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故事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關於少數民族的故事

頭琴的故事(蒙古族民間故事)

很久以前,察哈爾草原有個名叫蘇和的牧童。一天,他抱回了一匹沒有媽媽的小白馬駒。小白馬在蘇和的餵養下長成一匹漂亮的駿馬,它跑起來蹄下生風,能追得上梅花鹿呢。小白馬和蘇和形影不離,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春天,王爺要舉行賽馬大會,還答應要賞給得第一名的騎手一群羊。

蘇和騎著他的白駿馬參加了賽馬大會,小白馬跑在最前頭,得了第一名。

王爺很喜歡這匹漂亮的白馬,又見騎手是個小牧童,就蠻橫地說:“給你三個元寶,把小白馬給我留下!”蘇和氣憤地說:“我不是來賣馬的!”王爺命令手下的人把蘇和打昏在地,搶走了小白馬。

贊助廣告

可是王爺剛騎上白馬就被摔了下來,小白馬掙脫了韁繩飛奔而去。王爺命令武士們用毒箭射殺小白馬,中了毒箭的小白馬跑到蘇和的蒙古包前就死去了。蘇和難過地大哭起來。

蘇和思念小白馬,晚上,他夢見小白馬對他說:“你用我的筋骨做一把琴,我就能永遠和你在一起了。”

蘇和按照小白馬的話,做了一把漂亮的琴。他用白馬的骨頭雕成馬頭做琴桿,筋做琴絃,尾巴做琴弓,這就是第一把馬頭琴。

從此,美妙的馬頭琴聲傳遍了大草原。

一幅壯錦(壯族民間故事)

從前,在大山腳下住著一位老媽媽和她的三個兒子。老媽媽織得一手好壯錦,靠賣壯錦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贊助廣告

有一天,老媽媽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那畫上有田園、房屋、花園、池塘和成群的雞鴨牛羊。老媽媽滿心喜歡,就買下了這幅畫。她決心把畫上那美麗的村莊織成一幅壯錦。

老媽媽不分畫夜地織錦,松油燈把眼睛都薰壞了。眼淚淌到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小河和池塘。鮮血滴在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太陽。一連織了三年,美麗的壯錦終於織成了。老媽媽真高興啊!

忽然,一陣大風把壯錦捲上了天空,向東方飛去,一轉眼就不見了。

老媽媽著急地對大兒子說:“快去東方尋找壯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兒子出發了。走了一個月,來到一個大山口,那裡有一座石頭房子,門口坐著一位老奶奶,旁邊有一匹石馬。

老奶奶說:“是東方太陽山的仙女把你媽媽的壯錦借去作樣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兩顆牙齒,放在石馬嘴裡,等石馬吃到第十顆楊梅果時,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後要經過烈焰熊熊的發火山和漂浮著冰塊的大海,才能到達太陽山。如果不能堅持,就會喪命。我勸你還是不要去了,給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兒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倒在床上,不見大兒子回來,又讓二兒子去尋找。二兒子也是個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兒子決心去把壯錦找回來。

三兒子來到大山口,見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話打落了兩顆牙齒,然後跨上馬。他咬緊牙關,忍著疼痛,翻過了烈焰熊熊的發火山,渡過了漂浮著冰塊的大海。終於到達了大海對面的太陽山。

三兒子看見仙女們正在織錦,媽媽的那幅壯錦就擺在中央。三兒子說明了來意,仙女們答應織完後馬上還給他。

三兒子收好壯錦,馬上往回趕。他沒有想到,一位紅衣仙女因為喜歡壯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織到了壯錦上。

三兒子回到家裡,媽媽已經奄奄一息了。他趕緊拿出壯錦,那耀眼的光彩把媽媽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陣香風吹來,老媽媽住的茅草屋不見了,只見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麗的田園,和壯錦上織的一模一樣。

花園裡有個紅衣姑娘正在看花,原來她就是那個紅衣仙女。

三兒子和美麗的仙女結了婚,從此和媽媽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兒子和二兒子用完了老奶奶給的金子,變成了兩個叫花子。他們沒臉去見媽媽和弟弟,只得到處去乞討。

老虎和青蛙 (布依族傳說)

