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臟腑經絡關係圖?
天干地支所屬臟腑經絡與五行是如何對應的?
《素問·髒氣法時論篇》指出:“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說明了天干與臟腑經絡以及臟腑經絡之氣的生理活動和五季、日干、五行的關係。即:甲乙主春屬木,與肝、膽(經)配合,膽屬陽木旺於甲日,肝屬陰木旺於乙日;丙丁主夏屬火,與心、小腸(經)配合,小腸屬陽火旺於丙日,心屬陰火旺於丁日;戊己主長夏屬土,與脾、胃(經)配合,胃屬陽土旺於戊日,脾屬陰土旺於己日;庚辛主秋屬金,與肺、大腸(經)配合,大腸屬陽金旺於庚日,肺屬陰金旺於辛日;壬癸主冬屬水,與腎、膀胱(經)配合,膀胱屬陽水旺於壬日,腎屬陰水旺於癸日。明代醫家徐鳳提出“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鍼灸大全·卷之五》)十二經納天干歌。但明代醫家張介賓對於三焦、心包絡的天干配屬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壬癸屬水,三焦為“決瀆之官”誠有可言,但心包絡稱為“心主”,心屬火,怎能歸入癸水呢?因而提出了“三焦陽府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類經圖翼·三卷》)之說,後世許多醫家對此說甚為推崇。筆者認為,心包絡為“心主”,心屬火,癸腎屬水,須知古人認為水火同屬先天始生之物,所以水火相同。從臟腑功能來說,《素問·靈蘭祕典論篇》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指出了三焦和膀胱都與水液代謝有關,是人體水液執行的器官。從穴位功用來說,針刺三焦經的原穴陽池和膀胱經的原穴京骨穴,則能對機體起到調和宣導的作用;針刺心包經原穴大陵和腎經原穴太溪穴,則有交通心腎、水火相濟的作用。據此,筆者贊同“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之說。現根據《內經》、《鍼灸大全》的論述,將天干與臟腑經絡、五季的配合以表歸納說明(表2)。
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之間有何關係
1.《中醫理論學》: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精、氣血、津液等等中醫
基礎理論,深入瞭解陰陽五行臟腑和精氣血津液的密切關係,明確中醫理論整
體性、相關性等傳統中醫哲學思想;
2.《中醫診斷學》:學習中醫望、聞、問、切四診精華,為準確辯證提供確鑿依
據;瞭解寒、熱、虛、實等八鋼辯證技法,能夠準確辨別顧客體質;
3.《經絡腧穴學》:系統的學習十二正經、奇經八脈、腧穴的體表準確位置,分
布規律以及經走路線;熟練掌握人體全部腧穴的定位、絡屬臟腑,以及各經絡
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阿是穴、特定穴的實際運用;
4.《經絡調理療法》:在掌握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理論基礎上,學習刺激穴梳
理經絡調節全身氣血的方式方法,熟練掌握經絡調理的手法及臨床運用法則;
5.《身體各部位的推拿、按摩調理手法》:老師手把手教授學員身體具體各部位
的養生保健操作手法,使學生真正將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
6.《鍼灸學》:鍼灸學是建立在紮實的中醫基礎理論和經絡腧穴等學科基礎上的;
課堂上學生不僅會了解中醫鍼灸防病治病的原理,還將學習常見的毫針刺法、
毫針配合艾灸、拔罐、電磁理療等輔助療法的臨床作用以及火針法在美容祛斑
中的應用等;
中醫的醫學理論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中醫學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因此,中醫學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氣血津液、髒象、經絡、運氣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為陽,背日光為陰。陰陽的互動作用包括:陰陽交感、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鄧氏的現代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的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對立統一規律是“陰陽”的上位屬概念,陰陽則是對立統一的兩個下位種概念。陰陽是互不相容又緊密聯絡的兩個對立面的一對性態或屬性。陰陽的內涵互相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物件的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否定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物件的屬性;陰陽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補,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外延的和或並。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中兩個不同性態,屬性的一對哲學或邏輯範疇的概括,就是兩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賴,相互聯絡,又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對並列的種概念。(鄧宇等的現代陰陽概念與定義)。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由陰陽二部分組成,凡是劇烈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陰。因而陰陽存在兩個對立面,在陰陽消長和對立統一作用下,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相互變化中構成世界萬物。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絡。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成就,五行學說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絡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中以五臟配五行即:肝與木、心與火、脾與土、金與肺、水與腎。五臟與五行相生相剋應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和諧相處。如果五臟與五行發生失調,出現太過、不及或反侮,也會致疾病的發生,這對於推斷疾病的好轉和惡變,治療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據。中醫主要運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絡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五行於中醫則體現了具備這五種屬性的人體五大系統的相互關係。木火土金水這五個符號分別代表肝心脾肺腎所統領的五大系統。中醫不是研究微觀的病毒細菌如何作用於人體的理論而是研究人體整體的各個系統之間的關係,並且通過中藥,按摩,鍼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調節各個系統之間的平衡,以此保持身體健康。五行的互動作用包括: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腑臟、經絡等組織器官......餘下全文>>
手診學哪些內容,哪裡有這培訓呢?
