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菜代表菜圖片?
徽菜的代表菜
徽菜是安徽菜的簡稱,又叫皖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安徽風味,主要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組成,其中以皖南菜為代表。皖南菜源於古微州府,即今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黃山腳下歙縣一帶;沿江菜系指合肥、蕪湖、安慶一帶的地方菜;而沿淮菜則由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構成。三支徽菜各有千秋,豐富多彩。但歸納起來,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徵:一是就地取材,以鮮制勝。徽地盛產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餚地方特色突出並保證鮮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獨到。根據不同原料的質地特點、成品菜的風味要求,分別採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調。三是嫻於燒燉,濃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燴、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燉及薰、蒸菜品而聞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養身。徽菜繼承了祖國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代表菜品:紅燒果子狸、火腿燉甲魚、雪冬燒山雞、符離集燒雞、蜂窩豆腐、無為薰鴨等。
徽菜代表菜有哪些?徽菜代表菜經典中的經典
導讀提示:徽菜代表菜有哪些?徽菜的總體特徵是重油、重火、重色;擅長燉、燜、煨等烹調法,喜用冰糖提鮮,火腿佐味,製作成的菜餚也各具特色,正如《隨園食單》中所論述的:“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徽萊正是與此一脈相承的,並且創作了許許多多的名菜佳餚。 徽菜代表菜有哪些?徽菜的總體特徵是重油、重火、重色;擅長燉、燜、煨等烹調法,喜用冰糖提鮮,火腿佐味,製作成的菜餚也各具特色,正如《隨園食單》中所論述的:“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徽萊正是與此一脈相承的,並且創作了許許多多的名菜佳餚。 徽菜代表菜火烤桂魚 將桂魚從鰓內絞出內臟洗淨,將體腔內灌入黃酒、蔥、姜及花椒鹽水醃漬入味,而後填以荷葉卷,用叉從尾部插至頭部,用木炭火盆的微火烤至魚皮微幹,在魚身上分別刷上花椒水、糖色、芝麻油,反覆烤至熟後,配以薑絲加醋、辣椒絲加醬油、蔥白段或甜麵醬,色澤油亮,食之幹香鮮美,別有風味。 徽菜代表菜方臘魚 方臘魚是取用鱖魚之上品,按三部位(即頭部、中軀部、尾部)分檔以後,將頭、尾採用紅燒的方法制成菜,分別放於腰盤的兩端,魚中軀部採用醃漬後油炸的方法,取下魚肉,去其魚骨,略劃花刀,以鹽、酒、蔥、姜等調味品醃漬後用油炸至金黃色,然後配以蕃茄沙司加糖、醋、清湯熬成,蕃茄滷澆在炸好的魚上或配以小碟佐食之,將炸制好的魚菜放於腰盤中間,最後選用青蝦去殼留尾,醃漬後掛上高麗糊炸熟,圍配於腰盤四周即成。做成的方臘魚菜餚具有鹹鮮、香嫩、酸甜等滋味,其造型逼真,姿勢威風,鱖魚在盤中昂首翹尾,頗有乘風破浪之勢,令食客意趣無窮,興致倍增。 徽菜代表菜醃鮮鱖魚 是徽州地區傳統名菜,地方常稱為“臭鱖魚”。大約在二百多年前,池州、銅陵一帶的商販,每年入冬之際,將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至今在祁門一帶仍稱之為“桶魚”)。