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姓起源?
勞姓尋根祭祖,祖先起源於哪裡?
源流一
起源於漢代,是一個以山為氏的姓。在今天的山東省青島市東面的海面上,有一個有名的風景勝地——嶗山。嶗山在古代的時候稱為勞山。居住在嶗山的人一直自為體系,很少去與外界的人交往。相傳在秦始皇時期,方士徐福帶領著5000童男童女出海訪仙,就是從嶗山上的船,後徐福子孫世居於此。居住在嶗山的人一直到西漢時才開始與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們成為了漢王朝的百姓。漢王朝在這個時候賜他們為勞姓。世代相傳。
源流二
源於禽名,出自先秦時期酷吏博勞,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在典籍《廣韻》中記載:“古有博勞。” 博勞,原本是一種小型鳥類,為候鳥性猛禽,古代稱其為“鵙”,亦稱百勞、濁溫,在醫藥典籍《本草》中稱作“博勞”,今動物學書籍中通稱“伯勞”。
源流三
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江陵勞勞亭,屬於以山名為氏。江陵勞勞亭,自三國以來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地名,為孫吳國時期所建。江陵,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區南部,“勞勞亭”在古代是人們送別之所,特別是在唐朝詩仙李白撰寫了《勞勞亭》一詩之後,其名更著。
源流四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是滿族著姓之一,人口眾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佔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瀋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為勞氏、譚氏、唐氏、舒氏等。
誰知道“勞”姓的起源?還有這個姓氏的人有多少?主要分佈在哪裡?
遷徙分佈 (缺)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勞氏家族的得姓,與一個地名——嶗山有關,嶗山又名牢山,嶗山古時稱勞山。是山東的一座名山,位於膠州灣東岸,也就是即墨縣的東南,是著名的風景勝地。相傳秦始皇時方士徐福(徐市)率領3000童男童女出海訪仙,求長生不老丹,就是從這裡出海的。勞氏,依據《元和姓纂》上記載,正是因為其先祖居住在此地,以地為氏而得姓。這個發源于山東勞山的家族,一向以渤海為繁衍中心,目前全國各地的勞姓人家的老家便在這裡。望族居武陽郡(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姓氏 勞 的讀音是什麼
勞
láo
①本義:(形)勞苦。(動)勞動:按~分配|不~而獲是可恥的。
②(動)煩勞(請人做事用的客氣話):~駕。
③(形)勞苦;疲勞:任~任怨|積~成疾。
④(名)功勞:勳~|汗馬之~。
⑤(動)慰勞:犒~|~軍。
⑥(Láo)姓。
有姓勞的嗎?
勞姓起源
起源:
勞姓源流純正,起源主要有一:源於漢代,以山名為氏。在今天的山東青島東面的海面上,有一個有名的風景勝地——嶗山。嶗山在古代的時候稱為勞山。居住在嶗山的人一直自為體系,很少去與外界的人交往。相傳在秦始皇時期,方士徐福帶童男童女出海訪仙,就是從嶗山上的船。居住在嶗山的人一直到西漢時才開始與外界的人交往,併成為了漢王朝的百姓。朝廷賜他們為勞姓,世代相傳。另滿族等民族有勞姓。
遷徙:
嶗山位於今山東青島,因此勞姓起源於山東東部,早期主要活動於膠東半島。漢唐之間向西南遷移,在今河南、河北、山東交界處的武陽郡形成郡望,以渤海郡命名為渤海堂。宋代以來,在山東、浙江、廣東、湖南等地均有分佈。如今勞姓分佈較廣,尤以山東陽信、湖南長沙、浙江桐鄉等地為多。目前勞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郡望:
武陽郡 隋改魏州置郡,唐代又改為魏州。相當今河北、山東兩省之間的地區。
松陽縣 在今天浙江遂昌一帶。
堂號:
①郡望堂號:武陽、松陽、渤海。②自立堂號:三達、雙慶等。
字輩:
某支勞氏字輩:遂懷良繼,正祖訓貽,如學希大,漢修柳逸,方維來炎。
安徽宿松勞氏字輩:東海流芳遠,德厚世澤長。
名人:
勞潼,清學者。字潤芝。號莪野。廣東南海人。乾隆二十年中舉,後拒絕進取。研習孔、孟、朱子之學。著有《四書擇粹》十二卷,《孝經考異選注》二卷,《救荒備覽》四卷,《荷經堂古文詩稿》四卷。
勞崇光(1802-1867),清臣。湖南善化(今長沙)人。字辛階。宣宗道光間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1841年(宣宗道光二十一年)出任山西平陽(今臨汾)知府。累官冀寧道、廣西按察使。1848年任廣西布政使。後與提督向榮先後鎮壓李元發起義和修仁(今廣西荔浦西南,現屬修仁鎮)等處“天地會”起義。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時,署廣西巡撫,協助賽尚阿會辦軍務,設局開捐,籌措餉需,令各州、府、縣組織團練與農民起義軍作戰。後又會同廣東軍鎮壓和誘降兩廣地區的“天地會”起義軍和群眾。1859年任廣東巡撫兼署兩廣總督。1861年管粵海關監都。1863年(穆宗同治二年)5月,授雲貴總督,與馮世興、岑毓英、馮汝龍等平黔西苗回族起義。後病死。
勞權(1818-?),清藏書家、校勘家。字巽卿,一字平甫,號蟫隱。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以治經補諸生,後不應試,與弟勞格專攻群經諸史,有“二勞”之稱。精於校勘學,所校有《元和姓纂》、《大唐郊祀錄》、《北堂書抄》、《蔡中郎集》、《文苑英華》及唐宋各家文集數種,引證廣博而且精深,世稱善本。與勞格篤志蓄書,除有藏書樓“丹鉛精舍”外,另起“木芙蓉館”、“玉參差館”等,廣貯經籍。
勞格(1820-1864),清藏書家。字季言。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深於儒學,性嗜收書。有藏書樓名“丹鉛精舍”,儲書富一時。太平天國起義軍曾對該書樓加以保護。編有《丹鉛精舍藏書目》,後隨藏書流散。著有《讀書雜識》、《唐郎官石柱題名考》、《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等。 其他勞姓名人有東漢名士勞丙;五代後蜀大臣勞彥遠;北宋大臣勞諲;明大臣勞堪、勞鉞;清將領勞薩,音韻學家勞乃宣等。近當代勞姓名人有歷史學家勞幹,經濟學家勞平,詩人勞辛,電影演員勞力,跳水運動員勞麗詩,田徑運動員勞劍峰等。
毋姓的起源
博愛縣姓氏來源有二
河南省博愛縣姓氏來源有二:一是歷代沿襲下來的“原有姓氏”,一是歷次遷居落戶、駐軍屯田定居、或因經商、婚聯等遷入的“外來姓氏’。前者是元朝以前舊有的有戶為數甚少。現今博愛的姓氏多為後者,而又以外遷戶為主。據記載規模較大的有四次。第一次始於元。至元十六年,元王朝下令其士兵卸甲屯田,墾荒務農。當時,博愛地區水利、土質等耕作條件較好,地廣人稀。一部分兵土在此開荒種田,多為回族同胞,定居清化西關和大省莊(大辛莊)等地。第二次是明洪武年間,朱元璋驅走元統治者,懷慶地區兵亂蝗疫相繼而至,百姓非亡即逃,土地荒蕪,人煙稀少,朱元璋為了維護和鞏固明王朝的統治地位,決定從山西洪洞移民於懷慶,分田定居。凡移來者,每戶給1 5畝耕田,2畝菜地,有餘力者不限頃畝,並免去租役三年。因此,人皆歡喜,安居耕耘,繁衍極快,數十年後即成大族。諸如下水磨、許良的賀氏、皁角樹的張氏、上莊的劉氏、陳範村的竇氏、寨卜昌的王氏、馬營和清化十街的杜氏、楊莊的楊氏、和莊的和氏、漢高城、玄坦廟的葛氏、小底的吳氏等,均是從山西洪洞縣移民而來的。第三次是明永樂年間移民。朱元璋死後建文繼帝位,為鞏固中央集權,採取“削蕃”措施。燕王朱棣以清君側誅奸為名,從北京直取南京,途徑河北、河南等地,與建文軍對峙激戰,反覆拉鋸,戰爭達四年之久,中原百姓屢遭塗炭,人煙稀少。朱棣繼位後兩次從河北移民於懷。諸如西關的唐氏和袁氏,都是從河北大明府移來的,北石澗村的靳氏是從河北西河移來的。第四次是解放以後,北京和平解放後,傅作義部隊經過整編,部分官兵要求返鄉為農,有些無家可歸或不願回原籍者經政府統一安排到縣內王堡、磨頭、十里店、大屯、小屯等村落戶。除上四次遷入外,還有一些姓氏因祖上在此為官,留至縣內的。如陽邑程氏,原是程顥的後裔,因程做官於懷,在懷慶落戶,後遷至西金城、陽邑。北石澗李氏,原籍是山西省陵川縣人,元朝末年,李氏任懷慶府推官,其眷屬落戶北石澗村。張茹集的皇甫氏,原系甘肅安定人,也因祖上做官河內,戀此土而留居。還有一些姓氏,因祖上在此經商而落戶的。