有一天,老虎下山找水......餘下全文>>

民族故事有哪些

報效國家——蒙恬的故事

為國捐軀——屈原的故事

投筆從戎——班超的故事

抗金詞人——辛棄疾的故事

與民憂樂——李世民的故事

精忠報國——岳飛的故事

團結統一

樂群貴和——藺相如的故事

九州一統——秦始皇的故事

團結友愛——王昭君的故事

漢藏和親——松贊干布的故事

捍衛統一——陸游的故事

收復臺灣——鄭成功的故事

愛好和平

周遊列國——孔子的故事

兼愛天下——墨翟的故事

和平使者——張騫的故事

友好交往——鑑真的故事

和平相處——文成公主的故事

七下西洋——鄭和的故事

天下為公——孫中山的故事

勤勞勇敢

艱苦奮鬥——愚公的故事

刻苦自勵——蘇秦的故事

吃苦耐勞——李冰的故事

不畏艱險——玄奘的故事

慷慨就義——文天祥的故事

誓死不屈——夏完淳的故事

捨生取義——史可法的故事

自強不息

不懈奮鬥——夸父的故事

革故鼎新——商鞅的故事

振興國家——勾踐的故事

獨立自主——重耳的故事

秉公去私——石碏的故事

奮發向上——司馬遷的故事

勵志圖強——馬援的故事

戒奢節儉——長孫皇后的故事

少數民族的民間故事

阿詩瑪:小石林有一個“阿詩瑪”石,風風雨雨,她都在那裡翹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來。

相傳土司熱布巴拉家向阿詩瑪家提親,沒有結果,便把阿 詩瑪搶走。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從遠方牧場匆匆回去救阿詩瑪。回到家後,阿詩瑪已被搶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騎上神馬跨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趕到熱布巴拉家。經過幾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

阿詩瑪和阿黑哥歡天喜地,騎馬踏上歸途。他們不知走了多少路、跨過幾條溝、翻了幾座山。天黑下來了,風大起來了,為了早日到家,他們顧不上這些,還是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一陣亂風過後,天上烏雲滾滾,四野雷聲隆隆,眼看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他們只好雙雙下馬,但在黑夜裡什麼也看不見,結果兩人迷了路。這時風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見,喊是喊不應。山洪下來,水越來越深,他倆走散了,誰也找不到誰。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他們正犯愁時,一隻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們飛來。蜜蜂圍繞他們轉了三圈後,開始講話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來家歇,我家就在巖洞中。”於是阿詩瑪同阿黑哥朝著小蜜蜂飛的方向走去。

蜜蜂領著阿黑和阿詩瑪進了石林,這裡又溼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癩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她只好傷心地對阿黑哥說:“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豬、白公雞,拿來祭獻神爺。”

阿黑哥聽後,又傷心又著急,他擦乾眼淚,又翻過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條河,最後找來白公雞,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豬。沒辦法,他只好找來一頭黑豬,又到山上挖來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漿,塗在黑豬身上充白豬,這樣白豬和白雞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興興準備回石林時,由於連日奔波太疲倦了,爬過最後一座山後,一坐下來便睡著了。這時,沒斯帕瑪(老天爺)又下起一場大雨,雨水把他從夢中澆醒,過去看豬時,黑豬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衝得乾乾淨淨。崖神祭不成了,阿詩瑪也救不下來,阿黑後悔莫及,他呼天喚地大哭一場,但崖神不鬆手,阿詩瑪就永遠粘在那塊大石頭上。天長日久,在雨水的不斷沖刷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阿詩瑪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當時把白豬衝成黑豬的那場雨水積下的。

西雙版納、德巨集傣族的潑水節傳說都是“七公主殺火魔”的故事,華坪傣族的潑水節傳說故事卻獨具特色。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裡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

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了,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把汗流乾了,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他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索性一頭撲到江水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

傣族人民為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長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間,相互用青松蘸水灑身,吉祥幸福的水相互潑灑,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這項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少數民族的傳說故事

