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氣的含義和諺語?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及相關諺語
二十四節氣和現在通用的陽曆一樣,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根據劃分的,因此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能用土圭 (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隨著不斷地觀察、分析和總結,節氣的劃分逐漸豐富和科學,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漢時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紀,每個月紀有兩個節氣。在前的為節氣,在後的為中氣,現在我們習慣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先把24節氣的名稱按次序列下,分為四組,每組又分為前後兩半:
立春,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祖先們依據二十四節氣來進行生產,同時有著許多諺語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諺語:
春諺: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穫減少。)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穫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臺。(六月一日鳴雷,該年臺風少。)
七一,一雷九臺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臺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溼。(尚有多日下雨。)
雲佈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餘下全文>>
關於24節氣的諺語
二十四節氣(方言)
春諺: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烏雲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烏雲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岸。(三月水少不夠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夏天早來,卻因涸早,晚冬收穫減少。)
閃爍的星光,星下風會狂。(星光閃爍,夜雖晴,有大風。)
雷打蟄,雨天陰天四九日。(驚蟄日鳴雷,雨或陰的天氣會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時寒時熱。)
透早東南黑,午前風甲雨。(東南邊有烏雲)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以內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無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風,夏天刮北風,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豬,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氣都很冷。)
夏諺: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雨水多。)
雲勢若魚鱗,來朝風不輕。(鱗雲重疊,翌朝必起大風。)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四一落雨空歡喜,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四月農作物忌長雨,收穫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開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漸大。)
五月端午前,風大雨也連。
紅雲日出生,勸君莫出行。(日出時,有紅雲是颱風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過五月節,天氣尚未穩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無風也雨意。(颱風季節,沒有風也有雨意。)
六月綿被揀人甲。(六月身體虛弱,尚須蓋綿被。)
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田蠳若結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飛乃雨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諺:
六一,一雷壓九臺。(六月一日鳴雷,該年臺風少。)
七一,一雷九臺來。
五月蝶,討無食。(五月花季已過。)
六月攏無巧,七月頓頓飽。
風臺做了無回南,十日九日溼。(尚有多日下雨。)
雲佈滿山底,透暝雨亂飛。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紅柿出,已是秋天,天氣轉涼。)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氣候不順,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個月無焦土。(八月八日禒雨,佔長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宮頂的小七星,天亮時,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風降,臭頭扒佮掐。(九月秋天風乾燥,臭頭會癢,喜抓癢。)
烏雲飛上山,棕簑提來披。(滿山烏雲,定有雨,出門帶雨具。)
烏雲飛落海,棕簑蓋狗屎。(滿天烏雲飛向海邊,表示轉晴,不須雨具。)
冬諺: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陰轉晴。午後下雨,就會到半夜。)
霜降,出無齊,牽牛犁。(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穫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貧彈查某領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陽下山快。懶女人工作不完。)
晚霧即時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霧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無焦土。(月底下雨,佔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烏寒著無藥。(陰冷天氣,雖落霜,如有日照可溫暖,否則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當圓。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風雨。(傍晚,西北天上有烏雲,半夜有風雨。)
十二月初三,黑龜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中,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節在月底,冬天不會冷,會冷在次年一二月間。)...餘下全文>>
24節氣諺語。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一條關於春天節氣的諺語 帶含義 5分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甦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自然現象與節氣有關係的諺語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關於自然現象的諺語,還要意思 [ 標籤:自然 現象,自然,諺語 ] 關於自然現象的諺語,急需啊!要意思!問題補充 2009-10-15 18:42 還有意思呢?夢の旋律 回答:2 人氣:29 解決時間:2009-10-15 18:56 檢舉 網友完善的答案
●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凍腳手
農曆正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到了二月,柳樹吐芽,而三月是最寒冷的時節,尤其是倒春寒,直凍得人們的手腳發麻。
●芒種雨,日晒路;芒種火燒街,西北(雨)十八個
芒種這天要是下雨,往下這個節氣將是晴天;芒種這天要是晴天,太陽晒得街路面發燙,那麼接下將不斷有西北向的雷陣雨。
●夏至滄沒透,大暑來滄湊
夏至這天要是沒有熱透,即不是大熱天,那麼大暑這天必是高溫炎熱的氣候。
●六月東風,溝水“浩浪浪”(少的意思)
六月裡要是刮東風,那將出現旱情,河床裡的水會漸漸下降,越來越少。
