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族的節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塔塔爾族的節日

泰語系,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主要經營商業和手工業,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塔塔爾族和京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每年春天,塔塔爾人民都挑選一個風埂優美的地方過傳統節日。節日裡有歌舞,還有摔跤、賽馬、拔河等體育活動。群眾最喜歡的是“賽跳跑”。每個參加者將一個雞蛋放在匙中,口銜著匙把,賽跑時,雞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者即為優勝。這就是塔塔爾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撒斑節,又叫犁頭節。傳說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來到這裡,以唱歌為名,暗中組織動員群眾反抗封建統治。她高亢的歌聲深得人民的喜愛。在她不幸犧牲於戰場後,人們修建了“哈亭”(唱歌的專用場所,亭式建築),用歌聲來紀念和讚頌她。後來就演化成了今天京族人民比較盛大的節日———哈節(“哈”就是“歌”的意思,哈節即為“歌節”)。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六月初十、八月初十舉行的都有。節日期間,京族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彙集於哈亭,舉行迎神祭祖活動。由“哈哥”(唱哈歌時專司持琴伴奏的男性)用幽雅動聽、引人入勝的曲樂聲和著兩個“哈妹”抑揚婉轉、優美流暢的歌聲,共賀節日歡樂。同時還進行比武、角力、鬥牛等活動為節日增添氣氛。

贊助廣告

塔塔爾族的節日有哪些?婚俗是什麼

節日慶祝

塔塔爾族的主要節日是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另外,“撒班”節(也稱犁頭節、犁鏵節)是塔塔爾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撒班節”(犁頭節)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多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拔河、

賽馬、摔跤等群眾性活動。 塔塔爾族是農業民族,“撒班”,柯爾克孜語,意即“慶祝春耕”。每年春耕結束後以鄉為單位進行歡慶活動,既慶祝春耕完畢,又祈望來秋豐稔。這種慶祝活動塔塔爾語稱“烏買克”即“團會”。鄉民全數參加,慶祝地點在田頭或野地,由有威望的長者主持,主要活動有摔跤、攀竿、唱歌、跳舞、賽跑、拔河、賽馬等,優勝者將得到婦女們親手紡織的手帕、圍巾、刺繡襯衫等獎品。 對唱是節慶的主要內容,成年人唱希望豐收;青年人歌唱友誼與愛情;少年圍著人群唱:“雨呀,雨呀,快快下,我們不要飢餓,永遠不要見那像獅子般的瘟疫。”群眾在對唱時,還唱教訓懶漢的歌:“不要流浪快回家,快把酒瓶變駿馬,快把酒瓶變犁鏵,老老實實種莊稼。”

贊助廣告

傳統節日

塔塔爾族民間傳統節日 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和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兄弟民族一樣,三大節日是其主要的節日,此外塔塔爾族也過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撒班節。 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塔塔爾族人能歌善舞,酷愛戲劇、音樂和歌舞。塔塔爾族音樂節奏鮮明動聽,旋律流暢華麗,短熱情。塔塔爾族傳統的樂器有木蕭和口琴,此外還有手風琴、曼陀林、七絃琴、小提琴等樂器。在各種傳統節日裡,都要跳傳統舞蹈。在歌舞活動中,塔塔爾族的傳統舞蹈習慣由女子扮演男性角色。

民族節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密枝節:二月初八,習俗:祭龍樹、野餐

祭龍節:二月初八,習俗:跳蘆笙舞

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

三月會:三月二十八,習俗:趕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裝跳“左腳舞”

刀杆節:二月八日,習俗:上刀山、跳嘎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本主節:日期不一,習俗:供奉“本主”、誦經唱文,焚香磕頭、歌舞、遊樂、競技等

石寶山歌會: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杆

納西族

米拉會/棒棒會: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

祭天:節期不定,習俗:祈年求豐,消災除邪

騾馬大會: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三朵節:二月初八,習俗:賽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會: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摩梭人

朝山節:七月二十五日,習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結交阿夏

景頗族

目腦縱歌:一月十五日,習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藏曆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曆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晒大佛、跳藏戲、過林卡

藏曆新年:藏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間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曆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盪鞦韆、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節:八月第一二個龍日,習俗:嘗新、祭天、祭親奠

苦扎扎:六月,習俗:對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齋節:回曆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鞦韆、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採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盪鞦韆、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餘下全文>>