如清化四街的毋氏、馬氏、崔氏等。馬氏原系長垣縣人,因在城內開飯鋪,與當地聯婚,落籍於此。崔氏系河北人,在清化城內開顏料鋪,其子女均落戶於此。在博愛定居的“原有姓氏”發展較慢,數百年仍無大進,有的不知去向。如北石澗村的苗姓,蘇家作的蘇姓,挖掘出的碑石墓誌上均有記載,只是現今去向不明沒有此姓。上莊村原叫秦家口,歷來就有幾家姓秦的居住,現在仍如此。新移來的姓氏,繁衍發展較快,集中形成大家族定居,如北石澗村李氏從明初至今已發展千戶,佔村民總數的百分之九十。據1985年統計,全縣總姓氏有360姓,其中一口人的56姓,4000人以上的16姓。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34000多人,其次是姓張,李姓,劉姓。博愛縣城東3公里,老樑莊村北地,古有一條西北向東南的山水河,明朝時候還是一條常流河,此河與衛輝府懷慶府的通衢官路相交,來往行人頗多。這條河源於太行山,水石衝擊,河谷陡深。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發,行人至此,望而生畏,苦莫敢涉。時有溺死者不計其數。明陳九成,六宿村人,目睹此景,矢志造橋,以利民眾。造橋,料石須從太行山上搬運。因交通不便,工具落後,談何容易?就此,他帶領妻、侄起早貪晚開石備料,日日忙碌,感動鄉里,紛紛前來支助,或助人畜幫工,或捐錢財糧食,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公元l 6 0 8午)興工建起。施工順利進展,可惜九成壯志未酬,勞累成疾,身先病歿。其妻毋氏及侄士福,揮淚繼志,終於在天啟三年(公元1 6 2 3年),歷經十六個春秋,建成一座十餘丈長的七孔石橋。里人往返方便......餘下全文>>
青這個姓氏的由來
青姓起源一:
以祖為姓。
據《路史》記載:“齊太公之後有青氏。或雲:青陽氏之後”。
青姓起源二:
蒙古人改姓而來。
青姓起源於元代,先祖為鐵木真的後裔,當時家族人丁興旺,但並不姓青,原姓孛兒只斤。一門有九子一女,九子和女婿皆中狀元,號稱九子十狀元。後來得罪了皇帝,被滿門抄斬,逃出了三子。他們逃到一條河邊,決定被迫隱名改姓。在還沒決定改成什麼姓的時候,抓到了一條魚,於是將魚用河水煮來吃,被一個漁民看到,說你們的清燉魚還可以嘛,這樣提醒了他們,於是取了諧音,分別改姓青、鄧、餘。因此三姓後世都知道,青、鄧、餘是一家。現青姓多在四川省南充市,大多在營山縣 富源,鄧姓集中在四川廣元一帶,而余姓比較分散。
百家姓初姓起源
明代王圻著《續文獻通考》中的《氏族源流》記載:“湯之支裔有初氏。”,商代成湯王的後代有初氏。商湯是黃帝第十八代。未見到後人資料。3出自祁姓,傳說,北宋1010年左右,皇上喊負責管理錢糧的度支員外郎祁暐,將祁卿家錯喊為初卿家,因沒人敢指出皇上的口誤,於是從祁暐和他的爺爺開始,改為初姓。4、出自滿族老姓:綽克秦氏。綽克秦氏(COKI HALA)見於《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以地為氏,世居綽克秦,後改漢姓初。未見到後人資料。注:度支:宋朝中管理全國財政預算部門,相當於財政部,屬於戶部的一個司;員外郎:官名,副職,相當於現在的副司長。 遷徙路線: 初慧安一脈遷徙路線: 據初慧安於五代後唐同光二年(924)年立塋於煙臺芝罘西陀碑文記載:根據五音屬羽,考證初姓傳宗,初姓祖先為荊楚一脈,居住在荊楚(相當於長江中游地區),襲受國封,四到八世,老祖為了追求清淨,長壽,拋棄富貴,平安隱居湖南衡陽,從東周楚國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0年)開始經歷30世,晉朝(265-420)時遷往湖北江陵(現在的荊州市),經歷21世,唐(618)初再遷遼寧錦州杏山,歷15世,五代後梁時期(907-923),因北方戰亂,唯有山東東部安寧,初慧安於五代後唐時期(約924年),自遼西錦州杏山遷到山東煙臺芝罘,後唐同光二年(924)年立塋於煙臺芝罘西陀磯島,到金朝時分社各宗,時十七世塋,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有二十一世塋,開始立新塋於宅後。到了明代萬曆壬子(1612)年,共三十一世塋。明代中期,由於倭寇侵擾,初姓又陸續遷離芝罘,磯島無人留居,古碑被土痞推入海中。清朝1796年(乾隆五十七年),放寬了出關禁令;初姓先輩陸續從山東前往遼寧、黑龍江、吉林等。初姓全國、國外都有分佈。從楚武王即位(公元前740年)開始到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共計66世塋。從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初慧安第一代到明代萬曆壬子(1612)年河西初化為三十四代,到現在約50代左右。