●只驚七月半水,無驚七月半鬼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莆仙百姓祭祀祖宗的日子,而這個日子的前後往往會連日暴雨,造成洪災,故言只怕大水,不怕有鬼。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要是在農曆七月,日子會感覺過得很慢;立秋要是在農曆六月,日子會感覺過得很快。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立秋這天如果沒有雨,將出現嚴重旱情,直接影響秋作物的收成。但在修好水利工程的今天,已不是“萬物歷來一半收”了。
●春霜三日透,低田可種豆
春天的霜只須三天便可透進地裡,所以地勢較低的山田可以種下春大豆。
●九月紅,大豆種落壟;九月烏,大豆種落埔
農曆九月種秋豆,要是晴天有太陽則能生根發芽,促進長勢;要是整月陰天降雨,種子便會爛掉。
●重陽無雨看十三,十三無雨一冬空。
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這天要是沒有下雨,那就要看十三日是否下雨,如果這天還是無雨,那麼整個冬季將是無雨的季節。
●立冬無雨滿冬空
立冬這天若沒有下雨,那麼整個冬天也不會有雨,將出現冬旱,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一定的威脅。
●天上鉤鉤雲(鉤捲雲),地上雨淋淋
天上如果出現鉤狀的捲雲,那麼將有一場暴雨,地面上將是一片雨淋淋。
●魚鱗天(卷積雲),不雨也風顛
如果天空上出現魚鱗狀的卷積雲,那麼接下來的天氣不是下暴雨也會颳大風。
●天上鯉魚斑(透光高積雲),明日晒谷不用翻
在夏秋季節,如果天空上出現像鯉魚斑的雲彩,那是透光高積雲,說明明天將是晴天麗日高溫,也是晒穀的好天氣。
●有雨山戴帽,無雨雲攔腰
如果看見高山頂上有云霧,那說明將有一場降雨;如果看見雲霧在半山腰,那說明不會下雨。
●雲往東,車馬通;雲往西,水漬漬;雲往南,水漲潭;雲往北,好晒麥
看雲可識天氣,如果雲的方向是向東,說明不會下雨,可放心出門,如果雲的方向往西,那說明將會下雨,大地會雨水橫流;如果雲的方向往南,那說明將有暴雨,潭裡的水會迅速上漲;反而云的方向往北,天氣將轉晴天,打下的麥子可鋪地晒太陽。
●黃昏日落黑雲洞,明朝日晒背皮痛
在夏天黃昏時,如果看見太陽下落在烏雲裡,說明明天將是晴朗高溫天氣,日光晒在人的背後面板上,將會感到灼痛。
●朝霧晴,晚霧雨
早晨出現霧氣將是晴天,傍晚出現大霧將會下雨。
●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
如果天晴很久了而出現大霧,那麼說明天氣將轉向陰有雨;如果陰雨的天氣很久了而出現大霧,那說明天氣很快將轉為晴天。
●一日春霜三日雨,三日春霜九日晴
在春季,要是一天有霜就會連降三天雨,而連續三天霜後,則會有九天的晴朗天氣。
●......餘下全文>>
白露的 含義 諺語 活動 飲食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更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後,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諺語穀雨前後是什麼意思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這是民間諺語,意思是穀雨節氣到來的時候雨水滋潤大地,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俗話也叫:“雨生百穀 ”。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第六節氣,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顯增多,有利穀物生長。顧名思義,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農諺、詩歌頗多,另有,名人以穀雨命名。
諺語 白露煙上架 的含義是什麼?
一、二十四氣中的一類。從小寒起,太陽黃經每增加30°,為另一個節氣。計有小寒、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稱十二節氣。
二、二十四氣的泛稱。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一週,每24小時還要自轉一次。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時,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經到了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這也就到了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白晝和黑夜一樣長。 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立春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區仍會有霜凍出現,少數年份還會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人們常愛尋覓春的資訊在哪裡呢?那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嫩於金色軟於絲”;那泥土中躍躍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風吹又生”;而為著奪取新豐收在田野中辛勤勞動的人們,正在用雙手創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但見雪花紛飛,難聞雨聲淅瀝。雨水之後氣溫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漸少而雨漸多。可是在氣候溫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時節,降雨也不罕見。我省盆地這段時間候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櫻桃花開,確以進入氣候上的春天。除了個別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終止。嫁接果木,植樹造林,正是時候。盆地繼冬幹之後,常年多春旱,特別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貴如油”。農業上要注意保墒,及時澆灌,以滿足小麥拔節孕穗、油菜抽苔開花需水關鍵期的水分供應。川西高原山地仍處於乾季,空氣溫度小,風速大,容易發生森林火災。另外,寒潮入侵時可引起強降溫和暴風雪,對老、弱、幼畜危害極大。所有這些,都要特別注意預防。光陰易逝,季節催人,“一年之計在於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備耕都應抓緊進行,爭取今年勝過往年。
驚蟄
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驚蟄,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我省盆地東部和涼山州南部,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盆地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為我省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盆地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餘下全文>>
諺語穀雨前後是什麼意思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這是民間諺語,意思是穀雨節氣到來的時候雨水滋潤大地,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俗話也叫:“雨生百穀 ”.
穀雨:二十四節氣之第六節氣,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顯增多,有利穀物生長.顧名思義,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19日~21日視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農諺、詩歌頗多,另有,名人以穀雨命名.
節氣俗語:為什麼會“處暑下雨萬人愁”
處暑下雨萬人愁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處暑這天下雨,秋天的雨水就比較多。但氣象部門表示這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並不適用於每一年。
氣象專家解釋,這只是人們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的節氣諺語,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冷空氣活動增強,降雨量也將逐步減少。處暑降雨證明冷空氣活動頻繁,會引來一段綿綿秋雨,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有些年份,處暑之後,“秋老虎”厲害得很。
但處暑過後早晚氣溫低,白天氣溫高,秋天人體容易出現秋燥的現象,人們在這時需要多補充水分,多吃清熱安神的食品,尤其需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對疾病的免疫力。
民諺稱“處暑下雨萬人愁”,一種意思是說秋天雨多,豐收不保;另一種意思則是說處暑如果有雨水,秋老虎就要猛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