中醫學基礎:中醫陰陽五行學,臟腑學、經絡學、病機病因學、診法辯證學
手 手 診:手診準備、望色基礎、望態基礎、手診觸診、病紋基礎、九區綱目、主線綱目、輔線綱目、十大病線、指象綱目、甲象綱目、手背診斷、手穴探診、流年判定、手診辨證、手部按摩、手診治療、手診病案,手診問答。
面 診:觀察面部色澤,五臟與五色,五臟六腑在面部分佈定位和經絡在面部循盯部位,面部診斷,面診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推薦下恆健營養學院,辦學7年了,專業,權威,有手診診療師培訓
請問專家: 藏象學說科學嗎,我們怎樣用到生活中,有沒有相關書籍可以詳細參考,其中關於經絡的內容好像與
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髒,古作藏,指居於體內的臟腑;象,指臟腑的功能活動和病理變化反映於體外的種種徵象。
現代更廣義的藏象五系統:心繫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現代分形藏象五系統。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藏象學說的形成 藏象學說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內經》。當時解剖所取得的直觀認識為藏象學說的形成打下了形態學的基礎。如《靈樞·經水》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髒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說明在《內經》時代,人們已自覺地把解剖知識引進了醫學領域,所記載的人體臟腑的位置、形態、大小等,即是中國古代醫家對人體解剖的真實記錄,許多資料都與現代解剖學非常相近。而且古代醫家憑藉長期的生活、醫療實踐,對臟腑功能活動、臟腑與形體官竅的關係的認識已超越瞭解剖的範圍。就生活實踐而言,如人飲食過飽則腹部脹滿,因而認識到脾胃居腹裡,胃主納谷,脾主運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涼感寒則病惡寒、發熱、咳嗽、鼻塞、流清涕,從而聯想到肺居胸中,外合皮毛,開竅於鼻,風寒外侵,由皮毛而影響及肺,就會發生這些症狀。這就清楚地說明,人體臟腑與其他組織器官雖然各有分工,但存在著內在的聯絡。就醫療實踐而言,古代醫學家經過多次的重複,從病理現象推論出生理功能,如耳鳴、聽覺不敏的疾患,從腎著手治療而獲效,於是得出“腎開竅於耳”的理論。此外,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滲透到醫學領域,對藏象學說的形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關臟腑及其他組織器官的屬性及其功能活動,臟腑器官構造與功能間互根互用的關係等都可用陰陽加以概括。為了更清楚地說明五臟六腑的特性以及臟腑間的關係,則運用五行學說加以解釋,一方面把五行歸屬於五臟,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規律說明臟腑間的生化制約,使之處於平衡的運動狀態。這就使藏象學說更為系統化、理論化。
在《內經》所奠定的基礎上,《難經》對臟腑的解剖形態和功能的認識又增進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腎右命門”的觀點,促進了後世對命門的認識與爭鳴。《中藏經》以脈證為中心,分述五臟六腑的寒熱虛實,判斷證候的順逆,形成了系統的臟腑辨證理論。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記述了五臟六腑的輕重、大小、長短、闊狹、容量等,將五臟、五時(春、夏、長夏、秋、冬)、五方(東、南、中、西、北)、五體(筋、脈、肉、皮、骨髓)等納入五行的範疇,說明臟腑器官之間及與自然界的整體聯絡。對於雜病,則以五臟為中心,分列病證並闡述其證治方藥。宋代兒科學家錢乙,治病以五臟為綱,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五官、五志等進行辨證,認為五臟的發病特點是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並對五臟為病的常見症狀作了歸納,立法用藥頗具匠心,對後世影響很深。金代張元素,以臟腑寒熱虛實來分析病機,進行辨證治療,並從補虛、瀉實、溫寒、清熱幾個方面提出常用方藥,對臟腑辨證作出很大的貢獻。金元醫家李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點,突出脾胃在發病中的重要性,立方用藥側重補中昇陽。清代葉天士提出了養胃陰的理論和方藥,補充和發展了李東垣的內傷脾胃學說。另一位清代醫家......餘下全文>>
宋朝之前有哪些醫療著作 10分
不少,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唐朝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等等,還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我也就不一一點明瞭,現在我主要講一講《黃帝內經》以及《千金要方》、《傷寒雜病論》這三部著作,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一.《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鍼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黃帝內經》是什麼意思呢? 內經,不少人認為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但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裡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麼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麼藥。
實際上《黃帝內經》整本書裡面只有13個藥方,藥方很少。它關鍵是要往裡求、往內求,首先是內觀、內視,就是往內觀看我們的五臟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怎麼流動,然後內煉,通過調整氣血、調整經絡、調整臟腑來達到健康,達到長壽。所以內求實際上是為我們指出了正確認識生命的一種方法、一種道路。這種方法跟現代醫學的方法是不同的,現代醫學是靠儀器、靠化驗、 靠解剖來內求。中醫則是靠內觀、靠體悟、靠直覺來內求。
《黃帝內經》包括現存之《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內經》並非一時一人之手筆。它既不屬於某一時期的作品,也絕非某位醫家的個人著述。其中既有戰國至西漢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的作品;既有魏晉以後的新作,更有唐、宋醫家的補充,如唐代王冰補入了七篇大論,宋代又增補了兩章遺篇。可見它是一部由戰國至兩漢時期許多不同時代的醫家,蒐集當時醫學成果,分別整理加工和補充成篇後,彙集而成的醫學總集。
《黃帝內經》的內容極為豐富,它全面闡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藥理、診斷、治療及預防、養生等在內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所涉遍及中醫理、法、方、藥的各個方面,因而對中醫理論基礎的奠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僅就它的主要精神,分別簡介如下:
一、整體觀
整體觀是中醫學的基本觀點之一。貫穿《內經》全書的整體觀,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1、人體本身
《內經》把人體各部看成是互相聯絡、內外統一的有機整體。這一認識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古樸的系統論觀點。系統論認為,人微言輕整體並非區域性的簡單相加,而是具有一種不同於任何區域性的新質。由於人體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整體系統,因此更需要從普遍的聯絡上來加以對待。
《內經》正是強調從彼此相屬、互有聯絡的整體觀出發去觀察人體各部生理、病理的種種表現和變化。就臟腑關係而言,雖各有所主,但卻離不開彼此的密切配合。
《內經》以“藏象”統括人體之......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