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的風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二十四節氣立夏吃什麼 立夏習俗的由來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贊助廣告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溼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黴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溼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穀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採製。

贊助廣告

立夏有什麼習俗?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駰在賦裡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嘗新活動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鹹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醃鮮、滷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蔔、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立夏的節氣文化

一農時節令到立夏,查補齊全把苗挖。糧棉作物勤鬆耪,滅草鬆土根下扎。水稻插秧突擊搞,季節不容再拖拉。玉米花生繼續種,紅麻黃姜和芝麻。閒散地上種黍稷,南坡北窪栽地瓜。麥澆開花灌漿水,防治鏽病和麥蚜。蘋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當果子大。適時防治棗步曲,一般不宜過立夏。牛驢騾馬餵養好,加強防疫常檢查,使役需要講科學,強弱快慢巧配搭,小豬要動大豬靜,放羊滿天星為佳。靜水鯉魚流水鯰,科學餵養魚龜蝦。二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春爭日,夏爭時。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一穗兩穗,一月入囤。麥秀風搖,稻秀雨澆。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立夏前後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鏽病)。立夏前後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風生火龍霧生疸。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小麥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於立夏。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立夏大插薯。清明秫秫穀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立夏芝麻小滿谷。立夏的玉米穀雨的谷。立夏種綠豆。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後種麻。立夏前後種絡麻。立夏種麻,七股八杈。立夏前後,種瓜點豆。立夏種姜,夏至收“娘”。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四月插秧(早稻)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先栽淺,後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三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裡打獨身。立夏三日正鋤田。鋤板響,莊稼長。棉花聽著人的腳步長。要想莊稼好,田間鋤草要趁早。種在犁上,收在鋤上。鋤下有水也有火。夏天不鋤地,冬天餓肚皮。幹鋤溼,溼鋤幹,不幹不溼鋤個暄。早鋤地暖,深鋤不板,多鋤旱澇雙保險。頭遍鋤不好,到老一地草。春鋤深,夏鋤淺,秋天鋤地似刮臉(指早春作物)。頭遍淺,二遍深,三遍四遍下狠心,五、六、七遍莫傷根。頭遍挖(間苗),二遍抓(深鋤),三遍四遍大鋤拉(淺快鋤)。頭遍開,二遍栽,三遍四遍跑起來。頭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順壟跑。頭遍高粱,二遍谷,三遍棉花要深鋤。鹽鹼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見草鋤草工夫到,才能保證收成好。無雨鋤地,有雨補苗。苗子不全,及早補填。移苗要保活,必須帶泥坨。一邊一鐵杴,末後連窩端。多帶老孃土,陰水兩把捂。苗子補嚴,間定莫慢。定苗帶個籃,蚜株移出田。節氣到立夏,就把小苗挖。棉花鏊子腿,穀子羊屙屎。麥子下種子隔子,穀子留苗屙屎。要想吃小米,穀子羊屙屎。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壯的。春天戀了苗,秋後收得薄。草荒荒一時,苗荒荒一季。苗荒甚於草荒。草夾苗,不長苗;苗接苗,不長桃。苗荒苗,不結桃。留苗過稀,後悔莫及。苗過稀長草,苗過密易倒。高粱稠了難通風,秸倒粒癟減收成。稠倒高粱稀倒谷。稠谷稀麥,十有九壞。稠谷好看,稀谷吃飯。不稀不稠,才能豐收。適當密植不誤地,一季收成頂兩季。不稀不稠莊稼旺,秋收到來糧滿倉。留苗不長眼,管好也減產。揀苗如上糞。谷莖圓,莠莖扁,莠草脆硬,谷葉綿。穀子根擴杈,莠草杈擴杈。挖苗不除根,大棵抱小孫。留苗多少看地力,兼顧品種下霜期,千萬不搞一刀齊(棉)。不密不稀,三千六七。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還可五、六、七(千)。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棉花定了苗,株間快鬆撓。早中耕,地發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壯節間短。狠鋤行間,細鋤行邊,勻摟株間,保墒保暖。鋤頭早,僵瓣少。棉花勤鋤草,秋後拾花早。力量麥子鋤頭谷。鋤草不論遍,越鋤越好看。護根草,長到老。壟裡有根草,好似毒蛇咬。豐產不豐產,全靠掏壟眼。要想蟲害少,除盡田邊草。地邊鋤雜草,病蟲都減少。地溼溫低苗病重,深鋤勤鋤......餘下全文>>