郡望堂號: 南郡:秦以所佔楚地置南郡,治郢,移江陵。孫吳曾移治公安。西晉舊治江陵。隋南郡即荊州 齊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隋唐為青州北海郡。 宗族特點:1、忠孝;2、正直;3、守法;4、勤勞樸實。
初姓歷史名人: 煙臺芝罘西陀古瑩碑文提到的名人有: 宋代:開封初虞昌,德清縣令; 初暐,淳化三年(992)進士;密州(諸城縣)初燮(xie),熙寧(1068)間舉人;初西美任鄆州;初汝為(十世)元豐(1078)登科。元代:初才(二十四世),元貞(1295)初任江淮等處行中書省左右司督事;尚書入中書省;明代:黑石社九代初得,奉直大夫,任直隸隆慶州知州;潛江縣初灝(hao),洪武(1368)年中舉,授知縣;潛江縣初珍,成化(1465)年間人;務本社初浩,成化四年(1468)任陝西郟鄜州州判;潛江縣初杲(gao),字啟昭,正德(1506)進士,授監察御史、雲南佈政參政;黑石社初賢(三十四世)成化(1465)舉人,直隸隆慶州知州,大明府知府,山西慶陽府知府,廣西慶遠府知府;青州博興縣初珏(jue),嘉靖(1522)中任六合縣縣丞;初旦,萬曆(1573)年間,山西太谷縣知縣。初抃(bian),省除江東道宣慰司奉差;河西初化(三十四世),明萬曆壬子年(1612)人。注:江南東道—唐初置江南道,後分東西二道,東道治蘇州,轄今蘇南及浙、閩之地。 <古今圖書整合 >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 63 卷 ,初姓部列傳: 宋:初虞世 按《姓氏急就篇》:宋有初虞世。初虞昌 按《萬姓統譜》:虞昌,開封人,任清縣令。初房 按《鄭樵&......餘下全文>>
施姓氏的由來
施姓起源
源出有五: 1、出自上古夏時施國,為夏時施國公族之後,以國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夏時諸侯有施氏(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帶),國亡以後,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姓施。 施氏最早為夏代諸侯。《夏記》載:“夏諸侯有施氏,國亡,其後以國為氏”。另一說為殷代遺民。《左傳》載:“分康叔以大路、少白、緒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封畛土略……”然而,後世均無其後裔承傳。 2、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惠公子尾生之後,以祖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魯惠公(姬姓,黃帝之後)子尾生,字施父,其後代以祖字為姓,世代相傳,稱為施氏。 這是目前被一般人所公認的施姓發源地,則是3000年前的魯國。 主要依據是《姓纂》上面的記載。 《姓纂》是這樣說的:“魯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孫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孫也,因氏焉,漢有博士讎。”由此可見,施姓是周代的諸侯魯惠公的後裔,魯惠公的兒子名叫施父,是魯國的大夫,傳到惠公的五世孫之時,乾脆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其他家族的不同。
施姓始祖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為施姓。他們尊施父為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姓祖先