塔塔爾族的習俗,禮儀,宗教,節日

塔塔爾族最忌諱豬,不吃豬肉。禁食驢、狗、騾肉和自死牲畜以及凶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包括羊血在內)。禁忌把豬肉帶進清真食堂,禁忌在水渠、水池、水井、澇壩附近洗衣服,禁忌在澇壩內洗澡、游泳。一起住宿時,忌在室內大小便。與人交談和吃飯時,最忌諱擤鼻涕、吐痰、打哈欠和放屁。忌與婦女開玩笑和動手動腳。在有群眾的地方,忌光著上身,更忌穿背心、褲衩到塔塔爾人家裡去。不準在住房附近、水源旁邊、清真寺、墓地周圍大小便、吐痰或倒髒水。(按,上述禁忌為伊斯蘭教所共有)。

節日

塔塔爾族的主要節日是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另外,“撒班”節(也稱犁頭節、犁鏵節)是塔塔爾族特有的傳統節日,“撒班節”(犁頭節)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多選擇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拔河、

賽馬、摔跤等群眾性活動。

塔塔爾族是農業民族,“撒班”,柯爾克孜語,意即“慶祝春耕”。每年春耕結束後以鄉為單位進行歡慶活動,既慶祝春耕完畢,又祈望來秋豐稔。這種慶祝活動塔塔爾語稱“烏買克”即“團會”。鄉民全數參加,慶祝地點在田頭或野地,由有威望的長者主持,主要活動有摔跤、攀竿、唱歌、跳舞、賽跑、拔河、賽馬等,優勝者將得到婦女們親手紡織的手帕、圍巾、刺繡襯衫等獎品。

對唱是節慶的主要內容,成年人唱希望豐收;青年人歌唱友誼與愛情;少年圍著人群唱:“雨呀,雨呀,快快下,我們不要飢餓,永遠不要見那像獅子般的瘟疫。”群眾在對唱時,還唱教訓懶漢的歌:“不要流浪快回家,快把酒瓶變駿馬,快把酒瓶變犁鏵,老老實實種莊稼。”

傳統節日

塔塔爾族民間傳統節日

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和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兄弟民族一樣,三大節日是其主要的節日,此外塔塔爾族也過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撒班節。

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塔塔爾族人能歌善舞,酷愛戲劇、音樂和歌舞。塔塔爾族音樂

節奏鮮明動聽,旋律流暢華麗,短熱情。塔塔爾族傳統的樂器有木蕭和口琴,此外還有手風琴、曼陀林、七絃琴、小提琴等樂器。在各種傳統節日裡,都要跳傳統舞蹈。在歌舞活動中,塔塔爾族的傳統舞蹈習慣由女子扮演男性角色。

塔塔爾族信仰伊斯蘭教。生活、習俗諸方面都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塔塔爾族伊斯蘭教徒,必須按規定時間程式進行宗教活動:每天做五次“乃瑪子”唸經;每星期五要到禮拜寺作一次禮拜。

每年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在太陽出山以後和下山以前不能吃喝。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其他許多繁瑣的戒規和禁忌。詳見百度百科。

塔塔爾族飲食 塔塔爾族都有哪些特色飲食

塔塔爾族特色菜有什麼?

裡西(烤制的餅)、古拜底埃(大米加乳酪等做成的食物)、帕熱瑪其(煎蒸包子)、布坎(油炸餅)及餅乾、醬汁、飲料等。還有各種炒菜和釀製的飲料。

塔塔爾族最具特色的傳統風味食品是“古拜底埃”和“伊特白裡西”。“古拜底埃”是用大米洗淨後晒乾,上覆奶油、杏幹、葡萄乾等放在火爐中烤制而成的一種糕餅,其特色是外皮酥脆,內芯鬆軟,香甜可口;“伊特白裡西”的做法與“古拜底埃”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原料以南瓜為主,再加入肉和大米。其它名食還有用麵粉與雞蛋、奶油、砂糖、鮮奶、可可粉、蘇打製成的“去買西”;用牛肉、土豆、大米、雞蛋、鹽、胡椒粉製成的“卡特力特”(抓飯);以及“帕拉馬西”餡餅、帶土豆泥的油煎餅、餃子、麵條、拌麵、油煎肉等。

副食主要有肉食和奶類食物。肉類食物有“開西米日”、“克孜都日米拉”、奶油酥雞等。“開西米日”即把羊肉、馬肉或牛肉塊和胡蘿蔔煮熟

阿拉伯人有哪些傳統節日

在伊斯蘭國家,通用的是伊斯蘭曆而非公曆。伊斯蘭曆九月為阿拉伯人的齋月。在齋月,穆斯林白天禁食,午後不辦公。

每週星期六到下星期四,為辦公日,星期五則為休息和祈禱日。伊斯蘭教教義規定,穆斯林每天應做五次祈禱,當禱告時,正在進行的一切工作暫停,甚至正在駕車行駛者也要停車作禱告。當其禱告時,客人只能耐心等待,切不可打斷其禱告,或表示出不耐煩。