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算節日嗎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元宵節)、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說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插柳戴柳。因為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餘下全文>>

學生關於立夏節氣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正如這日漸升高的溫度一般,立夏民俗活動正火熱上演……

稱人

“立夏稱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古時候,每當立夏時節,人們會在村口掛起一杆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等吃完中飯,老老小小輪流坐到凳子上秤份量,司秤的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吉利話。寶貝們也來稱一稱吧!坐在小筐裡,大稱提起來,哇,沉甸甸的呢!樂得寶寶們笑開了花!

繪蛋

立夏歡樂多,繪蛋樂悠悠。瞧,小朋友們一個個都化身成了小小服裝設計師,拿起畫筆,像模像樣地給蛋寶寶們穿“新衣”嘍!那認真的神情,堪比巴黎時裝秀的大腕兒呢!畫好了,晒一晒,誰的蛋最好看;比一比,誰的蛋最漂亮!哇,繪蛋真是太有意思啦!

鬥蛋

“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立夏到,真熱鬧,一人一蛋呵呵笑,小小蛋兒網兜罩,我們帶它去歡鬧。看,寶貝們正鬥蛋為戲呢!你碰我,我碰你,鬥蛋也有小竅門,拿出尖頭來應戰,比比誰的蛋兒最厲害!一、二、三,咔嚓!贏的寶貝自然開心,落敗的寶貝也有美味的蛋可以享用,真可謂皆大歡喜啊!好玩的碰蛋遊戲,你們心動了嗎?快來加入我們吧!

蛋套秀

五彩絲繩編織立夏情,消災降福保健康。一大波今夏最新款私人定製蛋袋襲來啦!怎麼樣?這些色彩繽紛、花式多樣的蛋袋是不是讓你怦然心動、躍躍欲試呢?我們的寶貝們,人人脖子上都掛個“立夏必備”的寶貝,都笑得合不攏嘴啦!

立夏節氣應對哪種自然現象

舊俗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 江浙一帶保留有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

反應"立夏"這一節氣風俗的詩詞。一定要反應風俗。

《立夏》

作者:陸游 朝代:宋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四月旦作時立夏已十餘日》

作者:陸游 朝代:宋

京塵相值各匆忙,誰信閒人日月長?爭葉蠶飢鬧風雨,趁虛茶嬾鬥旗槍。林中晚筍供廚美,庭下新桐覆井涼。堪笑山家太早計,已陳竹几與藤床。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間病不禁,四月欲盡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餘。開口何曾談世事,收身且復愛吾廬。

立夏這個節氣有哪些氣候上的特徵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乾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立夏,小滿是什麼意思

baike.baidu.com/...WpGoSa

baike.baidu.com/...kFD2Im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1xbVCFI6SE-ZN7p26dDduLL2_fPySG4bnG8KMXSAGdUJwMoen4v9VzsR-4O0Hwb7EX_tCyUL6_OAF_NKQoCOt0jeqpz2WshPQSCPaQRAp3

立夏節氣 立夏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立夏的氣候特點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以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

相關問題答案
立夏節氣的風俗?
關於立夏節氣的古詩?
南方春分節氣的風俗?
立夏節氣的由來?
關於立夏節氣的諺語?
關於立夏節氣的?
處暑節氣的風俗?
立秋節氣的故事與說法?
立夏節氣祝福語?
立夏節氣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