1 軒轅黃帝→2元囂→3蟲喬極→4帝嚳→5棄→6※璽→7叔均→8不※→9鞠陶→10公劉→11慶節→12皇僕→13差弗→14毀阝俞→15公非→16高圉 →17亞圉→18公叔祖類→19古公dan父→20季歷→21文王昌→22周公旦→23伯禽→24煬公熙→25魏公※→26獻公具→27武公※→28孝公稱→29惠公弗湟→30施父→31施伯 3、出自子姓,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據《左傳》所載,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為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稱邽)氏、錡氏、飢氏、樊氏和終葵氏等。施氏為制旗幟的工匠,其後代相傳姓施,稱為施氏。 4、出自方姓,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難時改姓施。據《姓氏詞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殺後,其同族外逃,懼怕株連改此姓。“施”字拆開為“方人也”。” 5、出自他族改姓。如雲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雲南土司有施姓;世居瀋陽之滿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骸、納西、僳僳等族有此姓。
熊姓的起源
熊姓出自黃帝,而黃帝又是伏羲的後裔。依據眾多史料我們可知,伏羲號“黃熊”、黃帝號“有熊”,黃帝后裔楚國的歷代君王也均以“熊”為姓,這個家族是以“熊”為崇拜物的氏族。我們知道,從“熊圖騰”氏族分支出來的姓氏佔現在我國百家姓的一大半,熊姓亦是從“熊圖騰”氏族分支出來的姓氏。然而,令人非常遺憾的是,經過了兩千多年,我們的社會在經濟與科技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傳統文化卻幾乎丟失殆盡。以致於現如今就連我們熊姓族人對自己姓氏的來歷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疑問。因此,讓我們依據歷史古籍以及現代的一些考古發現來再現一下熊姓是如何產生的,以此來彌補我們自己造成的遺憾吧!
在出土的秦國石碑“詛楚文”中,曾多次提到“楚王熋相”,不但從考古學的角度印證了史書所記載的楚國曆代君王均為熊姓的說法,並且也告訴我們,在春秋戰國時期,熊字的篆體寫法是上“能”下“火”。而又是在何時,“熋”字變成“熊”字了呢?漢朝的許慎所編著的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向我們清晰地講述了其中的原因。
許慎於公元100年左右著成《說文解字》,將如詩如畫的篆體字用一些筆畫規範和代替,大大減小了中國字的書寫難度、使之更容易學習,同時也提高了書寫速度,為當時的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許慎在將篆字向漢字簡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偏旁兩點為“冰”、三點為“水”,四點為“火”的規則,如“熊”、“熙”、“然”、“熱”等字在篆體中均是“火”字底。而“災”、“靈”等漢字和“熊”、“熙”、“然”、“熱”等漢字因不在同一個“六書”規則範圍內,因此保留了火字底,也因改成四點火字底的話反而不利於漢字的對稱與美觀。然而有意思的是,“傑”字並不是火字底,它的繁體字是“傑”,是在近代繁體改簡體的時候被“莫名的”改成了“傑”。
在公元1985年出版的《中華小字典》(依據1936年的《辭海》修訂)中,還非常清晰地告訴我們“火”和“灬”底是同一個部首(《中華小字典》總目·第一頁),而且“熊”、“熙”、“薰”以及“熄”、“煲”、“煩”等漢字均在同一頁(《中華小字典》第441頁),只有用“火”部才可以查得到。而“灬”底卻是為了查字的方便,在近代字典的更新中新增添的,並且稱之為“四點水”。也正是這樣的更新,讓我們現在就連大多數的教師都真的認為“灬”是四點水,而不是火字底,並在某一論壇上抬槓,至死都不相信“灬”是火字底,並搬出了現代的字典來說明“灬”是四點水,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種現象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原來,我們的文化也是可以這樣丟失的!