少數民族的傑出人物   到過和未到過西藏的人們逗子到,藏民們一和酥油茶著稱,一杯濃郁的酥油茶體現著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情。關於酥油插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在我國唐朝時歐,漢藏關係和好,邊藏安定,這和當時的文成公主遠嫁邊疆、和侵襲髒有很大關係。文成公主去藏時,湯帶漢人的飲茶之風已十分興盛,在文成公主豐富龐大的家莊裡,有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無數,因為文成公主喜歡喝茶,她便隨行帶了許多各色名茶來到西藏。   文成公主剛剛入藏時,對這裡寒冷的氣候條件很不適應,尤其不適應藏族人以肉食為主,多腥膳的生活習慣。為此,她常常眉頭緊鎖,茶飯不思,對於多肉的飯食好長時間都不適應,牛羊奶的氣味也是她很不習慣。後來,她想出一辦法,就是早餐時,先喝半杯奶,然後再喝半杯茶,這樣感覺會舒服一些。後來為了方便,就乾脆將茶和奶放在一起來喝。   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在喝茶時加上一些奶和糖,這就是最初的奶茶。   文成公主的這種做法逐漸引起宮中群臣權貴的效仿,文成公主也常常以奶茶上次群臣,款待親朋。從宮中到藏族居住區,人們很快的效仿起 文成公主的這種做法來,飲茶之風一時盛行,人們甚至認為文成公主所以如此美麗與飲茶有關。為了滿足宮中及藏民們日益增多的茶的需求,公主還建議用種種西藏土特產如牛羊 、毛皮、鹿茸等去內地換取茶葉。在長期的飲茶體驗中,人們逐漸體會到飲茶的種種妙處,既可以醒腦提神,又能去除油膩,這對於以肉食為主的藏民們尤為重要。同時,為了增加喝茶的品味和樂趣,聰明公主還在煮茶時加入松子仁、酥油等,並根據人們的喜好加糖或鹽巴,酥油茶於是而成。現在,這種和酥油茶的風氣已遍及藏族居住區,只要你來到西藏,在任何一個藏民家,都會看到一套專門的打酥油茶的長筒,都會見到一套精美的茶具.好客的主人會端上香噴噴的酥油茶及香脆的餈粑餅。也許在品嚐酥油茶之餘,還會聽到人們滿懷深情的將其文成公主喝酥油茶的故事呢。   馬本齋(1901-1944),學名守清,直隸獻縣東辛莊(今河北省獻縣本齋回族自治鄉本齋東村)人,回族,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中,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屢建戰功,被稱為“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   馬本齋自幼聰穎,讀過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時代隨父親到東北,投身奉軍(東北軍 )。1924年在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從士兵升到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不滿軍閥的統治,毅然棄官還鄉務農。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平津很快淪陷,日寇長驅南下,大舉進犯華北,面對我大好河山被日寇鐵蹄踐踏,馬本齋義憤填膺,毅然組織本村青壯年70餘名,組成了“回民抗日義勇隊”,舉起抗日大旗。1938年初馬本齋和黨取得了聯絡,率隊參加了河北遊擊軍,編為冀中回民教導隊,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時起,他歷任回民教導隊隊長、總隊長、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割槽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在他的率領下,冀中回民支隊打遍了冀中平原,並轉戰於冀魯豫邊區,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1939年日寇掃蕩華北,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在河間、青縣、滄縣地區轉戰,並幫助“回民抗戰建國會”組織伊斯蘭小隊,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在日寇對冀中根據地的掃蕩中,與八路軍主力縱隊和賀龍、關嚮應率領的120師協同作戰,消滅土匪武裝第六路。由於馬本齋指揮有功,戰果顯著,八路軍冀中軍區授予回民支隊“攻無不克,無堅不摧,打不挎,拖不爛的鐵軍”的錦旗。   為了招降馬本齋,消滅回民支隊。1941年秋天,敵人包圍了東辛莊,抓走了馬本齋的母親。敵人威逼馬母,讓她寫勸降信說服兒子“歸順皇軍”,享受......餘下全文>>

100字民族故事

相傳在天地初分之際,太陽有兩個女兒.有一天, 太陽的女兒駕著輕舟來到了山清水秀的神州大地.姐

姐嫁到南方,妹妹嫁到北方.第二年,姐姐生下一個嬰兒,嬰兒降生時,手裡握著一塊土地.他長大後種五穀雜糧,成了農業民族的祖先.他名叫"海特斯 ", 意為"漢族".妹妹生的兒子取名"蒙高樂 ",即蒙古族.他降生時手裡攥著一把馬鬃.他長大後放牧馬群和牛羊,成了遊牧民族的祖先.這便是蒙古祖先由來的傳說,她的歷史跟漢族一樣源遠流長.