開齋節和宰牲節,為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

和阿拉伯人談公事前,最好請他們喝一杯濃咖啡或薄荷茶。

節日慶典

新疆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主要節日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維吾爾族男性合著納合拉鼓和嗩吶的強烈節奏,要熾烈地跳薩瑪舞。各兄弟民族還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節日和慶典,如哈薩克族每年在春分時節要過“那吾魯孜”節;蒙族每年7、8月間舉行的“那達慕”大會;錫伯族一年一度的“四·一八”西遷紀念日和農曆正月十六的“抹黑節”;塔吉克人每年春播時要過“播種節”,每年齋月前一個月,還要過兩天“巴羅提節” (燈節);“撒班節”又叫“梨頭節” ,是塔塔爾族特有的節日,是專為迎接春耕而舉行的;俄羅斯族有許多盛大節日,其中“帕斯喀節”是他們主要的傳統節日(“帕斯喀節”也就是基督教、東正教的“復活節”)。

每逢節日慶典時,少數民族有許多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如叼羊、姑娘追、賽馬、摔跤、馬上角力、飛馬拾銀、射箭、高空走繩、對唱、麥西來甫、阿肯彈唱、趕巴扎等,使人流連忘返。

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古爾邦節和肉孜節

古爾邦節又名宰牲節,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與開齋節同為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阿拉伯語“爾德·艾祖哈”的意譯。亦稱“古爾邦節”。“古爾邦”意為“獻牲”、“獻祭”。時間為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開齋節後第70天。古爾邦日宰牲獻祭,原是古阿拉伯人的習俗,起源於易卜拉欣的傳說。相傳先知易卜拉欣常大量宰牲獻祭,安拉為考驗其忠誠,夢中啟示他宰殺兒子易司馬儀獻祭。翌日易卜拉欣將易司馬儀帶往麥加郊外的米那山谷,正要宰殺時,安拉遣大王使哲布勒依來送來一隻羊代替犧牲。古阿拉伯人依次傳說每年於古爾邦時宰牲獻祭,穆罕默德繼承這一習俗,將此日定為宰牲節,並規定為朝覲禮儀之一。穆斯林於節日期間除宰牲獻祭、舉行會禮外,還互相拜會,互相饋贈以示紀念。新疆穆斯林尤重此節。節日期間各族穆斯林沐浴淨洗,身著鮮豔的民族服裝,聚會於大清真寺前,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擊鼓奏樂,舞蹈歡歌,直至深夜,甚至通宵達旦,十分熱烈。

肉孜節又名開齋節,伊斯蘭教主要節日之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的兩大節日。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的穆斯林以波斯語“肉孜節”稱之。是穆斯林慶祝齋月結束、齋功勝利完成的日子,故名。時間為伊斯蘭教歷的10月1日,即齋月結束的第二天。齋月的最後一天當晚尋看新月(月牙),見月的次日即為10月1日,可即行開齋,是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開齋節亦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開齋節的主要宗教活動有:交納開齋捐。按規定每一個有錢人,應於開齋節會禮以前,以家庭成員計算每人應交付相當於一人一天的生活費,約半升小麥或一升棗子(可折現金),施濟貧困者。舉行會議。會禮畢,開始慶祝活動。穆斯林相互走訪,互致問候,饋贈禮品,歌舞歡慶。中國通用漢語的穆斯林視開齋節為大節,新疆地區的穆斯林視為小節,慶祝活動的規模不如宰牲節盛大。

注:公曆與伊斯蘭教歷換算公式(簡式)

一、公曆換算為伊斯蘭教歷:

伊斯蘭教曆紀年=(公曆紀年-621.5691)÷0.9702

例:2002年相當於伊斯蘭......餘下全文>>

各民族節日有哪些?

蒙古族節日

編輯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此外還有祖魯節、麥爾節、祭敖包、打鬃節、那達慕、馬奶節等。

蒙古族年節

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開元”之意。關於蒙古年節傳說不一。據史書記載,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漢族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與漢族春節正月相符。這就是蒙古族過“春節”的由來。蒙古族年節,雖然與漢族春節時間一致,並吸收了一些漢族習俗,如吃五更餃子,放鞭炮等,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傳統習俗。在農牧區,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點篝火,以示閤家團圓,辭舊迎新。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迎新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在整個白月(正月)裡,在草原上常會看到穿著節日盛裝的牧民帶著酒香和歌聲,和著馬蹄或汽車摩托車的伴奏,結伴走親訪友的熱鬧情景。

那達慕

蒙古語意為“遊戲”或“娛樂”。原指蒙古族傳統的“男子三競技”--摔跤、賽馬和射箭。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包括多種文化娛樂內容的盛大慶典活動和物資交流活動。歷史上的那達慕不受時間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軍隊出征、凱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慶典等場合舉行。今天的那達慕,在每年夏秋之交舉行,規模一般是看當年牧業的生產情況,小豐收小開,大豐收大開。活動內容除了傳統的“男子三競技”,還有文藝演出、田徑比賽和各類經濟文化展覽以及訂貨洽談、物資交流等。