在“金文”(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中“能”即字被寫成一隻“熊”的形狀,讓我們瞭解到,在周朝時期,“能”即為“熊”,“熊”字最古老的形態是“能”。但古人為什麼要在表示“熊”字的“能”下面畫蛇添足地加上一個“火”字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秦國和楚國國君的姓氏便可揭開這個謎底。
我們知道,秦國國君姓“嬴”,但“嬴”字在“金文”中並非現在這個樣子,而是一個“能”字加上一個表示“女”的偏旁,或者說是“能”字與“女”字的組合變體。在司馬遷《史記·秦本紀》中的“秦之先,帝顓頊(其先祖為黃帝“有熊氏”,同屬“熊圖騰”的國度)之苗裔孫曰女脩...... ”的記載,為我們清晰地再現了秦王為何在“能”字下面加“女”的緣故。而楚王先祖為鬻熊,鬻熊先祖為“火神”祝融(在楚墓發掘出的楚簡上,楚人所祭祀的先祖即有鬻熊與“火神”祝融),祝融的先祖也一樣是帝顓頊。那麼,熊姓楚王為何在“能”字下面加“火”,便也不言而喻了。
《史記·楚世家》雲:“季連姓羋,是楚國王族的祖先……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餘下全文>>
施姓的來歷
一、姓氏源流
施(Shī)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惠公子尾生之後,以祖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載,春秋時魯惠公(姬姓,黃帝之後)子尾生,字施父,其後代以祖字為姓,世代相傳,稱為施氏。
2、出自夏時施國,為夏時施國公族之後,以國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夏時諸侯有施氏(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帶),國亡以後,其公族子孫就以國名為氏,世代相傳姓施。
3、出自子姓,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據《左傳》所載,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為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一稱邽)氏、錡氏、飢氏、樊氏和終葵氏等。施氏為制旗幟的工匠,其後代相傳姓施,稱為施氏。
4、出自方姓,為明代方孝孺同族方氏,避難時改姓施。據《姓氏詞典》注云:“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殺後,其同族外逃,懼怕株連改此姓。“施”字拆開為“方人也”。”
5、出自他族改姓。如雲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雲南土司有施姓;世居瀋陽之滿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納西、僳僳等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為施姓。他們尊施父為施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施姓發祥於古時的魯國,即今山東西南部一帶。春秋時,出現了施姓歷史上最早的兩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為魯國人。春秋末期,魯國被楚國所滅,施姓開始散居在山東大地繁衍。秦漢以前,施姓開始向鄰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一帶播衍。漢時已有施姓入關中者,如著名學者施仇即由沛(今江蘇沛縣)入長安。魏晉南北朝時期,軍閥紛爭,夷族入侵,社會激劇動盪,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苦於生計,施姓族人開始大舉南遷江南,並在今浙江湖州一帶形成大的聚落。施姓進入福建,大約是唐代中期,即公元七世紀之時,有一位叫施典的施姓先祖,隨其父輩先行到達河南光州,後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錢江鄉。唐宋之際,居住在浙江湖州一帶的施姓經長期繁衍,已經人丁興旺,族大人眾,並時有顯貴者,從而形成了施姓歷史上的一大郡望——吳興郡。傳至宋時,一位叫施炳的官人,從福建移至泉州的潯江,經過數代的繁衍,此支施姓後裔幾乎分佈於福建和廣東各地,併成為當地大族之一。元時蒙古騎兵南下,江浙閩一帶百姓避亂四遷,施姓有入廣東、雲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明初洪武年間,施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明清之際,上述遷至潯江的施姓,後來一部分人遷居入臺,一部分人飄洋過海到了南洋。應該說,現在南洋各地的施姓華僑,與臺灣的施姓同胞當屬一個先祖的同族人。而此期的施姓仍昌盛繁衍於江浙閩一帶,且人才代出,成為此期施姓發展的主流,還有一支施姓由山東入遷遼寧。如今,施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為多,上述三省施姓約佔全國漢族施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施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五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六。
三、歷史名人
施 仇:沛(今江蘇省沛縣一帶)人,西漢今文易學“施氏學”的開創者。他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專治群經的學者,曾經與諸儒雜論五經的同異於石渠閣,雄辯滔滔,一時名聲大噪,詔拜仇博士。
施......餘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