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除漢族之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在中華文化史上同樣有重要的地位。

靠口頭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特別多。因為有的少數民族沒有文字,有的民族在1949年以前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初期,去古不遠,他們的神話傳說主要靠記憶講述。除了以散文故事的形式流傳,另外還有大量神話儲存在史詩裡,用韻文的形式流傳。因此,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一般不像漢文古籍中那麼零散,而相當完整系統。他們的神繫系譜跟歷史現實存在著某種對應關係。又由於他們的古神話傳說仍以活形態在民間流傳,保持了原始的面貌,較之漢文古籍上的神話更為古樸,包含更多的原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更可靠的原始文化史價值。比如洪水遺民再生人類的傳說是世界性的,眾所周知的是《舊約聖經》的諾亞方舟,即如少數民族這一母題的作品非常多,且篇幅長,故事曲折,並與葫蘆崇拜、兄妹婚、人類來源、氏族(原始民族〉起源相結合,包涵豐富的歷史內容,各有民族特色。如對人類來源就有不同的解釋,至少有十幾個民族都說人是從葫蘆裡出來的,也有說是人獸交配而來,有說是動物或植物變來的,有說是從石洞中走出來的。我國少數民族口頭流傳的神話,種類繁多,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間生活的風情習俗,方方面面,無不曲折地反映在神話傳說裡,說明他們還保持了人類童年的天真,充滿了浪漫的情趣,生活很富於幻想的色彩。

彝族,過去是奉以祖先崇拜為主的多神崇拜,該族的巫師叫畢摩,因為他們在儲存和傳播宗教及民族文化方面曾發揮重要作用,因而被神化了。該族的神話傳說中,提到遠古時天地有過三次大的變化:第一次因天上有六個月亮,七個太陽,天官派畢摩下凡,用馬桑枝與鐵莖草掃除了宇宙的孽障。第二次是風暴肆虐,也是畢摩下凡拯救了人間。第三次洪水氾濫,天官派了三個畢摩攜帶經書下凡。他們各騎黃牛一頭,經書便拴在牛角上。經過汪洋大水時,經書被浸溼了。經書放在青樹葉上晒,被沾破了一半,所以彝文經書不全了。另有一說是被老鷹抓破了一半。因此,經書便被視為“天書”。這裡所說的“天書”,便是彝族古老文化集大成的彝經。其中最著名的彝經典籍《西南彝志“,原名的意譯是”影形及清濁二氣“。全書共37萬餘彝文文字,在黔西北水西地區發現,是目前所見到記載彝族古史和文化最全面的書。該書開篇便是創世神話。

納西族的東已經為國際文化人所矚目。據粗略統計,東巴經中的神抵多達事2400多種,其中大神有220多個,善神60多個,惡神60多個,一般神90多個,女神20多個,勝利神120多個。此外,還有雷神、山神、護法手摩卡神半人、神化的巫師東巴等等。有神便有神的故事。可見東已經中儲存神話之豐富。納西族有學者說,東巴文學的主體是神話。東巴神話與東巴祭禮互相依存。虛幻的色彩,想象的魅力,信仰的忠誠,迷茫的氛圍,構成了一個人神相依、人神相通了人神難分、神為人形的神祕世界。後人正是通過這個五色絢麗的神界,窺視那逝去久遠的古代社會。

居住在我國東北邊境的鄂溫克族,自稱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善於獰獵、馴鹿,仍有熊圖騰崇拜的殘餘。他們獵到熊以後,有一系列的崇拜儀式和禁忌,先將熊的頭和骨、五臟等用樺樹條或乾草包好,掛在樹上,進行風葬,然後向其敬菸、叩拜、做哀哭狀,意思是對祖先的悼念,求得熊圖騰的寬恕。

為什麼鄂溫克人會把熊視為祖先呢,他們的神話傳說是這樣解釋的:有一個獵人進山打獵的時候,突然被一隻母熊抓住了。母熊把他帶進山洞,強迫獵人與她成婚。獵人被迫元奈,便在山洞裡和母熊共同生活了幾年,直到他們生了一隻小熊。後來獵人乘機從山洞中逃了出來。母熊發現獵人逃走了。......餘下全文>>