商販在途中為防止魚肉腐敗變質,用食鹽抹在魚身上,灑一層擺一層,並且在運輸途中經常翻動魚體,從產地至售地靠人挑肩扛,到達銷售地,至少要七八天時間,此時魚的表皮有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是魚鰓仍鮮紅,魚鱗未脫,把魚去內臟洗淨後劃花刀略煎,然後配以五花肉和冬筍片燒之,以醬油、白糖、花雕和雞油燒之(目前很多飲食店內還用以臭豆醬燒之),待湯汁快乾之際撒上青蒜末,淋熟豬油,旋起鍋裝盤即成。製成的菜餚香鮮透骨、魚肉酥爛、湯汁醇厚。魚經熱油略煎後用文火燒之,非但無異味,反而鮮味無比,正如當地人常說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徽菜代表菜楊梅圓子 楊梅圓於是徽州典型的傳統肉類名菜。因為此菜的色、形與當地楊梅酷似,再加上烹調時以楊梅汁或楊梅醬調味,故名“楊梅圓子”。此菜選用精肉和肥膘肉按7;3的比例分別斬成細茸,放進碗內加入鹽、味精、蔥薑汁、雞蛋清攪打均勻,然後用手擠成像楊梅大小的圓子,滾上面包屑入六成油鍋炸至成熟,顏色金黃,再用水加白糖、醋和楊梅汁熬成滷汁澆在圓子上或者將圓子入“楊梅滷”裹之即成。製成的萊餚呈玫瑰紅色,圓子大小適口,形狀酷似楊梅,其味酸甜適中,耐人回味。 徽菜代表菜清燉馬蹄鱉 此菜為徽州水產類傳統名菜,選用徽州山溪沙層中生長的甲魚,形如馬蹄大小,約四兩左右,故稱馬蹄鱉,其品質優良,肉質鮮嫩,膠質豐富,而且無泥土之腥氣。明朝初年,徽州紳士將此菜作為貢品,進貢給朱元璋皇帝,深得其好感,嗣後即為珍品。早在八百多年前,“清燉馬蹄鱉”和“火煲果子狸”就作為徽幫烹調特色的代表作品,併名為“歙味雙壁”而著稱於世。菜品以沙地馬蹄鱉為主料,配以火腿或火腿骨佐味,採用清燉的烹飪方法,故名“清燉馬蹄鱉”,又稱“火腿燉甲魚”。具體做法是將甲魚宰殺後洗淨,斬成條塊,焯水後碼在砂鍋內,加火腿肉或火腿骨......餘下全文>>
安徽菜出名的有哪些菜名
毛豆腐,臭鱖魚,
安徽菜有哪些特色
安徽菜以安徽南北特產為主要原料、在採用民間傳統烹調技法的基礎上,吸收其他菜系技藝之長而烹製,主要風味特點為【鹹鮮為主,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
其代表菜有:虎皮毛豆腐、問政山筍、蕪湖紅皮烤鴨、毛峰薰鰣魚、蟹黃蝦盅、蛋黃素鵝卷、滷羊膏、紅燒石斑魚、無為薰鴨、符離集燒雞、八公山豆腐、乾貝蘿蔔等。
當年的徽菜,由於紅燒是一大類,而紅燒的“紅”,表現在糖色上面。對火功要求苛刻。炒菜用油是自種自榨的菜籽油,並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溫燉,有柴禾的急燒,有樹塊的緩燒,是比較講究的。傳統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條件。當徽菜走向全國之後,仍然保持重色:調色之功;重油:調味之功;重火功:調質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軟,結或鬆等。徽菜用火腿調味是傳統。製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術。美食家們十分讚賞徽州火腿。
安徽菜不等於徽菜,徽菜是安徽菜的一個主要菜系分支。
徽菜的特色是什麼?有哪些名菜?
徽菜起源於安徽省,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因為安徽人喜愛常年飲茶,所以徽菜一般油大,所謂重油、重色、重火工,芡重,色深,味濃。同時由於安徽多山多水,徽菜以烹飪山珍水產見長,根據地域不同一般又分為沿江菜、沿淮菜和徽州菜三個子菜系。代表菜餚有“符離集燒雞”、“毛峰薰鰣魚”、“火腿燉甲魚”、“醃鮮桂魚”、“黃山燉鴿”、“雪冬燒山雞”、“奶汁肥王魚”等。
徽菜比較有代表性菜品的是什麼?
徽菜著名的菜餚品種有“葡萄魚”、“蜜汁紅芋”、“什錦肉丁”、“八公山豆腐”、“李鴻章雜燴”、“雀巢鳳尾蝦”、“櫻橘蛤士膜”等。
安徽有名的徽菜是什麼菜?