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讚頌駿馬和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和鄂爾多斯牧區。通常在農曆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兩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準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全羊席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和烏蘭牧騎文藝演出或放電影等活動。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祭敖包

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很多,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其中祭敖包是各蒙古族居住地區普遍進行的祭祀活動。

“敖包”是蒙古語音譯,亦作“鄂博”、“腦包”等,漢語的意思為“高堆子”。原是指在遊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標記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會典》所記:蒙古“遊牧交界之所,無山無河為志者,壘石為志,謂之敖包”。後來逐漸被視為神靈的居所,被作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於是,原來的界標、路標就變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護神等神靈的場所。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選址建造。過去內蒙各盟旗、蘇木和寺廟等都有自己公用的敖包,富裕的人家還建有家敖包,每座敖包還有各自的名稱。

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

過去,祭敖包活動多在農曆五至七月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進行。屆時,本蘇木、本旗甚至附近旗縣的群眾都紛紛扶老攜幼,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趕來敖包處。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新增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後參加祭祀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兩旺。祭祀儀式結束後,還常常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投布魯等傳統體育活動。

朝鮮族

編輯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餘下全文>>

各個民族都有哪些節日

我國56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淨居把齋節日。 3、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 5、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它和“火把節”(又稱星迴節)等民族節日饒有特色。其他主要節慶活動還有大過年、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6、獨龍族 唯一的傳統節日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絡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具體時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7、俄羅斯族 俄羅斯人傳統的民族節日主要與宗教信仰有關,每年公曆的1月7日俄羅斯族均歡度聖誕節,紀念耶穌降生。 8、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0、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曆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區五月二十二日要過“米闊魯”節,實際是由一種生產活動演變而成的節日。這一天,要統計牲畜的數目,給馬剪鬃尾、打烙印。人們在5月初五早起採艾蒿戴在頭上,去河邊洗臉、沐浴,以求安康。牧區還有“祭敖包”,這是從宗教祭祀演變成的節日,要舉行賽馬等活動。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春節,是仡佬族最大的節日。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是仡佬族民間特有的節日。 13、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節)、端午節、秋夕(中秋節)。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老人節)。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 14、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15、僳僳(lisu均......餘下全文>>

各民族的傳統節日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節日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民族 主要節日 時間

阿昌族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五日 德昂族

潑水節 農曆四月十五日

會街節 農曆九月初十 東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潑水節 農曆二月二十九日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撒神 農曆七月初一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嘗新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 侗族

蘆壟節 農曆六月至九月

白族

三月街 農曆三月十五日 侗年 農曆十一月十九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鬥牛節 農曆二月

漁潭會 農曆八月十五日 吃新節 農曆六月至七月

保安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獨龍族

卡崔哇 農曆十月中下旬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俄羅斯族

復活節 公曆三、四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鄂倫春族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

布朗族

開門節 傣歷十二月十五日 鄂溫克族

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日

關門節 傣歷九月十五日 高山族

新年祭 農曆十二月

潑火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 仡佬族

燈杆節 農曆正月初一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仡佬節 農曆三月初三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初一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哈尼族

十月節 農曆十月初一 澡塘節 農曆正月初三

六月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過年節 農曆正月初一

哈薩克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八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珞巴族

旭獨龍節 藏曆二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隆德節 藏曆四月

赫哲族

赫哲年 農曆正月初一 滿族

頒金節 陰曆十一月十三日

回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廟會 農曆四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景頗族

目腦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克爾克孜族

聖紀節 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

基諾族

打鐵節 農曆一月 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九月三十日

火把節 農曆六月 古爾邦節 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京族

哈節 農曆六月初十 諾勞孜 農曆正月初一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曆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節亦稱“白節”或“白月”,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意。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的節日,即嬰兒週歲生日、回甲節(60大壽)、回婚節(結婚60週年紀念日)。每逢回甲節、回婚節時,子女、親友、鄰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壽。

傣族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曆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曆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裡,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

怒族

主要節日有:春節,怒語稱“吉佳姆”,又稱盍司節;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是居住在貢山一帶的怒族的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穀神,怒語稱“汝為”,原碧江縣......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塔塔爾族的節日?
塔吉克族的節日?
維吾爾族的節日民俗?
維吾爾族的節日是什麼?
維吾爾族的節日文化?
新疆維吾爾族的節日?
維吾爾族的節日有什麼?
維吾爾族的節日有?
維吾爾族的節日?
達斡爾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