少數民族民間故事的主要內容

劉三姐

壯族歌仙傳說。相傳於宜山、羅城、恭城、柳州、融水、容縣、岑溪、貴縣、桂平、扶綏、平南、梧州等地。還傳到廣東梅縣、翁源、興寧等地。各地傳說劉三姐的生長年代、出生地及情節內容不盡一致。據宜山的資料,劉三姐從羅城搬到宜山下視村居住,砍柴為生,極善唱歌。有陶、李、羅幾個秀才聞名前來對歌,不是三姐的對手。其兄端凳擱門而睡,阻止三姐出去對歌,三姐卻半夜俟其兄睡熟,輕手輕腳溜出門。第二天其兄知道了,拿石頭讓三姐用手板煎軟,言煎不軟就不準出去。三姐把石頭放在手心,下燒紅火,把石頭煎軟了。三姐每天到山上攀葡萄藤與男歌手對歌,其兄氣極,發誓要砍斷葡萄藤跌死三姐。誰知藤砍斷後,搖幾搖又接上了。其兄用銅盆隔住斷藤,使斷藤接不起。三姐從懸崖掉進下梘河,葡萄藤隨之落下圍成一圓圈,托起三姐順水飄流下柳州鯉魚巖。據扶綏的資料,生得月貌花容的新安村姑娘劉三姐家窮,與哥哥種田打柴養活母親。她每天歌不離口,開口成歌,遠近男青年都來找她對歌,卻唱不贏她。其兄恨她唱歌太多,經常責罵,刁難她。要她插完一大塊田的秧,不給她空閒。她卻插一蔸秧唱一句歌,歌聲引來許多青年同她唱,替她插秧,很快插完。3月的一天,左江上來三隻船,上乘桃、李、羅、石四位秀才,見了江邊洗衣的劉三姐便唱盤歌,三姐信口答唱,反詰秀才,四位秀才翻遍船上歌書也答不上,三姐代答了,隨口譏笑四位秀才。秀才服輸,把兩船歌書拋下左江。城裡一豪紳託媒人攜2l兩黃金來求婚,其母與兄均答應了,就她本人不願,指媒唱罵,羞走媒人。其兄再勸不依,惱了騙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將她推下懸崖,被藤蘿托住在崖間,唱了3天3夜,其兄復來嚇唬不服,揮刀劈斷藤條,三姐墜落江中,隨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寧楊美村才沉江而死。傳說至今三姐落江處有一圓圓的石墓,從墓頂往上望,在懸崖絕壁問有一長長的滑痕對準石墓,滑痕兩邊有兩丈餘長的白壁和黑壁,宛如黑、白兩條頭巾,為三姐當年頭巾變成。據貴縣的資料,三妹行三,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7歲即好筆墨,聰明敏捷,為"女神童"。12歲後即善歌唱,17歲有邕州白鶴鄉少年張偉望來訪,鄉里築歌臺於西山之側,兩人對歌3日,眾人圍觀忘歸。兩人登山歌7日,化石成仙

關於民風民俗的小故事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的野獸"年"威脅。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民族精神傳統小故事。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林則徐禁菸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菸。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菸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燬。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一頁。

英雄故事大全

王小二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衝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稍微過一點啊,原諒了!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割槽某部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他們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鬥到日落。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藎忱,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犧牲後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堂求學時祕密加入同盟會,1914年投筆從戎。1917年入馮玉祥部,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張自忠,一代名將,生於“中華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1891年,別於抗戰相持階段之1940年,年49歲。張自忠戎馬三十餘載,竭盡微忱。自抗戰事起,命運起落無常。曾被汙為漢奸,備受責難。又抱定“只求一死”之決心,一戰於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于徐州,四戰於隨棗,終換得馬革裹屍還,以集團軍總司令之位殉國。以一生之踐行,換得了名中的一“忠”字。   楊靖宇(1905-1940)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確山人。父親馬錫齡是一窮苦農民。楊靖宇八歲時進私塾讀書。1918年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進開封紡織染料工業學校,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3月,為迎接北伐軍勝利北進,領導了確山農民起義。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餘下全文>>

相關問題答案
民族故事大全?
民俗故事大全?
民間風水故事大全?
民間傳說故事大全?
十二星座故事大全?
星座故事大全?
佛經故事大全?
佛教故事大全?
少數民族節日大全?
風水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