊父、排行老二,本為仲氏、福孫氏,因他有弒君之罪,後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孫。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職為姓的姓氏,丹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姓氏起源特點和原因

如果滿意,急求採納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餘下全文>>

成姓的姓氏來源

成 郕成(郕)氏有兩支,一支源於姬姓,周初,周文王嫡七子,姬叔武,封地郕國(今山東省寧陽縣汶上縣北部一帶)。伯爵,謂郕叔武。郕叔武的後代以成為氏。一支源於羋姓,西周末年的戰國時代,楚國君羋熊儀尊號若敖,他的庶出子孫稱為若敖氏。到楚成王羋熊惲(又名髡、頵)時,有名將成得臣,是若敖的兒子鬥伯比的第三子,以父字稱為成氏。成得臣善於治軍統兵,作戰勇猛,為楚國立過很多戰功,一直做到楚國令尹。後來由於他久勝而剛愎自用,在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中,被晉軍打敗,楚王知道後怒而不饒,派使者上前線,成得臣因羞愧而撥劍自刎,等楚王聽從人勸告,念其勇武及往日功勳,想饒其敗軍之罪時,但在使者再到軍中時,成得臣已自刎了。他的兒子成大心也是楚國名將。成(chéng)姓源出有: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屬於以國名為氏。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為姓氏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幾乎同時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獨一無二:⑴.起源於今山東寧陽。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與《辭源》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其弟、周文王第七子叔武於郕(今山東寧陽),叔武在郕建立了郕國。文公三傳至僖公。齊僖公先後與鄭莊公及魯隱公結盟,得到兩國幫助,在其後十數年間齊僖公先後主持與多國會盟,平定宋、衛與鄭三國之間的鬥爭。齊國與盟國鄭、魯以宋殤公不向周天子朝覲而討伐宋國、以郕國不聽從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討伐郕國、平定許國逼使許莊公出走,立其弟許桓公為國君、平定宋國華督之亂。前706年,齊僖公又在鄭國公子忽幫助下打敗狄戎,但是因贈送禮物給各盟國時,魯、鄭交惡,於前702年,齊國在鄭國要求下聯鄭伐魯。前699年,又應宋國要求,聯合宋、衛、燕三國討伐鄭國,齊國遂形成一個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時,國力更強。在前690年,降服紀國。前686年,齊國又與魯國討伐郕國,郕國國君看到魯國同姓相殘,竟聯合外姓討伐自家人,一氣之下,遂使郕國降齊。被齊襄公姜諸兒厚禮受降,其後代遂以國名為姓氏,後有的去邑為成氏,史稱成氏正宗。⑵.起源於今河南範縣西濮城北。幾乎在與叔武封地的同時,周武王又將另一個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個郕邑(今河南範縣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邑建立了郕國。季戴郕國沒有叔武的郕國命運好,早在叔武的郕國滅亡三十二年前的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這個郕國即被衛宣公姬晉所滅,其後代以國名為姓氏,其中就有人去邑為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為得姓始祖。 源於容成氏,出自遠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在史籍《姓氏詞典》中引《新纂氏族箋釋》註釋:“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後派生出容成氏族,即傳說中的大容氏“生”容氏。在典籍《莊子·胠篋》中記載:“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後世所明確記載的容成氏,當以大禹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名人輩出,其後裔子孫分衍多多,姓氏繁複,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當出此族源。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千家姓查源》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主若敖有個兒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國大夫。在熊成虎的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成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匈奴族,出自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北涼錄》中的記載,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0~前88年),南匈奴屠格部族多次被大將軍衛青擊敗,俘虜被送入中原地區分散居住,其中即有按漢俗改漢姓為成氏者,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餘下全文>>

才姓由來

漢族才姓並非原本就有的,多為避禍改姓而來。據不同的才氏族譜等記載,才氏大致有以下幾種來源:

其一,源於高陽氏,出自遠古帝王顓頊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

重黎是顓頊之恭,為司掌天地之官。周宣王姬靜時期,有重黎之後程伯休父,官至司馬,執掌國家軍隊,佐政輔國,其後為司馬氏。後司馬氏犯錯,被滿門抄斬。管家偷偷用籮筐挑著主人的7個兒子逃至河北昌黎安家落戶,並改姓為才。才氏人口不眾,同姓不婚。

其二,源於方氏,出自明朝大寧太守方寬,屬於帝王賜字改姓為氏。

與明朝大儒方孝孺處在同一時期的明朝大寧太守方寬是明成祖朱棣的愛將。他曾隨朱棣南征,多次在戰鬥中救駕。朱棣誅戮方孝孺十族,氣頭上還下旨要殺盡天下方氏人。但朱棣又十分珍愛自己的愛將方寬,特改賜方寬姓“才”。

其三,源於柴氏,出自五代後周世宗柴榮的後裔,屬於以避難改姓為氏。

據《才氏家譜》記載,該支才氏的族源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世宗柴榮。其後代樑王柴桂是《才氏家譜》中記載的始祖。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初立三誓傳後人,其一就是保全柴氏子孫,不得因罪加刑。北宋後期,柴榮的後代柴進造反入梁山,家族被朝廷滿門抄斬,僅逃出3人。為避禍,子孫皆改此氏為諧音的才氏,相傳至今。

其四,為明朝方孝孺的後人。方希賢系方孝孺(又名方子才)孤子,避難時以父名“才”為姓,以“隱士”為名,即該支才氏始祖。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學者,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世稱“正學先生”。“靖難之役”期間,方孝孺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並數指棣罪,聲言“誓討國賊”,被誅十族。遺孤方希賢在忠僕方良護衛下逃亡,改以“才”為姓。才隱士娶妻生五子,長子才久財。後明兵突圍家宅,捕四子。才隱士帶倖存長子才久財浪跡江湖,四海為家,這支才氏後人延續至今。

此外,也有源自少數民族的。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額爾德木圖是蒙古族對知識淵博的學者、長者等的稱呼,漢義“才子、有才學、智者”。其後裔有額爾德木圖為氏者,並冠漢姓為才氏、鄂氏、喬氏等。保安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才姓人。

才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500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326位,以昌黎、遼東為郡望。才氏族人分佈較廣,以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四省區為多,約佔全國才氏人口的70%以上。

相關問題答案
姓氏來歷的故事?
中國姓氏來歷?
姓氏來歷?
王姓氏的歷史由來?
嚴的姓氏來源?
宋姓的來歷?
劉姓的來歷?
徐姓的來歷?
樑的姓氏來源?
唐姓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