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補血食療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哪些食療方能夠調理氣血不足,起到補氣補血的作用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好東東,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藥,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每個月記得喝哦,哈哈,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紅糖。

  當歸紅棗排骨

  排骨一根,枸杞,紅棗12枚,當歸4片排焯水,洗淨血水放入沙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蘇爛,鹽,雞精調味即可。

  養顏的木瓜銀耳湯

  銀耳、木瓜、紅棗、冰糖,把泡發的銀耳下鍋煮開下紅棗關小火熬半個鐘頭,下冰糖和木瓜煮開就可以盛起了。

  黃豆雪梨豬腳湯

  雪梨1個、大豆50克、豬腳半隻、薑片3片、鹽,豬腳加入薑片飛水去異味,分成塊;加入去核切塊的雪梨、大豆和一塊姜,加足清水煮到滾開蓋維持旺火繼續沸煮15分鐘轉慢火再煲1個小時,湯就煲好了,喝之前根據個人口味加鹽調味。

  氣血不足的四種症狀

  1、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貯存鐵不足,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國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本病發病率甚高,幾乎遍及全球。

  病因: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

  症狀:與營養不良性貧血的症狀差不多,可通過測驗頭髮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鑑別。

  防治: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或10%枸檬酸鐵銨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時還需同服維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進鐵的吸收。貧血症狀消失後,為鞏固療效還需繼續服藥1-2個月。

  2、營養不良性貧血

  營養不良性貧血主要指體內嚴重缺鐵,其次是缺少維生素B2而引起的貧血。

  病因:許多女性過分控制飲食,對肉類、雞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連植物油也吃得少,長期以青菜、蘿蔔之類素食為伍,從而導致貧血。

  症狀:病人除有頭暈、耳鳴、眼花、倦怠、頭髮乾枯脫落等一般貧血症狀外,還可伴發食慾不振、腹瀉、口瘡、舌炎等。

  防治: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餚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頭、胡蘿蔔、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腸炎、潰瘍病應積極治療,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

  3、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系因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貧血。

  病因:與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如苯、砷、碘胺類、氯黴素藥物及放射線等。一些器質性病變如結核病、肝腎疾病、白血病等,常可併發再障。

  症狀:這種貧血病人除有一般貧血症狀外,常有皮下或黏膜出血現象,還有畏寒和發燒等症狀。

  防治:再障的治療一般以中草藥和睪丸素為主,也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如療效不佳可改用藥物有苯丙酸諾龍、碳酸鋰、氧化鈷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對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仍無效則考慮做脾切除,術後繼續保守治療。預防再障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有病情變化及早請醫生調治,不要濫用消炎藥,及時治療肝腎病、結核病等慢性病。

  4、失血性貧血

  失血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鐵性貧血;由於外傷或疾病過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機制缺陷,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貧血稱為急性失血性貧血。

  病因:嚴重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崩***;宮外孕、前置胎盤或分娩時的各種婦產科大出血;性交創傷大出血;支氣管擴張或肺腫瘤的大咯血;潰瘍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靜脈曲張破裂嘔血;各種手術外傷及外科手術時的出血等。

  症狀:如果出血量達到1500?2000毫升***約總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後臥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噁心、氣促、極度頭暈甚至短暫意志喪失。由於血迴圈的重新分佈,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蒼白,尿量減少。

  防治:應針對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輸血,然後治療原發病。重要的治療措施是迅速輸人全血、血漿、右旋糖酐和生理鹽水等,以補充血量和搶救休克狀態。有慢性出血史或原來鐵貯量已較低甚至已耗盡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後1-2月開始給予口服鐵劑,以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補足鐵貯量。

  補血益氣的食物

  1、紅米

  紅米含有豐富的澱粉與植物蛋白質,可補充消耗的體力及維持身體正常體溫。它富含眾多的營養素,其中以鐵質最為豐富,故有補氣養血及預防貧血的功效。平時煮紅米飯和紅米粥都可以,但要記住一點,紅米比正常大米不易煮熟,無論是煮粥還是煮飯,最好在前天晚上淘洗後用水浸泡一夜,第二天再拿來煮就可以了。

  2、枸杞

  中醫認為,枸杞有“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令人長壽”之功效。枸杞還有補陰補血的作用,一般適用於肝腎陰虛、血虛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狀,如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神疲乏力等症狀。

  服枸杞四季皆宜,可像普通食品一樣加入茶水、粥、羹湯、菜餚裡常服,卻無滋膩、生火等弊端。春季可單服,也可與黃芪煮水喝;夏季宜與菊花、金銀花、胖大海和冰糖一起泡水喝,常服可以消除眼疲勞;秋季宜與雪梨、百合、銀耳、山楂等製成羹類;冬季宜與桂圓、大棗、山藥等搭配煮粥。

  3、胡蘿蔔皮

  胡蘿蔔皮中所含有的胡蘿蔔素可促進血紅素增加,提高血液濃度及血液質量,對治療貧血有很大作用。蘿蔔中還含有大量的鐵,有助於補血。所以建議在吃胡蘿蔔時不要削皮,洗乾淨即可。

  最理想的做法是在燉肉的時候加胡蘿蔔,這樣溫度合適,適當的油脂又有利於胡蘿蔔素滲出。水煮胡蘿蔔比涼拌或榨汁更有營養,因為胡蘿蔔自身含有微量脂質,加熱後會釋放出來,促使胡蘿蔔素滲出。

  4、南瓜

  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

  5、葡萄

  歷代中醫推薦補血佳品葡萄含有豐富的鈣,磷和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婦女,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食用,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血脈暢通。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吃葡萄乾也行。

  6、龍眼肉

  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食物。


孕婦能不能服用板藍根
女性月經期間能不能吃當歸
相關知識
吃什麼能補氣益血食療方
補氣養血食療最好是什麼
補氣採血食療是什麼
怎樣補氣血食療方法
補氣補血食療方
補氣血食療方_補氣血食療方祕方
女人補血食療方
孕婦吃的補血食療方法簡單又實用
女人貧血怎麼補血女人補血食療方
女人補血食療方與食物推薦