徽菜是安徽菜的簡稱,又叫皖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安徽風味,主要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組成,其中以皖南菜為代表。皖南菜源於古微州府,即今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黃山腳下歙縣一帶;沿江菜系指合肥、蕪湖、安慶一帶的地方菜;而沿淮菜則由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構成。三支徽菜各有千秋,豐富多彩。但歸納起來,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一是就地取材,以鮮制勝。徽地盛產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餚地方特色突出並保證鮮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獨到。根據不同原料的質地特點、成品菜的風味要求,分別採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調。三是嫻於燒燉,濃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燴、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燉及薰、蒸菜品而聞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養身。徽菜繼承了祖國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特色:它以烹製山珍野味著稱,擅長燒、燉、蒸,而少爆炒。其烹飪芡大、油重、色濃、樸素實惠。
代表菜品:紅燒果子狸、火腿燉甲魚、雪冬燒山雞、符離集燒雞、蜂窩豆腐、無為薰鴨等。
徽菜系在烹調技藝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十大菜系的徽菜
徽菜是徽州菜,為徽州山區風味。徽州即現在的黃山市、績溪縣(今屬宣城市)、婺源縣(今屬江西上饒市)。
徽商(即徽州商人)曾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也使得徽菜成為著名菜系。
名菜有:臭鱖魚、毛豆腐、石雞、石耳、石斑魚、醃齏(發音為“雞”)燒豆腐、紅燒果子狸、刀板香、火腿、葛粉圓子、婺源荷包紅鯉魚、婺源糊菜、粉蒸菜、績溪一品鍋、祁門中和湯……另外還有一些算是家常菜,比如 徽州炒粉絲、筍子、山蕨、水蕨、泥鰍、黃鱔等
徽菜的經典菜品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徽州即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製作過程有講究,是把新鮮鱖魚用淡鹽水醃漬在室溫25℃左右的環境中,用木桶醃製最好,肚皮朝上擺放,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時經六七天後,魚體便發出似臭非臭氣味。然後入油鍋略煎,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至湯汁濃縮而成。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清蒸石雞是安徽徽州漢族傳統名菜,此菜湯清香郁,肉細嫩柔滑,原味鮮醇,素以珍品著稱。石雞是棲息在山澗石縫中的一種蛙類動物,乃黃山特產。以休寧縣大阜瀛所產最為著名。黃山石雞每隻重五兩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條紋,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並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補身體的功能,是山珍上品。問政山筍問政山筍是徽州山區漢族傳統名菜。 竹筍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但不夠香,加上香腸、香菇等增香,則彌補了不足,這道菜就稱為兩香問政山筍。將筍加火腿骨、鮮豬肉骨燒燜,中途加進香腸、香菇。成熟後去骨裝盤。菜品有紅(香腸)、褐(香菇)、奶黃(問政山筍)三種顏色。筍經燒燜則入味透、質脆嫩,有香腸、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黃山春季時令菜。
徽菜有那些經典的菜
徽菜是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種地方風味所構成。
皖南風味以徽州地方菜餚為代表,它是徽菜的主流和淵源。其主要特點是: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並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善於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餚都是用木炭火單燉、單煤,原鍋上桌,不僅體現了徽味古樸搐雅的風格,而且香氣四溢,誘人食慾。其代表菜有:“清燉馬蹄鱉”,“黃山燉鴿”、“醃鮮鱖魚”、“紅燒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燒肉”等。
沿江風味盛行於蕪湖、安慶及巢湖地區,它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意形色,善於用糖調味,擅長紅燒、清蒸和煙燻技藝,其菜餚具有酥嫩、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代表菜有“清香炒悟雞”、“生薰仔雞”、“八大錘”,“毛峰薰鰣魚”、“火烘魚”、“蟹黃蝦盅”等。“菜花甲魚菊花蟹,刀魚過後鰣魚來,春筍蠶豆荷花藕,八月桂花鵝鴨肥”,鮮明地體現了沿江人民的食俗情趣。
沿淮風味主要盛行於蚌埠、宿縣、阜陽等地。其風味特色是:質樸、酥脆,鹹鮮、爽口。在烹調上長於燒、炸、餾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魚”、“香炸琵琶蝦”,“魚咬羊”、“老蚌懷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都較好地反映了這一地區的風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