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卦德各不同?
八卦卦德怎麼理解
從八卦的卦象中還歸納出卦的基本性質,稱為卦德,或卦性。如: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悅也。卦德包括人類在內的萬事萬物,又都具有其各自的特性或品格,以此才構成複雜多樣的大千世界。為此,古人又從包括人類在內的眾多事物的特性或品格中,挑選出他們認為是最基本的八種,也分別用這八個卦來象徵。 有關事物的這八種最基本的特性或品格,分別為:“健”、“順”、“動”、“入”、“陷”及“險”、“麗”、“止”、“說”。其中,“健”即剛健,“順”即柔順,“陷”即塌陷、陷落或窪陷,“險”即危險,“麗”是附著之義,“止”即靜止、停下,“說”則與“悅”字通假,因此讀為“yuè”,是和悅的意思。而它們所對應的八卦,則分別是:乾象徵健,坤象徵順,震象徵動,巽象徵入,坎象徵陷及險,離象徵麗(附著),艮象徵止,兌象徵說(悅)。這些用卦來象徵的事物的特性或品格,古人又通稱之為“卦德”。由此,健、順、動、入、陷及險、麗(附著)、止、說(悅),分別成了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個卦的基本卦德。對此,我們同樣可以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去揣摩一番,古人究竟是為什麼用這八個卦,來分別象徵這八種基本特性或品格的。我們可以這樣想,乾卦代表天,古人直觀自然,認為天圍繞著地轉,一晝夜轉一週,永不停息,可以說是十分剛健、自強的了,因此又用乾卦象徵健。坤卦代表地,大地自甘位居於天之下,而順承著天,並且又毫不挑剔任勞任怨地承載和養育著萬事萬物,可以說是十分柔順的了,因此又用坤卦來象徵順。震卦代表雷,雷聲隆隆作響,它本身就在動,而且又會因此而驚動萬物,或使事物也跟著動起來,因此,又用震卦來象徵動。巽卦代表風,風之吹來,無孔不入,因此,又用巽卦來象徵入。坎卦代表水,水總喜歡停留在蹋陷或窪陷之處,水也極容易給人等帶來危險,因此,又用坎卦來象徵陷及險。離卦代表火,火必須附著在可以燃燒的事物上,因此,又用離卦來象徵麗(附著)。艮卦代表山,山是靜止不動的,因此,又用艮卦來象徵止。最後,兌代表沼澤,水草生於沼澤,魚兒遊於沼澤,鳥兒棲息在沼澤,獸類飲水於沼澤,人類也從沼澤中受益,可以說,沼澤和悅地對待萬物,也使萬物由此而倍感由衷的喜悅,因此,又用兌卦來象徵說(悅)。由此看來,八卦的八種基本“卦德”的由來,是與前面講過的八卦的八種基本卦象,密切相關的。
八卦中的卦辭和什麼象曰、彖曰是什麼意思啊?
《周易》的構成
[紫葉先生 發表於2007.10.18 22:56]
《周易》相傳為殷商末期西伯候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於牢獄中,根據當時時代的變遷、社會結構的改變,將《連山易》、《歸藏易》進一步的推演整理而成。
全書共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由卦象、卦題、卦辭、爻辭所組成。上經三十二卦,下經三十卦。共六十四個卦象。
《周易》最初的《經》、《傳》都是單行本流行的。據說在後來的東漢時期,學者鄭玄 才將《彖傳》和《象傳》與經合為一書。直到學者王弼 進一步將《彖傳》《象傳》等,拆分開各附於卦爻辭下,才形成了現在的通行本《周易》。
六十四卦的每一個卦象都是由八個經卦相互重迭而成。每卦有卦象、卦名即卦題、卦辭、爻辭四個部分。舉“乾”卦為例,即: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此“乾上乾下”既為卦象,經卦乾相迭而成。“乾”既是卦名,也可以稱“乾為天”。“ 乾:元,亨,利,貞。”既是卦辭,統領全卦的大意。“初九:潛龍,勿用。”等既是爻辭,分述事物的發展。其餘的卦象皆以此類推。
由於《周易》成書的時期較早。《周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後世學者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後在春秋戰國時期便陸續出現了一些解讀《易經》經文的著述,流傳的最廣的就是後來的“十翼”,也就是《易傳》。
“十翼”,即十篇解經的傳文,而實際上她只有七個《傳》。這七個《傳》相傳為孔子及其門生弟子所著,但後世也有認為是假託聖人之名。這裡我們不做過多的討論。
這七種十篇傳文既是:《繫辭》上下兩篇,《彖》上下兩篇,《象》上下篇及《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各一篇。每一篇各有其義:
《繫辭》兩篇:主要講述了聖人為什麼要創立“八卦”易學學說,以及易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也舉《易經》的一些例子說明了這些世界觀、方法論,並講解了如何利用易學的知識來指導我們的日常實踐。
《彖》傳的上下兩篇:主要講述運用卦德及其性情等,從總體上來講解一個六畫卦的卦名、卦辭及其卦義,說明其的狀態意義。
《象》傳的上下兩篇:講述根據組成其六畫卦的兩個經卦的卦象來解釋其卦義,並以象來解釋所得爻辭的意義。
《文言》傳:以“乾坤易之蘊邪”的大義,來解釋乾坤兩卦的含義及其規律。
《說卦》傳:因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卦,都是由兩個經卦所構成。所以,瞭解任何一個別卦所包含的意象就需要了解每一個組成別卦的經卦的抽象與具體代表的意象。而《說卦》說的就是這個。
《序卦》傳:《序》是對《易經》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解釋。關於卦序,現在各版本大都是一致的。而也許是歷史原因,我們僅僅看到了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易經》與現在的通行本的排序不同。《序卦》的解說所針對的就是便是對通行本《易經》來說的》。
《雜卦》傳:《雜卦》的解說是對六十四卦的卦義,不按順序的、雜錯的解釋的。晉代的韓康伯 說:“雜卦者,雜糅眾卦,錯綜其義。或以同相類,或以異相明也。”
學習易學,不是為了死記硬背其卦辭爻辭以及經文詞句,而是為了通過熟記這些經文、詞句內容,達到我們能夠深刻地學習《易經》中每個卦象的思想、邏輯過程以及其思維方式方法。
這正如宋朝易學大家邵雍的著述《黃極經世》觀物外篇中所說的:“知易者不必引用講解,是為知易。孟子之言未嘗及易,其間易道存焉。但人......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